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討論] 从贝隆,弗莱彻到贝尔巴托夫

从贝隆,弗莱彻到贝尔巴托夫                                                                                                                                                                                                                                                                                                                                                                                                                                                贝隆,弗莱彻,贝尔巴托夫三个乍一看并没有没有什么关联的名字,也许有的版友会很奇怪为什么我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其实一切源于昨晚4比0之后看到坛子里版友关于贝巴的争论,当时我没有参与辩论,只是一边刷着看彼此的回复,一边在思考着一些问题。花了一点时间,整理了一下思绪,如今请各位版友一起品一下。
    按照时间顺序推移,先说说贝隆。贝隆加盟曼联是在2001年的夏天,同时锋霸范尼同年加盟。很多版友都很清楚记得当时的背景,曼联在欧冠上连续两年被技术能力出众的皇马,拜仁淘汰出8强。面对控球能力出色的强者,442阵形中强如巅峰时期的基恩和斯科尔斯两个巅峰的中前卫在与强手对阵中力不从心。如何在不影响进攻的同时怎么加强中场控制力度就是弗爵爷想要重新站上欧洲之巅必须解决的难题。中场加一人辅助斯科尔斯和基恩增加控制力,唯一能拉下一人的就只能是锋线。黑风双煞配合起来很有默契效率很高,但是两者拆开来单看,科尔串联能力不足,浪费机会的能力比把握机会的能力强的太多。约克有控球能力,得分能力,可是灵巧有余强硬不足很难做锋线的唯一支撑点。而范尼就是他们两最好的结合体。因此范尼的到来首先很好解决了的是451中1这个最关键的进攻支撑点。
    吉格斯,基恩,斯科尔斯,贝隆,贝克汉姆组成的中场看起来很美妙,理论上要突破有突破,要插上有插上,要调度有调度,要传球配合就有精准的传球配合。可是贝隆需要时间适应英超联赛的身体对抗,还需要适应没有拉丁语系队友的孤独。曼联也需要适应451.而这个适应期我们都把他人为的,理所应当的主观上缩短了。英国这个固执的有些偏执的国家,在足球方面442阵形是一种传统。而曼联当时的主力球员一半以上都是英国人,要他们这一群冠军级别而且处于巅峰的球员打破传统,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现实的足球总不如FM里操作起来那么容易和顺畅。细心的球迷会发现曼联开始尝试451的最初阶段,球队上下开始尝试控制,从后卫开始由守转攻时就开始减少开大脚。之前442攻防转换后卫都是找到吉格斯或者贝克汉姆,通过他们找锋线上的约克和科尔。而451之后更多的第一选择是基恩,贝隆和斯科尔斯由他们进行梳理。同样因为彼此适应,所以我们看到了基恩,斯科尔斯,加里很多次的莫名的禁区附近回传失误导致失球赛事失利,这些都是451初期时的付出的代价。而出于他们是曼联自身出品,所以我们选择了容忍,忽视。可是对于背负着2800W的身价来到曼联的贝隆,我们理所当然的带着放大镜看着他的所有表现。当球队失利,或者不顺畅的时候,能找到的替罪羊除了他,会是低调的斯科尔斯?还是火爆的基恩?抑或是当时低迷的吉格斯?其实他们都做的不够好,都在互相适应,贝隆只是其中被无限放大的一个。对于一只冠军球队来说,从442过度到451,之后还要时不时在442和451之间来回切换达到炉火纯青是很难的。回过头来看看那贝隆在曼联时的两年欧冠战绩,半决赛被勒沃库森淘汰,多少有些托大成分,小看了对手。而决赛中战胜勒沃库森的皇马,在随后一届欧冠8强中又淘汰了曼联。面对拥有齐达内,罗纳尔多的升级版皇马是耻辱么?主场战胜银河皇马已经说明了451带来的质变,从2比3失利到4比3拿下对手整个过程多像之后几年的从主场0比1输给AC米兰到在主场3比2战胜AC米兰。唯一不同的是经过客场0比3那个冷雨夜后,曼联还有机会在今年主客场双杀AC米兰,而这些年一直没有机会雪耻皇马用淘汰对手的方式告诉皇马,曼联更强大成熟了!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的贝隆是在今天的曼联健全的451或者442下踢球又会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当他身边有着C罗,特维斯,埃夫拉,纳尼,安德森,拉斐尔兄弟,瓦伦西亚,这些有着拉丁语系伙伴在身边他还会感到孤独,无助么?只能说那几年迷惘的贝隆,基恩,斯科尔斯,吉格斯,贝克汉姆......一大群曼联球员中,只有贝隆的结局是被牺牲而已。
    贝隆带着一个英超冠军离开曼联后,曼联最有争议的人物弗莱彻出现了。青涩的弗莱彻既能在对阵切尔西的时候用诡异的头球吊射结束切尔西的不败,也能在比赛中莫名其妙的出现很多传球失误,和不是一般差的位置感,从球迷赠其绰号“废柴”可见一斑。弗莱彻是不幸的,因为他加入曼联一队时正逢贝克汉姆,巴特,菲尔内维尔一般球员离开曼联。相比于C罗,鲁尼,弗莱彻不是天才级别的球员,同样年轻的他没有自己固定,或者熟悉的位置,有时出现在左路,有时出现在右路,有时出现在中路。别说年轻的他迷茫,作为球迷的我们也都看的迷茫,有时在想他到底是踢中场什么位置的,怎么想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弗莱彻同时也是幸运的,那些年曼联的青黄不接给了他很多出场的机会,同是苏格兰人的老爷子给予了他更多的耐心和机会。个人认为随着曼联新一代势力中C罗,鲁尼渐渐的成熟,以及老将斯科尔斯和吉格斯的转型成功是弗莱彻这两年半突然崛起的原因之一。弗莱彻通过这些队友对角色定位的明确而终于搞明白了自己在曼联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如今的曼联不再是那只青黄不接的转型球队,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弗莱彻在得分上投入很大精力。有吉格斯,斯科尔斯,卡里克在中路做搭档也不需要弗莱彻做支配球的出球点。所以他可以扬长避短的发挥他的奔跑覆盖能力,只要专心的为斯科尔斯,吉格斯,卡里克做好善后工作即可。随着位置的固定,位置感越来越强的他发挥自然越来越有心得。当年的“废柴”悄然已经成为“柴帝”,成功的背后有着他努力的汗水,也有着贝隆当年没有的机遇和老爷子对他的耐心。
    最后说说贝巴,也是我今天要说的主题。贝巴的问题和贝隆,弗莱彻的遭遇很相似。背负着3000W身价的压力缺始终让人觉得没有溶入球队和贝隆极其相似,究竟是做得分手还是做串联的支点和弗莱彻当年究竟属于中场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的迷惘也极其相似。他没有C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也没有鲁尼的强硬的战斗精神和勤奋。所以球迷,版友总觉得他辜负了3000W的身家。可是潇洒哥也有鲁尼,C罗没有的禁区附近细腻的处理球技术。他的到来丰富了曼联阵地进攻的套路,几乎每场比赛我们都可以看到潇洒哥在禁区附近灵犀的处理球,只是有些球队友进了,有些球差之毫厘。在这种小技术上以前在吉格斯和斯科尔斯身上可以经常看到,可是随着他们的年纪增长,出场机会的下降,潇洒哥在这方面处理球方式对球队而言是个很好的填补。
    老爷子引进潇洒哥是为C罗出走提前留的后手在上赛季来到曼联。和在勒沃库森,热刺不同的是曼联的433或者451前场3人是经常要互换位置的。无论是特维斯,还是鲁尼都可以,也愿意在边路活动。而潇洒哥没有速度以及有些慵懒的特点决定了,一旦他拉到边路,立马会无所适从。他可是出身于,成长于442的球队,习惯于身边有个锋线搭档。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罗转会皇马后的今年才是贝巴在曼联的第一年。潇洒哥近来在比赛中也一改往日慵懒的形象,开始在前场进行逼抢了。这个现象说明了他开始真正溶入球队的战术体系,渐渐摆脱过去在442阵形中对锋线搭档的依赖。进球数最近也开始提升,这一切都是好的预兆。潇洒哥至少有一点和曼联的气质很符合就是慢热,这个赛季预计他的联赛进球数会在15个左右,参照他首发的次数应该不算低了。加上搭档的固定和对打法的适应以及下个赛季对中场的补充,我相信潇洒哥的发挥会一年不一年好,在曼联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有的球员适应能力强,可能进入球队的第一个赛季就立马能够把水平发挥到极致。就像有些人买房子不用贷款。有些球员慢热,可能时间越长就能发挥的越好,就像有些人买房子按揭。无论是一次性付清还是按揭,结果房子都是一样的,都是能力的体现。很明显贝隆,弗莱彻,和潇洒哥一样都属于后者。我们成长时曾经缺少耐心过早的给了贝隆诊断书,也在成熟时给了弗莱彻更多的时间成就了今天的“柴帝”。对于潇洒哥我们能不能不要轻易的说再见,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潇洒哥能像今天的吉格斯和斯科尔斯依然在为曼联战斗,依然能在“锦湖轮胎”前做出潇洒哥的招牌动作。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多美啊!!!!!
     
回顾不好! 展望未来比较实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but berbatov not young already......mayb he getting 30, 31 years old when he suit in to the team....
很好的一篇文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