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七大央行既合作又牽制的救市措施 工商時報

七大央行既合作又牽制的救市措施  工商時報
' I$ X- @) ]! n. \. K5.39.217.76
( C" f* m/ R5 rtvb now,tvbnow,bttvb
% L4 ?9 l# t  V
美國聯準會(Fed)與加拿大、英國、日本、瑞士以及歐洲央行(ECB)六大央行於11月的最後一天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採取共同行動擴大全球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從12月5日起,調降美元交換利率50個基本點。幾乎就在同時,中國人民銀行也在網站公佈,將從1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2碼),這是3年來首次下調存準金率。看來全球主要央行此次應是在默契下聯手合作,為可能發生的全球信貸緊縮預作防範,讓經濟體系得以持續順利運作。此舉一出,全球不論是歐美股市,還是新興國家股市,立即以大漲回應,亞洲貨幣也回到上升位置,將近來受到歐債危機拖累的陰霾掃去大半。
* P- S4 J: u" Y" _4 P2 Htvb now,tvbnow,bttvb
* n2 p/ i* C5 C" f# z* ctvb now,tvbnow,bttvb除了降低交換利率外,六大央行也指出,將會延長該交換安排,從原先在2012年8月到期延長半年至2013年2月1日。另一方面,美國聯準會則發布單獨的聲明指出,未來若情況需要,聯準會仍將利用貨幣政策工具提供市場流動性,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並確保家庭以及企業可以獲得信貸。換言之,Fed要強調的是,美元不僅將維持低利率,同時確保充分供給資金。
7 |$ N6 K! j1 ^. H
2 a" G5 {  h" L4 }. P歐債危機從今年9月起,開始變得嚴重起來,從原先的希臘、愛爾蘭以及葡萄牙擴散至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希臘和義大利總理並因此被趕下台,西班牙則選出新政府。由於國家債信有違約之虞,進而造成歐系銀行體系出現嚴重的資金緊俏問題,並已影響實質經濟,如果無法有效緩解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就會和金融海嘯時一樣,勢必造成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因此六大央行聯手提供無限期低利率的美元流動性,以紓解市場上的資金緊俏壓力,這是一種救急措施,但同時阻止股市陷入資金動能缺乏的惡性循環中。$ ]( F# ~& S: T$ S8 h

. g) ?) |7 p5 {# u. u除了歐系銀行出現資金緊俏外,原本一直處於資金淨流入的中國也在10月出現了轉變,日前公布的大陸10月份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減少249億美元,這是2008年以來首次扭轉。在此同時人民幣貸款增加6千億,人民幣存款卻淨減少逾2千億,顯示流入中國的熱錢開始轉向,資本流動呈現淨流出。
; b* a  Y' s2 l$ Y; b! Z: n1 b  H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u8 C1 U/ q( y* p$ c
就在該數據公布後不久,11月25日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和英國的金融時報不約而同地報導指出,人民幣升值過程恐怕就此要停止了。他們引述多位分析師的說法,由於歐美發生債務危機,歐美的投資者正將投資資金從中國撤出,而且大陸的物價增長率也從高點下滑,人民幣升值壓力減緩。
" l1 N/ K6 {& p% ttvb now,tvbnow,bttvb
9 T2 |2 u- [0 B  B' f/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接著11月29日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的決策部門正在為進入出口低潮期作準備,全球經濟放緩已經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了困難,而人民幣今年以來的迅速升值又加大了出口企業的壓力。新華社並援引原中國央行顧問李揚的話說,當前人民幣匯率很有可能進入到一個新階段。綜合而言,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恐不免改變,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可能會成為常態。自2010年6月中國在事實上結束了人民幣釘住美元的外匯政策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約7%。tvb now,tvbnow,bttvb7 Z4 B$ Z/ N4 J( Z. L9 a

# p3 m5 _$ q6 u- w$ u- V5.39.217.76中國為了促進本身的經濟成長所做的措施,包括人民幣不再持續升值,和放寬金融銀根以彌補資金的流出,都是正確且必要的政策。然而這與歐美國家期盼人民幣持續升值、中國擴大內需的方向,卻是背道而馳。同時,由於歐債危機的惡化,全球避險資金又流向美元,而美元的強勢,導致新興市場貨幣呈現弱勢,這都不是美國所樂見。一般預料這就是美國主導此次六大央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讓歐洲銀行獲得美元挹注,從中國淨流出的資金就可以緩和下來,那麼美國才有條件要求人民幣在未來持續升值。此次六大央行和人民銀行表面看來是有默契的合作,大家同時放寬貨幣,然而實質上又有互相牽制的微妙關係,尤其是美國實在不願意因為歐債危機,破壞了中美之間原本已經趨近穩定的互動態勢。/ t# i! \' Y3 M

2 S/ O, w, T8 W% f9 N8 i七大央行雖然暫時紓解因歐債所引起的全球資金緊俏的流動危機,降低銀行體系因為流動性不足而賤價拋售資產形成惡性循環的壓力,但歐債危機本身絕對尚未解決。就短期而言,觀察重點在於歐盟各國是否能夠快速讓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的槓桿方案上路,以及各國是否能夠在12月9日時就財政同盟達成初步共識;長期而言,歐債危機幾乎已經成為全球共業,各國只能自求多福、審慎應對。
歐元區面臨艱難抉擇  馬丁·沃爾夫
1 N  f2 \0 S3 S1 E9 X+ Z  ^' u1 K- ~5.39.217.76+ T* A; p1 ?; H
5.39.217.76+ {' o+ |. g5 f( H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救得了歐元區嗎?答案是否定的。但它能提供必要的幫助。IMF代表著全世界的利益,而歐元區走向與整個世界都休戚相關。這向IMF賦予了行動的權利。問題在於,IMF該如何行動?5.39.217.76  l/ ~5 i; y+ `8 g7 U$ {
5.39.217.76* p3 X" d4 p& y7 N
這場2007年夏始於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現在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更具破壞力的階段。危機的中心在歐元區。歐元區領導人不願集中精力搶救眼前垂死的病人,卻把時間都花在設計鍛煉方案上,以確保這個病人不會再出現心臟病發作。這是一種下意識的逃避。
7 c9 |7 v  N, ^$ e9 F5.39.217.76, r3 R" b( L  b* I5 m
歐元區以外的許多政策制定者都認為,“他們完全沒有抓住重點。”歐元區成員國,尤其是地位最重要的德國,似乎都受到了國內政治的掣肘。這並不奇怪,因為歐元區各國在政治方面仍是各自為政。但這也表明,往好裡說,歐洲一體化計劃還不成熟,往壞裡說,它根本就不可行。
# Z* L! w5 g5 n/ z1 M7 B5.39.217.76
5.39.217.76  F; N: c2 J4 P
經合組織(OECD)最新的經濟展望描繪出了一副黯淡的畫面。縱使災難得以避免,預計歐元區經濟明年也會出現停滯。但OECD也指出,“嚴重的下行風險依然存在”。此外,“如果發生重大負面事件……很有可能導致經合組織整體陷入衰退,美國和日本經濟將顯著下滑,歐元區將出現長期的深度衰退”。甚至新興市場都將受到波及。
" @( l" d/ f5 P/ [0 V6 ~  R5.39.217.765.39.217.76! \- B8 a) p- b! Y
事態可能會變得多麼糟糕?OECD探討了由歐元區主權債務無序違約而引發的下行前景。無序違約的結果難以預料。但一旦有重要的發達國家違約,很可能會對信心構成巨大的打擊。隨著恐慌的蔓延,其它主權國家、金融機構和市場將直接感受到其負面沖擊。其他國家也可能直接受到影響,因為它們不得不援救本國銀行。隨著經濟不斷走弱,各國財政狀況都將承受更大的壓力。信心和經濟活動可能出現惡性的螺旋式下降,其影響范圍將遠遠超出歐元區。公仔箱論壇, h( @  @! b% J% `- i  }
公仔箱論壇% E: R% t" p" i7 G  d, K4 @" |5 D
主權違約不一定導致有關國家退出歐元區。但也不排除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OECD像描繪世界末日般設想:“政治影響將異常深遠,退出歐元區的壓力可能陡增……歐洲的動蕩,伴隨著財富大規模縮水、企業紛紛破產、對歐洲一體化與合作的信心崩潰,很可能導致世界范圍內的深度蕭條,不管是退出歐元區的國家,還是繼續留在歐元區的成員國、乃至世界其它地區。”
+ x  Q6 b0 k8 x* i5 I5.39.217.76& P% \" f) X* h; i
那麼,該採取何種措施?5.39.217.76+ U8 X' N. E$ F$ W2 z
首先,歐元區必須做出可信的承諾,阻止危機在主權國家、銀行和市場之間蔓延。有一種可能是,在2012年和2013年兩年,為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的公共債務展期和財政赤字提供融資擔保。這將需要花費至多1萬億歐元——盡管鑒於目前問題的嚴重程度(見圖表),即便這樣可能也不夠阻止危機的蔓延。所需資金可以來自杠杆化的歐洲金融穩定安排(EFSF),也可以來自歐洲央行(ECB),或者是兩個機構共同出資,由前者承擔損失風險,后者提供流動性。從長期看,正如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Nuffield College, Oxford)的約翰•米爾鮑爾(John Muellbauer)所主張的那樣,發行有條件的“歐元區共同債券”(eurobond)或許是個可行的辦法。5.39.217.766 k3 n- D6 u3 q' H4 K" e
tvb now,tvbnow,bttvb  x4 Y7 [1 Y5 k9 H& N) ]
其次,歐元區必須出台促進經濟增長和經濟調整的政策。而且,政策不能僅僅局限在供應方面。目前,歐元區無疑正遭受總需求不足之苦。此外,若不能恢復外部競爭力,一些更容易受沖擊的國家將無法實現復蘇,這些國家注定將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財政緊縮導致需求不振,然后是失業率升高和財政收入不足,最后被迫進一步緊縮。在危機爆發前的那些年裡,歐元區家庭的結余,完全可以被非金融類公司和政府(程度不及前者)的赤字所消化(見圖表)。危機爆發后,企業赤字消失了,支撐需求的擔子全部壓到了政府肩上。要想消除財政赤字,家庭和企業必須加大支出才行。政府必須出台政策幫助達成這一目標。5.39.217.767 ?, M! ^3 ]  m! `

$ B$ K3 t! s( R% C; ~tvb now,tvbnow,bttvb最后,歐元區還需要通過長期改革,消除自身真正的短板。但如果德國堅持把規范財政紀律放在第一位,那麼改革將會失敗。因為這場危機的根源並不在於缺乏財政紀律。金融行業乃至整個私人部門——包括歐元區核心國家銀行——的不負責任,才是造成危機的罪魁禍首。如果歐元區能夠啟動改革,讓自己未來得以更好地運行,而不再是一台不斷在弱小成員國制造金融機構和主權債務違約的機器,信心就會恢復。$ i- P0 P/ L* G- ~# E* [- e

' l2 ~2 E7 @4 x1 t- P其中IMF可以扮演何種角色?它的作用不會很大。IMF火力不足:其全部可自由支配的資金隻有4400億美元左右。沒錯,它可能從歐元區之外感興趣的國家籌到更多資金。然而,它不能指望代替不情不願的歐元區主要成員國提供必要的支援。即便IMF擁有足夠的資源,如果隻針對單個成員國紓困也注定會失敗。唯有對整個歐元區進行紓困才有意義,因為對受困國家施以援手,人們必然會期望歐元區總需求得以提升。
! q6 d3 Q/ L5 j, C' }, k) [' F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d. w9 e7 |! ?9 S
歐元區總需求不提升,意大利或西班牙等國將在劫難逃。作為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愛爾蘭可以在必要時通過擠走其它地區的可貿易產出來實現自我調整。但如果意大利和西班牙也這麼做,它們會發現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不但成本高昂,而且很可能行不通:成本高是因為實現目標的主要途徑是讓更多的人失業,從而壓低工資水平﹔行不通是因為德國的競爭優勢實在太強了。
. Z- P% \  e- z9 K) s! U; O5.39.217.76

' H' G% j+ [$ n+ L0 `/ P
. u0 l; U8 V& [* {那麼,IMF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幫助?現在就該像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說的那樣,“無情地講出真相”。那麼IMF應講出什麼真相?真相就是:歐元區應在糟糕的結局和一場大災難之間做出抉擇。前者是指推出大膽的政策以促進調整,同時避免引發一波主權債務重組、金融危機和真正的蕭條。后者是指伴隨歐元區解體而來的大蕭條。為了全世界的利益,IMF的態度應當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而歐元區自己也應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6 M$ u, H$ w; _6 ?

* T; j5 Y( U: }公仔箱論壇

% h+ H* E9 G. m5 l+ E4 m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