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發表於 2008-4-17 12:45 AM
| 只看該作者
北方大旱,中国粮价可能失控
北方大旱敲响粮产警钟 中国粮价可能失控
/ C. A$ \1 F$ L& X' B公仔箱論壇& A7 l2 V7 X- ^/ G) j, n& T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简称国家防总)近日表示,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2.59亿亩,北部地区遭受五年来最大旱情,对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14日也在《人民日报》撰文称,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有分析指,面对国外粮荒和国内旱灾,中国粮价可能失控 .
! v) [! C0 t/ Y5 l! p, D' W公仔箱論壇- r8 u" n5 X, ^" o' j! j
香港《文汇报》报道,聂振邦在文章中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0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当年产需基本平衡。不过,粮食品种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粮食薄弱地区的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其中,小麦产略大于需;稻谷产需基本平衡;玉米由以往供需平衡有余逐步向基本平衡转变;大豆产需缺口扩大,需要进口。食用植物油则由于消费持续快速成长,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保证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临很大压力。 公仔箱論壇; D) n1 l. s+ z3 m
( [ C' ^% N- {& d* p k6 D 聂振邦指出,从长远看,耕地减少和缺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粮食播种面积不易继续扩大,保持粮食供需长期基本平衡的任务非常艰巨。
! X1 \$ a( y4 \8 z3 r4 V- A$ A8 C1 r
4 P" t, [& @0 z/ k G. ltvb now,tvbnow,bttvb 他又分析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指出,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粮价扑朔迷离。去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粮价居高不下,未来世界经济成长可能放缓,国际石油、粮食等重要初级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影响,走势难以预测。
) P [5 n" I V# h2 k$ k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f; `8 y2 B/ J! A* F" w% I) ?
他表示,在中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愈来愈大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 tvb now,tvbnow,bttvb3 y9 C' b/ v/ t# r& T. k/ s- h
% `1 O! L) u# v. j9 N0 \4 ?& ktvb now,tvbnow,bttvb 另据《新京报》及《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粮产已敲响警号,来自国家防总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4月1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59亿亩,其中作物受旱4,633万亩(重旱842万亩、干枯63万亩),春播白地缺秧2亿亩,水田缺水1,223万亩。5.39.217.76 x! D: x4 @7 a+ x, R
- E" M$ s( {( }3 F0 R
今年1月至3月上旬,北方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不足10毫米,其中东北大部、华北中北部累计平均降水量出现1951年以来同期最小值。受其影响,北方大部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主要江河来水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东北、华北春播白地缺水缺秧面积一度达到2.02亿亩,部分冬麦区土地干裂, 小麦苗情普遍较差。国家防总发布的消息称,北方地区遭受了近5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公仔箱論壇; S" @. a, Y- \$ r+ E7 H
: s' d" X8 m5 [3 J/ |( A1 H 严重旱情给今年的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敲响了警钟。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大部和西北的部分地区,对适时春播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表示,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当前必须要千方百计保障春灌用水,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 |8 v; [% Z3 z) H1 C6 X
* j( K) `+ E6 I$ c; z3 } N公仔箱論壇 财政部、水利部近日紧急拨付6亿元特大抗旱补助费和30亿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24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以及13个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复、续建、改造及灌区末级渠系改造。
, w1 R0 ]9 U& C) H% r3 R: H; w5.39.217.76
+ A; w N4 _6 K 此外,广东省农业厅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广东粮食产量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广东粮食自给率不足40%,这意味着六成粮食需要从湖南、江西、广西、安徽等省区调配,年缺口达2,400万吨,因而是第一缺粮大省。而这个情况并没有在改善,而是在加剧/公仔箱論壇4 s1 y) K& v( ~& G1 X;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