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來屆大選勝負的兩大關鍵,就是馬來選票的分散,與非馬來人選票的集中。馬來選票分散到國陣巫統與民聯回教黨,而非馬來人尤其是華裔的選票,集中到了民聯行動黨。
/ _8 {2 x( [7 |6 D. s4 s9 {7 b6 U1 t {公仔箱論壇
3 h; A6 z1 J. K/ H) M: V: K5.39.217.765.39.217.76* K1 P2 W& W) M8 N
公正黨的角色也許因面臨領導危機,而沒有上屆大選那麼強。回教黨的支持率則因其支持者即狂熱又忠誠,相信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巫統領袖開始大肆宣揚已恢復稍許的支持,這多少受外界民調結果所肯定。
* L. x; [8 o% P! \, Y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h7 \# v( d+ P) y
但有件事是各方不能忽視的,就是所謂「第三勢力」的浮現。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第三勢力的重現,因為第三勢力曾經對我國政壇影響巨大。
0 ^; v1 K r2 q5.39.217.76
) e1 C0 `# q' C1 |! R. }tvb now,tvbnow,bttvb安華領導下的回教青年運動(Abim)曾在兩個馬來回教政黨鼎立時,成為不可預知的新勢力。雖然並非政黨,但其會員有足夠的政治意識,以及他們對政壇的影響力。1980年,Abim決定其會員若要參政必須脫離Abim,因為該組織要繼續保持中立。安華、哈迪、法茲諾等前Abim領袖也加入巫統或回教黨,開始活躍於政壇。
! Y: V2 G- t" A% Z' S公仔箱論壇
# h$ }! X- a2 t" m. X& L9 ~/ u公仔箱論壇2008大選前,第三勢力再次出現,更在納吉上台後逐漸壯大。當時在群眾,特別是巫統黨員與支持者之間,同時不滿阿都拉,又不信任納吉的人不少。此外,反對巫統的人士也趁機在政黨政治架構之外混水摸魚。這促成了土著權威組織(Perkasa)、馬來社團協商理事會(MPM)以及巫統前民意代表協會(Penawar)的成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 O+ w$ c8 q4 `$ N7 @/ c
3 Z# T8 N$ V6 L4 Z2 c公仔箱論壇在非巫統黨員與友族群體中,則出現了乾淨與公正選舉聯盟(Bersih)與興都權益行動協會(Hindraf)等,並於2007年展開大型示威。看到阿都拉的軟弱,反對黨與反國陣的社團趁機提出各種訴求並展開示威,無論合法與否。這個第三勢力,也包涵了不少年輕選民,以及有力人士;他們會先觀察政黨的政策與領導能力,才決定如何投票。對他們而言,入黨不重要,因為他們並非任何黨的黨員,或早已對本身政黨失望。: }7 w- W0 x% F$ F/ |
5 n B* |) ^* c; I+ R; G( _tvb now,tvbnow,bttvb舉例而言,土著權威與MPM不少成員是巫統黨員,但要他們重新支持巫統,條件就是要讓他們覺得巫統的領導層與政策已經改變,並符合他們的期許。這還不包括由於對阿都拉與其內閣成員感到厭倦,而在上屆大選拒絕投票、投廢票、甚至投反對黨的巫統支持者。tvb now,tvbnow,bttvb" Q& u6 T2 C1 }* v
# M5 w0 U9 ], u6 h5 V% w& w; T由於新選民很多,老舊的選舉機器與策略以不再有效。各大政黨也開始尋找新的方式,來瞭解選民的想法。國陣就恢復了從前曾短暫落實的「直屬黨員」制度,希望藉此爭取那些對成員黨不滿的友族支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1 ^, B* m8 o8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g$ u5 t4 Q: w6 p" k J$ e0 p/ Q
因此,巫統與回教黨必須聆聽土著權威、馬來商會等馬來社團的不滿,並對此採取行動,同時也要瞭解中華總商會與董教總等華團的想法。5.39.217.76* G; h. F2 d E5 q u1 f! C4 t
$ d1 H6 d: ], @5 h; q. Y: B. w# h公仔箱論壇《大馬內幕者》新聞網報導,公正黨前署理主席賽胡先阿里博士已表示,民聯必須與第三勢力的代表人物交流,以理解他們成立的宗旨。可見,第三勢力要在下屆大選中左右群眾,特別是年輕選民與前國陣支持群體的想法,並非不可能的事。
2 j) G6 c6 a# G, n$ A5.39.217.76
. A# h: E, O' z: V1 K0 v公仔箱論壇作者A.KadirJasin是《新海峽時報》前總編輯5.39.217.76& a8 K3 ~( s P0 [ f
kadirjasin.blogspot.com評論 13/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