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軍/圖 來源:紅網) 每逢節日,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比如教師節來了,該不該送禮呢?中秋節來了,該不該送禮呢?其實,凡節日到了中國,不送禮都不可能。有錢人會送禮,因為財大氣粗,不屑于那點東西。沒錢人也會送禮,因為送禮是一種禮貌,送禮也是一種傳統,送禮也是維護自己臉面的道具,送禮還會得到種種好處。5.39.217.76" W7 W& o4 [8 ]
在我的周圍,很多人都是直接給老師送購物卡,這種購物卡只要去一些超市辦理就可以,簡單方便,讓不容易被拒絕。也只有在中國,商家才會想到這種含蓄的辦法。購物卡的出現,實在讓一些送禮者和受禮者都是驚喜不已。送現金過于明目張膽,也顯得有些俗不可耐,可送購物卡就不一樣了,一卡在手,走到哪裏都隨便消費,真是方便快捷。它既不同于現金,又擁有著現金一樣的功能。小小購物卡,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不同,也不能不佩服中國人的聰明智慧。
: L) C9 E) X7 {( @. P5.39.217.76 有錢人送禮,有時是習慣性動作,在他們眼裏,沒有什麼錢擺不平的。況且,中國歷來有著伸手不打笑面人的傳統。你送來了東西,哪裏會將你趕出去的道理?即便是清官,也不至于因此與你割袍斷義。況且本身就不是什麼清官,就更不會為此對你產生什麼成見了。相反,大凡受禮者,對送禮者都會大有好感,也都會笑納的。
* G, L& i% A8 _6 U% Wtvb now,tvbnow,bttvb 有錢人送禮不在乎,也是深知中國人“拿人手短”的傳統,換而言之,禮尚往來也。你只要收受了,你自然會看在禮物的份上,對其給予相應的回報,老師亦是如此。老師收了禮物,對送禮者的子女大多是另眼相看特別照顧。看其不上進了,會加以鞭策,盡到為師者的責任。實際上,哪怕你不送禮,這也應是為師者的責任和義務。但這一責任和義務,到了我們這裏,就活生生地給扭曲了,變得需要用錢來支配了。( m: e4 Z- v( h
可是,沒錢人同樣會送禮,這也不奇怪。沒錢人不送禮,心裏會直打鼓,惴惴然以為,大家都送禮了,自己若不送禮,老師肯定會有意見的,會給孩子穿小鞋的。這種心理,其實摻雜了很多復雜的因素,也凸顯了很多問題,它既有弱者的無奈,弱者的無所依,還有普遍的攀比心理。
3 |! `) n- \+ A6 @% S; ?5.39.217.76 在大家普遍送禮的氛圍下,不送禮可能嗎?自然不可能。不送禮,會被人瞧不起。中國人最害怕的就是被人瞧不起,所以才會極力營造自己的形象,讓別人看得起。打腫臉充胖子,可不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它是中國人身上固有的東西,是根深蒂固的傳統。即便自己很窮,確實沒有錢,也要千方百計地裝大方,或借錢給別人,或無償資助他人。裝大方的目的,無非就是希望對方能瞧得起自己。可你的窮裝大方能不能博取人家的另眼相看,似乎也只是中國人的一廂情願。
3 \8 W: ?. ?+ }/ a+ [9 Y公仔箱論壇 送禮既是傳統,也是一種陋習。但這種傳統和陋習,被我們保持了下來,並發揚光大了。有求于人者,都巴不得找個借口給人送禮。推而廣之,當自己觸犯了法律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法律為自己網開一面;而當別人觸犯了法律的時候,我們又希望依法辦事。這的確讓人很糾結。糾結的中國人,每天活著都很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是我們的一種作風;事若關己網開一面,同樣是我們的作風。
& Z5 Z# _' M* c/ B) j 因此,說一千道一萬,在我國不送禮不可能。富人要送禮,窮人也要送禮。哪怕法律規定不準許送禮,送禮之風也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或明刀或暗箭,或變相或直接,總之都不會剎住送禮之風。而且,我們還會與時俱進,將送錢改成送購物卡。只要我們有求于人,只要我們認為對己有利,我們當然會去做,還會認認真真地去做。(夏余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