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養寵心得] Dr. Richard Timmins - 剖析你所不知的寵物與飼主親密關係! 2

重點3:心心相應的絕佳默契,是因為牠的體貼
當我們與寵物相處久之後,總覺得毛孩子似乎能讀我們的心,在某些時刻總是有特別的默契或貼心的行為,
像是心情低落時牠就會來跟你撒嬌或窩在妳身邊靜靜陪伴,或者是在寵物醫院打針時,猛誇獎牠就特別乖的讓醫生治療…等等,
這些難道都是我們相處久產生的心電感應嗎?

Dr. Richard Timmins告訴我們其實寵物都很會察言觀色,當我們飼養後也會增加牠對語言的傾聽能力以及溝通能力!

目前就有研究證實邊境牧羊犬的語言字彙能力可以多達300多字!而實驗也證實狗狗經過訓練後不但聽的懂自己名字,
甚至連主人買給牠的玩具的小名牠都可以記住!
因此也許我們所飼養的貓狗即便聽不懂我們現在說的話,但從臉部表情、音調還有情緒,
毛孩子都能大致了解我們期望牠們所做的事!
當然像是狗狗更是貼心的動物,他可能就會想討好主人而做自己原本討厭的事情,例如穿上讓他覺得很束縛的衣服、飾品等等。
在寵物的世界裡,有時牠們就像是個貼心的孩子,即便不喜歡的事物,但有時只要主人開心,牠們也就會乖乖配合讓你開心!



重點4:毛孩子是家中最棒的動物醫生
在不同的國家民情中,總會有既定的傳統觀念中對某些特定的動物,擁有偏頗的觀念或不祥的說法,

逐年越來越多醫學報告顯示飼養寵物對人類的益處,也將一一洗刷這些寵物的不白之冤!

因此博士也特別分享在日本的研究,在日本寵物數量目前估計超過2千2百萬,而15歲以下的孩童人數為1千6百60萬,

充分顯示日本的寵物數量比小孩還多,但為什麼日本人那麼重視寵物呢?
研究後結果是日本人認為寵物對家庭生活和個人滿足感很重要,並具有促進放鬆情緒、
協助孩童情感發展以及讓家庭生活更圓滿的功能!

而生理層面上的實驗中,也證實當人在高壓緊張的場合中,如果自己的寵物(以狗為例)在場,皮質醇(壓力荷爾蒙)分泌量降低,

而與寵物四目相接時,人和寵物的情感性神經傳導物質(β腦內啡、催產素、泌乳素、β-苯乙胺以及多巴胺)分泌量都會增加!
而當中的「催產素」分泌量增多,對他人的信任度也就會相對提高,因此也有益自閉症患者改善人際互動能力!
另外有項研究顯示,免疫球蛋白A(IgA)是一種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的抗體,而實驗組中發現有寵物狗的學生,
比沒有養寵物或拿玩具狗當寵物的人免疫系統更好!因此我們也大膽推論養寵物的確有助益我們的免疫系統提昇!

附帶一提,現在有不少國家都有專門的機構訓「動物醫生」,牠們可以陪伴重症患者、愛滋病患、

自閉症或學習障礙兒童等需要牠的病人,甚至可以在診間協助醫生嗅出病人癌症部位,其中又以肺癌最為顯著!
但即便我們沒有機會看到寵物醫生,但家中的毛孩子就是你我身心靈最好的治療師囉!

重點5:擁有寵物陪伴成長的孩童最幸福

在台灣很多老一輩的人都不喜歡家裡養寵物,總覺得動物的毛髮跟疾病會影響孩童的健康及成長,現在我們為這些寵物們抱屈、

打破傳統觀念。Dr. Richard Timmins在加州大學任教及擔任人與動物關係獸醫師協會的主席期間參與許多的研究,
其中有一項研究是針對美國國小學童的朗讀能力,研究指出學童對著狗狗大聲朗讀後,不但口語能力變好,表達能力上顯得更有自信。
因此這項研究計畫對於有學習閱讀障礙的兒童來看,絕對是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另外從心理及情緒面來看,從小有寵物伴隨成長的孩童,情緒上抗壓能力及社交能力也相較表現較佳,

透過飼養寵物孩童可提早學習到專注力、責任感及同理心!
而在美國的實驗中也顯示有養寵物的小朋友上課出勤率高,相對也較少有生病請假狀況。
另外,我們也提問博士,曾有報導指出一歲以下的孩童生長在有貓狗的環境中反而是能降低過敏的發生?

Dr. Richard Timmins肯定的回答他認為這說法是正確的!
2

評分次數

  • prodigydou

  • manyi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