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政府須落實三項民生措施 周永新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2-31 08:34 AM 編輯
. y# W! G0 H) Xtvb now,tvbnow,bttvb  q% B0 n, j+ {, w& }
政府須落實三項民生措施  周永新公仔箱論壇+ f% }* @, I$ K) E2 L

/ L3 N' N$ @' H5.39.217.76上星期,特首曾蔭權到北京述職,總理溫家寶囑附他着力做好三件事,其中一項是「切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着力改善民生」;總理提醒曾蔭權改善民生,今次已非第一次。
2005年時,溫家寶提到香港有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盼望政府和各界社 會人士同心同德,改善民生;09年接見曾蔭權時,再次提到要更好地解決深層次矛盾,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和關注民生。tvb now,tvbnow,bttvb& _4 h" o  z' U  Z
% o: K" ]. }* D1 M  w5 Z8 a
政府「派糖」難解矛盾

! n/ A. Y- k; B總理一而再、再 而三地提醒曾蔭權解決社會矛盾、改善民生,特區政府有做到嗎?市民印象較深刻的是,過去幾年政府的理財哲學好像來了一個大轉變 ─ 不再捂着錢 包不放,每年都有「派糖」新猷,一些是前所未見的,如電費補貼;一些成為基層市民的慣性期望,如公屋租金豁免;領取綜援的窮苦大眾更認為政府每年多發一兩個月金額是指定動作

; H+ h/ _2 d5 W5 ^. Y; X公仔箱論壇
5 Z/ r- q2 W( |% s$ K政府「派糖」,社會矛盾有解決嗎?不要說解決,矛盾不加深也做不到,否則聖公會鄺保羅大主教不會在聖誕文告中,再一次重申大多數低層市民只有微薄待遇,根本無法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社會矛盾真的這麼難解決?政府過去幾年派了超過百億元的錢,市民的生活真的有了改善?

" t" Y* {7 L! w) e& Z3 k9 K5 J3 h! {
最近一次的《施政報告》, 曾蔭權提到「派糖」並非長遠之計,非必要不再做。他認為改善基層市民生活、消弭他們的怨氣,政府應有更徹底的辦法。可惜的是,在《施政報告》中,曾蔭權宣布的遏止樓價飆升措施、因應中層置業而設的「置安心」計劃、扶貧為目標的「關愛基金」、協助低收入家庭的交通津貼,以及方便長者 回鄉養老等措施,無一得到市民的認同,抨擊之聲更此起彼落。看來特首要化解民怨,現在提出的建議並不奏效。

$ f  A& \  S1 I  K, Q4 ?: Otvb now,tvbnow,bttvb
+ x6 k+ N0 y1 a& \四萬僱員明年被裁
公仔箱論壇& o) D& |; W1 m  f; l( w
展望明年,特首要做些什麼才可回應總理的要求?我看明年要改善民生,除增加及提升一般福利服務的效能外,最重要是最低工資、「關愛基金」、交通津貼等三項措施是否推行順利——做得好,特首還有一點顏面見總理;做得不好就得再一次聆聽總理的訓示了。# h' ?( h& A" h" k+ L( |) g3 ^0 y& M

+ F3 h5 O0 }: n, Q5.39.217.76首先說最低工資。上月,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把最低工資定為每小時
28元,工會代表雖仍堅持33元的時薪,但看公眾輿論,28元應成定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透露,新措施將於明年5月實行。5 u5 z1 o+ T& N
. H/ u, C+ v0 I  z$ U
根據今年第二季調查所得,時薪
28元確定為最低工資後,應有31.4萬僱員加薪(佔全體僱員11.3%),增幅平均達16.9%。受惠僱員中,從事保安、物流、管理、餐飲業、零售業、安老服務業的佔絕大多數,大多受僱於規模較小的企業。最低工資落實執行會否全無傷害?弊處是有的,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估計,實行最低工資後會有4.1萬遭裁減,主要是部分企業無法經營下去,一些要削減人手才可 維持競爭力。值得注視的是,裁減的僱員多屬年紀較大、低學歷和低技術,失去工作後很難找到職位。換言之,實施最低工資會令社會多了一批窮人,如何協助他們重投勞動市場,以及保障他們和家人的生活,看來勞工處和社會福利署均須想想辦法,不可掉以輕心。1 J( g! A1 N6 l4 i' {9 W. g8 ?)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b* V! J6 J, v$ g& X! W
第二是「關愛基金」。「關愛基金」提出時目的不明確,又不知誰可受惠,所以當初我是反對的;但社會裏多了
100億元協助有需要的市民,我卻從心底裏覺得有此必要。無論如何,現在「關愛基金」要成立了,如何落實令生活困難的市民在社會保障制度以外得到幫助,看來仍有一番爭議,不是有錢派便受市民歡迎。
3 r& T7 `* [* [: z5.39.217.76* q  @0 q/ V. J, H/ R: B
其實,成立「關 愛基金」的想法是兵行險着,一來在現時的政治氛圍下,要求富商捐錢總會引起不必要的揣測和疑慮,好像背後定有很多不可告人的交易;二來在常規的社會保障制度以外扶助有需要的市民,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正是「順得哥情失嫂意」,市民必定認為自己問題才最迫切;如何釐定優先次序十分棘手,也不討好。

1 h) ]- L' |# E7 ]% ]
2 u4 f4 a+ r/ \% p3 ]就業交津不設時限

) y6 o& D$ U( D8 Itvb now,tvbnow,bttvb第三是鼓勵就業交通津貼。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於本月中透露較具體的內容後,即引起議員猛烈批評,針對的是新計劃按家庭入息審批,現在一些領取跨區交通津貼的市民不再符合資格。我認為爭拗是不必要的。現在提出來的新計劃與扶貧委員會於07年建議的跨區交通津貼,性質並不相同,更是兩個不同的計劃。跨區交通津貼是鼓勵住在邊遠新市鎮的居民到市區尋找較高薪的相同職位,跳出自己的地域限制,並嘗試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所以跨區交通津貼有時限,也只接受屯門、東涌、天水圍等邊遠地區的居民申請,審批重點並不在他們所屬家庭的經濟狀況。
# Q% \* m+ g# ]6 p6 d公仔箱論壇) l. J( x* v3 G# Q
新計劃就不同了。簡略而言,新計劃應是補貼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性質並不是什麼交通津貼。新計劃一旦落實,現在不符合資格申請綜援的家庭,只要全家收入在綜援以上約
20%至30%,在新計劃下即可得到協助,援助水平則視乎家裏有多少個工作成員。5.39.217.76. }0 Z* q9 e4 v

2 t5 v6 b( |) Z以三人家庭為例,建議的家庭入息上限是
12000元,家裏如有兩個工作成員,可得津貼每月1200元,即全家收入的10%。更重要的是,津貼沒有時限,只要收入不增加,可長期領取,這怎可與昔日的跨區交通津貼相提並論。以上三項措施將相繼在明年落實推行。明年到了這個時候,曾蔭權於見總理時,是自信的說民生有改善,還是慚愧的承認矛盾未有化解,這就得看以上三項協助低收入市民的措施是否推行得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