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亞洲] 大堡礁發現患皮膚癌鱸魚 或因紫外線照射引起

大堡礁發現患皮膚癌鱸魚 或因紫外線照射引起
4 D9 A9 t8 G; i& C公仔箱論壇6 O9 C# q! }, T) H
1 g# b/ f$ ^  n! y9 l+ y

8 R8 f' Z; n4 I0 g5.39.217.76 ) j( u' w4 b; L$ _
澳洲猛烈的日照不僅讓澳洲人患癌比例居全球首位,就連海裏的魚也受牽連。日前科學家首次在鰓棘鱸身上,發現了黑色素瘤。
* R; u  f! V& `; \# G" w9 D/ R4 \' T2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據悉這條患癌的鰓棘鱸魚生活在大堡礁,位置正在臭氧層大洞的下方。它的身上有大范圍黑色素瘤,但只傷及皮膚組織,身體其余部分無健康問題。   o& @' Q$ t, Z3 r( \
5.39.217.76) g3 R  X: ~- O3 U& h: e' `6 [
由英國紐卡素大學帶領的研究小組主研究員史威特說,腫瘤擴大令魚感到不適,變得不活躍和減少進食,因此容易被捕獲。該魚身上的癌細胞,與在人體發現的癌細胞非常相似,極有可能是由紫外線引起的。
  b5 i) P8 N; k  xtvb now,tvbnow,bttvb$ L8 H2 L# s* l6 V: L5 a% d
研究小組將繼續深入研究,確切排除微生物病原體或海洋污染等致癌的可能性。
澳洲烈日殃及大堡礁魚類
# ?  c; O1 y3 w8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 u3 |5 H# i1 B- A) z公仔箱論壇
& z0 b$ F# u0 t/ g # ~+ F% Z8 Q; `7 O% b% g+ t" j
澳洲科學家研究顯示,紫外線輻射對海洋和淡水生物也產生有害影響。(Getty Images)
5 E; l+ m. \) l/ M/ H  a% ^4 mtvb now,tvbnow,bttvb2 f% t0 R% W5 e3 N3 E4 u; m" I( n

/ n3 N6 S( z' C8 d5.39.217.76【大紀元2012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菲婭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人皮膚癌高發率已被發現與澳洲的炎炎烈日有關,而研究還顯示,現在魚類好像也遭此劫。/ H; C% G0 p# M# U" |
5.39.217.76* m$ T5 V" X8 {  \' p
據澳新社消息,在世界遺產之一的澳洲大堡礁,首次在野生魚類上發現了黑素瘤。該研究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和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作出。紐卡斯爾大學的主要研究人員斯維特(Michael Sweet)表示,紫外線輻射很可能是罪魁禍首。 5.39.217.76+ ^2 H6 d# O' ^# j

1 s- G. q% ~: W# ?tvb now,tvbnow,bttvb他們對在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間抓取的136條珊瑚鱒魚進行了研究,這些魚皆取自位於大堡礁海洋公園南部的赫倫島(Heron Island)和一樹島(One Tree Island)。研究發現,其中約有15%的魚在皮膚表面有深色皮膚病變,而這些病變是實驗室內劍尾魚身上的黑素瘤特徵。
2 q: f% l5 l0 t, {5 l, G8 m, c" w- G' ?公仔箱論壇/ U8 h0 ^/ t9 f! t8 Z
研究認為,這些魚來自沒有污染跡象的受保護海洋區域,因此由致癌污染物引發癌症的機率較低。研究人員表示,之前的研究已表明紫外線輻射可對海洋和淡水生物產生有害影響,而且輻射穿透力可深達60米。而這些被研究的珊瑚鱒魚皆取自海底不到20米深處。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s3 X. C( p9 R' @' q9 I8 F% \
: G& N: p. C+ n+ K
然而,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海培爾(Michelle Huepel)表示,黑素瘤高發還可能與基因缺陷相關。她說,可能是由於紫外線輻射、基因和南大堡礁的地理位置,那裏的珊瑚鱒魚生活在它們的溫度極限,這可能會損害它們的免疫系統。
# R+ h* Z1 T3 R( {5 d!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 j& ^$ \) d1 T0 Z3 c1 A5.39.217.76研究沒有發現,患上晚期癌症的魚,但研究人員稱,那些魚可能活動性和胃口都比較弱,所以沒有被抓到。
1 S# i7 a  b& L# N: t4 u& g& W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Y: F2 L, z9 u1 b' A
研究人員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查出疾病是如何發展的,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 o. G  D0 f$ Z9 e
8 p8 C8 z( S- ?2 b/ z; Z8 s
珊瑚鱒魚是經典且很有商業用途的魚類,支撐著大堡礁的高價值漁業。
' B* \! F1 H" I/ K: Z8 B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b& b- Y( W% S2 J* z. F
海培爾表示瞭解疾病的致因對大堡礁的維護和管理有著重要作用。
1

評分次數

  • aa00

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
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

澳首次發現海魚生皮膚癌

魚或許應該塗防曬膏了。科學家首次發現野生海魚也會患上皮膚癌,並相信是臭氧層穿洞的遺禍。tvb now,tvbnow,bttvb- ?: y1 T# s6 T1 l  k3 ^
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大堡礁海域的石斑,不少在橙色魚身上出現黑斑(圖)。在捕捉到的136條魚中,15%有黑斑,最少覆蓋5%皮膚,部份差不多整條變黑。5.39.217.76% r9 L& m; O8 L
專研究珊瑚魚疾病的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科學家,化驗該批魚後發現那些黑斑跟人類的黑色素瘤(皮膚癌)差不多完全相同。他們相信最大成因是紫外線輻射。
% `; X1 L% U- p1 u& I公仔箱論壇科學家過去曾在實驗室以人工方法令魚生皮膚癌,未見過海魚生癌,暫未知對食用安全的影響。由於澳洲正在臭氧層大洞下,特高紫外線令當地人患皮膚癌率全球最高,科學家認為這很有可能亦導致石斑生皮膚癌。+ H% Z; \. B3 M' G/ v# k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