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散文分享] 李天命 -思維方法與獨立思考 --《思考與心魔》前奏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3 03:49 PM 編輯 ) e2 }  a% ]* x5 k

0 D( S; \, P& S+ j: C5 @- otvb now,tvbnow,bttvb李天命-思維方法與獨立思考 --《思考與心魔》前奏
# G; k8 l# P/ {& A! D! R! O公仔箱論壇' `' u% J# S* J$ q1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1 k3 e$ r" m) d
一切革命首先不外是盤據在一個人心中的一種思想。2 y) j5 E4 f, ]1 V+ Q( I  B( @. [: J

8 Y: @  y1 n1 e& b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 U4 t' g3 V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愛默生

' Y/ \2 E+ O8 x% P% S4 a. d9 b! d8 E7 E1 h% H
1 ?! T% q& p1 ~8 A

7 |  L) Q# J3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f5 I% m* L- d1 g, }tvb now,tvbnow,bttvb
3 ~9 [5 N& y0 D  I8 K* m5.39.217.76

$ E6 D) }6 w: T8 w+ S教育家的理想在於啟發人的思考,野心家的夢想是要取代人的思考。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智者則重視掌握思維的方法。胡亂思索問題,仿佛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一樣,終是毫無所得的。正確的思維方法,就像荒夜裡的一盞風燈。提著自己的風燈,照亮未知的旅途,這就叫做獨立思考。tvb now,tvbnow,bttvb/ V# e2 x9 O0 y/ }( O

4 D( m3 {$ ]. d( G5.39.217.76

3 m- I' _, r( {  T* YI 部分( 本論) : 語理分析
3 g5 ?- g. r  ^( `) a0 C$ Atvb now,tvbnow,bttvb
( |( ~' C) @7 r# X$ F; K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0 ]4 J9 h% t; }8 P) f
在生存競爭之中,生物能夠存活下去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有辦法找到食物,同時避免成為別人的食物。人既沒有飛鳥的雙翼,也沒有獅虎的爪牙,可說只是一種十分脆弱的動物,但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界裡,卻能脫穎而出,成為萬物之靈,所靠的是什麼?所靠的主要就是其思考的能力。tvb now,tvbnow,bttvb' q* N: w* L; s0 _) M; d; i
人類最可貴的能力之一,就是思考的能力。思考能力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能夠對思考加以思考。對思考加以思考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關於思考的方法學了。以下從「思考方法學」之最基本的部門開始討論。* w3 n8 l, s' g9 Z4 y) ^" H

/ s, a& O. j! \* y7 Z' e0 K一、思維利器:方法學第一環) ^, y7 W  G+ ]

5 n$ K( Q* I) S7 N" f5.39.217.76語言是思考的主要工具,而且不僅僅是思考的主要工具。從宣揚主義到扯東拉西,從制憲立法到山盟海誓,都有賴於語言的使用。沒有語言,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tvb now,tvbnow,bttvb5 L/ k3 g9 A# p5 c* k5 a
4 F6 t- h; h! d3 p
沒有語言,我們就不能說謊,不能謾罵,但也無法講真話,無法講笑。沒有語言,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像一個死寂的幽靈之域(假定其中的幽靈都是啞鬼),同時人類就會像其他動物一樣,難以將一代一代的經驗與智慧累積下來,傳諸後世。沒有語言,就不會有哲學和宗教,不會有蘇格拉底的對話、孔子的教誨,釋迦也不能說法,耶穌亦無法講道。沒有語言,就不會有數學、物理學、醫學、工程學等等,即是說就不會有科學﹔而且也不會有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等,即是說就不會有文學。在個人方面,沒有語言就沒有思考,至少沒有絕大部分的思考,或至多只能有極其原始的思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語言就沒有意念溝通,至少沒有深入精微的意念溝通,或至多只能有非常簡單的意念溝通。一句話,沒有語言就沒有今天的文明與文化,而人類也不會有目前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了。
$ i6 k2 O  C. J- f5 J$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r- C& _4 W5 q' @# r
以上所述,可以表明語言是何等重要(最主要)的一種思考和溝通的工具。然而很多人不但沒有善用這件極為可貴的工具,反而把它糟蹋,妄用濫用,甚而詭詐使用。比如歪曲詞義,吐語曖昧,故弄玄虛以致不知所雲....。凡此皆屬「言辭胡混」。言辭胡混很容易令思想淆亂不清,錯謬叢生,進而導致無聊的爭辯和無謂的衝突,包括宗教上、政治上的嚴重衝突。怎樣才能消除這些思想淆亂與錯謬,避免由此引起的不必要的紛爭呢?要對治這些弊病,化解此等問題,我們必須釐清有關的言辭把問題中的關鍵概念或關鍵用語的意思(意義)分析清楚。通過對意義或概念的釐清去處理問題,這就是語理分析(Linguisticconceptual Analysis)的基本進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R9 O& r, e3 w4 m& C

; a: z# O2 g/ y& V運用語理分析去解決哲學問題,這種做法,依邏輯實証論的奠基者石裡克所說,乃是「哲學的轉折點」,即由傳統哲學進到當代哲學的轉折點,其具體表現形成了一個被稱為「哲學革命」的思想運動。這個運動的中心觀念及其衍生的各個派別,統稱為「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那是當代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等英語國家之中公認的哲學主流。大體上說,語理分析正是各個不問派別的分析哲學所共用的公器。
/ ?2 e4 T* @* Q5 c# @8 v1 ~5.39.217.76
1 X! F4 P8 Z* T5 c+ x0 y2 R2 _5.39.217.76本文及拙作《思考與心魔》(後者為主)嘗試將語理分析提煉、淨化、擴充、發揮,使之獨立於任何哲學門派--脫離分析哲學的潮流起伏--甚至超出整個哲學的領域,可適用於所有思想性的問題而不限於哲學的範圍內。並不是說語理分析能解決一切問題,而只是說最低限度能夠給問題的解決提供思索的基礎,如果那問題並非沒有意義的話﹔假如那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語理分析則能夠從根柢上把它消解。# f( J5 \& a2 |" G) @$ v

" v5 _( m$ K" I& z, K例如「越南是不是民主國家?」這個問題,倘若循著一般人平日習用的「慣常思想方式」去討論,我們往往只會逕直回答「是」或「不是」,正反雙方的爭辯以至衝突便每每由此而起。但如果通過語理分析的進路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就會首先把問題釐清,分析清楚「民主」這關鍵字眼在那問題中是什麼意思。一旦確定了「民主」的意思之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作研究調查,看看越南是不是一個民主國家了。這種研究調查的工作不屬於語理分析的範疇,然而語理分析卻是這種工作能有效地進行的先決條件,可說是這種工作之所以可能的方法學基石。上述「越南是否民主國家?」的問題,不是沒有意義的問題。但譬如「某某事情是否由辯証的因素辯証地決定的?」這種問題,卻是沒有意義的。這點可以闡釋如下。
3 E% r2 q$ D, \8 o. \tvb now,tvbnow,bttvb
: W- o; i- o7 z5 N1 A) v3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讓我們設想有一個「偉大領袖」領導人民大搞「超科學田」,宣稱畝產1 百萬斤,結果令敵人笑個半死。領袖於是決定下次要宣稱畝產2 百萬斤,企圖藉此殲滅敵人,讓敵人笑到全軍覆沒。領袖身邊的御用詩人立刻寫詩附和:
' X& R. B* f( H3 [公仔箱論壇  ]" L! T. F( G: M4 o, i; K- N
紅太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H. s% a4 J" |  ]& _
活神仙
5 U5 M* ^/ R! w1 J報應終靈驗
- u! N+ i4 T, Q9 m* E& m, I+ P; C上帝來召見# V3 r- Y8 r( i% x3 C7 S
--我們的敵人不出半年必蒙他們的上帝召見
$ Z7 G: t9 X, H4 q* H!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 E) X3 D+ d* V
可惜多年過去了,敵人還是笑個半死,沒有全死。(領袖因而悶悶不樂,茶飯不思,三個月後體重減輕了一半。群眾於是急忙聯名寫信,祝賀領袖減肥生效,有一個好的開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他繼續節食三個月,如此必能取得剩下那另一半的成功,把剩下那另一半的體重也減去。群眾會運用這種奇妙的邏輯去推理,不知是否由於領袖教育有方,但這不是目前我們要問的問題。)目前我們要問的問題是:怎麼解釋被認為死定了的敵人笑而不死呢?答曰:「敵人還沒有死,那是由辯証的因素辯証地決定的。」但是,所謂「辯証的因素」意指什麼呢?怎樣叫做「辯証地決定」呢?在今天,「辯証」一詞已成了一個被濫用亂用的字眼,其應用範圍伸縮自如,可隨意轉變。如何算是辯証,如何不算辯証,根本沒有分際,毫無準則。詭辯者可以視乎「形勢的需要」,任意炮制「辯証的x 」、「辯証地y 」一類的術語。這些「辯証的術語」一經「辯証地創造」出來之後,就可用來故弄玄虛,藉以唬人,哄人,蒙混過關,制造似是而非的論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o8 h: W6 U

8 t4 ]2 m3 x6 J8 m8 B" Q5 \: u6 X就拿前面關於領袖減肥的一段來說,假如你指出那段文字跟主題不相干,問我為什麼要加插那段文字進來,倘若我要「辯証地回應」的話,我會給出這個「辯証的答法」:「因為那段文字對於主題有一種辯証的必要性。」然而「辯証地回應」、「辯証的必要性」......等等,是什麼意思呢?答案是--問天吧,天曉得。tvb now,tvbnow,bttvb  Z  M. y5 b& f
5.39.217.76% d: z5 f: y9 }  p3 z& x
總括言之,「辯証」一詞在上述那種全無定準的用法中,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詭辯字眼吧了(見下文進一步的論述)。在此情況下,諸如「某某事情是否由辯証的因素辯証地決定的?」之類的問題,都是沒有意義的。
+ l3 U' m. n$ j) Z1 a8 y% T5.39.217.76公仔箱論壇7 B. e1 z" _3 j( U/ w6 ^& |6 g
沒有意義的問題無所謂解答不解答。至於沒有意義的說法,則無所謂真假。當我們能夠認知某個說法為真或為假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它是什麼意思的了。簡言之,沒有意義的陳述是「假都不如」,也就是連「假」這個資格都缺乏的。比方「牙醫之所以要戴面罩,是由某些辯証的因素辯証地決定的」這句沒有意義的話,就是連「假」都稱不上的。這句話甚至不如一個可憑著探究而斷定其為假的說法,例如:tvb now,tvbnow,bttvb2 z: c& R/ N8 x2 t, z

4 d1 }& ?% W9 H% ]- e' {# Ctvb now,tvbnow,bttvb「牙醫之所以要戴面罩,是因為怕被病人打。」公仔箱論壇  R+ f; {7 m5 m
, G7 E, {9 T$ M# Q+ L
基於以上所論,由於沒有意義的問題無所謂解答不解答,而沒有意義的陳述則無所謂真假,因此,釐清問題或理論「是什麼意思/有沒有意義」這種清道開路的工作,與「尋求問題的答案和研判理論的可信性」這種探索真理的工作比較起來,是更為基本的。當然,這只是從方法學的次序來說是如此,並不表示後一種工作不及前一種工作重要。事實上兩種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公仔箱論壇; ^& \1 `" l. d: ^  ^
tvb now,tvbnow,bttvb" Z* }! {1 F5 x1 E; F
思考方法學(或簡稱「方法學」)主要包含語理分析、邏輯方法(演繹邏輯)、科學方法、謬誤剖析等四個部門。在方法學的所有部門當中,以語理分析為第一環節,即其最基始的部分。因為,當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原則上我們第一步必須知道問題問什麼,那就是首先必須了解問題的意思。如果連問題的意思都未能確定的話,我們根本無從著手去解決問題(包括「某某說法有沒有犯了謬誤?」之類的問題),當然也就無從著手應用邏輯方法、科學方法或謬誤剖析的方法去探求問題的答案了。就此而言,我們可以說:語理分析乃思考方法學的起點或第一環節。
* F# T# c2 E* P8 j' r. S$ U$ C
9 N2 B* O+ W$ i( n1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意義與釐清公仔箱論壇- e9 s% Z+ G( _# Z% T. e

4 E; t+ S( o6 N$ @4 ~8 g$ O9 @上文對語理分析的引介顯示,這種思維利器的大用在於意義的釐清--澄清問題,分析清楚關鍵用語或關鍵概念,使我們的思想清晰。但有的人卻是反對思想清晰的。英國哲學家韋斯曼(FWaismann )即曾說過:「清晰是無話可說的人的最終避難所。」[注]3對這種說法可以如此回應:「不清晰更是無話可說的人的最終避難所。」
# T7 p: c2 N4 u5.39.217.76  m# k  W- c' h
清晰的言論都有(起碼有)這個共同的優點:就是這類言論如果有缺點的話,其缺點會比較上最容易看得出來。相反,迷糊不清的言論都有(至少有)這個共同的毛病:
2 D1 }& N7 [+ C. e; i  M# A: Q5 X. m" F% ^% `, j
就是令人難以分辨它們有沒有其他方面的毛病--比如難以分辨它們有沒有犯了謬誤。
. \; |# H1 r; e! _- {4 _$ M! E, A. B- r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Y: F6 h  D6 l3 H! g; p
(A)以迷糊為高深
7 E3 [) t" p4 w. M# m3 k- [! ^tvb now,tvbnow,bttvb
. L- ~# I. @* D. a0 i5 U5.39.217.76遺憾的是,許多人都忽略了剛才所述的道理,他們反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曖昧晦澀便是高深,結果很輕易被這類言辭唬住。玩弄文字把戲之流即看準這個心理弱點,利用曖昧晦澀的言辭來制造煙幕,偽裝高深。如果你直斥他講話不知所雲,他就會老羞成怒。如果你保留余地,表示不懂他說了些什麼,他就會笑你膚淺。但如果你昧著良知,假裝了解他所講的,這時他卻會反過來對你懷疑起來了,因為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所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 x5 G6 ^3 `: h8 S7 B  e: n,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l  d. c6 |# [- S% V
用語述糊不清(其極端是全無意義),這種現象甚為普遍。在哲學、宗教、政治言論、文化評論、社會科學、藝文論評以及「風水、術數」等領域之中,都是如此。正如心理學家RHThouless 指出:「關於這種現象,我們可以解釋說,那是作者們之怠惰及無能的產品﹔但是我們也可以這麼說,那是贏取學術聲譽的最佳捷徑......講者說得越糊塗、晦澀,聽者越佩服......這類書籍為數之多,實非一般讀者們所能想像得到.」[注]4 舉一個例,讓我們欣賞一下這段文字(並非虛構,而是實錄下來的):
* D. f1 j2 I3 ~0 G"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Q$ {, D" `7 Z( f$ r, {1 U
如果這種科學姿勢並不能由內在於精神病學的論述之內而加以學到解釋,那樣這種姿勢的發展就一定學著其他一些外在於論述之外的條件而加以生產出來,構成出來。既然精神病學一開始就加以肯定了這種將瘋狂加以特殊形式界定方法的「科學」姿勢,要研究這些構成性的條件,我們就一定要將分析角度及視線抽離於學科之外,去研究一些復雜但同時是「意外性」的存在條件。既然精神病學一開始就有意地去利用某一個方法去了解瘋狂,這種方法當然是不能由學科之內去加以考慮,而是應該從學科之外一些沒有和學科有必然關係的社會及文化、物質條件所起的作用之下而加以成立起來。這就是所謂「知識的考古學」[注]5 。
+ ^* R( W7 a4 C5 a$ m0 e' x: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6 V' W1 E4 h/ q+ F
你好意思說知道這段文字是什麼意思嗎?此文據稱是要介紹結構主義者或「後現代主義者」福柯(MFoucault)的某些觀念的。這類「主義」本來已是眾所周知曖昧晦澀的了,這段介紹文字更是極之「深奧」,其所以被「加以生產出來」,大概是由於「某些外在於加以學到解釋的構成性條件之外而內在於將瘋狂加以特殊形式界定方法的科學姿勢精神病之內的一些復雜但同時是有欺騙性的加以亂抄亂譯性的不老實心理性條件所起的作用之下而加以成立起來」的緣故。碰到這一類的言辭,除了「加以指出」其毛病就是語無倫次之外,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批判的了。須知:迷糊的言語並不反映高深的思想,迷糊的言語只反映迷糊的腦袋而已。5.39.217.76; x- Y, d# @* X+ m& G" d
0 Y: T# I7 v; z+ h; d6 e' s
(B)以熟悉為清晰公仔箱論壇0 w' d; t1 y# J0 r
5.39.217.76  P' U/ q6 E8 K* n% R
前面那段極度曖昧的引文,雖或帶有蒙混性,但未算有很高的誤導性,因為不難一眼看出那只是文理錯亂之作。反而有許多其實並無意義或至少意義不明的言辭,由於不算文理錯亂,起碼沒有違反語法規則,同時又是我們所熟悉的,結果常被視為有清晰的意義。這類言辭倒是更須注意警惕的。今略論如下。' V. H" J) ]) q; F: G) ^6 y% C, x
( }- y0 r. ?) `# R9 j* H8 a
(1)據說,「辯証法的方法,就是要用革命的觀點來研究事物」﹔「要使我們的認識不發生錯誤,必須有正確的......階級立場。」[注]6問題是:何謂「革命的觀點」?星體的運行、原子的結構......這些事物要如何「用革命的觀點來研究」呢?當我們探討數學問題的時候,為了不發生錯誤,也必須有一個「正確的階級立場」嗎?那是怎麼樣的一個立場?
% A& Q4 ^. l/ ~2 f公仔箱論壇; ^! Q9 H: h4 y! ~! a+ {9 b3 L
具有「從xyz的觀點/角度/立場來看......」這種形式的說法,是一種十分流行的講話套式,其中包括「從翻譯/歷史/社會學/心理學/教育理論/女性主義/後現代/解構/信徒/中國人......的觀點/角度/立場來看」等等五花八門的片語。並不是說這類片語絕不可以用,但是要很小心,因為其中有許多都是語意迷糊乃至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就以「從翻譯的觀點看,a 應翻譯為b」之類的講法為例,那是什麼意思呢?譬如quantum mechanics 的中譯為「量子力學」,這跟「翻譯的觀點」有什麼關係?不從「翻譯的觀點」看就不能那樣翻譯嗎?又如「從歷史的角度看,事情如何如何」,這種說法也往往是意義不明的。人類在二十世紀首次登陸月球,是否必須「從歷史的角度看」才有此事,否則便無其事?有這麼一個神奇的「歷史角度」嗎?另一方面,倘若不論用不用該角度來看都有其事,那麼加上「從歷史的角度看」幾個字,除了裝裝門面,可還有什麼實質的作用?最後考慮一下「從中國人的觀點看」、「以一個中國心來看」這兩個片語。前一片語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後一片語筆者以一個中國心來擔保曾經用兩隻中國耳朵聽人說過。然而「中國心」意指什麼?「中國人的觀點」又意指什麼?如果說,任何一個中國人所持的觀點都叫做「中國人的觀點」,那麼這個詞語就指稱一堆互相衝突的觀點,因為不同的中國人有許多觀點都是互相衝突的。另一方面,如果說大多數中國人所持的共同觀點才叫做「中國人的觀點」,那麼我們用這個詞語時就必須先弄清楚:那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觀點?(關於「中國心」一詞,可作近似的分析,不贅。)
) _) z5 v9 }: k8 s$ G+ `- e' O公仔箱論壇
# D2 u- d" ^! z9 O$ s! r公仔箱論壇再提一次,並不是說這類語辭絕不可以用,但必須能確定所用的是有意義的,且知道那是什麼意思。試想一下,假如我說:、,「從非洲人的觀點看」「以一個非洲心來看」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無論如何,那大概不是「從漆黑一團的觀點看」、「以一個黑心來看」的意思。)
6 Z+ z6 [( ?/ u. D
1 s1 G8 _# [7 ]1 Y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到此,我們只略為分析過「從什麼什麼觀點/角度/立場來看」這種形式的說法,現在考察一些以問句形式出現的迷糊之言。* y7 ]9 z1 p* Z7 ]% R+ f
/ d6 V5 A( q- q) e0 Q. ?
例如「藝術的形式和內容能否分開?」「歷史是直線前進抑或是螺旋形上升的?」「英雄造時勢抑或時勢造英雄?」「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命好還是運好?」「金錢重要還是朋友重要?」......這些問題常有人提出來,人們聽得多了,覺得熟悉,便沒有想到這些問題原來是語意不明的。拿第一個問題來說,若要避免盲目爭論,那就必須釐清「藝術的形式」和「藝術的內容」究竟指謂什麼,並須釐清藝術的形式與內容怎樣算是「能夠分開」,怎樣算是「不能分開」。在這些用語被分析清楚之前就貿然爭論,是徒勞無功的,只會無休止地爭辯下去,不僅得不到共認的答案,而且沒有向共認的答案推進一步。這不能說是由於問題太過深奧,只能說是由於問題本身迷糊不清,以致爭辯的各方不但無法在答案上取得一致的見解,甚至無法建立起「取得一致見解」的討論基礎。
% l( c; ?  N2 e. G6 i/ X5 ^tvb now,tvbnow,bttvb
' T- N( i. g" \, \' I) f( q# R6 T3 d5.39.217.76要建立討論基礎,關鍵在於釐清。比如上邊提過的問題「金錢重要還是朋友重要?」就很容易因籠統空泛而導致誤解與分歧。如果所說的朋友是生死之交,是我們願意為之犧牲性命的,並且如果我們認為任何數目的金錢都不及自己的性命重要,那麼,在這情況下,我們可以斷定朋友比金錢重要。但如果所說的朋友只是點頭之交,相互之間只有像「友誼商店」所展出的那種友誼,並且如果所說的金錢非常多,那麼,在這情況下,我們恐怕就會認為(儘管口頭不說)金錢比朋友重要了。由此可見,「金錢重要還是朋友重要?」的問題,必須釐清才能有效地討論。釐清時起碼要弄清楚這兩點:第一、所說的金錢有多少?第二、所說的朋友是怎麼樣的一個朋友?5.39.217.764 O' G6 _( t" ~# r. A4 L

" C  r9 F$ ^( J5 l; \, M3 {: `$ }5.39.217.76(特別要查清楚的是:他有沒有錢?肯不肯借錢給朋友?)
5 }) x( B$ }: e, e% |7 f公仔箱論壇
; a2 |/ a- n2 i: ~. P( u' i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h% k! Z3 ?5 s, H2 B! D' K' z
(C)偽語意投射前面
7 [$ z1 o, [  ^6 _6 f, Itvb now,tvbnow,bttvb
# W: ~/ F: _3 h. `tvb now,tvbnow,bttvbA、B 兩節所揭示的錯誤觀念,即「以迷糊為高深」、「以熟悉為清晰」,都是語理分析要對治的思維弊病。5.39.217.761 J" [- S, D: w, L
公仔箱論壇, a) g: X( P1 c6 @8 {* [; o! w
本節再討論一種語理分析要對治的思維弊病,且名之為「偽語意投射」。所謂偽語意投射,就是以為復合語辭的組成部分(譬如「半斤」、「音樂」)若有一定的意義,那麼整個復合語辭(「半斤音樂」)也必具有一定的意義。下文剖析這種錯謬想法的一些實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Z, e5 `' }7 w9 E8 U2 e

7 z3 Q0 G& h6 c- j4 ~4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奧古斯丁斷言:上帝從虛無創造宇宙,包括創造時間[注]7 。我們知道「雕刻家用某些材料創造出他的藝術品」、「愛因斯坦在某個時間裡創造了相對論」等說法的意思,但是「上帝從虛無創造宇宙」、「上帝創造時間」等說法(即使其中的單詞或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意義)卻是什麼意思呢?此外,正統神學家安瑟謨聲稱:一切東西都在上帝之內,上帝卻不在時空之內[注]8 。同時據正統的講法,無所不在的上帝是沒有形體也沒有情緒的,可是保羅又有「上帝的震怒」這個有名的提法[注]9 。縱使構成這種種說法的單詞都是可解的,然而這些說法結合成一整個論調時還有沒有意義呢?「無所不在但又不在時空之內,沒有情緒卻又會震怒......」,到底是什麼意思?5.39.217.762 m: j; t! v- W# ]" v; S

. p6 K9 g! N$ y; v. X' |/ r5.39.217.76碰到這樣的質詢,有的人會作出諸如此類的申辯:5.39.217.76: W+ h+ R+ `5 e; G! Q

! n' M2 S5 s6 w. h5 U# x公仔箱論壇「我無法也無須解釋那是什麼意思,因為,上帝及其創世超出於凡人的理解能力以外,是不可思議、不可說的(這個斷言在此稱為‘不可思說論’)。我們關於上帝及其創世的說法,實質上都是一種比喻的、象征的說法(這個斷言在此稱為‘比喻象征論’)。」; F$ G9 I3 Y" \, [7 _. B

' G+ A6 p3 K/ b1 \「不可思誧灉」和「比喻象征論」是相當流行的,阿奎那、蒂利希(PTillich)等人的神學之中,都有這一類型的論調[注]10﹔談禪論佛的人亦有許多持此論調的,只將「上帝及其創世」改為「勝義」(最高真理)[注]11。問題是:這些論調能否成立?! m! l, Y. d! \. X
& E5 o  k$ S" ?- J: @2 b0 W
用於上述那種申辯時,能令那申辯站得住嗎?答案可從下面的駁論找到。
3 o7 W, i5 D* ^" W* p' vtvb now,tvbnow,bttvb
$ ~4 d0 q- E( V3 G5 X4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一、一般人看不懂數理邏輯較深的部分,比如遞歸函數論或者哥德爾定理的証明,在此情況中,那些課題可以叫做超出於一般人的理解能力以外。但是沒有意義的說法卻不能叫做「超出於凡人的理解能力以外」,因為那是稱不上理解不理解的。比方「超上帝超超地創造了超超超時空」這個說法,並非很深奧以致我們不理解它,而是沒有意義以致我們對它無所謂理解不理解。依此,「超出於凡人的理解能力以外」這個答法,並不能有效回應我們所提的質詢。再者,在沒有意義的說法後邊加上「那是不可思議不可說的」幾個字,也是無法令那沒有意義的說法變成有意義的。你可知道「喲之噢兮▲●格巴格,那是不可思議不可說的」是什麼意思嗎?公仔箱論壇; L5 ?  o4 L. r' I
0 E: F( ~7 n' l! S2 a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4 12:49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r5 @6 ]( A- _$ r, @

, \/ |/ M* S" A: O4 T) ~7 z  O/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二、申辯者在談論上帝而被人問難、駁斥到無法招架時,就用「不可思說論」去搪塞,企圖使人以為既然不可思議不可說,於是不再多作討論,結果就會放過他,不再窮追猛打。但其實一方面大談上帝,一方面又宣稱上帝是不可思議不可說的,無異自打嘴巴而已。/ x; W) G, `( K# }* f*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0 y2 t# k  x9 S$ p
第三、等到發覺自己處於自打嘴巴的尷尬境地時,申辯者就寄望於「比喻象征論」去解困,可惜那只會越解越困,徒使泥足越陷越深。因為:(i)如果x 是不可思議的,那麼不論什麼事物我們都無法知道那是否與x有相似關係或表征關係。如果無法知道這點,就無法知道怎樣去比喻或象征x。然而申辯者卻聲稱他所說的能比喻或象征上帝,同時又聲稱上帝是不可思議的,這麼一來,他就再一次自打嘴巴了。(ii )申辯者既斷定上帝是不可說的,又斷定對上帝可以比喻象征地說,但比喻象征地「說」,仍然是「說」,所以申辯者的最後申辯,仍然是自打嘴巴。
6 v4 v6 o4 G2 _公仔箱論壇

4 r9 g* U4 t. e# B0 M7 ~公仔箱論壇總結而言,上述由「不可思說論」和「比喻象征論」所構成的申辯,不斷自打嘴巴,而且越打越腫(這才是比喻象征的講法,其所比喻象征的情景,是可以思議、可以說的)。這樣的申辯完全不能解決我們提出的質疑:「無所不在但又不在時空之內,沒有情緒卻又會震怒」是什麼意思?不能因為這復合語辭的組成部分有(就算有)一定的意義即推斷這復合語辭本身也有一定的意義,正如不能因為「半個」、「太太」等詞有一定的意義即推斷「半個太太」一語也有一定的意義--何謂「半個太太」呢?那是指情人?未婚妻?姨太太?還是從食人族搶救回來的「半截」太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n) m; m6 t( v

$ j8 Q: L& o0 b5 ]2 [

' m6 S# x3 L& q% a李天命 - 第Ⅱ部分(餘論) : 語言與思想
9 L1 o  o: a: r' B5.39.217.76
, p" k4 Q7 @( m; A4 f5 Q
一、破枷鎖論5 z. s/ v: G7 H  Z& V# ?2 `

2 h" P9 X- V- G# A( R( Z$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上簡略論述和展示了語理分析的方法進路,並點出了這種方法進路的「根基重要性」。但有的人卻認為,對語言進行分析是沒有什麼重要的﹔這些人認為徹底的做法乃是「超越語言,打破語言的限制」,因為「語言是局限和殘害思想的枷鎖」[注]12。讓我們將這種論調稱為「枷鎖論」。
+ ?) ~0 a" J9 F/ o& A& \! h公仔箱論壇
8 A* y& w& a, d8 U+ a+ v% S7 i公仔箱論壇(A)思想枷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R6 J& r$ p  X- o' s8 n2 \

! |: w7 K# I) ~  o5.39.217.76枷鎖論的代表人物,被視為日本禪學大師、被譽為世界禪者的鈴木大拙宣稱:「語言......是人類所發明的最糟物事。譬如法律,把每一樣事物都界定得十分精確,結果卻成了糾紛和困擾的原因。」[注]13鈴木用語言來說的這一番話,也許可算得是人類所發明的最糟物事之一了,那就像斷言「如果沒有警察就不會有人被抓去定罪,所以警察是犯罪的原因」一樣,只是倒果為因的講法。一般來說,人世間的糾紛非因訂立了法律而產生,反之,法律正是因為人世間有糾紛而訂立的。
( g2 Y, P' B/ G' p+ F5.39.217.76
5 t7 u2 [2 Y  B$ q如果語言是人類所發明的最糟物事,是局限和殘害思想的枷鎖,那麼,為了去除這個最糟物事,為了解除這個枷鎖,我們是否應該採取一種比壓制言論自由更為徹底的措施,索性禁絕一切言論,包括禁止祈禱、論証上帝存在、談情說愛,以及禁止說「語言是局限和殘害思想的枷鎖」?是否應該取消所有憲法、律例及其他任何種類的契約?是否應該廢除國會和法院,關閉學校、研究機構,封鎖電台、電視台、電影院(除非淨放映刪了字幕的默片)?是否應該砸爛所有電話機、打字機、電子計算機之類的東西?是否應該燒毀所有報章、雜志、書籍--燒毀《易經》、《論語》、《老子》、《心經》、《金剛經》、《聖經》、柏拉圖的《斐多》、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牛頓的《原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維根斯坦的《哲學探察》,等等等等?
" j3 v- q: y' v8 c, ]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e& B1 H2 h6 C$ y0 w% p+ x
只消設想一下上述行動的後果是多麼可怕,就不難明白:語言並不是局限和殘害思想的枷鎖﹔剛剛相反,倘若喪失了語言,我們的思想倒會受到最大的局限與殘害。tvb now,tvbnow,bttvb& ^. F- A8 @2 p6 `6 U" y

$ _- ^: q5 F5 p( Vtvb now,tvbnow,bttvb由此可見,枷鎖論是極端悖謬的。我們不能說語言對思想有害,我們只能說某些講法或某些方式的言辭使用法(這都不等於語言)對思想有害。例如「語言是局限和殘害思想的枷鎖」這種講法,就使得枷鎖論者的思想受到局限和殘害,就是枷鎖論者的思想枷鎖,且是一具生了鏽的思想枷鎖。
& @, R% O. k0 \) b,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2 q" w/ i$ ^) x9 e* [公仔箱論壇(B)超越語言?9 l) p4 \5 \6 c. ?

/ A" t7 `3 e5 E8 y. H  V1 M( Q  Atvb now,tvbnow,bttvb自造枷鎖、然後自枷自鎖的枷鎖論者,最喜歡說要「超越語言」、「衝破語言」[注]14。但所謂「超越語言衝破語言」是什麼意思呢? (1)如果所謂超越語言衝破語言就是不立文字,棄絕語言,那麼:
. T# k* x$ C% l: K- E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8 R  V6 H7 g1 u: e
第一、為什麼要棄絕語言?這是否庸人自擾,無事生非?第二、人類能夠負擔得起棄絕語言的可怕後果嗎?第三、枷鎖論者自己能夠真的棄絕語言嗎?事實上他們所能做到的,只是滔滔不絕地說「不可說」,長篇大論地講「不立文字」,重復又重復地聲稱要「超越語言衝破語言」而已。其滑稽程度並不下於長舌婦呶呶不休地說自己「很文靜」,或者扮啞巴的乞丐大聲對路人說:「我是啞巴!」
% E7 f* i# B. T) y7 d* J公仔箱論壇' ^4 y" i; a7 ?: s) f) N
(2)如果所謂超越語言衝破語言就是不理語言的法則,胡言亂語,信口開河,那麼,枷鎖論者當然能夠「超越語言,衝破語言」。可是這有什麼好處呢?語無倫次只不過暴露出思想混亂,乃至精神錯亂吧了,那有什麼了不起的呢?
4 A& h* z8 I& z( M& g: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k% l2 \- x  L" u) Y

' o$ U1 k. Y# Z3 Y2 i) Y' j- |二、破混沌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2 e& a  D) U' `/ @

/ V) e7 R+ m9 Y' z!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要引証這些人思想混亂,那是輕而易舉的。以鈴木大拙和高楠順次郎兩位談禪論佛的名家為例(等而下之者,更無足論矣),鈴木說:「變即不變,不變即變」、「方是圓,圓是方」、「生就是死」、「問即是答」、「A等於非A 」、「‘是’滑入‘否’,而‘否’滑入‘是’」﹔高楠順次郎亦不甘後人,宣稱「‘非存在’同時也是‘存在’,‘存在’同時也是‘非存在’」[注]15。
+ m- V% G1 U) K+ Z  z8 }1 {: m/ l# B- H# N1 S2 {  V3 z7 z
這種「是即是非,有就是無」的論調,姑稱之為「混沌論」。混沌論看來是枷鎖論的一種自然發展。枷鎖論者顯然無法真的棄絕語言,也無法達到拈花微笑默然不語的境界,於是就胡言亂語一番,他們管這個叫做「衝破語言的限制」。以下對混沌論提出質難和駁斥。公仔箱論壇( S! W$ O  s9 t1 I" {
5.39.217.763 T0 y) @% b& t1 b

3 g) V* @+ S9 u& m; k5.39.217.76(1)據聞當淑女說「不可以」的時候,她的意思是「可能」﹔當她說「可能」的時候,她的意思是「可以」﹔當她說「可以」的時候,她就不是一個淑女了。這是否表示淑女「衝破了語言的限制」,達到了很高的悟境呢?【文殊菩薩問佛:「雲何修証,得六波羅密?」佛言:「......能破無明,能空諸相,能通理法,能決是非,言言的當,字字無差,名得第六般若波羅密。」[注]16混沌論者那種「是即是非」的思想「能決是非」嗎?隨口說些「生就是死」、「變即不變」的話頭,是「言言的當,字字無差」呢,還是信口雌黃,胡說八道?】
/ ]7 Q  {! c7 e' G
1 c1 t, |" P" j, M$ c6 b! x0 D
(2)「變即不變,不變即變」之類的論調,無非是語義扭曲、概念混亂的結果。雖然有時我們會說(比如)「某條河流既變了又沒有變」,但這不外是一種省略的講法,通常是指那條河在某方面變了(至少這一刻與前一刻所含的水分子已非完全一樣),在另一方面則沒有變(從整體來說還是那條河流),而不是指那條河在同一方面、同一個意義上說又變又不變,更不意味著「變即不變,不變即變」。再看「生就是死」的說法,一個人在某時生,在另一個時刻死,這只能叫做由生「到」死,而不能叫做生「就是」死。儘管我們身體裡某些細胞正生存的時候,另外一些死掉了,但在那個時刻裡生的仍是生的,死的只是「另外」的一些細胞,這也不能叫做生就是死。5.39.217.76' f% A; k5 u6 U. x1 c

  C! ]  x6 J5 t4 F公仔箱論壇縱使某一細胞在某一時刻既是生的,同時又趨向於死,然而「趨向於死」並不等於「就是死」。其他如「方是圓,圓是方」、「存在同時也是非存在」等等話頭,也不難循著類似的線索予以分析批。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2 `+ w& |  L5 m# @

9 P: |* U% p2 ]) ?" E7 ~: xtvb now,tvbnow,bttvb(3)當混沌論者提出了「是即是非」(稱此語句為P)的混沌論之後,我們可以對他說「哦:,你的意思是說‘非即是非’嗎?」(假如是即是非,那就可以在P之中用「非」代換第一個「是」字。)或者對他說:「哦,你的意思是說‘是即非非’嗎?」(在P 中用「非」代換第二個「是」字。)如果他回答:「非也,我說的是......」,那麼我們可以對他說:「你回答‘是也......’,是嗎?」這時混沌論者即使急得滿頭大汗,不停地說「不是的」,不斷聲稱我們「不了解」他的意思,那也沒有用,因為依他的講法,「不是的」就等於「是的」,「不了解」就等於「了解」。最後,倘若我們看著混沌論者苦苦掙扎,心有不忍,那麼我們不妨安慰他,告訴他其實我們也認為他的論調是既正確又高深的哲理--如果正確就是不正確,高深就是淺薄,哲理就是歪理的話。
" Q8 m& Y9 h+ n5.39.217.76

1 C. Z- C: b2 C) s三、思想虛妄之根
) k: F. ~. Z3 N! L. N& I( c$ M" Itvb now,tvbnow,bttvb
  S' `, C. G3 @4 g- b; m0 C
縱然混沌論者搖頭擺腦,像八股先生那樣唸唸有詞地說:「是即是非,有就是無」,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還是與常人無異的。他們還是要吃飯穿衣,而不會認為不吃即吃,無衣便是有衣。有時他們還會像凡人一樣爭先恐後,不肯吃虧,而不會認為後即是先,吃虧便是吃素。公仔箱論壇: i3 U# [4 H& }) m" b
公仔箱論壇  u& f" q% w4 l! y# v( k; u) `: W& b. O
既然連混沌論者自己也不會真的按照混沌論來行事,其他人就更加不會那麼做了。既然混沌論沒有人會真的拿去實踐,我們為什麼還要費神去批判它呢?答案是:沒有人會真的拿它去實踐是一回事,它對人的思想有惡劣的影響又是另一回事﹔本文之所以不惜花費篇幅對混沌論進行批判,就是因為這個論調對人的思想有極劣的影響。
2 E* g- T; Q' }3 y5 P0 W0 u  Q) A% o5.39.217.765.39.217.764 B7 S& @% @  g9 y
此論調所含的普遍公式:「非x 即是x 」,可謂思想虛妄之根。這個公式是最受野心家歡迎。野心家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時候,所用的正是這個公式。2 h: x, _/ B. j$ {4 Y
1 B7 j8 W  a8 e) A; ?' u
為免這個公式顯得太過野蠻,使用時最好先拿前述的「辯証」一詞來作一種文明的裝飾。若再增添「革命」二字為撐架,那就更加妙不可言了[注]17。個中竅妙在於:
* C+ {! N7 U0 V/ E, f  Y9 l5.39.217.76
) ^( Y6 D9 C; x*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革命地講話,辯証地解釋。
4 I7 o; n0 w2 J7 ]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6 R% k7 J/ R: [7 n$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何是「革命地講話」呢?你愛怎麼講就怎麼講。如何是「辯証地解釋」呢?你喜歡怎樣解釋就怎樣解釋。今天要爭誰的時候,就宣稱有「矛盾對立」。明天要拉攏誰的時候,就說是要「矛盾統一」。兩者之間的關係乃是「革命的辯証關係」,換言之就是沒有關係的關係。區分兩者的界線在哪裡呢?沒有一定的,「一切皆變」[注]18,「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互相轉化」[注]19。但所謂「一定的條件」是什麼條件?從來沒有明確的申述,完全視乎「形勢的需要」而定,這就是「革命辯証」。從「革命辯証」的觀點看,任何x 和任何y 都可以「互相轉化」--在一定的(即不定的)條件下。5.39.217.76& K# c. w3 ~7 J

- @" D: y  k/ z" D, P5 H公仔箱論壇一切都要根據一定(不定)的條件,這是原則。永遠不確定那是些什麼條件,這叫靈活。靈活地說,抱著僵化的教條就叫做有「革命的原則性」。原則上說,反覆善變也可以稱作有「斗爭的靈活性」。什麼時候要靈活,什麼時候要講原則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S% x% G0 w5 m3 H* R
公仔箱論壇+ K6 T. O" Z! ]4 W. V& Z* i# X
任何時候都要靈活,任何時候都要講原則。兩者「辯証地」結合起來之後,就等於要靈活地講原則,即是要講就講,要不講就不講。總之,革命辯証的根本精神在於:以辯証的言辭花槍去掩飾革命的實彈真槍,同時又以革命的實彈真槍去支撐辯証的言辭花槍。5.39.217.764 G; a, e; `) [0 m% M5 D3 G

% U5 k: G  [3 \+ j這就是革命辯証的最高原則,也就是沒有原則的原則,亦即是以不講原則為唯一的原則。
& x) W7 O- @$ L7 a- L5.39.217.76
! E/ N, j( I$ Z-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麼一來,人世間還有沒有客觀是非可言呢?沒有。有的只是權術、陰謀、勢利、成王敗寇,以及這些東西的「思想武器」,即文字把戲與詭辯伎倆。
4 T! n5 L& h4 g4 t& x公仔箱論壇& E" |; ~% e' C2 q+ S( O1 G
玩弄文字把戲與詭辯伎倆,會不會有什麼惡劣後果的呢?不會有什麼後果的,玩的人會把果子吞下肚子裡,此之謂自食其果。那是思想虛妄之果。這種思想虛妄可說是自有人類以來最危險最可怕的一種思想虛妄。在此虛妄之中,一切都顛倒了。再說一遍:「一切都顛倒了。」強權便是真理,壓制稱為自由,特權叫作平等,獨裁即是民主,槍管等於人民的喉舌,對別國的操縱就名為友誼--要派坦克去鞏固的「兄弟般的友誼」。這一切一切的「理論基礎」,恰恰就是混沌論那個混沌公式:「非x 即是x」。[注]20
, r+ w1 @9 p2 A2 ^: y(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y' v2 L. x) f5 ^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3 03:54 PM 編輯 5.39.217.76' E" _  k3 i' I; {8 e3 o& W

' f- M# C; Y1 N6 L:從獨裁思想到獨立思考
( u1 f0 Z8 S9 q6 J  v: f: q: ^5.39.217.765.39.217.76% [: V7 b& m8 }. h$ A( U" O/ d
智者探索真理,教育家傳播真理,獨裁者則負責制造真理--企圖以「非x即是x」這公式去制造真理。可惜真理是無法這樣制造出來的。能這樣制造出來的只是欽定的真理。欽定的真理每每經不起理性與事實的考驗。於是歷史上不時就有「異端」站出來,指出某某欽定的真理其實不是真理。
# q: {) e$ {2 B- j+ P9 o" o
! G, |! `4 d8 m3 n- }8 w0 Y5.39.217.76不過異端是會受到懲罰的。如何懲罰則要視乎獨裁者的性向而定:有些獨裁者較有古風,有些較愛時髦,有些較為豪邁,有些比較溫文爾雅。有古風的獨裁者喜歡把異端推入有餓獅守候著的斗獸場中,或像開野火會那樣把他們縛起來燒烤﹔這是一種古典的浪漫。愛時髦的獨裁者則時興把異端送去體驗射擊練習,或請他們品嚐毒針的滋味﹔這是一種有現代化風味的消遣。5.39.217.76" a4 V# T% Z$ \7 _+ D: R: K

& Y8 {. R+ M5 l! v* s2 W再看性格豪邁的獨裁者,他們不喜歡爭辯,他們喜歡行動,夠直接干脆。他們作風老實,不會在背後刺你一刀,他們當面刺你。他們愛用利器把反對者的喉管弄得「咯」的一響,使之啞口無言。至於溫文爾雅的獨裁者就最有風度了,他們寬容、有耐性,偶爾還會把異端送進精神病院裡接受改良(這種奇妙的教育制度源自蘇俄,具有清除異端污染的特效,是俄羅斯人除羅宋湯以外的又一大發明,或可稱為「俄式衛生福利措施」)。5.39.217.763 }5 I9 v3 S; [8 p& J2 Z

& n$ n: N, M0 J2 A! B7 r. Q2 m在上述幾種處理異端的手法之中,最後一種似乎最值得欣賞。其他幾種都稍嫌粗暴、不雅觀,兼且效果不太理想,因為死者已矣,一命只能嗚呼一次,嗚呼了的異端又通統豈有此理死不悔改,頭腦僵化以至全身僵化,總之硬是不肯歌頌英明。所以英明的統治者都懂得要透過文明的途徑,以教育去改造異端。
. k; `# W. j7 f5 Y: w8 a# D# l$ S2 V4 a
這種教育比先進地區的強迫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更先進,可謂兩者的辯証結合,那就是「強迫成人教育」。正如少年人無暇顧及戀愛時「自願盲目」和結婚後「被迫盲目」有何分別,同樣,獨裁者也不拘小節,不屑理會成年人自願受教與被迫受教之間有什麼不同。他們將那兩種教育「矛盾統一」之後,就當仁不讓,由自己來做偉大導師,擔負起教化天下的工作。
/ D5 \! C3 [& |! U& P0 H1 v) c2 Wtvb now,tvbnow,bttvb
* O) }6 X* G) `( T這類教育家的工作旨在改造(別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他們不但要為別人謀幸福,甚至還要替別人界定怎樣才叫做幸福。這種教育採取什麼方法來進行呢?簡要言之就是語言戲法與詭辯神功。那包括了空話、廢話、大話的靈活運用,口號、套語的光輝重復,概念或詞義的革命性扭轉......等等種種極具優越性的技巧,不一而足。這些技巧施展起來,能令人的頭腦昏沉渾噩,在迷迷糊糊之中,漸漸就會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以前的思想都是錯誤的,同時越來越相信偉大導師所講的句句都是最高真理了。
+ X5 U1 M: ^) P! c# D公仔箱論壇7 e. a) Y, ]# ]7 f1 p1 i0 ~+ D1 H
問題是:語言戲法詭辯神功不管多麼高明巧妙,一旦遇到分析批判的思維利器時,就會被破解、被拆穿的﹔要是有越來越多人掌握了這種思維利器的話,那將會出現怎麼樣的一番景象呢?屆時迷霧就會散開,煙幕就會消去。% O8 `. q; Y0 i7 a
6 [: F3 a8 s# d. L1 [! b' A1 `
到了這一天,人們就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可以自由無礙地獨立思考。到了這一天,人們就不會像以前那樣:膜拜騙子,卻吊死把騙子揭穿的人。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會反思:一向被追隨的「救主」,是否應被追打?到了這一天,人們就能清楚看出:在各種動物當中,野心家是最危險的。而且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會恍然大悟,發覺神像之所以特別顯得高大,原來只因大家都俯伏在地上吧了。
% d  n' X5 w; D7 O9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e. \& E/ X% U0 ~! t* O
' M. n, _: E5 v
:本文及其他拙文之注均可留待看完正文以後才查閱。$ p7 w& ^: C4 E6 J. V
5.39.217.76$ F; A7 m5 V9 ~' G. u% Q* t+ X
[注]1 MSchlick:The Turning Pointin Philosophy,in AJAyer(ed),Logical Positivism(The Free Press,1959),pp5359tvb now,tvbnow,bttvb# R  a' I2 s% j
[注]2 AJ Ayer et al; The Revolution in Philosophy(Macmillan,1956)。按:分析哲學的共法,一般稱為「語言分析」,拙作則名之曰「語理分析」,較妥貼﹔理由見拙著《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香港,1981)。又:混淆語理分析和語言哲學,此毛病,MDummettRRorty 等哲學家亦常犯.預按:「語辭」舊指文言虛字,在此則泛指詞、句、句組7 F6 Q/ c& T4 {. Z& B: ^7 x$ p, X0 r
[注]3 FWaismann,How I See Philosophy,in Ayer(ed),Logical Posititism,opcit,p360補按:上文所涉及的釐清與求真之分,主要為闡述上方便簡明而定出,實際上並非互斥的二分。
" b  M" Q  p" R- e! f1 b4 z( A[注]4 RHThouless,How To Think Straight 中譯本:《如何使思想正確》(協志叢書,1959 年版),第53、55頁(大意)。5.39.217.769 W( ?7 c% l3 @& \5 w5 t( {
[注]5 這段文字來自1982 年6 月11日《信報》專欄:《文化失言》。
. s$ `0 y$ M! P$ ?5.39.217.76[注]6 艾思奇:《大眾哲學》(三聯,1979 年版),第184及93 頁。
; v4 n4 O; P( Y* L7 t[注]7 Augustine,Confessions,Book2,Ch13City of God, Book2, Ch63 L  K! C* X6 d) K1 p2 o$ i! A# }
[注]8 Anselm,Proslogion,Ch19+ H& P! a& C* j" o/ o2 L
[注]9 CfJHick, Philosophyof Religion(PrenticeHall,1963),p12。附筆:有無意義的判定,應包括「成本/效益」的考慮。
: r- B% c4 k' j/ {" {1 b" e2 t8 g) V[注]10 Thomas Aquinas,Summa Theologica,Ptl,Ques13,article5Summa Contra Gentiles,Book l,Chs.28-34 (阿奎那的有關學說叫「類比論」。) P.Tilllich, systematic Theology,l,239(蒂利希在該處說「任何關於上帝的具體斷語*定是象征性的」。)公仔箱論壇3 j& B& S- t  ?9 N
[注]11 例如「‘勝義’(最高真理)......確是‘離言’(不可說)的,不過......卻仍可點滴象征地指點出‘勝義’之所在。」菩提學社:《勝義叢刊》總序。
) y! g' {& F! I; ?5 E: m,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注]12 這一類說法,在現今談禪論佛的著作中,可謂觸目皆是,例如鈴木大拙:《禪天地志》(文出版社中譯本,)1981 年版)第49-5 頁。
# x. U  \+ ?7 K1 K; ~7 ][注]13 同上,第64頁。tvb now,tvbnow,bttvb2 ~# ^9 N( p" b8 ^- k5 ~, R
[注]14 這一路向的論調在時下的禪佛談論中是隨手可拾的(在許多藝文論評裡亦是如此)例如鈴木大拙:同上,第156 頁;又:《禪與生活》(志文出版社中本版社中,1972 年版),第250頁。按:大概所有正常成年人都知道有時(只是有時)無聲勝有聲。如果枷鎖論之「要旨」原來不外要說出「有時無聲勝有聲」這個人人皆知的事實,那麼其所謂「衝破語言,超越語言」的提法就是故弄玄虛。7 d+ T7 ]2 F7 j4 c8 e
[注]15鈴木大拙:第36 頁﹔(志文出版社中譯本,1971《禪天禪地》《禪與心理分析》年版)第29 頁﹔「生就是死」一語,乃據吳經熊《禪學的黃金時代》(台灣商務,1969年版)第271頁之引述﹔《禪天禪地》第51頁﹔同上,第65 頁《禪與心理分析》第30 頁﹔高楠順次郎《佛教哲學要義》(正文出版社中譯本,1973 年版)第102頁(引文中的最後一個「存」字在原譯本中誤作「有」字)。# H9 {) K; ?( V0 H: C
[注]16後趙天竺僧佛圖澄譯《金剛果論第一》之「六波羅密論第十四」。預按:下段所言「同一方面」,是就某種「類極限點」而言的。
+ _6 h; e- I  |2 e- J/ k4 otvb now,tvbnow,bttvb[注]17 此中之「妙」,甚至可體現於:革命地追求,辯証地戀愛﹔革命地結婚,辯証地離婚。9 ^: U2 z9 e3 a; A5 w
[注]18 Cf《大眾哲學》,第20頁。tvb now,tvbnow,bttvb* ^  M& m+ c5 ^; ]9 m+ r* J6 e
[注]19 Cf.《政治常識手冊》(中國青年出版社,1980),第112 一113頁。
5 e0 Z& q) P2 \) m+ ~) Ptvb now,tvbnow,bttvb[注]20 總括來說,混沌論只會助長野心家的詭辯,正成其蠱惑群眾、控制思想的大夢,而不是什麼高深的哲理。玩弄文字把戲,「方是圓,圓是方」、「變即不變,不變即變」地八股胡謅一番,那有什麼艱難深奧之處呢?有辭為証:是即是非,似明非明。有就是無,似通非通。黑白兮顛倒,腦混沌而心迷惘。真偽兮不分,思凌亂而意彷徨。搖頭晃腦兮,堂皇冠冕。助紂為虐兮,懵然無知。佛祖西去,大樹飄零。舵手東來,寒風蕭瑟。既矛盾又統一兮,莫問人間何世。既革命又辯証兮,不知今夕何夕。紅燭淚盡,幽靈將退。法螺續響,為鬼招魂。作繭自縛,心所謂危。分析批判,豈有他哉。tvb now,tvbnow,bttvb: ^1 g0 X' l/ u* F6 s+ g- v% F6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D0 Q  }! p
附識--筆者在學校講「思考方法」和「分析哲學」這兩門課時,發現有些學生很容易犯吹毛求疵的毛病,在問題的枝節上分析又分析,結果迷失主題。殊不知思考的一個要訣就是扣緊問題的核心來著力,而不要在枝節上糾纏。比方說,若要咬文嚼字的話,我們可以批評本文第I部分第一段之中「同時避免成為別人的食物」這一句的「人」字有語病,應改為「(的)生物」。然而那是無關宏旨的,改則反為拘泥蹩扭。須知語理分析絕不等於咬文嚼字,而是專破文字戲法的利器。tvb now,tvbnow,bttvb) t* _/ R6 D5 N7 h% _9 }+ m
tvb now,tvbnow,bttvb7 f1 ]1 q9 Z- ^' r- M
此外,筆者在講「數理邏輯」、「高等邏輯」的時候又發覺,有些學生過分追求嚴格,要求日常的言談也像數理邏輯一樣精密確定。但這是沒有必要的。其實就算數理邏輯的符號表述,也多少會有(雖然與其他學科比起來也許是最微小的)不確定性的。
! V6 _* C5 t& A& h+ S9 B.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例如〔下式採用JWRobbin, Mathematical Logic(WABenjamin, Inc,1969) 的符號約定〕:
2 B1 {. V6 q# N: d: }{(= t& V }
) b2 H9 Y3 n( ?5.39.217.765.39.217.76+ G1 I) G1 e2 g8 B6 \$ m
即可被了解為(1)t是一個詞項的哥德爾數,或者(2)其哥德爾數為t的符號式是一個詞項.不過有關的語境或上下文實際上是可助消除這種不確定性的,比如在Robbin那部書的語境裏,就可肯定Q應被了解為(1)。5.39.217.76+ u3 I  z1 W/ |  q- v. {) {& w

& N, R' y  A: W) Ctvb now,tvbnow,bttvb附筆:在語理分析的基礎上,可進一步採用邏輯分析去處理某些專門問題。把logical determinism分析為例示paradox of material implication,便是如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 x" \7 j7 a

5 v0 [% c2 u) R0 W'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對於「無意義」所作的批判,當代哲學主要的「武器」有(i)羅素、維根斯坦、卡納普等人所言之邏輯語法,(ii)邏輯實証論的意義判準,(iii)萊爾的「範疇誤置」的觀念。上列(i)-(iii)所針對的弊病之根源,基本上可全部統攝於本文所界定的「偽語意投射」這個概念之下。
5 Q2 f$ s6 Q; c" L; W: {6 X
$ W; y% \! C& Y0 \
公仔箱論壇' [, H3 f9 s9 y9 f% G0 f
原載於《明報月刊》1987 年八月號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4 12:42 AM 編輯 ' X$ a  B% y4 D" Q1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 f: a; I: y0 _  x( @
李天命 - 思考與心魔公仔箱論壇4 M4 p' T4 N6 J1 c

0 O" y! i7 C* w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Q( k  d$ d% T  K( F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在於僅僅生存。
$ V) b$ \7 L+ _1 b; |0 @3 D( k公仔箱論壇                                             
2 n; D3 p  v2 L7 b2 G& O6 e# Etvb now,tvbnow,bttvb                                            --亞裡士多德

. ?0 c0 p; W: Z+ W" g  U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9 C* t; z$ k: [* g) |1 n
: |! A+ s/ Z% `
( ~3 G$ K  ]: R' A9 A" ?7 o* H4 O

3 W5 @; E  u/ l9 P' k/ `& `* H2 Q6 c99哲學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說:「人不過是一根蘆葦,在自然界中是最脆弱的,但他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這種「會思考的蘆葦」,只要對思考稍為思考一下,是不難看到思考之重要性的。就個人而論,沒有學識只是無知,拙於思考卻是愚蠢。就整個社會來說,只有當越來越多人會獨立思考的時候,自由、民主、法治的條件才越有機會產生,才越有堅實的保証。單有冠冕堂皇的憲法條文是沒有用的,專制國家的憲法條文一樣可以寫得冠冕堂皇﹔重要的是真能落實履行。但指望權力在手的人自動履行限制他的憲法,那是毫無保障的﹔重要的是人民的監察。然而要愚昧的人進行監察的工作,那是不切實際的﹔重要的是群眾的覺醒。這就有賴於人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以普遍提高,有賴於大家能夠明辨是非曲直、真假對錯。5.39.217.76: k/ E) [" u3 U4 Y8 h2 C

1 N$ b6 A/ ^& b2 o/ M6 t/ S: b5.39.217.76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這個宣傳的時代裡,特別有其必要。% h* Q. l* X4 |& K# z! h
tvb now,tvbnow,bttvb0 H: H& \* V" O/ K( T1 v6 b: Y8 F
試想一下可曾見過有人舉著標語游行,上面寫著:
( G: t6 A% ]" }  d! {公仔箱論壇
$ f8 w' ~! u3 f/ L5.39.217.76堅信1+1 =2 !tvb now,tvbnow,bttvb4 n0 w! M: Z& r' v; M
信者得救!
5 A7 I: J& R; {6 }# H公仔箱論壇

8 U7 Y: E! E6 X& J# E5.39.217.76或者昂首挺胸,高呼口號說:
: o* O% I% r' V5 W/ l6 q; H5 ?4 T" y5.39.217.76
/ `4 M: @% z! }公仔箱論壇堅持相對論!
) s" m6 l6 ]" \$ f9 C- f( k# l: Ytvb now,tvbnow,bttvb堅持量子論!, i+ B2 w# r9 `9 ]% q; B4 o! R; R
堅持數理邏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 {. I2 Q
堅持以上三個堅持!
  v. O2 g* Q  z% ]. U1 P/ K- P5.39.217.76
5.39.217.763 d- S) P/ g  Z
相信你從沒見過這種壯觀的場面,對嗎?大抵越是可靠的論斷,越不需要靠宣傳口號去支撐﹔越需要靠宣傳口號去支撐的論斷,越不可靠。但有許多與大眾有切身關係的教條學說都是靠宣傳口號來支撐的。這些東西本來只像吹得漲滿的七色氣球,只消針尖一刺,便潰破成風。可惜一般人並沒有那樣的「針」。於是野心家就能兵不血刃,僅用宣傳口號便將群眾征服,如同不必開槍的獵人,專門獵心。要識破這種「獵人」,或更廣泛地說,要識別是非對錯,光憑一顆沒有裝備的赤裸腦袋去「獨立思考」是不足夠的,我們須得具備判別是非的思維利器,也就是具備一套分析批判的概念工具,作為獨立思考的方法學基石。5.39.217.76# B5 v/ [$ y  {1 p/ u' K* V- N

3 l  i6 D$ [, B3 `) G5.39.217.76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這樣的一套工具,冀有助於摘除遮蔽思想視線的眼罩。眼罩一經除去了,人們就能自己走路,而無須別人牽著他們的手走,更不會被人穿著他們的鼻子走。
, d# z& O5 ]% O* L. i3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s' ^9 {3 W* L. I5 r9 |導論:語害批判的實效架構tvb now,tvbnow,bttvb+ t# `. O, m- {) a! N; Y
# P9 [+ t( l' g: [$ H  v
如果我們登報征求照顧孩子的女佣,收到這樣的一封應征信:「敬啟者:本人原籍高山族,在城市受教育,刻苦耐勞,適應力強,什麼都吃,最喜愛小孩子。」在決定請不請這位女佣之前,我們似乎需要首先弄清楚「最喜愛小孩子」在此是什麼意思,是「最疼愛小孩子」呢,還是「最喜歡吃小孩子」。同理,當我們接到傳單通知我們「相信三位一體的上帝就可上天堂,不信就要下地獄」的時候,在決定信不信之前,我們似乎也需要首先釐清一下「三位一體」是什麼意思。如果說,此即「亦父亦子亦靈」的意是自己的父親,自己又是自己的兒子」,這是什麼意思?倘若兒子就是兒子的父親,那麼兒子的父親就是「兒子的父親的父親」,但這個「兒子的父親的父親」剛好又是那兒子自己,因為「兒子的父親的父親」等於「兒子的父親」等於「兒子自己」。然而這一大堆令人頭昏腦脹的、源於「亦父亦子」的說法,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B# ^8 M& i, q# T3 t+ D# ^

0 T: _  [; G3 Z,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碰到這類質問時,一種常見的回應就是教訓人:「不要問,只要信!不要用理性去分析,先相信了然後就會明白!」但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講法。我不是不想相信,只是不知道你叫我相信什麼。如果連「x」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的話,那就「無從信起」,即無所謂信不信x。要說相信x也不外是自欺欺人之談。設若有人叫你相信「六位一體、亦父亦子亦孫亦精亦靈亦魂的起上帝」,你問他那是什麼意思,他就叫你「不要用理性去分析,先相信了然後就會明白」,你認為這樣的回答站不站得住呢? 沒看清楚之前不要簽名,這是常識。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之前無從相信,這是顛扑不破的常理。可是一般人並沒有語理分析的訓練,沒有「釐清語意不明的關鍵用語」這種思維習慣。雖有例外,但不多見。譬如你約會中學的舊情人,卻對太太說去參加校友會,這時你的太太也許就會命令你「釐清一下」所謂的「校友會」是什麼意思了。不過這僅能算作特殊的個案。一般而論,人們只會注意到所思考的事物而忽略了用來思考的語言,正如平時人們只會意識到所看見的東西而忘記了用來看東西的眼睛。
- _- P  {$ V9 ~8 B1 V6 W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D3 S" k8 I( k3 ~9 ~
此所以有許多人光曉得一味講、講、講,而不曉得暫停下來,反省一下所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無聊的爭論每每由此而起。「某地是不是文化沙漠?」「吃了臭蛋肚子痛,臭蛋是肚子痛的內因還是外因?」「柬埔寨社會有沒有平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未經釐清就爭論,其結果是可以預知的,那就是沒有結果[注]1 。以「柬埔寨社會有沒有平等」這問題來說,甲認為有,其心目中的平等就是平均主義(或「人民平均主義」),即國民總收入由官僚和人民各分一半,人民則進一步平分所得的一半﹔乙卻認為柬埔寨沒有平等,其心目中的平等乃是機會均等,即「人人有均等的機會去証明人的能力確實並不均等」。在此情況下,除非首先釐清「平等」的意思,否則爭論無法理性地解決--或只能交由柬埔寨公安局指導柬埔寨人民法庭去判決。(我打賭甲君勝。)5.39.217.769 Z' I- @' T0 I' w( o8 ]

) B% _5 f7 B/ S# q3 U6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甲乙之間的論爭,實屬「言辭之爭」,即由於用語的歧義、曖昧等因素而引起的論爭。《展望》雜志總編輯阿博特(LAbbot)說他的父親認為哲學和神學上的論爭十居其九屬言辭之爭,而阿博特本人則認為那剩下的十分之一也還是言辭之爭。倘若阿博特父子為此而爭論起來,那恐怕也會成為言辭之爭呢。哲學家被喻為瞎子在黑房裡尋找一隻不存在的黑貓,神學家則被喻為居然找到那隻貓的人。對於好作言辭之爭的哲學家和神學家來說,這個諷喻應有一帖清醒劑的作用。但其實言辭之爭不特在哲學和神學的範圍內充斥,在其他領域裡也一樣是屢見不鮮的。比如政治方面,為了連意思仍未清楚的「思想」或「主義」而爭執,最後演變成互相殘殺,這種悲劇不時上演,不讓宗教方面所上演的悲劇專美。tvb now,tvbnow,bttvb$ B8 X1 D2 f7 g" h
公仔箱論壇. |, R( O% X- @1 r( f5 l  g- C/ _& R
要防止這類人間悲劇的發生,最根本的途徑在於消弭言辭之爭。要消弭言辭之爭,最有效的辦法在於運用語理分析這種思維的利器[注]2 。語理分析的首要任務就是對種種有害於確當思考的語言概念上的弊病(且名之為「語害」[注]3 )進行批判。公仔箱論壇  t( a" y5 k0 Q1 Q

. p/ P- n5 _2 ]1 y0 i8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本文正是要給語理分析建造一個實效架構[注]4 ,藉以批判最常見的三大類語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Z) k3 S0 r* s1 G! Q" x
公仔箱論壇5 b- f  @0 ~& y; M& q8 {  |
能認清各式語害,我們就不會輕易被蒙混的言辭迷惑,在思考、討論的時候就不會變得像瞎眼的鳥、失控的飛機,或像一個魯莽的人,不理是哪一號班車,總之衝了上去,班車抵達終點了,才發覺上錯了車。
. S( Y' V. P3 Y6 P2 Btvb now,tvbnow,bttvb
1 `6 V7 `* G0 s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4 12:36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0 r3 @! w+ Y4 P

' S& D' l" L' ^7 EI 類語害: 語意曖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I1 N3 h' f% T9 d

8 D% g7 Z/ V. y4 u! ^1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普遍性[注]5 是獨立於個別物體而真實存在的呢,還是存在於個別物體之內,抑或只是一個空名呢?這問題造成了哲學上眾所周知的「唯實唯名之爭」。那是經院神學之中一個曠日持久的論爭,延續了許多個世紀,後來更演變成為兩派大學之間的激烈對立:一方面,巴黎大學禁用唯名論代表者奧坎所寫的書,且硬性規定其教師必須立誓講唯實論﹔另一方面,布拉格大學、維也納大學、海德堡大學等則堅持講唯名論。兩陣對壘,歷時逾百年之久。" V2 o" K# U" ?  B! p. {1 u

5 u4 V3 T7 Z# v0 W, P" |5 L5.39.217.76問題是:這糾纏不休的問題最後有沒有確實的答案呢?答案是:沒有確實的答案。那是由於問題太過深奧嗎?不是由於問題太過深奧,而是由於問題本身意義不明。tvb now,tvbnow,bttvb) e4 S# L( Z5 ~$ h

( L5 t" o" \% t3 q( r! M9 I3 Q& V. p公仔箱論壇最大問題在於看不出所謂的問題其實不成問題。這種問題就像沒有確定規則的「競賽」,再爭一千年也是沒有確定結果的,因為「普遍性存在於個別物體之內」這一類的說法根本迷糊不清。如果「普遍性存在於個別物體之內」是迷糊不清的,那麼「普遍性並非存在於個別物體之內」也是迷糊不清的。
) }# {  ?) ?& }8 T2 {5.39.217.76公仔箱論壇. k  |' Q* {5 i& v
讓我們把(在某用法下)意義不明、迷糊不清的字眼、片語、述句、問句等等統稱為(在該用法下)「語意曖昧的言辭」。今以實例來展示這種言辭的性質。
1 I1 C3 K; }+ V3 S9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I: c8 G: p+ {! D
一、實例展示" k6 Z# ]. K. J4 C, _. N! p

! g' i/ J! ?+ @1 ~5.39.217.76(A)使命與命運5.39.217.76" m8 {# c' K) D

9 {* n0 Q+ |  p" J& Q" M2 dtvb now,tvbnow,bttvb經常有人談到使命和命運,卻沒有多少人會反省一下那究竟是什麼意思。不是說有關字眼全無意義,只是說其語意並不明晰。先看「使命」一詞,隨便寫幾句「詩」來顯示這個詞的曖昧性:
" k) d- `6 E+ U! L3 ~' \& \3 V! n6 y5.39.217.76
/ h) y( q1 ?3 q& v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5.39.217.764 h% U6 V9 z5 w- S  v# B/ r0 N
過時的核彈被拆除
) \  c4 W" ^5 g,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同果實被摘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p2 S/ m: t
完成了它的時代使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m! O9 k/ ~! k& {6 B
新式的核彈在夜空綻放
( ]1 x; X9 x$ {% i* S; |: ^0 I如同璀璨的煙花
9 K: ]; s' ?; M! D9 x3 w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5 t* q8 a9 m% F$ R9 e0 L8 h) K# K
無論有沒有爆炸,核彈都可以說是完成(或「勝利完成」)了它的使命。在什麼情況下不能那樣說呢?並無定準。這表明了「使命」在此是一個語意曖昧的字眼。野心家即喜歡利用這字眼的曖昧性去煽動群眾,比方說:「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乃是我大和民族的光榮使命。」(而揭穿野心家如何利用「使命」一詞,則是本人的歷史使命和時代使命?)再看「命運」一詞,說某某人「一生逃避命運而結果無法避開命運,那就是他的命運」,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有時會用這個詞作為「遭遇」的同義語(帶點文藝腔的同義語)。開車載女朋友兜風,在斜坡上驚覺剎車失靈,講邏輯的人會對女朋友說「我們將有共同的遭遇」,寫詩的人會對女朋友說「我們將有共同的命運」,講邏輯兼寫詩的人則可能會說:「如果我們有共同的遭遇,我們就有共同的命運﹔反之亦然。」當「命運」用做「遭遇」的同義語時,這個詞自不能說是曖昧的,它的意思就是「遭遇」。但這個詞還有一種意義不明的用法,比如說:「我們的命運操縱著我們的遭遇。」這句話裡的「命運」不能解作「遭遇」,否則這句話就等於說「我們的遭遇操縱著我們的遭遇」。但如果不能解釋為遭遇,那麼應作何解呢?沒有明確的解答。這種說法裡的「命運」本來就是語意曖昧的。「月球上有生物/沒有生物」、「月球的位置能改變/不能改變」之類的對立可以得到解決,但「人有命運/沒有命運」、「命運可以改變/不能改變」之類的對立卻是永遠無法解決的。
8 m. u% ~1 }1 `: w6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 q( D& h' M0 t" v
前面用了兩節詩去顯示「使命」的曖昧性,下面試用兩個墓志銘來顯示「命運」的曖昧性:! c7 q5 ^" Q7 U' ^, B3 P% o: _
# n5 O- U& S* i- N' o- C

0 N- M2 R! S! _: h4 {( Z1 p! Ptvb now,tvbnow,bttvb羅素:這裡長眠著羅素,他命中注定有四個太太。他實現了自己的命運。- r& D8 K+ y) o
李天命:這裡長眠著李天命,他命中注定有四個太太。可惜他沒有實現了自己的命運。公仔箱論壇/ a' I) X; K/ T4 t; M+ H
5.39.217.76! i7 u2 _- [3 z, f4 g3 t
由這兩個墓志銘可以看出「命運」一詞的曖昧。碰到任何男人你都可以利用這種曖昧性而說他「命中注定有四個太太」。如果他(像羅素)事實上有四個太太,你就可祝賀他實現了自己的命運。如果他(不幸像我)事實上沒有四個太太,你仍可以安慰他說,他只是未能實現自己的命運吧了。(不過我比較喜歡漂亮的門面話,我喜歡說:羅素屈服於命運,我成功挑戰了命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4 H2 X) G& U$ ~3 ]1 Y
5.39.217.763 ^) C, V7 S* i: W: w
(B)辯証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a# c' K' ?  |+ Q' R, q
tvb now,tvbnow,bttvb2 }7 G' C- \* R+ a% Q9 ^
知道的否定是什麼?不知道。「否定」一詞,原有明確的邏輯用法:一個概念或命題的否定可由「非F」來界定[注]6。憑此用法,我們知道「知道」的否定就是「不知道」。但另外,「否定」一詞又有一種曖昧的「辯証用法」。在該用法下,我們不知道「知道」的否定是不是「不知道」。茲簡析此「辯証否定」之曖昧性如後。公仔箱論壇9 S( E. I6 B9 w, _* r% a

6 s$ P- I6 s4 l% B公仔箱論壇根據辯証法,所有事物都含有「內部矛盾」:「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肯定和否定兩方面。」[注]7 「一分為二,這是個普遍的現象,這就是辯証法。」[注]8 基於這些論斷,例如恩格斯的胡子,既為事物,便應含有內部矛盾而呈露出「一分為二」這種普遍現象,其內部勢必存在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了。然而什麼是恩格斯胡子的內部矛盾,什麼是其胡子內部的肯定方面,什麼是其胡子內部的否定方面呢?不知道。5.39.217.76" k5 e% M% K1 s, Y4 N: K%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L& A* w& t8 W  Y, G2 @
被稱為唯物辯証法三大規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斷言: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會經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注]9。用兩個常被征引的經典例子來說,從「a」到「-a」再到「a2」就是一連串否定的過程:「-a」是「a」的否定,「a2 」則是「-a 」的否定﹔又如埋下一粒種子,長出的幼苗是對種子的否定,其後結出的新種子則又是對幼苗的否定。問題是:你能透過這類「闡釋」去理解所謂的「否定」是什麼意思嗎?「乘以-1 」、「乘以-a 」、「種子發芽」、「結出新種子」,所有這些都一律叫做「否定」,這時「否定」一詞還有什麼意義內容呢?不知道。
. f8 I, q7 ~5 t6 d/ j& S)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B3 M, I5 c: u  ^$ t6 u" ~
「唯物辯証法認為,新事物否定舊事物,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排除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批判繼承並發展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注]10依此,知道的否定是更深入地知道呢,還是不知道?還是不知道。在「否定」一詞這種神奇的用法下,剃刀是不是胡子的否定?胡子是不是下巴的否定?剃刀是不是下巴的「否定之否定」?還是不知道。
! i2 i9 v  o; t+ `  m* o* u$ K9 Z公仔箱論壇
8 y, P% W6 ^) H# g5.39.217.76
5.39.217.764 x5 ^/ P+ Z( e
二、術語迷彩
5 ]$ k* ~; U  R) o2 @, S

2 {1 w2 M: Z9 R0 {0 V假設我說:加就是減,因為這個理由能否成立?人們大多不懂得(平時也無須懂得) 數理邏輯,因而無從判斷這個理由能否成立。但只消對數理邏輯稍深的部分有點認識,就能一眼看出這樣的理由是荒謬的,因為那符號式只不過給出了「+」的定義,所以整個論斷原來類似於說:「加就是減,因為加就是加。」[注]11由此看來,術語(尤其符號術語)是很容易造成煙幕或產生「迷彩效應」的。語意曖昧即常常依賴術語煙幕(或名之為「術語迷彩」)去掩飾。美國哲學家布蘭夏德 (BBlanshard)認為,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寫得清晰」。要把話說得晦澀費解,有何難哉?胡亂拼湊一堆玄乎其玄的術語,可謂易如反掌。有的人卻總是覺得術語有某種神秘的吸引力,「裡面必定有些深奧的道理」。其實玩弄術語把戲,只像在污水灘上鋪一層浮藻,令人難以分辨水之深淺而已。故弄玄虛,披著貌似高深的術語外衣,這就是時髦的深度了。
& v2 l9 B+ D4 T; w) O1 G+ }公仔箱論壇
5 N! O7 L6 }- _5.39.217.76術語當然有其重要的功用,但對於本文的目的來說,我們要注意的是術語的詐用。學術研究通常需要引介術語,蒙混過關則往往需要玩弄術語。術語是學術的工具,蒙混的面具。蒙混的伎倆之一,就是有理論時就講理論,有數據時就講數據,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就用術語去唬人。公仔箱論壇2 o& I9 R. S: L+ X4 D) v

+ I7 W+ K* N- W公仔箱論壇(A)數字迷彩
! @8 U, x( Q# P; B) U2 m公仔箱論壇& t+ k5 ^( c7 U9 ?
靠術語唬人,走江湖的算命先生優為,某些可稱為「社會算命先生」的社會科學家更優為。有兩個江湖算命先生就有三種不同的預測,有三個社會算命先生則有六種不同的預測。他們到了明天都能向你解釋他們昨天的預測為什麼在今天沒有兌現。
7 O7 j! i( M2 _/ |. O* u5.39.217.76
' H7 o8 y- U& l! p* S/ D%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類「解釋」所賴的法寶,每每只是一堆虛張聲勢的術語。統計術語在社會科學裡是經常需要用到的。善用統計術語,這對於社會科學有必要性。玩弄統計術語,這對於一般人有欺騙性。比如根本沒有公布基數是什麼,只宣稱「經濟增長了百份之三十」,那就是一種語意曖昧的提法。當我們的臉上長出第一顆暗瘡時,我們的「暗瘡增長」是(可說是)無限大。當我們長出第二顆暗瘡時,我們的「暗瘡增長」是百份之一百。但當第三顆暗瘡長出來的時候,「暗瘡增長」就跌到百分之五十了。由此可見,隱瞞基數而僅僅宣布增長了百份之幾,那就有玩弄統計數字之嫌了。據我所知,這種把戲(包括我現在說的這句話在內)所含的欺騙性每年有百份之七十七點八八的「欺騙性增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r+ h: _! C' b; P! Z* r+ t
5.39.217.766 w% o  T: S+ e' ], h
(B)藝評迷彩
/ S1 {2 q3 v9 i% L+ X, o+ c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4 \( a2 Y2 ^# ^6 y
傳統的藝文論評者大都好用比喻,長於形容,譬如劉克庄《後村詩話》評孟浩然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P* c: n" u# b  x0 w9 t: B
" p) k8 \6 p, `
「如洞庭波始,木葉微脫。」現今的藝文論評者則有許多喜愛賣弄術語花腔,長於不知所雲,例如:「把共相參與自然的運作的同伴的原性變質變樣」[注]12。嘆息看不懂那是什麼意思嗎?不必嘆息,沒有人能看得懂沒有意義的文字雜燴是什麼意思的。(有的人把沒有意義等同於深奧,把任何對曖昧言辭的批評視為不了解。然則他們是怎麼了解的呢?從來沒有給出明白的解釋﹔別人一提出批評,他們就只會說別人不了解。)! q0 h1 g5 D3 t
公仔箱論壇* a, c% S* g2 m
剛才所引的「把共相參與自然......」,來自一篇討論文藝美學的文章,現在欣賞另一篇(一系列)探討繪畫美學的論文:「今日唯一能救物理學的,恐怕唯有賴形上美學辯証......美學工作者就是人類的先知......使今日之中國人,以美學方法之極致......面對西方而無所懼」﹔「今後人類文明之最佳開展......其最扼要的把握,恐怕仍在於中國固有的美學方法了。」[注]13原來美學(特別是中國固有的美學)是如此偉大到無與倫比的。在該系列「美學論文」之中,這偉大到無與倫比的美學或「形上美學辯証」有些什麼偉大的內容呢?僅有一堆曖昧到無與倫比的術語,例如:9 Q  B, k: H& b% p% N
「範寬以其情之憂郁而側重辯証結構之極限對比性」、「人的生命過程,無非是諸般大大小小之現實情感之通過與形式物的方法性窮盡而已。」[注]14除了「辯証結構之極限對比性」、「形式物的方法性窮盡」這種高深的文字術語之外,還有高深的符號術語:「如果我們以[注]表繪畫中所欲追求的一切自體,以Af 表一種高度人文統合的形式,那麼以Af 表[注]的方式可減化成下式:Af-->[注]。」[注]15這是什麼東西?只要略知一點數理邏輯,看見這些符號大概都會發出會心的微笑:tvb now,tvbnow,bttvb8 h9 Y/ _& t4 ~1 D(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D# A1 E8 [" Q- s- a+ X
那就像小孩子一邊敬畏不懂的符號,一邊胡唸亂畫。有的人已不是小孩子了,但仍懷有一種符號崇拜的心理,看見邏輯、數學等有一大套他看不懂的符號便肅然起敬,以為神秘到不得了,於是就(企圖)依樣書葫蘆,該說「吃飯」時不簡單說「吃飯」,卻硬要兜圈子用符號去「表」。符號術語本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邏輯、數學、物理學、電腦學等科目中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在美學裡一般沒有使用的需要。引文裡的符號更是一種胡亂的堆砌,除了用來蒙混,並無半點用處。邏輯、數學等所設的符號系統,建立時有一定的法度,要經過嚴格的引介程序,不是隨便從英文字母中抽一兩個出來,含含糊糊地「表」一下,再加個不明所指的箭號就算數的。引文裡的「-->」是什麼意思呢?指邏輯上的「條件關係」?數學上的「趨向」?化學反應?交通標志?廁所指引?......[注]165.39.217.76$ x- z% i" ]" d+ D, S
! H$ o# F5 X3 H4 z' P/ @: v
! Y4 L" Q* a; Z4 N! q
三、由虛浮至錯亂
5 J% p7 o0 U5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x5 D6 \* a5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上討論術語煙幕或術語迷彩,目的在於揭示術語容易用來掩飾語意的曖昧。要注意的是:語意曖昧和語意清晰之間,只有程度之分,而沒有一刀兩斷的區別。不過,沒有截然的界線並不等於沒有約略的界線。比方日與夜,雖無明顯分界,但非沒有分別。(縱使說,抄一本書叫做剽竊,抄十本書叫做參考,抄一百本書就叫做創作,因而剽竊與創作之間只有程度之分,但不能由此推論兩者沒有區別。)( ]8 J8 [/ E* |( W6 g% g) d

2 s3 r5 D# u5 `# T1 Ztvb now,tvbnow,bttvb(A)語意虛浮公仔箱論壇4 w/ i/ z6 O* p7 b) Y

7 d# Y- K! @& J5 |語意虛浮是一種程度較輕的語意曖昧。所謂語意虛浮,在此是指「含糊其辭,漫無分際而沒有定準」。這種言辭又可稱為「浮詞虛語」。以下闡述這種言辭的特性。tvb now,tvbnow,bttvb: P) B. z9 j  b- D2 v) Z

7 _9 \. H  g9 Q% D- n公仔箱論壇(1)有不少人(包括筆者)喜歡年年給「年輕」提出一個新的界定。事實上「年輕」一詞也沒有一條截然分明的使用界線。但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說「年輕」是一個全無分際、可任意伸縮的字眼。十八歲總可以稱為年輕,而八十歲則不能算年輕[注]17。再看「小孩子」一詞,有的父母要子女幫忙做家務時就說:「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該做點家務。」當他們不想子女談戀愛時又反過來說:「你還是小孩子,不要這麼早談戀愛。」這顯示「小孩子」一詞的適用範圍沒有很明確的分野。但我們也不能稱之為漫無分際。四歲肯定是小孩子,四歲便會談戀愛就叫老人精,或叫天才﹔四十歲肯定不是小孩子, 四十歲還不會談戀愛就叫白痴,或叫智者。[注]18

) q7 A) p0 {5 H5 J+ t  G" O9 L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6 i, R2 z+ R, ^) m! e2 Atvb now,tvbnow,bttvb由此可見,「年輕」、「小孩子」等字眼並不是毫無定準的。另一方面,比如「反革命」,卻是一個沒有定準的字眼。今天被稱作最革命的行為,明天可以叫做反革命[注]19。又如「合乎(或違反)上帝的旨意」這個片語,在某些宗教人士的用法下,也是一個毫無定準的浮詞虛語而已--你怎樣去檢驗「祈禱就會得到,如果那合乎上帝旨意的話」這種講法是不是真的呢?4 [9 u, g! \' H" v, g
tvb now,tvbnow,bttvb% }4 a% z) G6 O* D2 e( b9 ?, T
(2)我們時常需要使用「時常」、「大約」、「類」、「不少」......之類的彈性字眼,不能說凡使用了彈性字眼就等於講了語意虛浮的話。譬如:「不少人持此論調,但此論調有謬誤,因為......」,這種講法的主旨在於指明某個論調有謬誤,而不在於報告有多少人、是哪些人持該論調。在此情況下,我們不會認為這種講法是語意虛浮的。2 d: p. {$ A2 Q
" J5 M; S6 Z; j1 x2 P; z
但如果當時的關鍵系於指明有多少個人、或指明是哪些人持該論調,而講者卻只說「不少」,這時我們就會認為他的講法是語意虛浮的了。概言之,欲斷定一個言論算不算語意虛浮,須得考慮該言論是否恰如其分。
+ g  t( M; g; v8 R8 P7 mtvb now,tvbnow,bttvb
' M6 @6 E, j* `4 {2 a5.39.217.76(3)這表示,一種言辭是不是浮詞虛語,常要視乎所涉的語境而定。例如「危害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這個提法,若有比較具體的條文細則來加以闡明,或有法律傳統中的經典判例作為參照憑據,那麼這個提法也可以被詮釋到相當明確的程度。但如果缺乏或「割離」了諸如此類的詮釋基礎,那麼這種提法就無非是浮詞虛語吧了。(這類浮詞虛語所表達的「概念」,正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馬庫沙等人當做法寶的「流動概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8 f/ z% c1 ^$ p: g3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H; N! f8 q
用浮詞虛語
(或「流動概念」)來制訂憲法律令,容易造成「人們一方面無法無天,一方面噤若寒蟬」的怪局面。無法無天,是由於法律條文彈性太大,沒有明確軌則限定。噤若寒蟬,也是由於法律條文彈性太大,人們無所適從,動輒得咎,多講多做多錯,不講不做不錯,最好還是消極怠慢,最終則是一潭死水。
! t$ s" M" h) z2 k' [: }
公仔箱論壇( B1 |2 [8 V( N" h) E; U$ v; ]- X
(4)一般語意虛浮的學說,既非正確亦非錯誤,而是稱不上正確不正確、錯誤不錯誤(許多人不知道這個極端重要的分別)。這種學說是無法被確實應用的。有用的理論能指導實踐,使人盡量避免犯錯,使人無須盲目摸索。比方登月之舉,即靠科學理論的確實應用。儘管那太空人「走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沒有先例可資借鑒」,但他不用在漆黑一片的太空中「摸索摸索」。太空飛行不是太空摸索,太空人不是摸到月球上去的。倘若我們採用某種學說來指導實踐,實際上卻只能倚靠自己去摸索,那不啻表明該學說無用而已。有的人將虛浮性與普遍性混淆,將虛浮的學說等同於普遍真理。當他們發覺這種「真理」無法落實應用時,就視之為「普遍真理與具體情況相結合」時的必然現象。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解。一種學說要是沒有可能應用,那無異証明該學說不是普遍真理吧了,因為普遍真理之為普遍真理,恰恰在於對一切有關的具體情況都普遍適用。
: u: y, _: k5 P5 g+ e) `& M5.39.217.76, j* Y# r4 c8 k$ |0 b6 i; x
上述那類學說一旦被奉為整個社會的「指導思想」,就很可能導致訴諸強權而不是訴諸理性的行為心態,其表現為:不問客觀是非,只問最新形勢,人人都要「緊跟形勢」,人人唯恐「落後於形勢」。此中原因,乃由於誰有權誰就有解釋權,誰有解釋權誰就有「最高真理」﹔結果,實踐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實彈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注]20
' B) r/ N5 n% |7 Q$ F( H8 X#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A, z6 x- O
【附筆:在這樣的形勢中,當某一派以正統自居時,其他派可有什麼對策呢?就語意虛浮的學說而論,誰得勢誰是正統,誰失勢誰是異端,那是天經地義,沒有任何人有堅強的理據去解釋自己對該學說的解釋為唯一正確的解釋。既如此,甘奉對方為正統,斯為下策。然則中策上策呢?自立為正統,斯為中策。讓那個「統」名存實亡,或者干脆超越那個「統」,斯為最上策。正如法國作家莫洛亞所言:「有的政黨領袖準備為學理或主義而犧牲國家,但真正的領袖卻說:‘去他的主義,拯救國家要緊。’」】
! Z3 p  e% L' \6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J" x- u& m  ]0 S% e
公仔箱論壇0 S+ D  I2 \/ N0 [
(B)語意錯亂
$ N: `$ Y+ c& W  _' [; o( n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Z% n3 N6 d8 A- o& }
語意曖昧的程度達至全無意義之極端,達至語無倫次、不知所雲的地步時,讓我們稱之為「語意錯亂」。語意錯亂的言辭之所以會被「生產」出來,也許是由於生產者要偽裝高深﹔也許是由於在生產過程之中沒有想過--沒有「想」的習慣﹔也許是由於錯亂的思想用錯亂的言辭來宣泄就會有一種錯亂的快感。且不管其「生產」的原因,這種言辭我們就算以最大的同情也終是無法了解的。同情的了解到此而窮。反覆誦讀最多只能使你對它產生一種混混沌沌的「了解的幻覺」。了解的幻覺不是了解。上窮碧落下黃泉,在任何地方(包括在這種言辭裡)你都發現不到它有什麼意義的。這種言辭通常一無是處--除了用來舉例:舉例表明什麼東西除了用來舉例就一無是處。公仔箱論壇& P+ d/ t  C" s" w! o# `
tvb now,tvbnow,bttvb, q% J7 m" I: h5 ]5 ?/ `- o% T9 r
從一系列叫做《哲學日記》的文章裡,可隨手拾得一大堆這種例子。底下舉出其中的一斑:
2 H) i9 Z2 g7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6 D1 D$ r  d7 S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惟其是真正虛幻的, 才是一種真實.. . 道德即人存〔在〕中之一種‘不可能’之可能。即虛幻的真實......如以‘這裡’來說,‘那裡’也許就是一種‘真實’的虛幻, 否則我們就必會掉在‘這裡’之虛幻之真實中了.. . 惟其不可能, 即人之惟一可能 。 我一定要將表達中之a =a 擊潰, 因為只有道德中才有真正之a =a 。而擊潰表達中之形式的a =a , 即恢復真正的道德。」「不完整, 即關係。表達, 即不完整。存在則否。但表達中的存在,仍為不完整,即關係, 即對所有關係之關係.. 。 一切數均可化約為1、2 、3 .......任何一物均為1.任何一物之自否均為2 但一物之自體不能表, 否定為不能推演, 是以任何一物或1 , 必自3始。」「墮落就是一種以不可能為一種扭曲可能之不可能. 。 惟一使不可能成為不可能,然後以一種同一之真實性, 而呈現一種正面可能之不可能。其實這就是人之惟一可能,即近似可能」[注]21。tvb now,tvbnow,bttvb+ H5 P2 O, ]. T3 r9 e- t: T% O

7 k* O3 j( ?; O( K3 ]6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略按:(一)不必吞下整個臭蛋才知其為臭,也不必讀完上面整段引文才知其為不可卒讀。(二)以為讀者都是不正常的,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正常的想法。(三)偽裝高深, 適足以暴露淺薄.(四)最後一點不妨隨口吐出一番胡言亂語來「表達」(雖是胡謅,恐怕仍比上面的引文可解一些)--惟其是真正虛偽的,才是一種真誠.痛苦即夢囈之中的一種不夢不囈的夢囈,即癲狂的夢囈.惟其不正常,即人之唯一正常.我一定要將算術的2>1 擊潰,因為只有道德中才有真正的2>1.而擊潰算術的2>1,即重建真正的道德.缺憾,即超關係.語意殘廢,即缺憾.變態則否.但虛假中的變態,仍為變態,即概念錯亂,即對所有超關係之超關係.一切精神分裂皆分裂為1、2、3.任何白痴均為1.任何白痴之自戀均為2.但白痴之自戀不能表,自虐為不能推演,是以任何白痴或1,必自3位一體始.這種墮落之可能之真實之不可能之扭曲之可能之深度之不可能之虛妄之可能之絕頂之不可能之腦袋之無能,怎麼可能?
  
第Ⅱ類語害: 言辭空廢
' U  }, u0 y) W. a, ~tvb now,tvbnow,bttvb, ^( D( J% ?0 l9 z& M- {. y% V: y% b
上文論述過沒有意義的言辭,現在討論沒有信息內容的言辭.
! Y$ Q" p* R: c" K5.39.217.76) Y+ {$ b/ x, ^* @0 N( _' L
一、重言句與信息內容
( U3 `+ ^- j& v5 q/ H8 Z
tvb now,tvbnow,bttvb8 O  Z# n# G1 T+ S4 a# u% B
試比較下面兩個句子:
8 X1 G& U. Z* u' `! Z  w5.39.217.76
6 m% `- y9 n( ?0 f. ~7 z- N- {
P:西湖的水裡有魚
; M3 |  M" g% U*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Q:西湖的水裡有魚或者沒有魚
7 o, }* y2 x2 h$ Y! E5.39.217.763 q3 e7 Q6 [( l) D9 F; N- H# O
這兩個句子都是真確的[注]22.要判定P 的真確性時,我們必須考察相關的經驗事實.像P這種「必須考察經驗事實才能判定其為真」的語句,叫做「經驗真句」(empirical truth).另一方面,要判定Q 的真確性時,卻無須對經驗事實進行研究調查﹔我們只須了解Q的意思(或說是知道有關語辭的用法)就足以判定Q 是真確的.像Q這種「只須了解其意思就足以判定其為真」的句子,叫做「重言句」(tautology).[注]23tvb now,tvbnow,bttvb2 \# j, G: ^3 h6 b6 g3 o7 c
tvb now,tvbnow,bttvb8 n* z: x# z8 f9 g. s- L3 A2 a
例如「凡王老五皆未婚」、「所有狗都是犬」等等斷言,與Q 相似,均為重言句.要判定「凡王老五皆未婚」這個說法為真,是無須把王老五請來檢查一番的﹔我們只消知道有關語辭的用法,譬如知道「王老五」一詞是用來指稱未婚漢的,那就足以判定這個說法為真.同樣,要判定「所有狗都是犬」的真確性,也不必冒著「被咬之險」去檢驗各式狗類--包括老虎狗、沙皮狗、傻狗、瘋狗,但不包括熱狗--我們只消了解有關語辭的意思,就可判定那是一個真確的陳述.其他如「三角形有三隻角」、「一切物體都佔空間」、「如果你參加了我的葬禮,我大概就不能參加你的葬禮了」......稍加分析,便可看出都是重言句.
' |: ?; _  L/ L2 f1 m/ H0 d/ ?0 `6 g$ C% O: t) ]6 j
儘管重言句與經驗真句都是真確的,不過其為真確卻有不同的特性.以P、Q 為例來說明.P在事實上是真的,但不是必然地真,因為,雖然西湖的水裡事實上有魚存在,但總有可能是沒有魚的(我們不能否定「西湖的水裡沒有魚」這一邏輯可能性)與此不同,Q 是必然地真的,即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都能成立,因為,無論西湖的水裡有沒有魚,「西湖的水裡有魚或者沒有魚」這句話都是真的.9 J( u1 @- y; H$ ]8 \2 Y8 {

7 I: \% j5 r# U* s5.39.217.76要注意的是,P儘管沒有必然性,但有信息內容.所謂有信息內容,就是對經驗事物的狀況有所描述[注]24.反之,Q雖有必然性,但卻沒有信息內容,即是對經驗事物的狀況無所描述--正由於Q 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都成立,因此並沒有描述任何特定的情況:我們無法從「西湖的水裡有魚或者沒有魚」去推斷西湖的水裡到底有沒有魚.
5 b: A4 R! {3 u8 X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k1 R% W8 a/ n  n
大體而言,經驗真句並無必然性[注]25,但有某種「補償」,其補償就是「有信息內容」.相反,重言句有必然性,可是要付出某種「代價」,其代價就是「沒有信息內容」.(按:「沒有信息內容」不等於「沒有意義」.比如Q就有相當清晰的意義,然而沒有信息內容.)
0 s) }' b- l" W9 _, m* U& h0 t# J5.39.217.76, E$ v* t# R$ X0 `- E' H
重言句缺乏信息內容,這是不是一種弊病呢?(a)重言句如果不是當做經驗事實的陳述而被提出來,則「缺乏信息內容」並不是它的弊病.(b)重言句要是當做經驗事實的陳述而被提出來,那麼「缺乏信息內容」就構成它的弊病了.下文對(a)(b)雨點加以闡明.
: ^# `! X5 |. N" L9 @4 A. k2 Gtvb now,tvbnow,bttvb
$ b9 ^% ]$ ?4 r4 W; k7 `5.39.217.76(a)在純數學中,可以証明許多命題或定理都是重言句[注]26.比方說,當「2 」被界定為「1+1」時,「1+1=2」就是重言句.這個重言句等於說:「1+1=1+1」.純數學裡的這種重言句不是當做經驗事實的陳述而被提出來的,經驗事實不能用來印証或否証這種語句.縱使1 隻羊「加」1 隻狼等於1隻狼,這殘酷的經驗事實並不能用來否証「1+1=2 」.另一方面, 就算能用兩個20 歲的情人去「代換」一個4 0 歲的太太,這令人鼓舞的事情也不能用來印証「2 0 +2 0 =4 0 」.諸如此類的數學命題,可用來作演算的工具而不是用來描述經驗事物的.既然如此,這類重言句雖對經驗事物無所描述,但那顯然不能算做弊病.[注]27公仔箱論壇* ?5 A( E3 F7 G: p1 _, e, K6 W; s
$ L6 _: B" p- R" V
(b)不過,當重言句充作事實陳述的時候,「缺乏信息內容」就成為嚴重的弊病了.倘若天氣報告員在電視上宣布:「明天會下雨或者不會下雨,可能有台風也可能沒有台風.」或有社會學家發表其研究結果:「根據長時間的觀察得知,所有青少年罪犯的母親都是女人.至於他們的父親是什麼性別,則有待獲得另一筆研究經費之後再作進一步的研究調查.」這樣的天氣報告和研究結果恐怕會受到猛烈抨擊.但為什麼要抨擊它們呢?難道其所說的是假的嗎?「明天會下雨或者不會下雨」、「所有青少年罪犯的母親都是女人」等等說法並不是假的,而是真確的,甚而是必然地真確的,可是這些說法沒有信息內容,卻又當做事實陳述而被提出來--那就是這些說法的毛病所在了.
- a" E0 t5 ~! q1 B; c- }tvb now,tvbnow,bttvb
, d# B) I8 g8 d0 K6 ^, n5.39.217.76讓我們把這種冒充事實陳述的重言句名為「空廢命題」.以下分析空廢命題的種種形態.公仔箱論壇6 M: l( I( x5 H3 V9 X
3 P' @8 O: S2 c( R& U7 w& P
二、論空廢命題
9 ~0 R: t. M+ }! D' B% V" l

" l( y% E" r* }1 v% b(A)空話當論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8 _5 `4 I8 D7 `; K; L" W
(B)隱蔽空廢性
7 X$ q) n& ^0 u1 n8 O5 \5 ]7 C(C)強定成空tvb now,tvbnow,bttvb. |( k, W$ j4 N  I4 k
(D)新《羅密歐與茱麗葉》1 W$ Y7 H: T1 |' v7 o

4 Z( P  N" [6 J) P& u( l+ |公仔箱論壇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4 12:52 AM 編輯
3 _" S- `, h; `( w2 r% {公仔箱論壇5.39.217.760 N" F. _9 w7 X' X' [
(A ) 空話當論據
8 H8 i8 @% A+ f0 M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H* ^, z  X: V2 u2 y
「未出生的人並沒有主張節育,凡主張節育的都是已出生了的人,可見人真是一種不顧他人死活的自私動物.」這個講法所持的論據或理由(「可見」二字之前的兩句話),是沒有信息內容的﹔我們不難看出那是重言句.事實上也沒有人真的會以這種重言句為理由去論証「人是一種不顧他人死活的自私動物」.有趣的是,「我是我」也是重言句,但常被用做理由:用做不守法規、自我中心的理由.與此近似,「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亦常被用來作為「做生意無須理會商業道德」的藉口.又如「要發生的終究是要發生的」這個重言句,則往往被用作「不必積極,不必主動做什麼事」的論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n; _8 L/ E1 f' ~

1 t7 k5 t4 X6 b; L' l公仔箱論壇然而這樣的理由、借口、論據根本站不住.譬如勸人生病時不用看醫生,汽車衝過來也不須走避,因為「要發生的終究是要發生的」--這樣的論據明顯無效.可是人們在述說此等重言句時,卻每每表現得好像對人生中的經驗事實有其重大發現的樣子,以致造成一種假象,令人以為那些句子表達了什麼深刻的道理.但其實當這些重言句冒充事實陳述而被提出來的時候,那無非是一些空話,即空廢命題吧了(28).這些空廢命題的信息內容不多於「你的父母若無子女,那麼你也不會有子女」這句話的信息內容,因為:所有空廢命題都有相等的信息內容,即「零信息內容」﹔所有空廢命題對經驗事實都有相等的描述,那就是一無所述.
9 d! B( F5 Y8 P" j: ?5.39.217.76公仔箱論壇: V) l4 i/ g. A/ M
(B ) 隱蔽空廢性. l; D& T( t, p  s' ]

) I: C8 ]! x  t+ i1 q5.39.217.76有些空廢命題比上述那類具有「x 是x」[注]29這種形式的空廢命題較為隱蔽,其「空廢性」要多作一點分析才會暴露出來.下面舉例說明.公仔箱論壇$ W- }% `2 B# [) ^3 z
1 L/ v, s. Q: u* `
(1)有的人喜愛「批評」語言、邏輯、科學.殊不知批評語言的時候,已經要用到語言﹔任何批評若要合理,都不能違反邏輯﹔欲將批評的內容透過現代媒介來傳達,便須應用科技,即利用科學的成果.且撇開這點不論,我們要探究的是:有什麼理由可據以批評語言、邏輯、科學?論者喜歡舉出這樣的理由:「語言、邏輯和科學都是有其局限性,有其一定的限度的.」但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C& U  a9 }3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7 w- ]1 I+ k0 I3 x; Y
在追問下,論者常會作出如此這般的解釋: 「語言只是語言,語言不等於真實世界.」「邏輯只是邏輯,邏輯不等於人生.」「科學只是科學,科學不是一切.」這類講法的毛病在於:第一、無的放矢--誰說過語言等於真實世界(誰會以為「闖世界」等於「闖語言」,「世界大戰」等於「語言大戰」)?誰說過邏輯等於人生?誰說過科學就是一切?第二、言辭空廢--那就是所講的只是空廢命題.用這樣的空廢命題去「批評」語言、邏輯、科學,無異於指責一個東西只是「其所是」的東西而不是「其所不是」的東西,或指責某種方法只能處理它所能處理的問題而不能處理它所不能處理的問題.這樣的指責全然無效,就像指責人的記憶力「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記得所能記得的事情而無法記得無法記得的事情--尤其是無法記得將來的事情.
9 X3 c! w5 a: Y: A' R% B' U1 q8 I8 U( @# Y; Q
(2)某種叫做「反映論」的哲學觀點認為:「概念和全部認識過程都是客觀世界的反映.」[注]30有些反映論者更進一步宣稱:任何思想、任何文化環節都帶著深刻的「階級的烙印」,都反映了社會關係或階級利益﹔甚至「神話也是客觀社會關係的反映,不過它只是一種歪曲的反映」[注]31.問題是:怎樣算是「歪曲的反映」呢?3 _; }. P! _) w& G
公仔箱論壇( N9 {3 ~8 [3 K" ]1 ?
「反映」一詞,是一個彈性很大的字眼.小孩子考試拿了個零蛋,被媽媽打屁股時就辯稱其成績「反映了失敗的教育制度」,這種申辯能否成立,頗難確定,因為「反映」一詞有很大的彈性.但無論其彈性多麼大,依據這個詞的慣常用法,我們總不能把任何思想概念都說成是某某x 的反映.然而有的反映論者卻把任何思想概念都說成是某某x 的反映,因為他們所說的反映包括了其所謂「歪曲的反映」,而其所謂「歪曲的反映」又可等於通常所說的「不反映」.比如人們通常會認為「飛馬」這個概念並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可是那些反映論者卻認為所有概念「都是客觀世界的反映」.[注]32
$ P1 t& `) B" L2 E4 _# vtvb now,tvbnow,bttvb
" @7 W) s  p0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如果「反映」包括了「歪曲的反映」而後者又可等於「不反映」,那麼,當反映論者宣稱「任何思想都反映階級利益」的時候,實際上他們只不過說出了「任何思想都反映或者不反映階級利益」這個空廢命題吧了.
0 j6 l% e5 k# r% O- X公仔箱論壇) h0 j3 q7 V" j7 N5 T' P- r* A, M/ W
(C ) 強定成空
+ ^$ U1 u- O+ b3 r. I* m1 K* }  z
0 H  l: U/ K: E5 C% K0 Z5.39.217.76最後要破斥的一種「言辭空廢」的形態,就是利用牽強的定義來制造空廢命題,企圖賴以衛護所持的論調.為方便揭示這種詭辯伎倆起見,姑名之曰「強定成空」.
6 r# I5 U9 B. R9 v$ @- S0 o

- f8 K1 H' [4 k5 {( ~$ A7 W認為「凡人皆性善」(儒家理論命脈之所系)的性善論者,碰到「某君是人,但非性善」的反例時,若以「既非性善,便不能稱之為人」這種說法去回應,那就等於把「人」字牽強界定為包含了「性善」的意思[注]33.這麼一來,「凡人皆性善」就變得像「凡母親皆為女性」一樣,成了空廢命題.這就是「強定成空」的一例.又如主張「懷才必遇」的人聲稱:要是懷才不遇,就表示其所懷的必非真正的才.這也是「強定成空」的一個實例:即為了挽救「懷才必遇論」的脆弱性而暗將「懷才」牽強界定,致使原初的論斷變成了空廢命題.5.39.217.76) X$ p+ {4 J/ a4 Y2 C"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G; B: n* f6 D& q! L- S% t
利用牽強的定義來申辯,這是一種被廣泛採用的詭辯手法.在報上看到這個論調:「中國的母親,親情第一,愛情第二.否則就不是中國母親.」[注]34此論調硬將「中國母親」暗中界定為必須符合「親情第一,愛情第二」的條件,這種手法與下列言論所用的手法類同:(一)「沒有不誠實的基督徒,凡不誠實的就不能叫做基督徒.」(二)「所有伊朗人都愛國,凡不愛國的就不能稱為伊朗人」(三)「每一個納粹黨員都是廉潔的,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納粹黨員,頂多只能算是變了質的納粹黨員,或混進黨內的假冒納粹黨員.」; A! ]; A  H( q9 x: Y
9 T( S6 J8 o! x& b6 D# P
牽強的定義宛似可以為任何說法作出辯解,這適足以顯露出那是一種詭辯的伎倆.試考慮王爾德(O.Wilde)的名言:「男人因為厭倦生活而結婚,女人因為好奇心理而結婚,終歸兩者都失望.」設使這個說法被人用反例駁斥,在此情況下,如果不惜以牽強的定義為王爾德辯護,那麼可以這樣說:不因為厭倦生活而結婚的不是男人,不因為好奇心理而結婚的不是女人,結了婚而不失望的就不是人.
5 l( K, v3 f0 k: ltvb now,tvbnow,bttvb4 C2 d: D3 C! V+ ?
(D ) 新《羅密歐與茱麗葉》tvb now,tvbnow,bttvb$ e" Z: q( o" `; z

) ?4 s. Q4 |1 t1 }% s* f3 T以上剖析了不少空廢的言辭.在認知性的討論中,利用空廢命題來詭辯、蒙混,這固然是該被批判的不當做法﹔但如果拿空廢命題來嬉戲、開玩笑,或通過空廢命題來透露言外之意呢?這是否不當就不能一概而論,要視乎有關的語境而定[注]35.筆者近來想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死因翻案,茲將研究結果以獨幕劇的形式表達出來,劇中羅密歐的對白看來盡是空廢命題.這些空廢命題應否加以批判,最好由讀者自行判斷--. n4 v+ ]: F0 @7 Z: S' t8 V
5.39.217.767 V! j5 H1 v% q6 f
茱麗葉:「Romeo,Romeo,今晚我會在露台上等你,你來不來?」
) s, \# E) |2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羅密歐:「我如果來就來.」! G& V7 Q+ y0 J
茱麗葉:「Romeo,Romeo,我最喜愛紅玫瑰,你呢?」/ f2 [& `( |* Y7 L! g8 }) t( [* T* |
羅密歐:「紅玫瑰是紅色的.」
  e9 \$ y# @" ?6 P6 o9 gtvb now,tvbnow,bttvb茱麗葉:「Romeo,Romeo,想一下假如你的嘴唇碰到我的臉,那將會有什麼事情發
- a) v& @0 B% Z$ C, f8 Y生呢?」公仔箱論壇+ |. ?2 y6 W7 G3 l9 ^5 E
羅密歐:「假如我的嘴唇碰到你的臉,那麼你的臉就碰到我的嘴唇.」公仔箱論壇, s) s2 H7 C+ J: a
茱麗葉(嬌嗔):「你這個人真沒情趣,十年以後我們才再見面吧!」tvb now,tvbnow,bttvb. m( r% ]6 U5 Z/ t
羅密歐(大喜):「十年以後你將會比現在年長十歲,如果你能活到那天的話.」
( R# [! ]' j, q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5 n0 s" N' w1 R7 ^* v9 q* V
結果茱麗葉就氣死了,而羅密歐則開心死了.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4 04:20 PM 編輯 5.39.217.760 d0 ^. o. y$ g
3 }$ u) i- J1 ?* S5 C7 P% c1 n
第Ⅲ類語害: 概念滑轉
( h: Y3 X1 w( {: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d% M$ y2 f* y' g
總結:論封閉系統5.39.217.76& Q2 |0 s3 @3 U, H0 \5 B! c. A
公仔箱論壇# ?4 E' O  y* z9 S% V. r
對同一語辭作出不同的解釋,因而引起誤會,這種事並不罕見.就以「這種事」一辭來說,這個辭在下面的故事裡便引起了誤會.據說某鄉村小學有個學生遲到,向老師說明原委:他遲到是因為要送一頭公豬去配種.老師問:「這種事你爸爸不能做嗎?」學生答:「不能,一定要公豬才行!」公仔箱論壇8 y0 P0 }; C" p" Z' Q0 w- e9 j

+ {, A- C0 L/ H0 y.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本文要探討的最後一類語害,即起於對語辭作出不同的解釋.倘若一個語辭在某語境裡至少可作兩種不同的解釋,那麼這語辭在該語境裡就是「模棱兩可」的.設使你在射擊時誤中一位富商,他的兒子在旁看了大叫:「好!」如果這短句在該情境中既可解釋為慶幸那件事的發生,又可解釋為贊賞你的射擊技術,那麼這短句在該情境中就有模棱兩可的特性.
' s, _$ ~  Q& o9 {: T% d% x
9 X, Q7 S# E-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利用模棱兩可的特性來誤導、蒙混,或由於模棱兩可而造成似是而非之言,讓我們稱之為「概念混淆」[注]36.例如:「我向你借一百元,你只借了五十元給我,還欠五十元.但既然借了五十元給我,於是我也欠你五十元.由於各欠對方五十元,所以我們扯平了,誰也不欠誰.」這就是一種概念混淆的歪論,其中的「欠」字是模棱兩可的,可解釋為(i)負債未還﹔(ii)差缺、缺少.
/ P* v, U" R6 Y  Q公仔箱論壇+ q+ d* ]; \/ Z3 O' h+ l9 u
一、概念混淆
0 I# a$ T$ c. p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 r/ ]5 S* c$ Q0 v7 ]
關於概念混淆,剛才所舉的是一個虛構的例子,現在分析一些真實的個案.
& y2 X0 a* M$ v: D# t)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 }5 W6 F+ W- X! r(A)相同與溝通5.39.217.76* s2 f$ @4 v- y

& w  J$ {+ H6 z; Z5 U' @: {1 i公仔箱論壇英國哲學家韋斯登姆(J.Wisdom)曾經提問:兩個人是否能夠做相同的事?對此問題的初步反應,大抵是肯定的:兩個人當然能夠做相同的事,比方大家都摸摸自己的鼻子,那不就是做相同的事嗎?不過我們似乎可以說,那不算是做相同的事,因為你摸你的鼻子一下,我摸我的鼻子一下,我們摸不同的鼻子,所以不是做相同的事.但如果我們摸的是相同的鼻子,譬如大家都摸你的鼻子一下,難道這還不是做相同的事嗎?可以說仍然不同,因為當你摸你的鼻子時,你摸的是「自己的」鼻子,而當我摸你的鼻子時,我摸的是「別人的」鼻子,結果我們做的仍是不同的事情.
2 Q6 B! H- [1 w! p, s  c0 Rtvb now,tvbnow,bttvb% ^$ P% X5 m# o; t: F' N6 v
在上面的討論中,「相同」一詞原來是模棱兩可的,既可解釋為「同一」,也可解釋為「同樣」或「同類」.依第一種解釋,「沒有兩個人能夠做相同(即同一)的事」這句話是重言句,是必然為真但毫無信息內容的.只要了解「同一」等詞語的意思,就可判定任何兩個人甲和乙所做的事永不可能是同一的,因為其一是「甲所做的事」,另一是「乙所做的事」,而甲乙必是不同的兩個人,否則不能稱為甲乙「二人」.再看第二種解釋,在此解釋下,「沒有兩個人能夠做相同(即同類或同樣)的事」是有信息內容的,但所給出的卻是錯誤的信息,因為,比如你摸你的鼻子而我摸我的鼻子時,我們所做的雖非「同一」件事,但卻是「同類」或「同樣」的事,那就是「摸自己的鼻子」這一類的事情.[注]375.39.217.76( J& o6 v$ t9 E" a$ i! O

, P: T$ W8 c7 @) g- y公仔箱論壇以上的分析可轉用來批判這個論調:「人與人之間其實不可能有溝通,因為沒有兩個人會有相同的經驗.」這個論調犯了概念混淆的毛病,其論據「沒有兩個人會有相同的經驗」就像「沒有兩個人能夠做相同的事」一樣,是模棱兩可的.若把其中的「相同」解釋為「同一」,那論據就缺乏信息內容﹔但如果解釋為「同類」或「同樣」,那論據卻又會給出錯誤的信息了.
+ g, k! K3 [2 A/ _; G) n) ^1 f2 E: v公仔箱論壇5.39.217.769 h  f$ t% w) p% g* d: S! {0 V
(B) 數學與經驗
% ~# p8 G, X) z+ H7 btvb now,tvbnow,bttvb+ q9 x) N5 ]3 B) g, T
很多小孩子都遇到過這類試題:「樹上有三隻鳥,開槍打死了一隻,還剩下多少隻?」(稱此問題為D.)倘若小孩子答「還剩下兩隻」,那就完了--不是「答完了」的意思,而是「完蛋了」的意思--因為按照校方規定,正確答案應是「零隻」.理由據說是:死鳥掉了下來,兩隻活鳥聽到槍聲便飛走了.
/ J% z4 D, M1 V4 @+ `1 s公仔箱論壇
0 C# H" b" K9 x8 j: L( \公仔箱論壇然而這樣規定問題D 有唯一的「正確答案」,隻是概念混淆使然,實則既沒有充分的根據,又會窒礙小孩子的思維靈活性.D 可說是一個模棱兩可的問題.如果將這問題解釋為詢問「3 -1=?」,那麼所問的是一個數學問題[注]38,其答案明顯為「2 」.另一方面,如果將D 解釋為詢問「樹上三隻鳥的其中一隻被槍打死之後,‘事實上’還有多少隻鳥兒留在樹上?」,那麼所問的卻是一個關於經驗事實的問題,而此問題並無確定的答案.開槍後,可能沒有鳥兒留在樹上,也可能有一隻、兩隻、乃至三隻鳥兒全部留在樹上.比方說--
& q8 z4 y3 |' V+ c# c公仔箱論壇
) ~  t% w4 M% l) O) u+ ztvb now,tvbnow,bttvb答案一:「0 隻.」死鳥掉了下來,活鳥飛走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_( c7 I) ^8 X# l, ]/ ]
答案二:「1 隻.」死鳥掉了下來,一隻鳥兒飛走了,另一隻鳥兒則留在樹上,因為那是一隻聾鳥,或傻鳥,或不聾不傻但被槍聲嚇呆了,飛不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4 r+ K3 r' _; l6 [# q" z
答案三:「2 隻.」死鳥掉了下來,活鳥留在樹上,因為都是聾鳥,或傻鳥,或呆鳥,或是一聾一傻,或一傻一呆,或一呆一聾.公仔箱論壇- m$ L9 Z1 F% U! H  ?* z
答案四:「3 隻.」 活鳥留在樹上,死鳥被枝丫承著,也留在樹上.5 z6 [  q9 X, `
公仔箱論壇* U0 y2 ^5 a* t" {4 G  Y: o
:試考慮「超過3 隻」的可能性.

6 k: L1 [1 U: [" J# P5 Q/ T1 H) htvb now,tvbnow,bttvb:可以說,死鳥也是鳥,正如死魚也是魚.在飯店吃的魚,擺在桌子上的時候通常都是死了的,我們不能因此把經理叫來罵一頓,說他的飯店給我們吃的不是魚.
  R1 ?) |$ m1 a* k9 y* i5.39.217.760 u% Q2 q, q8 r' v6 |; C% l& @) q9 o
二、概念扭曲

' B# `& k- ~! l3 htvb now,tvbnow,bttvb

' s  h5 c' |% P5 t4 y2 [4 v公仔箱論壇在本文裡,「概念滑轉」一詞用來統稱概念混淆和概念扭曲.前面所論的「概念混淆」,涉及同一語辭的不同解釋,那些解釋雖然不同,但都合乎辭義,即符合該語辭的慣常用法.至於後面要討論的「概念扭曲」,亦涉及同一語辭的不同解釋,但其中有的解釋卻是違反辭義的,即是說該語辭根本沒有可演繹出那種解釋的用法.舉例說明,「正在找一個會計主任」這個片語,可解釋為(i)正要選聘一位會計主任,或者(ii)正在追尋一個(逃跑了的)會計主任﹔這兩個解釋大致上都合乎辭義.反之,如果將「內科醫生」解釋為「專治懼內症的醫生」,將「先睹為快」解釋為「考試之前先看答案便會答得較快」,這些解釋則是違反辭義的了.
' S; q0 k6 J+ j* `' L-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n3 }6 J5 }; j# f  J
由於(或藉著)違反辭義的解釋而造成思想混亂,且名之為「概念扭曲」.今剖析概tvb now,tvbnow,bttvb" b! `8 e. U8 R' t& z* y' ^0 U
念扭曲的兩種類型如下.
) _9 F8 U3 O+ e# ^6 r
& N; F5 _# p! Z! E/ V/ ^tvb now,tvbnow,bttvb(A)望文生義tvb now,tvbnow,bttvb' N  J/ p; Y9 P- H2 U$ U
6 w% N: G# {  V+ q1 P" N# e- u
不少人做學生時都玩過「望文生義」的游戲:在試場裡偷看鄰座就叫「科學觀察」,交頭接耳就叫「問卷調查」.頑皮的學生為了顯示自己「夠英雄」、「有種」,甚至會在老師抽問成語解釋的時候,故意曲解附會,望文生義一番呢.老師問:「陳阿狗,‘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是什麼意思?」陳阿狗:「回老師,這句話是說:那位夫人必定是自己侮辱了自己,而她的後人才會侮辱她的.」結果全班哄堂大笑,陳阿狗則罰站兼留堂.
& H: R' k4 A/ P' K5.39.217.76這種望文生義的游戲平常是無傷大雅的,大家本來都知道那是故意望文生義.但在其他場合中,望文生義卻往往會導致概念的扭曲.例如:
# v+ g: t! M7 G. w- W8 p5.39.217.76
. l9 l8 Y" E  W) m  M& h5 Y. d;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有的人把批評宗教或其教義叫做「侵犯宗教自由」(或「侵犯信仰自由」).這是望文生義,扭曲了「宗教自由」的概念.須知言語上的批評不等於行動上的禁制.禁制別人皈依宗教、進行合法的宗教活動[注]39,這固然算侵犯宗教自由﹔可是批評宗教或其教義卻不能稱為「侵犯宗教自由」.教徒有權宣揚某些觀點,勸人相信他們的觀點,別人為什麼無權批評那些觀點,勸人不要相信那些觀點?當有神論者斷定有神論為正確的時候,就等於斷定無神論者的觀點為錯誤.無神論者為什麼沒有權批評有神論者的觀點為錯誤?每一個人都有權宣稱「人人有罪」,同時每一個人也有權宣稱這是胡說八道.你有權指別人的自身、父母兄弟姐妹、祖宗十八代以至子孫十八代都有罪,別人就沒有權說那是一派胡言?tvb now,tvbnow,bttvb2 j: q1 @/ B# ]1 k; M, x5 S

7 e/ C) B0 l) \$ B公仔箱論壇(2)漢儒董仲舒有名言曰:「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今天「功利」二字已成為一個貶義詞,而「功利主義」則被曲解為「唯利是圖的勢利思想」.其實「功利主義」乃utilitarianism之譯名.略言之,這種哲學主張以「有功於或有利於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為善行的準則,這哪裡是唯利是圖的勢利思想呢?但現在對「功利主義」這概念的扭曲已深入人心,可見最初那些望文生義的人是多麼成功,實在值得喝酒慶祝一番呢:「干杯,大家同歸於盡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a6 {( v% {" k" o& K3 C% O

+ o3 A9 [% m, Q# x5 O公仔箱論壇(B) 指鹿為馬5.39.217.765 }8 b# y: [+ ^' o$ Q; |9 H
5.39.217.76% t2 L+ X; z, L: j& z# X
在一個可以隨意扭曲概念的社會中,任何承諾、合約和法律條文都會變得一錢不值:人們在背信違約之後,還要理所當然、振振有詞地說自己是守信的,只不過對有關的言諾或條文「作出了全新的詮釋」吧了.
2 [  p9 j$ d$ i; J& W. q+ i8 ?7 c5.39.217.76公仔箱論壇9 v$ o) M! j! `9 B. J+ I
這種篡改辭義之舉,所倚賴的常是「關於概念或語辭,各人‘可’有各人自己的理解和詮釋」這一類的論調.然而這種論調是極之荒謬的.假如硬將「儒釋道」三字解釋為「基督教」,就算有人說那是他自己的理解和詮釋,這樣的理解和詮釋還是「不可」的.那就像猴子在鋼琴上亂跳亂拍,這不能算做彈奏了貝多芬的《月光曲》,不能叫做「對《月光曲》的每個音符都作出了獨特的詮釋」.
% }0 c: z* Y' Z8 |. y1 [5.39.217.76
% [" V1 q" K. V: q+ e上述道理本不難明,可惜很多人都有一種不自覺的思想傾向:就是以為兩種事物縱使南轅北轍,迥然大異,但一經冠上了同一個名號,就一定是「屬於同一個類的兩個種」[注]40.譬如兩種剛剛相反的經濟,只要用了「計劃經濟」這名字去統稱之,就會被認為同屬於計劃經濟,同為計劃經濟這個類之下的兩個種--即使其中一種是「一切經濟活動都在計劃之內」的計劃經濟而另一種則是「除經濟外,一切活動都在計劃之內」的計劃經濟.$ {6 f7 _6 f* P. c. H6 ?

* s5 I. M% v$ i/ P0 x1 u4 C5.39.217.76這種「同類相反」的奇怪觀念,為野心家顛倒黑白鋪平了道路.在黑白顛倒的環境中,除了特權階級大家一無所有都可以名為「公有」﹔最貧苦無助的人都可以稱作「資產階級分子」﹔甚而被砍錯了頭,都一樣可以叫做「幸福」--沒有了頭,就不會長暗瘡,也不會出皺紋,更不會患腦膜炎或單相思,那還不是幸福?總而言之,在概念扭曲黑白顛倒的世界裡,馬即是鹿,一種沒有角的鹿﹔鹿即是馬,一種生了角的馬.雞尾巴即是雞頭,一種長得像雞尾巴的雞頭﹔雞頭即是雞尾巴,一種長得像雞頭的雞尾巴.公仔箱論壇$ B+ p0 l8 k( x1 S4 W& g

" b- X3 t8 R& A. G! l& m% P( L就這樣,語言在今天已被濫用到了極其可怕的地步.明明不是x ,卻被稱為「另類x 」或「另一種x 」,甚至美其名為「真正的x」.許多字眼只消聽來動人,就會被野心家拿去指稱他們希望別人接受的事物.「自由」、「平等」、「民主」等等都屬於這類動人的字眼,於是就被拿去指稱哪怕是最不自由、最不平等、最不民主的制度或社會狀況.他們管這些叫做「另一種自由」、「真正的平等」、「最高級的民主」.什麼是「另一種自由」呢?夜半無人私語時秘密警察可以在你家裡自由出入,請你去「私語」,這就是「另一種自由」了.什麼是「真正的平等」呢?老百姓人人沒有分別,大家的生活都過得一樣,像狗一樣,這就是「真正的平等」了.至於民主嘛,講者在台上講了一萬句也等於沒講過半句,聽眾沒有人在聽,還未講完就每個人都舉手反對,那只是低級民主﹔講者講了半句就勝過一萬句,聽眾沒有人敢表示不聽,一講完每個人都舉手贊成,這才是高級民主.最低級的民主靠數人頭來表決.最高級的民主則可再分作兩型:其一為教育型,靠鉗住人頭來指導表決﹔其二為經濟型,靠鉗破人頭來節省表決.tvb now,tvbnow,bttvb; J+ E( P0 E! `" V4 m& q6 k

" _4 ?% @/ n  P5 u3 N# _! Y但其實所有這一切都無非是「概念偷龍轉鳳」的語言戲法而已.實情是:就算把剪草工人叫做「另類理發師」,剪草工人還是剪草工人﹔即令把羊癇症稱為「正牌靈魂舞」,羊癇症還是羊癇症﹔縱然把核彈名為「高檔鴨蛋」或「美式鴨蛋」或「俄羅斯鴨蛋」,核彈豈不始終都是核彈?要緊的是認清漂亮字眼的實質所指.如果大家都有這個訓練的話,野心家「以名亂實」的企圖就無法得逞了.在此讓我們記住伏爾泰所指出的:神聖羅馬帝國儘管號稱「神聖羅馬帝國」,但實際上既非神聖,亦非羅馬,更不是一個帝國.
9 N% y) L  L. E, n% P: V1 D9 R. v- n公仔箱論壇% p" P5 W, N& \8 y0 G, H6 t
總結:論封閉系統
: y) M. q" `# O/ ]0 h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4 P( r. @; b" n0 i  }( j: I, R
本文到此已分析過三大類語害.概而言之,這些語害有一共同點,就是「可逃避否証」.5.39.217.766 p! t! T; K0 l$ H

; f/ ]# F(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先看第一類語害,即語意曖昧.曖昧的言辭一般說不上真假:迷糊不清、意義不明的言辭既無法被辨識為真,也無法被辨識為假.由於沒有真假可言的說法連「假」這個資格都不具備,當然就不可能被証實為假了,換言之就是缺乏了「可否証性」.再看第二類語害:言辭空廢.如前所述,空廢命題並非建基於經驗事實上,經驗事實既不能用來支持這種命題,也不能用來推翻這種命題,所以無論事實世界的情況如何,空廢命題都不會受到否証.最後考察第三類語害:概念滑轉.說話模棱兩可,在不同的解釋之間游移不定,這顯然是逃避否証的一種手法﹔至於把概念扭曲,因為怕被人駁斥而硬將用語的辭義竄易,那就更明顯是逃避否証的一種伎倆了.5 A* |; j) I; R5 Q

1 i5 B4 j! e/ i' H$ n公仔箱論壇利用概念滑轉而使得所作的陳述無從否証[注]41,或者所作的陳述本來就是無可否証的曖昧言辭或空廢命題,讓我們將這樣的陳述名為「封閉陳述」,將封閉陳述所構成的系統名為「封閉系統」[注]42.這種陳述及其所構成的系統之所以可稱為封閉,是由於缺乏了可否証性,無法以事實証據來檢驗,因而與客觀事實或真實世界隔絕,以致成了一種如同自鎖自閉的、「與世無涉」的言論.
# f( B7 L" ^+ i*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h, R/ U7 t: z2 }4 I. X" g
現在通過實例來闡明封閉陳述或封閉系統的這種特質.公仔箱論壇) E* C, _# i: s& ~

' |9 H# ?9 t: Z5.39.217.76一、偽贗說明
" I$ \1 u4 k& m6 k$ etvb now,tvbnow,bttvb
- ]! o' m6 e. s, K! c  ~! |- d+ z
(A)神旨說
/ H' q2 m- ?7 e; m7 ^) e- J公仔箱論壇
8 N/ S/ U- ~- q- @tvb now,tvbnow,bttvb歷史上有名的大瘟疫和倫敦大火在英國發生之後,下議院組成了一個委員會調查災禍的起因,發現那原來出於上帝的旨意,因為上帝被激怒了.委員會最後判定:主要是無神論者霍布士的著作惹怒了上帝,於是頒令禁止他的書在英國出版.這個補救措施看來非常見效,因為自此以後英國再沒有發生過那樣的大瘟疫或倫敦大火了.[注]43
# X: }3 l( K( T1 h% ]3 X& k3 W
9 o9 \! p- W; L3 [& |; K, d3 r/ u有的人認為一切事情的發生都出於上帝的旨意.比方說,為什麼夏娃會受到蛇的引誘?「那是上帝的旨意.」為什麼猶大要出賣耶穌?「那是上帝的旨意.」為什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遇刺時能幸免於難?「那是上帝的旨意.」為什麼裡斯本大地震時有三萬多人聚在教堂裡而結果一同遇難?「那是上帝的旨意.」為什麼某些人相信有上帝的旨意而某些人卻從不相信?「那當然也是上帝的旨意.」5.39.217.76) ^) x4 L0 J/ l9 L/ w# K

3 r7 J" ]" j/ N# {& g  ^為方便起見,這裡把諸如此類援引「上帝旨意」的說法叫做「神旨說」.有些人假借神旨說而為所欲為,別人永遠無法辨認其所謂上帝的旨意是否屬實,因為神旨說正是一個缺乏可否証性的封閉系統,沒有任何客觀事實能用來檢驗其真假.一言以蔽之,神旨說可喻為一種與事實世界不相關涉的絕緣體系.
* c* s2 ?* h! {8 K" O+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N# U5 |7 @# @/ u/ h( Z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4 04:23 PM 編輯
( P% P! F, f! V% ?+ |: E4 @& gtvb now,tvbnow,bttvb
8 j) f* L$ x' O7 ^$ L7 \, {" M9 ]關於這種絕緣體系,下列幾點值得留意:
+ @, E7 K; n5 w+ j% ]5 w5.39.217.76
) _8 e' C4 m8 E2 u  `, [第一、人們原本由於不了解為什麼事情會如此,於是就用「上帝的旨意」去說明,可是這樣的說明非但不能減少人們的困惑,反而可能加深人們的困惑,就是不了解上帝的旨意何以如此而非如彼.[注]44! K$ d4 N. Y8 _) R

. E7 `4 b; ^- k. g5.39.217.76第二、當我們以「上帝的旨意」去說明事情的發生時,如果別人宣稱以「超級上帝的旨意」作出了一種更深入的說明,聲稱那是超級上帝的旨意令上帝的旨意如此,在這情況下,我們是難以提出什麼堅強的理據來支持己說而同時駁斥別人那種說法的.公仔箱論壇6 Z% l3 N$ i3 D& V3 Z
tvb now,tvbnow,bttvb' o9 g% e- ^6 |7 b
第三、縱令撇開上述兩點不論,也不難看出神旨說在認知上是一種無效的解說.這種解說只能扮演「事後諸葛亮」的角色.比如在地震過後,倘若聖彼得教堂仍屹立不倒,就說那是上帝的旨意.倘若教堂倒塌了,事後也一樣把事件歸因於上帝的旨意.但在事前是無法靠「上帝的旨意」去預測那教堂會不會倒塌的.簡言之,神旨說僅能用來「放馬後炮」吧了.
# p7 q' s4 @  ?4 i" b! g- S0 O
! C& o6 g2 b, e* N  ~  l公仔箱論壇以上幾點顯示,神旨說只不過是一種偽贗說明(pseudo-explanation).這類說明並無說明的實質,只有說明的假象,即利用「因為」、「所以」等字眼來造成的假象.其對事物的解說,恰似「x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x是x」這種解說一樣廉價--例如:「為什麼拿破侖在滑鐵盧打了敗仗?」「哦,這是因為拿破侖是拿破侖.如果拿破侖不是拿破侖而是威靈頓,他就不會在滑鐵盧打敗仗了!」
( Z: e: F2 g: ]4 H: W5 B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b& v! j5 k6 S+ `
(B)烙印說( I# w) {: R* `3 f8 U

! q+ k. z, n' i神旨說只是宗教領域裡封閉系統的一個實例,在其他領域裡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上文提過的有關「階級烙印」或「反映階級利益」之說(姑稱之為「烙印說」),亦構成了一種封閉系統.烙印說已在上文批判過,此處只稍提幾句.被烙印說烙了印的人,猶如在鼻梁上架起了一副「階級分析」的眼鏡.透過鏡框望出去,一切社會現象都仿佛得到了一種深刻(實則偽贗)的說明,那就是:「都蓋著階級的烙印,都反映了階級的利益--或者如實地反映,或者歪曲地反映.」結果人世間任何事情的發生都被看成是烙印說之為正確的「又一次例証」--或者如實地例証,或者歪曲地例証?
. I1 S$ M8 F" C) V/ |tvb now,tvbnow,bttvb
# u' p2 C% s' m: M% j2 x二、真理使者的真理幻覺/ w% d" z' V) E8 D* ]. F4 N4 Y' G

9 W: ]  B2 O'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神旨說、烙印說這類好像無所不包的封閉系統之所以不能被証實為假,無非語害的特性使然[注]45.但許多人都看不穿這個機竅,反倒以為此等系統之「不可否証性」正表明了那是絕對真理[注]46.這種誤解可以叫做「真理的幻覺」.有此幻覺的人,一旦以為自己尋找到了放諸四海而皆準、証諸百世而可行的絕對真理,就容易傾向於以真理使者自居,進而產生一種要替天行道的狂熱情緒.這種真理使者的心態是極其危險可怕的,茲漫說如後.公仔箱論壇$ d  b- H6 {6 T( N, Z; `; b
! ^6 X) W: U  ?5 {& }! ]
(A) 狂妄自大, 狹隘排他
* v( R/ y, U, V
4 i5 H5 t7 x% \7 R; V" a* w真理使者(自以為,下同)是一貫正確的,因為他代表真理.他的話語應在所有學科之中被隆重征引,因為他代表真理.他是人類的導師,別人都得聽他的教訓,做他的好學生,因為他代表真理.他有資格給別人進行「思想檢查」、「思想改造」,因為他代表真理.他有權規定別人只能說什麼話,讀什麼書,看什麼電影,聽什麼音樂,以至跟什麼人結婚......因為他代表真理.他知道任何異己之見都是錯誤的,必須禁絕的,因為他已經找到了真理.8 n0 Y" C; l' h' v
然而遺憾的是,真理使者雖有「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但世上的真理使者並非只有一個.有這派的真理使者,有那派的真理使者.不同的真理使者捧著不同的真理熱心向人推銷,而且都是免費的.各推銷員愛把敵方的絕對真理叫做教條,把自己的教條叫做絕對真理.這麼個推銷法似乎有點不合商業道德,故屢生衝突.衝突的各造互相指責,互相仇視、憎恨.他們厭惡對方,覺得對方極端丑惡.他們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投影." v% J) x) K0 p  r) F

3 U' D' v8 S3 w0 F2 F(B)盲目空想,捕風捉影
2 L  i/ d  S9 l) [" x8 `公仔箱論壇
6 w2 J' S# d- {/ i1 r真理使者互相排斥,也許是由於上帝(據說)只有一位,而他們都爭著要扮演上帝.上帝創造了天堂,上帝的扮演者則要將天堂帶到人間,或者就地建造人間天堂,建立烏托邦.當他們在地圖上找不到烏托邦時,就自己動手畫一個上去.tvb now,tvbnow,bttvb, t" m) Z1 u+ k& t
7 {) s& ?! e) D! ^9 f: |8 O: c5 y
他們要按照其「絕對真理」去規劃人類社會的藍圖.可惜那樣的藍圖常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其所依據的「絕對真理」不外是脫離真實世界的封閉系統.拿這樣的藍圖來指導實踐,自然會演出如盲人騎瞎馬的危險動作了.& q5 ]( J( ]: U$ ^1 B  B
5.39.217.76- K- B8 {, x" t. A5 c# T" c
盲人騎瞎馬容或很刺激有趣,尤其在碰釘的時候.問題是:待碰了釘,真理使者會不會放棄其封閉系統呢?當然不會放棄.既然手握的是絕對真理,為什麼要放手?在真理使者眼中,放棄絕對真理是不可想像的.事實上他們所能想像的事情也不怎麼多.
/ [2 l. n- p2 @4 t: A0 m. ]公仔箱論壇
) W& H+ q6 }& E. g: T: V公仔箱論壇但不管怎樣,問題仍擺在那裡:如何解釋實踐上的失敗挫折呢?一種常用的辦法就是推諉,比如歸咎於古人的遺毒,外人的污染,特別是敵人的腐蝕:「那一定是別有用心的、惡毒的、隱蔽的敵人在進行破壞,所以必須提高警覺,將斗爭升級,狠把敵人全部殲滅.」封閉系統的信徒如是說.tvb now,tvbnow,bttvb2 ^# S( Q; C3 M, C5 y

9 W: v& M9 ]  R5 S2 E4 H* V3 m這種捕風捉影、疑神疑鬼的心態,一經在群體中傳染開的話,那群體就會變得氣氣凝重,沒有幽默感,卻有集體神經衰弱、集體神經過敏、集體神經緊張乃至集體精神失常的變態傾向[注]47.當此際,天下人幾乎都變成了敵人:有猙獰的敵人,有微笑的敵人,有遠方的敵人,有身邊的敵人,有外界的敵人,有內部的敵人,有可見的敵人,有不可見的敵人,有昨天的敵人,有今天的敵人,有明天的敵人,最後還有不是敵人的敵人.tvb now,tvbnow,bttvb3 H$ W2 [9 P( v; M

# F: \. g0 \2 A. p!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C) 替天行道的救主心態
5 D7 z0 A# p) I- g+ K2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  l! D5 \/ B; i
除了剛才A、B 兩節所述的特性之外,真理使者更有一種最危險的特性,就是要替天行道,要做救世主.  V- `, L0 B( a0 y* C

7 Z* _" @1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自以為找到了絕對真理的人,有這種雄心壯志,看來是順理成章的.在「替天行道」的過程中,真理使者就代表天,代表道,亦即代表絕對真理.到躊躇滿志忘乎所以的時候,甚至還會自視為神哩.這樣的真理使者自然不會喜歡別人有言論自由、獨立思考.既然已經有人(就是他)找到了絕對真理,你還需要討論什麼、思考什麼呢?只要信,就得救.只要跟隨真理使者救世主,就能進入天堂,屬世的或屬靈的天堂.
) ^$ K  g2 H5 P
8 v( D7 m7 i: e3 J* H) htvb now,tvbnow,bttvb以天堂或烏托邦為行道的理想,以天下蒼生為行道的手段,此乃替天行道者的典型心態.作為手段的蒼生,與行道的理想比較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於是行道的初衷雖說是為了蒼生,這時蒼生卻變成了行道的工具.一旦不把人當做人,只把人當做手段、工具,就很容易假借目的或理想之名把任何丑陋的做法理由化,「冠冕堂皇化」.譬如凶殘橫暴,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卻還要理直氣壯,用漂亮的借口來裝飾:美其名曰「都是為了實現理想的需要」.結果,所標舉的理想雖是烏托邦或者天堂,所造成的實況則是人間地獄.然而替天行道者對此是無動於衷的.他們有鋼鐵的意志、堅忍的美德,他們最能忍受別人的痛苦.公仔箱論壇* M8 a4 X4 A. h2 K
tvb now,tvbnow,bttvb2 E0 v. V7 y% ]7 V/ c8 W% V
上述種種情況,在宗教和政治這兩個於許許多多人有絕大影響的領域裡,是格外須要警惕的.翻開史冊不難發現,為了要「替天行道」而引致的戰爭、殺戳、迫害、暴虐、生靈塗炭,可謂觸目驚心.此等事件之野蠻、殘酷、非理性的程度,令人既覺恐怖又感到深沉的哀痛.我們在此必須真切地反省一個問題:歷史上這些使人感到無限哀痛的人間悲劇,究竟給了人類什麼教訓呢?這些悲劇給我們的一個最大的教訓就是:從救世主到奴隸主,只有一線之差﹔從真理使者到悲劇的鑄造者,不過半步之遙而已.tvb now,tvbnow,bttvb. t2 s1 V! M, Y( b" L# i

$ L4 O0 l, N; C. x; W5.39.217.76:--
1 ?3 c, y. i/ Y5.39.217.765.39.217.76% `: w; ^; ~# U4 @# u$ U) R2 ^, L
[注]1 「其結果就是沒有結果」並非矛盾句(兩個「結果」有不同的指謂),整句話在此略等於說「最終還是沒有確實的答案」.5.39.217.76! S1 p* I. c3 a5 @
[注]2 可參考拙著《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香港1981,台灣1982).
5.39.217.761 ?* G) B& [% y: J' W
[注]3其為語害,是就認知性(旨在求真)的語境而言的.按這裡所說的「語害」,並不恰等於語文書籍上所說的「語病」.譬如香港人常把「以及」誤說成「與及」,把「話」誤說成「說話」,那是語病,但不算語害(並非有害於確當思考).又如累贅的言語不一定是語害,但常被視為語病〔談語病的人須小心不要流於吹毛求疵.吹毛求疵者挑剔累贅的言語時,宜注意「累贅的言語」一詞也是(若要吹毛求疵的話)累贅的,可用「贅語」二字代替〕.概言之,語害屬於思考方法的討論範圍,語病則屬於語法、修辭等語文科目的討論範圍.5.39.217.76+ S/ z0 P( v; o* Y, ~  l
[注]4 此分析架構著重應用上的實效性,其核心概念(、......「語意曖昧」「空廢命題」等)由約略的說明來引介之後,主要通過實例來闡釋.這些概念當然可以作進一步的探討(任何概念都可以作進步的探討).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內行人有意略去的枝節,半吊子卻喜歡在此做文章,表示「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對內行來說,這誰不知道呢?(應依目的旨趣來作權衡﹔像今天的科學哲學,便特須如此.)要討論總可以一直討論下去,重要的是按文章性質以定分際,因應主旨以定詳略.如此方能恰到好處.恰到好處最考功夫.有大量「哲學論文」光在枝節問題上糾纏,廢辭連篇,破綻連綿,無非冒充專門,實則對於一般讀者毫無價值,在內行人看來卻又貽笑大方,一看就知是外行充內行.這種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的半吊子「研究」,所能給出的結論每每只是濫調一句,例如(或猶如)宣稱「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可作進一步的商榷--哲學問題有哪一個是「不」可作進一步商榷的呢?(附筆考慮「經典教本科學哲學」之重要性.)公仔箱論壇! c* ~- J/ g+ r" w! Q% U
[注]5 或「共相」.按:下邊提到的唯實論,與MDummett 所描構的realism/antirealism此一對立之中的realism,不可混為一談.又:「在某用法下」(見下文)這個附加條件,每適用於拙作有關語理分析的論述,視為不言自明而無須特別列出.公仔箱論壇  V9 W- A0 _4 Z3 \
[注]6在一般的邏輯書裡,「否定」屬於後設(元)語言,「非」則屬於對像語言.但這種差異不必在此細究.5.39.217.768 Y& I0 a" I6 d* [8 T1 V
[注]7 《辭海·哲學分冊》(上海,1980)第81 頁.
$ U/ Y: L6 w,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注]8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1977 年版)第498 頁., w4 m6 K/ x  V  y6 F6 m
[注]9 見《政治常識手冊》(南京師範學院政教系編寫)(北京,1980)第108 頁.公仔箱論壇  E( i. Q/ q' f4 L* Q2 F
[注]10同上.tvb now,tvbnow,bttvb0 M1 d% H% a0 @& s5 _7 V
[注]11實際上該定義可看作對「+」這個概念的分析,而非淨是說「加就是加」.但此等細節可略而不談,因本例之目的只在顯示符號術語容易被利用來制造煙幕.( V7 l! @5 k5 d5 U1 P7 ]* o% h" J' ^
[注]12葉維廉:《無言獨化:道家美學論要》,載於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之《中西比較文學論集》(1980年),第46 頁.5.39.217.76. y7 \# p/ \! |" ~# q
[注]13見台灣《鵝湖月刊》上一系列題為《國畫之精神內涵》的文章:1983 年九月號第16-17 頁﹔1984年一月號第45 頁.
  s! N2 \- ]( H$ x/ o* {[注]14同上:1984 年七月號第53頁﹔同年四月號第47 頁.5.39.217.765 x% Z. ]+ Z' p: T' n
[注]15同上:1984 年五月號第54頁.
% w( C0 U, W+ {% J- C* b  z* M) R公仔箱論壇[注]16「-->」通常意涵方向性.但究竟是什麼意義上的方向,該文沒有言明,也沒有表明.按:術語即專門用語.須分辨術語之正用與詐用.以曖昧的術語來蒙混,便屬詐用.本文所造的「術語迷彩」一詞(「迷彩」原為軍事術語),其正用乃在於指謂和形容術語之詐用.  }  D- h2 V9 k& `* I$ K+ F5 N
[注]17假如有一天科學昌明使人的壽命大大延長,二百歲也叫「年輕」,那是另一回事.這裡只考慮「年輕」一詞現今的用法或指涉範圍.
7 @' \5 u+ v) S$ |* D9 ]+ ]5.39.217.76[注]18下文可視為對「語意虛浮」這個概念的一種大略的展釋.公仔箱論壇7 c" z' {8 \# X6 ]( a- y  K
[注]19此處單就「反革命」一詞作為描述性詞語而加以評論.
1 m0 M, L8 H; K" R% a5 H$ D6 _2 I公仔箱論壇[注]20這當然只是修辭上一種諷刺的言說方式.較死板地說,在「實踐., .標準」這兩個分句中的「是」字須改為「被用做」.
0 w4 G- h5 A* H) h( O' `1 q, _/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注]21頗有某種「歐陸哲學腔」.見《鵝湖月刊》1977年五月號,第51--52頁﹔六月號,第54 頁十月號,第56 頁.有的說法若不注明出處,讀者恐怕就會懷疑究竟有沒有這個(如此不可信,或荒謬,或語無倫次的)說法.為免注文繁瑣,拙文通常只特別注明這類說法的出處.
+ l1 z0 u( Y, h' w; L5 X" r公仔箱論壇[注]22「真」與「真確」在此用做同義語.另外,沒有必要細分時,「語句(句子)」、「述句(陳述)」、「命題」、「斷言」等名詞在拙文裡每可交替使用.又:設使某種簡約的寫法通過整體脈絡去了解即不會引生誤會,並無損於表述主要論點,在此情況下,拙文往往採取該簡約的寫法,而不採取「雖較精確但既繁瑣又無必要」的寫法.附筆:以「對/不對」為二值,可減少對於多值邏輯的
3 W8 J8 L3 B- Z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t9 `; V9 _- y) m( q
之「知識論需求」.按:

2 t  y1 j3 `1 r% j+ ^
& O$ L, \  M# C5.39.217.76式中之J 為
Rosser Turquette 之「J 函數」.

: s% y8 ?5 n8 V4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 @: I1 }; q/ W' P8 v[注]23重言句即拙著《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之中所說的分析地真的語句.有些句子在某一解釋下為重言句,在另一解釋下則非重言句.有的人由此推論不能區分重言句與非重言句,但這推論不能成立,因為上述情況只表示某些句子有歧義(或曰有兩種/多種解釋),而並不表示不能區分重言句與非重言句.若令「蜘蛛」的界定包括「有八足」這個條件,那麼「蜘蛛有八足」就是重言句﹔倘若其界定不包括(不涵蘊)此條件,則該語句就不是重言句.以下當我說「S 是重言句」時,常可了解為「S在有關的語境之中用做重言句」.這麼一來,就本文的目的而言,我們的討論便不必牽涉到哲學上關於「分析/綜合」這個區分的纏訟論爭(CarnapQuineStrawsonGricePutnamKatz 等眾多哲學家都介入了此論爭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句子或句式在某一解釋下為重言句而在另一解釋下不是重言句,這種情況在最嚴格的學科裡有時也會出現.在數學中,若由定積分來界定面積A,那麼就是重言句.但如果以幾何方法(cf兼含量度論的物理幾何)獨立地界定了面積A,那麼A=公仔箱論壇6 p. D4 |- y$ A1 {* N; r
公仔箱論壇7 m0 w+ e2 f' k: o8 Z
上式就有可能解釋為非重言句了.

' q% b. U$ k; Ktvb now,tvbnow,bttvb[注]24「必然性」在此意謂「邏輯必然性」.(題外話:邏輯可能可能無異於經驗可能.)「有必然性」有時意謂「必然地真或必然地假」,有時則僅僅意謂「必然地真」﹔視語境而定.又,本文藉著實例對比而非藉著定義去闡明「對經驗事物有(無)所描述」.
$ V; m: s0 U2 f&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注]25有些哲學家(例如SKripke)認為有例外.在某種模態邏輯之中,由這令人感到困惑.Kripke 企圖以「固定指涉詞」的概念去解決此問題,所引出的結論之一就是認為某些經驗語句如果真則必然真.
# t- e! I) v. x& Q7 Z公仔箱論壇[注]26是否所有純數學定理均為重言句,本文無須就此作一論斷.
. o8 Z% \) d) R( j1 S: d+ f# vtvb now,tvbnow,bttvb[注]27當重言句只用做「提點語」(reminder)而非冒充事實陳述時,「沒有信息內容」也不能算作弊病(可參考例如筆者在其他場合所講的「九一主義」).此外,在邏輯和哲學裡,重言句常用來表述對概念或命題之分析的結果,而非當做事實陳述提出來,在此情況下,「沒有信息內容」當然也不能算作弊病.注意這樣的重言句通常都不是像「1+1=2」那樣簡單的﹔特別是在數學和數理邏輯較深的部分,要看出某個重言句為重言句,往往不是易事.用「高等邏輯」裡的一個例子來說〔基本採用
/ v! W6 x3 j* O/ m4 H/ dJWRobbin,MathematicalLogic(NY:1969)ch4 的符號約定〕:比如要了解# B2 v! I  ]: C9 V& p- c
(R1)ax1(w) ≡ a≤wb≤wwff(a)&wff(b)& w=[*a*→[*b**a*]]
" h! _" t5 H( l) x) f

7 f5 {' |' c3 }tvb now,tvbnow,bttvb[表示ax1(w)之基始遞歸性]為重言句,須先了解亦為重言句﹔但要了解# j  x% h$ T- F) R* z
(R2) wff(a)Formwff(=a
' m- R3 e, x% p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2 N$ o  x/ O8 b( `4 K2 d1 C1 g
為重言句,則又須進一步知道其他有關的重言句......
& F" y3 n$ \/ n9 V; }tvb now,tvbnow,bttvb[注]28本句亦為重言句,但非空廢命題.按:不排除可將本文裡某些用做例子的重言句或空廢命題解釋為非重言句或非空廢命題的可能性.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C5 K2 }( f/ A5 j- s- V- p
[注]29或者.公仔箱論壇* n9 ~) [- R+ c
[注]30《辭海˙哲學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第59 頁.
- T4 t# ?! s( E, H! q$ Xtvb now,tvbnow,bttvb[注]31劉放桐等編著:《現代西方哲學》(北京,1981 年版),第599頁.$ f, B" E" D) c/ w; ~- i
[注]32見注[注]30.公仔箱論壇7 E5 k8 C, ]1 E; [* f0 a7 m( l2 n$ P
[注]33如接受反例的邏輯可能性,則不算本文所批的「強定成空」.5 p8 L0 O: A! g9 m+ @0 A# H2 R) s
[注]34《明報》1980 年1月29 日:《集思錄》.本例亦可視為犯了下文所論的「概念扭曲」的語害.按:各類語害非俱互相排斥,換言之,同一個說法是可能犯多於一種語害的.tvb now,tvbnow,bttvb4 j. i# \- b9 m; |
[注]35類似的按語亦適用於另外的兩類語害.$ L: |8 w* m0 h+ u
[注]36此乃廣義的「概念」,可看作「意義」的同義或近義語.
" }& V2 I( i  W  q, u+ P/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注]37這裡所說的「類」,指自然類或近乎此之類.集合論裡的集合則不限於自然類.又:本例旨在闡明「概念混淆」,不考慮比如雙頭人的問題.按:可藉模態邏輯「可能世界」的概念去設想本節提及的信息內容.
2 p" a( ?8 L) x( _" T& P) V2 Q  v公仔箱論壇[注]38在學習算術的語境中,不妨設定D可以如此解釋.
9 A1 C2 y7 |" Z. d9 I公仔箱論壇[注]39「這個‘法’是什麼意義上的‘法’?」一類的問題,不關本例旨趣.
% f" O  k! k2 ^$ A! q7 h[注]40參考注[注]37第一句.另按:前文中的語句Q當涉及沒有西湖的可能世界時,可採取羅素5.39.217.76  A- N. X5 j' |& a8 h$ g" b# [) E
2nd' ry Occurrence 的概念來詮釋.4 Y6 l/ t$ ^% w4 m
[注]41概念混淆往往能令所作的陳述在一定程度上「可逃避否証」,但不一定「無可否証」.不過概念扭曲則可以使得所作的陳述無可否証.tvb now,tvbnow,bttvb9 j" D' A% X; D0 z3 D
[注]42本文所界定的封閉系統,不等於邏輯、物理學上所講的封閉系統.
, h1 p7 ~. n; Q公仔箱論壇[注]43CfBRussell,The lmpactof Science on Society(London:1976),p14
0 q. Z4 A% ^& C) k+ Z" s
; ]3 U* Z1 |+ T0 ]4 `
[注]44不能把神旨說與科學的基本定律相提並論,後者並非馬後炮,亦無探究到此止步」的蒙昧性.
7 c- v% h: k" ^, a0 M2 S5.39.217.76[注]45下面提到的「封閉系統」,意指這種仿佛無所不包的封閉系統.
3 T- ?+ m+ a( M: Z[注]46人們所謂的「絕對真理」,大抵是指(他們所以為的)某種既有必然性又有信息內容且有根本重要性的普遍命題(或其所指).
6 E$ U! t9 b- _  d1 h公仔箱論壇[注]47「集體神經衰弱」等詞語在此僅用來作一般性的描繪,而非嚴格的術語.另按:本文取「否証」5.39.217.766 B# @5 q( j! Z: q0 D  J
(証偽)的廣義,指「印証其為假」,即disconfirm,而不限於falsify. 如此可避免把PopperKuhnLakatos等人的分歧牽扯進來.又結語「論封閉系統」之著眼點,在語言的描述層面﹔對於「認知」、「求真」而言,此乃語言之最根本重要的一面.5.39.217.763 ~3 D. z* ^; A% f; ]
附筆--(1)可用「useanalyticity、「situational analyticity」等概念對「A/S」(分析/綜合)的問題給以妥善的處理.(2)須辨別「A/S」的「方法學應用」與「知識論應用」乃至「詮釋學應用」的不同.(3)可區別分析語句的相對性與分析命題的絕對性之差異.(4)奎因的indeterminacy Thesis(IT)所涉及的不確定性不等於本文所論的概念滑轉.按:除非IT確定為假,否則,若非IT概念滑轉,則如果IT不是分析的而是可驗証的,則IT不是可驗証的.(5)哲道注:思考方法學可作為「功底」來發揮潛效,而不必囿於以「援引公式」的形態來被應用.tvb now,tvbnow,bttvb8 f! E/ T' N/ q
6 _6 H& I' y4 Q3 G- k

7 K& N6 r( V0 I原載於《明報月刊》1988 年十一月及十二月號
  f6 r. |' J& P2 X公仔箱論壇
. y# l9 r+ Z) h2 I公仔箱論壇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5 12:33 AM 編輯
( H* S7 h9 [" v3 z6 Q. ~公仔箱論壇
4 Y) [7 i: C/ D- k: D5.39.217.76思辯與宗教
) Y. X9 x& ]' f/ ]! ^! \" U
1 ^2 m1 T9 A) ^4 J0 h0 U
《從血路之旅到天國之旅》前奏
' O5 P7 j8 x; L: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Y/ Q9 Y7 `( }6 J' [8 M  i3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引言:來龍去脈
: W6 ^. v/ V( f8 y8 `6 C: I+ b% J$ m! N- l: v9 ^6 {
我比較傾向於有神論.不過:(一)我所設想的「神」的概念與基督教正統教條所說的「神」的概念不同﹔(二)我不認為基督教教條中的有神論能通過理性的途徑、即基於客觀的理據而被証明企圖由理性的途徑去証明這種有神論,我看那是徒勞無功的在下面提到的一場關於有神無神的辯論中,我就是在上述的思想背景下進行對辯的8 W. J! i! B; e8 u& {

0 z/ n& d2 R1 X0 Atvb now,tvbnow,bttvb1987年9 月30 日,基督教學園傳道會(一個國際性的基督徒組織,在全球150 個國家或地區有分會)的韓那先生(Michael Horner,加拿大學園傳道會的「國際巡回講師」)與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內進行了一場關於「有神論是否比無神論合理」的公開辯論(以下稱之為「九月辯論」).九月辯論的主辦機構為學園傳道會,筆者只是「受邀應戰」而已辯論的錄音內容由學園傳道會整理之後在1987年十二月號的《明報月刊》上發表當時筆者不在香港 ,只在事後才知道學園傳道會發表了辯論記錄借此機會對學園傳道會的熱誠表示由衷的感謝.5.39.217.76. Q& k, M& B& e- Y7 H% F4 Z
5.39.217.76' [" Z0 o0 U) S9 M8 s
辯論記錄登出後,《明報月刊》的主編先生囑筆者回應他收到的一篇批評九月辯論的文章:楊東川先生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耶?》(見《明報月刊》1988年三月號,以下簡稱為《魚樂》 )本文第Ⅰ部分就是對《魚樂》的批駁然而 ,對《魚樂》提出批駁,那只是本文的寫作緣起,而非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展示思考方法的具體運用,並由此引到對「思辯之道」作一探討(見本文第Ⅱ部分)
* b- j0 ?  K. _, N6 ltvb now,tvbnow,bttvb
. _  D% l( a4 L8 j$ d& @: {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4 l+ p; f  ?2 R& V, T3 f# r+ D" a4 s
I 部分: 批評與批駁tvb now,tvbnow,bttvb7 e7 B, Y' n* q+ `9 t) D
公仔箱論壇' F) K# m' n6 _+ F3 m$ {
《魚樂》有不少語意曖昧的說法,下文會以哲學上所謂「同情的了解」去考察其各種可能的解釋,且盡可能設想出最有利於《魚樂》的解釋,然後再論証那些說法在各種解釋下都站不住--即使在最有利的解釋下仍站不住.這種辯破的方式,是最強有力的辯破方式,也許會使得不慣於嚴格思考的人感到不耐煩,唯有看作「要求思考得精密銳利」的代價.
& }8 J1 d8 n& K9 V/ p) E) |3 `tvb now,tvbnow,bttvb
; ~6 B$ B; }. S0 V% ]9 g. f& d+ v一、不夠公平?
. Q; G4 I( G" l3 Z公仔箱論壇
" `3 B% K9 K2 u: B2 q0 T在刊登出來的辯論記錄中,「佐佐木小次郎」與「宮本武藏」誤記為「佐再木小次郎」與「公管武狀」此非《明報月刊》之誤,原來的辯論發言亦無此誤﹔可向保存現場錄音帶的學園傳道會求証《魚樂》質問:「把這兩名名滿天下的劍客改名......簡直是唐突武人,冒犯俠客,如非記錄之誤,該不該扣分?以示公平‘決斗’ ?」我的回答是:該扣分,如非記錄之誤.tvb now,tvbnow,bttvb3 J9 m1 n& t8 p

7 J. {6 e9 ?# Ntvb now,tvbnow,bttvb以上只是對《魚樂》所提出的一個次要的質疑作出了回應 .《魚樂》就評分公平與否所提出的主要質疑是:「該場辯論,既非比賽,又非像‘選美’特別聘定專家學者來評分,乃以八百名可能‘情緒化’了的現場觀眾 ,‘即興’似地打分數 ,據以判定李博士獲勝,毋寧不太公平?」公仔箱論壇: ~# I: N$ f. F
從文意看,這個質疑以修辭問句的形式表達了一個含蓄的論斷 ,即認為那樣判定勝負是不夠公平的.所用的「不太公平」幾字 ,理應是指「不夠公平」 ,而不是指「並非太過公平」.理由是:世上任何評判制度都可以說是並非「太過」公平的﹔縱然是最公平的評判制度,都可以叫做是一種並非太過公平的制度.由此可見,《魚樂》的說法若要構成批評的話,「不太公平」在此就不能直解為「並非太過公平」.那麼該作何解呢?據文意推定,應解釋為「不夠公平」.
8 A: j5 C, R7 R- P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d" j1 ~; d# o8 q5 r7 W3 t2 v
九月辯論的評判制度是否不夠公平?該評判制度是由韓那先生提議,本人接受,並由學園傳道會正式確定下來的我看不出該評判制度有何不公平之處,否則我也不會接受了至於韓那先生,相信他也不會認為該評判制度有什麼不公平的地方(那是他自己建議的評判制度,且是他在各地進行巡回辯論時一直沿用的評判制度 ,此制度從未使他敗過,除了今次是例外)現在《魚樂》卻明察秋毫 ,對此評判制度提出質疑這個質疑本應由韓那先生或學園傳道會主答 ,但筆者既然同意了該評判制度,那就不妨對這個質疑也予以回應.
1 d1 z! X& g" j' btvb now,tvbnow,bttvb% D3 Q% d" ]7 U3 u2 J6 @" v
「九月辯論的評判制度不夠公平」,這個論斷在《魚樂》的說法之中最多只有下面三個支持的理由,可是那些理由沒有一個能夠成立.以下列述那些理由並即時提出駁斥tvb now,tvbnow,bttvb% F( f7 q3 h- ]1 R/ f# ?  d

- X$ Q% v8 h8 T: a* t( k(1) 評判並非專家學者--有些問題只有專家(或學者,下同)才具備足夠的專門知識去探討,像「多值邏輯是否比二值邏輯較適用於量子物理學 ?」之類的問題,這種問題通常是不會拿到辯論會的台上做辯題的.辯論會的辯題大都是一般性的問題,其評判亦往往不是專家九月辯論的辯題正是一般性的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專家評判才夠公平?tvb now,tvbnow,bttvb& L6 ]) `6 C!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q: W+ }7 z* J
再者,就算要請專家來做評判,到哪裡去找相應的專家呢?我們不能說:只要是專家就行了.比如婚姻問題專家也是專家,但卻不是相應的專家然則誰是與辯題相應的專家呢?世界上有火箭專家、腦科專家、邏輯專家......但誰是「上帝專家」?
/ e  o, J4 E9 U. I
& C* z+ K7 a5 h  m0 b假如認為神學家就是「上帝專家」 ,要請神學家來做評判,那麼可以提出下邊幾點質疑:
) J. D/ O2 t/ Z$ B5 l# jtvb now,tvbnow,bttvb
' I# v+ B" A2 y/ r5 ?' V3 k+ c第一、其所以要請專家做評判,理應由於專家的論斷可信賴,有客觀的驗証,而不是由於他們「叫做」專家 .然而神學家關於上帝存在的論斷有客觀的驗証嗎?如果有客觀的驗証,這種論斷為什麼不像科學論斷那樣被大家接受呢?
* I2 N5 b9 g$ M5 qtvb now,tvbnow,bttvb
% x9 M# p" P4 @; ]  A% t8 Z6 W公仔箱論壇【有人說:「上帝存在的証據在哲學上及科學上都豐富得很」[注]1 這是不負責任的講法就以科學而言,如果「上帝存在」的証據在科學上豐富得很 ,那麼「上帝存在」就是一個科學論斷了,且是一個有「豐富得很」的科學証據支持著的科學論斷了,但為什麼無法在任何一門公認的科學裡發現這個「科學論斷」的呢?】
: n0 U* ^. b1 U" c4 i# r  H$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l2 D& L" R; t( C- v5.39.217.76第二、要請的專家該是在有關問題方面有公認的地位 ,而非自封的「專家」可是神學家有關「上帝存在」的斷言根本沒有公認的地位,否則世上也不會有那麼多無神論者了.
" l) Y% p2 n2 Ztvb now,tvbnow,bttvb
# Y3 q* r( p% h, ]% btvb now,tvbnow,bttvb第三、神學家在「上帝是否存在 ?」的問題上都持肯定的立場 ,由這樣的「專家」組成評判團較為公平呢,還是由一千七百名包容了各種觀點的觀眾(主要是大學生,另有教職員和外賓)來做評判較為公平?[注]2
/ T* c$ m5 [' C, [1 N( }! c
3 i. p2 Q% |3 V! ]( N
(2 )評判可能情緒化--《魚樂》認為九月辯論的評判「可能‘情緒化’」,並據以斷定評判制度不夠公平.但「可能」情緒化不等於「事實上」情緒化.倘若《魚樂》能夠確定那些評判事實上情緒化 ,這點也許(只是也許)能構成質疑的理由.然而《魚樂》完全無法確定那些評判是否事實上情緒化,於是只好用「可能‘情緒化’」來作為批評的理由不過這樣的理由是弱不禁風的假如我說《魚樂》對九月辯論的指責有欠公平 ,理由是其指責「可能」情緒化--這理由能站得住嗎?(另一個問題:不知到什麼地方能找到「不可能」情緒化的評判呢?)
0 o! E: @" `$ b3 Q% b4 V5.39.217.76# b( d) f/ L8 ^' T% E0 |' d
(3)評判即興似地打分數--《魚樂》提出的最後一個批評的理由 ,就是指評判「‘即興’似地打分數」但何謂「‘即興’似地打分數」 ?如果那是指評判在判定勝負時可能情緒化,那麼這個批評不能成立:上一段已反駁過這種批評了.另一方面,如果那是指評判「當場判定勝負」,那麼這個批評也同樣不能成立,因為從「評判當場判定勝負」並不能推斷「評判制度不夠公平」.就我所知,辯論會的評判都是當場作出決定的﹔從沒聽過有哪位辯論會的評判需要把勝負的判定擱置起來,等回到家裡(比如說)在洗澡的時候才作出決定,到明天再將決定通知辯論會的主辦機構.評判聽過正反雙方陳辭之後,對雙方的表現已心中有數,為什麼不可「當場」判定勝負,而要(比方說)等回到家裡「當著浴缸」判定勝負才夠公平?9 |0 s% \5 v8 ?" Q" g* G
& b% r) x* a1 o7 {' E- P3 j3 z  U
二、虛晃一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6 B9 ?  Z

/ u- W( A1 w7 Q' _4 Y5 z5 x* Q1 ~《魚樂》批評九月辯論的「雙方只是虛晃一招 ,各說各話」.韓那先生的一方是否如此,本文無須多言.筆者的論辯是否如此?《魚樂》認為是如此.理由何在呢?其所提的理由看來有點散亂.現試盡量予以整理,將其理由列述並批駁如後.  m+ x  X% p3 w$ ^5 n, l: H; p

3 ^. y) i# A  [7 s) x/ E7 ntvb now,tvbnow,bttvb(1)離題--《魚樂》說:「韓氏旨在論証‘有神論較為合理’,而李博士卻未說出‘無神論較為合理’,而‘只是說我們沒有充分的証據去証明上帝存在是較上帝不存在為合理’.」《魚樂》用了「卻未」二字,表示認為反方「應該」但「卻未」去論証「無神論較(有神論)為合理」.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指責.反方有什麼必要去論証一個反方沒有必要去論証的命題?韓那先生是辯論的正方,正方的論旨是「有神論較無神論為合理」﹔筆者是辯論的反方,反方的論旨是正方論旨的否定,即「有神論較無神論為合理」這個命題的否定這個命題的否定就是「有神論並非較無神論為合理」,而不是「無神論較有神論為合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K: r" I4 o7 f: \& q+ b
5.39.217.76: V/ Q, W% l* D/ Q2 q
(2)四兩撥千斤--《魚樂》說:「他〔反方〕以四兩撥千斤的手法,把對方所謂‘支持神存在的論點’放在一邊不加討論,然後把重點放在澄清‘神的定義及其屬性’的問題上」這段批評說反方把正方的論點「放在一邊不加討論」,那大概是指反方沒有逐一反駁韓那先生的六個論証吧.但是「沒有逐一反駁」不等於「沒有反駁」.事實上從記錄可知,反方已經作出「一刀了結式」的整體性的反駁下列a、b兩點,第一點申述不予逐一反駁的原因,第二點指出無須逐一反駁的理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7 Z- E' B* I& D

; T* u) L. O! Q3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a.逐一反駁是不智的--韓那先生提出六個論証,我看那六個論証無一能夠成立.就以第一個論証來說,該論証的大旨是:由於價值判斷是客觀的,所以上帝存在.這個論証的毛病在於:第一、價值判斷是否為客觀的,這是一個極富爭議性的問題,至今未有定論.韓那先生用一個未有定論的觀點作為前提,那就使得他的論証缺乏說服力第二、退一步說,即使價值判斷是客觀的,可是怎能由此推論「上帝存在」呢?假如價值判斷可稱為客觀的,那麼(譬如)數學判斷就更可稱為客觀的,但我們能夠由此推論「上帝存在」嗎?「由於‘1+1=2’等數學判斷是客觀的,因此上帝存在」,這個說法能成立嗎?韓那先生的其他幾個論証也是一樣,要一一駁斥是不難的,不過要花不少時間,那就會陷自己於被動,被對方牽引住,跟著對方提出的一大串論証走而結果把規定的時間用盡.這在辯論會中是非常不智的./ l* k% U/ W- Z4 j7 H0 i% Y

- c6 V5 p1 t: X! A/ v公仔箱論壇
  
此中關鍵,在於提出論証通常只需要較少的時間,反駁論証則需要較多時間.當對手提出「由於P,因此Q」這樣的論証時,你如果要反駁,便不能單單斷言「P 推不出Q」﹔你還須要加上解釋,解釋P 為什麼推不出Q,否則你的反駁在一般聽眾聽起來就不夠說服力.然而一一解釋是要耗費較多時間的.我們不妨試試反駁下面一個大有毛病的論証,看看若要解釋那僅含三個句子的論証有什麼毛病,須要用多少個句子去說明該論証就是:
  e% }5 _* v6 a' s6 n公仔箱論壇
6 {& K& v- c1 ]2 P& I5 w有枝牙刷勝過沒有任何東西,5.39.217.76# d; V# @2 P( g) X
沒有任何東西勝過有個太太,
5 K. ]! g7 R$ r8 V& w2 F6 X因此有枝牙刷勝過有個太太.# U2 v# U" @+ W: N4 l
tvb now,tvbnow,bttvb- }, O6 Z+ y& b7 ^  \  W
tvb now,tvbnow,bttvb( B0 |+ l; p" c4 t& W( X  H( }
b.逐一反駁是不必要的--韓那先生的每個論証都含有「上帝」一詞,我的論辯指出他對這個關鍵詞語的意義沒能作出適當的釐清,並解釋了為什麼這樣會構成其論証的致命傷.一經揭示出那六個論証共同有的致命傷,即無異給了那六個論証以致命的一擊當你能夠一刀就把眾多的敵人全部了結時,你是無須把他們逐個砍死的--除非你是虐待狂,那就另當別論.同理,當我們揭示了一堆論証全部都有某個致命的破綻時,我們也無須費神去逐個再駁一次--我們無須像一個怕得要死的「神經衰弱懼內者」那樣,在太太死了之後還要「以防萬一」:堅持要把太太先行火葬然後再拿骨灰去土葬.我們不必多此一舉,對嗎?
$ R  i* q, [2 x. N' V( `tvb now,tvbnow,bttvb( b- R: p) k) o/ G* }8 p% \
三、上帝與石頭
$ b% v* J/ e' H- j/ `+ J& {+ Z9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 {1 ^' E!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九月辯論中,筆者對「無所不能(的上帝)」這個概念提出質疑:「上帝能否造出一塊連他自己也舉不起的石頭?」這個問題以下稱為「上帝與石頭」的問題 .《魚樂》就此問題提出批評說:「所謂‘造一塊連他自己也不能舉起的石頭’ ,是一個一千年以上老掉牙的命題,問題在乎這個前提並不成立,自然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否則也就不是無所不能了.」有支牙刷勝過沒有任何東西,沒有任何東西勝過有個太太﹔因此,有支牙刷勝過有個太太.這短短的一段話(姑稱之為「......老掉牙......」),有一長串的毛病茲列舉如下.
3 Q$ n$ o! f; f3 Ktvb now,tvbnow,bttvb
" c0 d- U) J, ztvb now,tvbnow,bttvb(1) 不相干--說某某命題「老掉牙」,這跟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毫不相干.一個命題是否「老掉牙」是一回事,該命題是否正確卻是另一回事「1 +1 =2 」、「耶穌在伯利恆出生」等等陳述也是「老掉了牙」的命題 (如果命題也有所謂老不老掉了牙的話),但由此即推論或暗示該等命題為不確當,這種論辯方式本身才是不確當的.
- `* V( g8 m$ X' b( @4 L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d& @; ]) i
(2) 無的放矢--在邏輯中,「命題」指有真假可言的陳述.可是「造一塊連他自己也不能舉起的石頭」並不是一個有真假可言的陳述 ,而只是一個謂語(缺主語).儘管以同情的了解去看,也無法確定當《魚樂》將這個謂語叫做「命題的時候,那究竟是指「上帝能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呢,還是指「上帝不能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的石頭」.但無論其所謂的「命題」指這兩個陳述之中的哪一個 ,《魚樂》的說法都是無的放矢,因為此說法意味著反方肯定了這個命題而《魚樂》卻要反駁這個命題,然而反方根本沒有肯定這個命題反方僅僅提出了一個質疑:「上帝能否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的石頭?」這是一個問題,不是一個命題.tvb now,tvbnow,bttvb4 X* v3 s8 e; r* ]* B" @
6 m! E2 i) A! x. K- z
(3)誤解邏輯--「這個前提並不成立,自然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魚樂》這個說法是錯謬的.很多人都以為「前提若假則結論必假」,其實這是一種流行的錯誤觀念,是對邏輯的誤解.一個邏輯上對確(logically valid)的論証,只保証前提若真則結論亦真,但不保証前提若假則結論亦假.例如,從「所有狗都是人 ,孔子是狗」這組前提可以推出「孔子是人」這個結論.此論証的前提是假的,但其結論卻完全真確.(3)tvb now,tvbnow,bttvb' \/ M0 B, d% d
(4)竊取論點的謬誤--整段「 ......老掉牙......」所含的「論據」是什麼呢 ?從文脈看,就是「上帝是無所不能的」(原文:「......否則也就不是無所不能了」).可是,以此為論據來反駁九月辯論的反方,那就犯了邏輯上稱為「竊取論點」的謬誤,即是把不能視為當然的論點視為當然,詳言之就是先下結論,設定了在討論的語境之中恰恰有待論証或有待証明的論點,即「上帝是無所不能的」這個說法在九月辯論中,反方對這個說法提出質疑,這個說法在該辯論裡正是一個有待論証的說法但現在《魚樂》卻視此說法為當然,將這個說法用做論據,企圖以此回應反方的質疑,而反方所質疑的剛好就是這個說法這麼一來,《魚樂》便犯了竊取論點的謬誤.
/ ^9 _/ x: X8 E- _" p5.39.217.76
4 A3 B3 V: e8 d8 n! h! h-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附:子矛子盾法】筆者教「思考方法」這個課時 ,助教常說最怕碰到學生提出似是而非的講法一個言論倘若明顯錯誤,你只消直指其非,大家就會明白.但要破斥似是而非的言論就最考功力了你單單說「那是錯誤的」,別人不會心服.然而要指出毛病在什麼地方嗎,卻又殊不容易,因為個中毛病每每是紊亂扭結、夾纏不清的,要一一拆解就十分費煞心思.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試用我戲稱之為「子矛子盾法」的技巧去對治,那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策略可望能夠點醒對方明白自己之非.「......老掉牙......」一段話就有似是而非的性質.這段話只含四個短句,但句句都有毛病其個別的毛病已在前面剖析過,至於其整體的毛病,則在於似是而非.如果這種「駁論」對九月辯論的反方也算構成了一種有效駁斥的話,那麼,下面一番似是而非的說法對《魚樂》一文也算構成了一種有效的駁斥了:「《魚樂》裡面有許多老掉了牙的命題,問題在乎這些前提並不成立,自然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否則也就不是邏輯了(「子矛子盾法」展示完畢.)公仔箱論壇9 W, U4 t: A9 I" q& g
tvb now,tvbnow,bttvb) t2 ?! R7 P% ?
:對於我的辯論立場來說,我不必斷定「上帝無所不能」這句話有矛盾﹔我只是要指出「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無有不善......的上帝」這個概念有疑點 ,有必要釐清.準此,「上帝與石頭」的問題對我的立論而言並不是關鍵所在 ,而只是我在質疑上述概念時順手用的一個例子.另有許多例子都是隨時可用的,比如:「上帝能否創造一種永不能被毀滅的東西?」此外 ,在辯論中我還舉了這個例:「無所不在的上帝是否也在這個擴音器之內,也在我們的耳朵及大腸之內?這個疑問輪到韓那先生答辯時,並沒有得到答覆,仿佛我從沒提出過這個疑問一樣.公仔箱論壇, I; w% ]' c9 x2 v+ X9 H. h
四、上帝超越邏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y1 A& g2 n

# Y1 Q2 G0 {' ~1 s' y「上帝與石頭」的問題,旨在質疑「上帝是無所不能的」,質疑這個說法是否隱含邏輯矛盾.有的教徒一旦發覺自己關於上帝的說法被批得無法回應、陷於理屈詞窮之境(特別是陷於邏輯矛盾之中)的時候,就會發起蠻來,忽來一句:「總之,不管怎樣,上帝是超越邏輯的.」《魚樂》有關「上帝與石頭」的評論,也是突然一轉,用了這種公式來作總結:「質言之,上帝是超越於邏輯學的矛盾律的,因邏輯只能限制人,卻不能拘束神.」公仔箱論壇" w0 W8 w' `$ W# M. Y# s" y' @$ s
這是一種頗為流行的論調,值得細加分析如下.
; D/ o; l( f5 t6 s: n  p7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E7 V) P) V" f3 o$ ]% }8 ]公仔箱論壇(1)語意曖昧--「上帝超越邏輯學的矛盾律」、「邏輯不能拘束神」一類的說法究竟是什麼意思?「某甲作奸犯科,卻能逍遙法外,法律也不能拘束他」、「某乙犯法被捕,卻能越獄逃去,監牢也無法拘束他」、「某丙雖結了婚,但經常在外頭花天酒地 ,他的太太也拘束不了他」......這些說法我們知道是什麼意思,然而「邏輯不能拘束上帝」卻是語意曖昧甚至是毫無意義的 .你能指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你能解釋清楚何謂「上帝超越於邏輯學的矛盾律」嗎?5.39.217.761 b/ g+ b  q/ L* H
& _: R* X7 X" V) q3 I* N- ]' ]
(2)代價--設若申辯者宣稱:「上帝是超越矛盾律、不受邏輯拘束的﹔意思是說,上帝在思想和說話時可以違反邏輯的矛盾律」(稱此論調為「矛盾超越論」)那麼,在此解釋下,「上帝超越矛盾律,不受邏輯拘束」之說就只是廢話而已 ,因為任何人在思想和說話時都「可以」違反矛盾律(誰都「可以」說些自相矛盾的話,世上不是有很多人說話自相矛盾的嗎?),只不過違反了矛盾律就要付出代價吧了.其代價就是:那違反了矛盾律的思想和說法是必然錯謬的 ,因為違反矛盾律即等於自相矛盾,而自相矛盾的陳述是必然為假的.例如「李白寫過詩並且沒有寫過詩」 ,這個自相矛盾(違反了矛盾律)的陳述就是必然為假的.
0 H1 L6 C6 [# _; v
0 F0 B9 T% M* g. X( d2 {6 Q(3) 上帝與矛盾--討論到此,有些申辯者會說:「世人違反了矛盾律固然會自相矛盾,但上帝違反矛盾律卻不會自相矛盾」可是這樣的申辯全然站不住,因為:
$ y9 i9 k$ e2 B3 Z公仔箱論壇) d- f: m5 k: V( w* _
第一、如前所述 ,違反矛盾律即等於自相矛盾,所以「上帝違反矛盾律卻不自相矛盾」就等於「上帝自相矛盾卻不自相矛盾」,而這句話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tvb now,tvbnow,bttvb0 h% g; v6 Y5 V) `* S( o
公仔箱論壇4 L7 ?& T1 O5 I. j8 j+ I8 N
第二、一個陳述如果自相矛盾,任誰說出來都是自相矛盾的.自相矛盾的說法,不管出於上帝之口(如果上帝有口的話)還是出於凡人之口,都是自相矛盾的說法.假如基督教的上帝對你說:「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並且可以有別的神.」或者伊斯蘭教的「真主」對你說:「你們可以擇娶你們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妻,而且你們不可以那樣做.」這時你會覺得摸不著頭腦,無所適從,對嗎?那是由於這些話違反了矛盾律,是自相矛盾的--縱使出於上帝或真主之口,仍是違反了矛盾律,仍是自相矛盾.公仔箱論壇1 n+ j: i3 F# \4 ~& F$ U$ ^& \9 o

8 a5 _& y4 g/ P4 |. D
  
(4 )混淆了「上帝」與「關於上帝的說法」 --所謂「上帝超越矛盾律,不受邏輯拘束」,這種論調常被用做絕境中的遁詞.持此論調的人,往往是在發覺自己關於上帝的說法有邏輯矛盾時,就企圖倚賴這種論調來蒙混過關.許多教徒都混淆了「上帝」和「關於上帝的說法」,以為如果上帝不受邏輯拘束,那麼他們關於上帝的說法也不受邏輯拘束(於是可以信口開河,從心所欲了?).但是「上帝」並不等於「關於上帝的說法」.剛才已破斥了「上帝不受邏輯拘束」一類的論調 ,至於「關於上帝的說法不受邏輯拘束,即可以違反矛盾律而不自相矛盾」,這種論調更明顯是荒謬的.例如「上帝存在並且不存在」,這個關於上帝的說法就是違反了矛盾律的 ,你能說它沒有自相矛盾嗎?公仔箱論壇! P  j- S3 S5 f: [- m
+ X  P2 F6 K+ Q7 i
總結言之,當矛盾超越論者企圖用矛盾超越論做擋箭牌 ,以掩護自己所犯的邏輯錯謬時,他們所持的其實只是一個虛幻的擋箭牌--一個什麼也擋不住(尤其擋不住箭)的「擋箭牌」而已.tvb now,tvbnow,bttvb% Z* Q) d- Y4 y& U8 a" y7 a' s# T

9 H! s( p9 X: N. E9 I五、信仰馬腳及其他
* I9 {1 l( n  T( e9 }7 s! C. }

- ^3 e+ _* a! }  f5.39.217.76《魚樂》最後一段說 :「總的來說,李博士的大言炎炎,雖然號稱‘擊敗’了韓那氏的信仰,卻沒有提出另一個更高超的信仰,這正陷入現代‘世俗主義’(Secularism)的窠臼!無形中,這也是一種沒有宗教信仰的信仰,一個比其他的宗教力量還要大的宗教,不可不察!」公仔箱論壇7 \. t; s  ~4 R: h- y! t6 g

# R# F4 N( Y4 g, I9 D. h5.39.217.76(1)莫名其妙--《魚樂》批評反方「卻沒有提出另一個更高超的信仰」,這種批評與前述「李博士卻未說出‘無神論較為合理’」那種批評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莫名其妙.反方有什麼必要「提出另一個更高超的信仰」呢 ?在九月辯論中,反方的論旨無非是「有神論並非比無神論合理」 .至於「提出另一個更高超的信仰」,這根本不是反方須要做的工作.反方有什麼責任去做他沒有責任去做的工作呢?5.39.217.761 l% a' @1 u( d3 T. y0 S

( J7 E8 X* o9 @" f$ `3 U" stvb now,tvbnow,bttvb(2) 世俗主義?--《魚樂》跟著說 :「這正陷入現代‘世俗主義’ (Secularism)的窠臼!」有什麼理由可用貶義詞「窠臼」來指稱世俗主義?《魚樂》沒有給出任何理由.且撇開這點不論.什麼是世俗主義?原文在這個詞後邊附上英文,表示以secularism一字為準.根據《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北京,1986 年版),secularism是指「注重現世而不注重死後世界的一種社會運動〔或思潮〕 」.「世俗主義」的意思既如此,反方在九月辯論中的發言跟這個主義有什麼關係?退一步說,縱然反方的論旨屬於世俗主義,那也不能構成批評的理由,因為《魚樂》並沒有論証世俗主義有何不妥.公仔箱論壇$ x- d* @: ]+ g
tvb now,tvbnow,bttvb0 K8 G: B- h! j# \
(3) 一種宗教?--《魚樂》接著說:「無形中,這也是一種沒有宗教信仰的信仰,一個比其他的宗教力量還要大的宗教,不可不察!」不可不察的是:$ `, E  r! J2 p7 @+ w3 l

" m  ~+ m6 s# I+ |  \5.39.217.76
(a)這裡的「這」字 ,照文脈看,可指「沒有提出另一個更高超的信仰」.但為什麼「沒有提出另一個更高超的信仰」就是一種信仰 ,而且還是一個宗教,那是無法理解的
5 l( b! P& Z& x3 C9 Y$ D
& F$ l% G9 _4 N/ u公仔箱論壇(b)試以同情的了解去看,將「這」字解釋為指稱世俗主義.在此解釋下,「這(世俗主義)也是一種沒有宗教信仰的信仰」就不算是無法理解的,可惜與反方的論辯毫不相干,因為反方既沒有援用也不是要去証護世俗主義.
0 z4 K1 N# R' W( W' ^* e2 z8 W公仔箱論壇( Q2 x6 b5 |- y/ E
(c)最後,若把「這」字解釋為指稱反方的論旨,那麼《魚樂》的說法就不算毫不相干,然而卻是匪夷所思的,因為此時該說法等於宣稱反方的論旨「有神論並非比無神論合理」乃是一種信仰,而且是「一個比其他的宗教力量還要大的宗教」.當我們對有神論和無神論的合理程度加以評估,進而判斷前者並非比後者為合理時,如此便算做構成了一種信仰和宗教,這難道不是匪夷所思?tvb now,tvbnow,bttvb4 \" B% J1 h9 k; e# v
: n& G7 u# Y. F) s
【按:考慮這個說法:「互選就是互相鼓勵參加世界小姐競選,互助就是互換賢內助.」這個說法可視為歪曲了「互選」和「互助」的詞義歪曲詞義是一種文字把戲,拿來開玩笑是無妨的,但對於思考和討論則往往有害(有誤導性).若將任何判斷都叫做「信仰」,甚至叫做「宗教」,那就是歪曲了「信仰」、「宗教」等詞的詞義.一般來說,任何人都要下判斷.假如任何判斷都是信仰,而且構成宗教,那豈非任何人都是教徒了?全世界的人都是教徒--這不過是某些教徒的主觀願望吧了.】公仔箱論壇% W8 R% w4 I4 U3 ^% F  R+ \- x
. {& U* K" n# m" x. W& e9 ]& l
(4)最後的馬腳--《魚樂》的結束語,含自相矛盾今揭示其自相矛盾之處,以結束本文對此文的批駁.
" L8 f0 b8 j& c6 l6 u  {/ h0 l. @6 ?2 J8 K+ ]! d" h' v
剛才分析「這也是一種沒有宗教信仰的信仰,一個比其他的宗教力量還要大的宗教」這句話時,還剩下最後一點沒有駁斥,那就是:這句話是自相矛盾的.所謂「沒有宗教信仰的信仰」,無論那是什麼,至少不是一種宗教信仰.但當我們說某種信仰構成了一個宗教(「一個比其他的宗教力量還要大的宗教」)的時候,那就意謂該信仰是一種宗教信仰.「某某信仰是宗教信仰並且不是宗教信仰」,這就是《魚樂》的結束語所含的矛盾如上所言,自相矛盾的說法是必然錯謬的.很多沒有學過邏輯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起碼知道自相矛盾是致命傷.寫了情信就拿去復印留底的人,或許就是為了寫下一封信時可拿來參考,防止自相矛盾,以免露出馬腳呢.不知《魚樂》在結束時露出的這隻馬腳,如何收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k' P+ \/ i* }# E$ i5 U
: J. I: g6 U% e1 k8 {" s7 M( Z, w/ [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5 11:14 PM 編輯
2 n5 ], @. [# R6 J  G& w9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G: b' C* O4 T) H- M$ R, ]tvb now,tvbnow,bttvb第Ⅱ部分: 詭辯與思辯5.39.217.76* N7 q4 u' Y' K" P+ {* e  Z

# ]1 D% K4 e2 t9 q3 F& r' q公仔箱論壇一、順手一刀破盲辯

5 m. g% o) s$ h7 u8 q0 w8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s0 A+ ^; ~  L7 B
如前所述,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於例示思考方法的運用,並由此引到對思辯之道作一探討.茲承接前面「上帝與石頭」的問題,順便破斥一些關於這個問題的詭辯,以此作為討論思辯之道的踏腳石.
  H5 K4 T- i6 a1 O" g4 }' U% ]
6 |9 I; b# Q" P* O讓我們造「盲辯」一詞來指稱「盲撞式」的、盲目胡混的詭辯.那是詭辯之中最劣的一種.下邊要破斥的論調,就是一種盲辯.
+ z+ _) n# i3 I% b* f( R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J/ `7 h" e8 j5 U! X
一本借武俠小說的形式來「傳道」的宗教書[注]4表示,從某三個角度就能解決「上帝與石頭」的問題.為方便稱呼,暫稱此論調為「三個角度論」,簡稱為「三角論」.由下面的分析可見,三角論的三個角度,叫做「盲角」似較貼切一些.現在著手分析這三個角度.tvb now,tvbnow,bttvb* G1 j0 J' Q/ H/ `5 e# Z( M2 d7 f5 h
公仔箱論壇" y/ G" x) Z' D4 U. T1 ~: S- z
(A)三角論之第一盲角:概念錯亂
6 l4 w4 `, `( O( @' p) _' b/ \  ~+ p
1 B6 b+ q1 X( R/ J/ k「你說讓‘上帝’去‘搬起’時, 似乎將物質界一種有限的能力混淆地應用到非物質界的上帝身上, 在物質界的觀察中,‘搬起’的行動是有限的, 而我們說到上帝的能力時, 卻是無限的,我們用‘搬起’一辭加在上帝身上,事先已意涵有搬不起的可能性, 這是混亂辭句應用的不同領域,將有限能力的辭句勉強加在無限能力的領域上,自然因此制造出一個矛盾命題以說明上帝並非全能,但這只是魚目混珠的方法,不是基於真正的理性推論.」[注]55.39.217.766 m9 t: R  I6 b5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R# b1 ]! |" B2 J9 _
我們試認真地問問自己:可知道上面一番話究竟說了些什麼、論証了些什麼嗎?
/ G3 o- V# `/ u+ T! p1 Y4 B  W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Y* `7 [. I9 p9 L4 d9 V
(1)「將物質界一種有限的能力混淆地應用到非物質界的上帝身上」是什麼意思呢?怎樣算是將一種能力應用到上帝身上?是否摸上帝一把?踢上帝一腳?高呼上帝因而嚇得上帝一跳?......再者,如何算是將一種能力「混淆地」應用到上帝身上? 是否胡亂地摸上帝一把?胡亂地踢上帝一腳?胡亂地高呼上帝因而嚇得上帝胡亂地一跳?......
; |& T4 K# r( @* G+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3 Z) s0 q: R- c(2)「我們用‘搬起’一辭加在上帝身上, 事先已意涵有搬不起的可能性」,這個講法恐怕是信口開河現在我們就用「搬起」一詞來說及上帝(三角論者稱此為「加在上帝身上」):「上帝必能搬起任何東西」這意涵了什麼「搬不起的可能性」呢?
9 K/ O5 I. s9 T& `# e
% M! T' D. A7 w, l) D0 H- m" t9 Ctvb now,tvbnow,bttvb(3)「這〔用‘搬起’一辭加在上帝身上〕是混亂辭句應用的不同領域, 將有限能力的辭句勉強加在無限能力的領域上,自然因此制造出一個矛盾命題以說明上帝並非全能, 但這只是魚目混珠的方法,不是基於真正的理性推論.」這段話正是一番盲目混亂的說法,不是基於真正的理性推論的--公仔箱論壇7 k, W4 K2 s3 Z) V9 j  Q' d: W6 D: \
5.39.217.76# _4 P% w" Q6 e5 R% v/ b
第一、邏輯並無「混亂〔混淆〕辭句應用的不同領域......自然因此制造出一個矛盾命題」這麼一個原則.不僅如此.三角論的這個說法根本是錯謬的.理由如下.混淆辭句應用的不同領域即是把語辭胡亂配搭,例如「這交響樂有半斤重」、「他把核能應用到2這個數的身上」等說法就犯了胡亂配搭語辭的毛病(三角論恰恰充斥著這種毛病,所謂「將......能力......應用到......上帝身上」,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像這樣把語辭胡亂配搭,結果會制造出無意義的辭句,而不會「自然因此制造出一個矛盾命題」,因為,矛盾命題是必然為假的,但無意義的辭句卻連「假」這個資格都缺乏,因為無意義的辭句根本稱不上真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3 q6 M+ G/ w

, S. b% n% l7 ?! ?: w第二、「將有限能力的辭句勉強加在無限能力的領域上」,這是一種語意曖昧、文理錯亂的講法什麼是「無限能力的領域」呢?那大概是指上帝(「......加在上帝身上......加在無限能力的領域上」).問題是:上帝是一個「領域」嗎?如果上帝是一個「領域」,那麼「上帝對亞當說」豈非涵蘊著「一個領域對亞當說」?這是什麼意思?另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是:何謂「有限能力的辭句」?世界上有清晰精練的辭句,有曖昧錯亂的辭句(可參考三角論)﹔有優美動人的辭句,有丑劣絕倫的辭句(可欣賞三角論)﹔然而什麼是「有限能力的辭句」呢?(有沒有「無限能力的辭句」?)看來「有限能力的辭句」這個辭本身,只是一個「沒有能力的辭句」而已.
; {" b/ _8 p0 c/ [4 p公仔箱論壇$ P+ S. E8 G" s  m6 f6 o
(B)反面教材,自廢自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V1 O- n# v+ p  k  R

5 z3 r1 I1 \' T9 ztvb now,tvbnow,bttvb誠實的人不肯詭辯,聰明的人不肯盲辯.詭辯而至於盲辯,企圖僥幸過關,那是既愚蠢又不誠實的行徑﹔一經拆穿,即成笑柄.用胡混的言辭去詭辯、盲辯,這是正派的人所引以為戒的.雖然三角論者透過小說角色之口稱贊自己的說法「確是分析細微」[注]6 ,但剛才的分析卻顯示出:那一類的說法確是盲辯,確是胡言亂語吧了.
' g: O$ M/ l. b/ e5 N' X- U3 v0 i5 ftvb now,tvbnow,bttvb6 N! h5 ]- f0 C: S) i8 H
有的言語需要相當聰明才可以了解,有的言語需要我們設想自己相當愚蠢然後再去同情地了解後者往往是胡言亂語.當然,胡言亂語不一定是全無用處的,比如可拿來做思考方法的反面教材--正如白痴也不一定是全無用處的,他們可以使人注意到優生學的重要性.[注]7 公仔箱論壇; i! [9 O/ J; D: G

; j6 s% {" n- r4 W' D-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管怎樣,現在我們就以同情的了解去考察三角論的第一個「角度」其實要說些什麼吧.以最最同情的了解去看,這個「角度」要說的大概就是:「‘搬起’一詞指稱物質世界(經驗世界)裡的一種事情,因而是哲學上所謂的經驗詞語,可是經驗詞語不能用來說及非經驗的、屬靈的上帝,否則就是‘混亂辭句應用的不同領域’依此,‘上帝能否造出一塊祂自己也搬不起的石頭?’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個問題用了‘搬起’等經驗詞語去說及屬靈的上帝.」tvb now,tvbnow,bttvb4 D6 F2 Q# G+ b& d( l1 p- `. z# d/ U
: q. y$ E; V! Z  Y  f5 E
假如第一個「角度」具有以上的表述,那就是一個較為清晰(不等於正確)的論証了(稱之為「論証K」)但為什麼三角論卻要兜來兜去,扭來扭去,用錯亂的言辭來蒙混一番呢?這也許跟思維能力、文責意識等因素有關,不過那不是本文要探究的問題這裡只考慮:論証K 有沒有什麼破綻呢? 答案是:有,至少有兩大破綻.* w+ d- D0 B  \' E
- u' X' L, J9 ]& M
第一、這個論証宣稱不能用「搬起」等詞語來說及上帝,然而三角論的其他兩個角度(見後)卻用了「搬起」一詞來說及上帝(說上帝能搬起任何石頭),這麼一來,三角論的第一個角度(同情地了解為論証K)跟第二第三個角度就互相衝突,使得三角論成為一種自我推翻(self-defeating)的論調了.tvb now,tvbnow,bttvb4 f/ F8 o  t7 v  a7 ^. V( {
8 q* }, g; T# u5 m2 I
第二、倘如論証K 所言,經驗詞語不能用來說及上帝,那麼,、「上帝對亞當說」「上帝懲罰罪人」、「上帝大為震怒」等等在基督教中常見的說法都是毫無意義的了,因為「說」、「懲罰」、「震怒」等等都是經驗詞語[注]8 .由此可見,靠論証K 來護教的話,其護教作用就只有自掘墳墓、自廢自毀的效果而已." b! H0 e8 v  y: U- h  W
& q" ^" l1 Q1 Q4 D& l6 T+ s
(C)三角論之第二盲角:顛倒邏輯
3 _  G9 v6 c2 [$ s,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6 u2 W3 `* m  P; w* ^
三角論者到底認為所說的三個角度合起來才能解決「上帝與石頭」的問題呢,還是認為每個角度都能單獨地解決該問題呢?三角論者沒有表示,只是在試了第一個角度之後,似乎沒有什麼把握,也不知道究竟行不行,於是就多試一兩個角度來碰碰運氣至於那些角度是否同第一個角度互相衝突,那就理不了(看來也兼顧不了) 這麼多了.[注]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S6 I% Z' ?! C; _2 \$ G  D

4 J; E- {, w# t" Q2 }& Stvb now,tvbnow,bttvb第二個角度斷言:「若先預設上帝是全能的,那麼你這命題【從第一個角度開始尋尋覓覓,一直找到這裡,也找不到‘這命題’指什麼同情地了解,那是指從‘上帝是全能的’這個假設所推出的一個矛盾命題】就變得自我矛盾,而不是上帝全能性的矛盾了.因為若預設上帝全能,這命題應改寫成:「祂有足夠能力搬起‘所有’東西(這是全能的定義), 卻‘搬不起一石頭’.【原文在此缺了一個引號】若‘所有’一辭是窮盡一切的話, 有一石頭搬不起,就是邏輯上的矛盾.所以‘上帝能否造一石頭重到自己搬不起’這句話,本身有邏輯上的矛盾,應該取消,更不能用以証明上帝是不全能的.」[注]9
4 `! I, [' @* Y9 }2 _1 ?! X; j. y公仔箱論壇5.39.217.76( }. h( H" R1 T; m+ q
這麼雜亂、胡混、血肉模糊的「一團推理」, 你能掌握得住其中的「思路」嗎? 且輕鬆一下,先玩一個叫「大搜索」的有獎游戲,就是勇往上面那堆模糊的血肉或「一團推理」之中去搜索「思路」獲獎條件及所得獎品列明如後:
9 H) j- C3 u& L, S# d- p5.39.217.769 Q+ [8 ]* w- n
游戲玩過,現在開始分析( I* f/ @5 S8 @! {3 y1 M/ f

9 x1 ?1 i! B! H3 h(1)「‘上帝能否造一石頭重到自己搬不起’這句話, 本身有邏輯上的矛盾」,這句話本身有邏輯上的無知「上帝能否造一石頭重到自己搬不起」這個句子,表達了一個問題,此問題是無所謂有沒有邏輯矛盾的,那就像「達芬奇能否畫出一個圓的正方形?」這個問題一樣,並無所謂有沒有邏輯矛盾.
* a/ m$ ]( L4 C6 o8 y# [  ?! F5.39.217.76
  s5 m' _: e2 A2 _. C" l! k. y公仔箱論壇縱使「達芬奇能畫出一個圓的正方形」這個陳述有邏輯矛盾,但剛才那個問題(注意「能」與「能否」的一字之差)卻無所謂有沒有邏輯矛盾.(此外,三角論把「有足夠能力搬起所有東西」說成是「全能的定義」,那也是錯誤的﹔這點留待後面批判第三個角度時一起批判.目前只取第二個角度所犯的一項最荒誕的錯謬予以批駁如下.)公仔箱論壇$ \% w2 F1 r$ z: Z6 a, s8 g; w+ v

, u( t, r  }3 e# E5 p4 ^3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如果從某個假設P 可以推出矛盾命題,那麼我們就可以下結論說:原先的假設(即P)含有矛盾舉例說明,讓我們假設P:「凡人有頭,秦檜是人,但秦檜無頭」由P 的首兩句「凡人有頭,秦檜是人」可以推出「秦檜有頭」,然而P 的最後一句又斷定「秦檜無頭」,因此由P可以推出矛盾命題「秦檜有頭並且秦檜無頭」.據此,我們可以下結論說:原先的假設P 含有矛盾.這個論証是歸謬法的一例,那只是邏輯ABC 從「上帝與石頭」的問題引出對「上帝是全能的」這個陳述的質疑,即可應用歸謬法.我們先假設(暫時假設)「上帝是全能的」,如果由這個假設能推出矛盾命題「上帝能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全能者能造出任何石頭),同時又不能造出一塊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全能者能舉起任何石頭)」,那麼,由這個推出來的矛盾命題就可以下結論說:原先的假設「上帝是全能的」含有矛盾可是三角論卻剛好顛倒過來,宣稱如果由「上帝是全能的」這個假設(在三角論中叫做「預設」)能推出矛盾命題,那也只不過表示該命題「變得自我矛盾,而不是上帝全能性的矛盾」.筆者探究並講授思考方法多年,如今竟在一番宗教言論裡發現了一種跟全世界公認的邏輯完全不同--恰恰顛倒過來--的「顛倒邏輯」,可謂意外收獲.tvb now,tvbnow,bttvb! e. U7 a4 X* d: b8 T- L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a. }# G6 G9 |0 e
(D)三角論之第三盲角:胡混推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4 w: M, t0 ]5 p( C! [

( {9 k1 o) z6 n+ f「讓我們先把‘造石頭者’與‘搬石頭者’分開, 暫稱前者為X ,後者為Y. . 假若Y 能搬起所有重量的石頭, 他的能力無限. . 由於Y 的能力無限,X 造不出一個石頭Y 搬不起, 並不構成X 本身能力的限制. . 總結一句,不論X 等不等於Y ,X 與Y的能力都沒有因你這問題而被限制了. . 今X與Y 都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頭, 則他們同是全能的,而X等於Y 就是上」.[注]10
2 C! l8 S3 y- O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2 `/ h7 U) n" x4 ^" o. ~tvb now,tvbnow,bttvb此說之謬,至少有下列幾點:
( T. o/ T; ^/ ?3 J% j# _8 wtvb now,tvbnow,bttvb  v/ f' f. V- P: g
(1)「假若Y 能搬起所有重量的石頭, 他的能力無限」這個推斷不能成立,因為「Y 能搬起所有重量的石頭」並不涵蘊「Y 能做一切事情」.譬如說,假定Y 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頭,但不會破解盲辯,你能說「他的能力無限」嗎?5.39.217.760 x; w/ [- A2 D8 \! u( I
5.39.217.76) ?, P+ Y# Y8 F
(2)「由於Y 的能力無限, X 造不出一個石頭Y 搬不起, 並不構成X本身能力的限制」,這個說法滑稽不滑稽?設使Y 向X 挑戰:「你能造出一塊我搬不起的石頭嗎?」X回答:「我不能,但我仍堅決認為自己的能力是無限的,可是我造不出一塊能令你搬不起的石頭.」這樣的回答荒謬不荒謬?
8 F' O; o" d! H& ~* J4 k( @$ r1 H5.39.217.76【設d為無敵者,c 自稱能力無限,卻打不過d,就說:「由於你是無敵者,因此,我打不過你並不表示我的能力有限.」此說站得住否?】[注]11
5 O1 x; W+ z* D9 s5.39.217.76
6 v; E$ X5 h7 p& k% N$ ^(3)「不論X 等不等於Y ,X 與Y 的能力都沒有因你這問題〔‘上帝與石頭’的問題〕而被限制了」.這個講法暴露了一種信口開河的陋習.搬石頭、造石頭的能力也許會由於飢餓、疲倦等因素而受到限制,但卻不會因那個「問題」而受到限制的.
3 q4 ]8 \+ [3 v& y2 Q5 e9 ]公仔箱論壇
+ @; @2 Z* \% \0 y. b0 M公仔箱論壇(4)三角論暗設了X 能造出任何重量的石頭,又假設了Y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頭由這些設定並不能推論「X 能造出且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頭」,也不能推論「Y 能造出且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頭」.然而三角論卻忽然斷定「X 與Y 都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頭」,這可說是一個天外飛來的斷語不特如此,三角論還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由上述斷語推論X與Y都是全能的(原文:「今X與Y 都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頭, 則他們同是全能的」).這個推論所犯的錯謬與前面(1)和(2 )所指出的錯謬類似,均為胡混推理關鍵是:「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頭」就是「全能」了嗎?假如有位天使「能造及搬任何磅重的石頭」,但無法像上帝那樣連白痴腦袋或石頭似的腦袋都造得出來的話,這位天使焉能稱得上是「全能」的呢?[注]12
1 \/ A6 {" I2 g$ ~7 e$ U2 c公仔箱論壇& d( Z; V! p& \+ q; f2 T
(E)絕對真理與長方格公仔箱論壇* l, P1 N2 a( q* Z8 `' G

1 E+ H- ?1 P% M3 R公仔箱論壇越有客觀理據支持的論斷,越不需要美其名為「絕對真理」例如「氰化鉀有劇毒」,從沒有被叫做絕對真理,但如果你不相信,硬是要吃氰化鉀,你就會受到事實懲罰的:你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接受「上帝是全能的」這個論斷,你是不會因而受到事實懲罰的「但你死後將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有的人會這樣說我不知道若有上帝的話,他會不會只因某人拒絕相信「上帝是全能的」這個短句就虐待那人,不過我起碼知道:「你死後將要付出慘重的代價」這說法本身又是一個沒有客觀理據支持的論斷吧了.有趣的是,越是缺乏客觀理據支持的論斷,越會被堅信者美其名為「絕對真理」.這些人既找不到客觀理據,就唯有用「絕對真理」一類的名號去為其所信的東西撐腰了科學家常表示自己的理論有待修改,且有可能被推翻(儘管其理論有最堅強的理據支持),但你可曾見過堅持「絕對真理」的人表示他的「絕對真理」有待修改且有可能被推翻的嗎?
; ~3 Y6 q/ A9 l8 ~& u3 o% D5 r0 V# R: @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5 11:17 PM 編輯
" e# |( N- O' O3 A4 c# x: a& q5.39.217.76) e" |- T6 s. A
這些人的「絕對真理」往往跟個人利益、面子、狂妄心態、安全感等等因素掛鉤當他們發覺自己的「絕對真理」受到批駁的威脅時,就會寢食不安他們採取「先下結論」的態度,其極端就是「不管碰到什麼駁斥,總之我所信的就是絕對真理」的封閉心態.會獨立思考的人會先衡量理據然後才下結論【肯獨立思考的教徒,遇到信仰上不能解決的困惑時,頂多將問題暫擱一邊也不願自欺欺人,不願意用似是而非的論調去「証明」預定了的結論的】.但思想封閉的人卻大為不同了,這些人一旦有盲辯的習慣,就會利用蒙混的言辭,夾著「因為」、「所以」等字眼,如此這般便算做論証了自己預定了的結論.這種「論証」在盲信者看來,總是十分有效的.盲信者根本不知道--也不認為需要知道--盲辯者的胡謅到底說了些什麼.他們只求盲辯者的「結論陳辭」向他們保証其所信的是絕對真理,他們就會心滿意足的了.tvb now,tvbnow,bttvb; D! t9 {$ i7 h3 c

* ?. l( U/ s- q9 y  D  U公仔箱論壇以上所論,是否正好道出了三角論的來龍去脈,三角論者自己該最清楚.無論怎樣,據前面的分析可知,三角論不外是一堆盲辯而已.由於其武俠小說的包裝[注]13,人們較容易被轉移視線,忽略了其盲辯的實質.為了有助於提高警覺性,本文設計了下面的長方格,裡面的話是權充「機智語」(witticism)來說的,絕無輕視神學和文藝小說之意,請勿當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1 o- H  Z3 ~# G
公仔箱論壇$ D" G! \- g* V, h+ g
會寫武俠小說的人寫武俠小說,, d% z; K4 G8 o5 Z( [, n; T1 H, S
不會寫武俠小說的人寫文藝小說,% v9 Q0 w6 F7 m) F" @& q- |
兩樣都不會的人就去弄神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l# v: X! S4 C( k) A4 a( w
連神學也不會的人就去寫神學武俠小說.# h* I' y0 V, t2 s6 {4 a3 t- d/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g* J& x5 v5 ]( G

  G$ l2 w; x2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思辯之道5 ^% g2 p3 l4 h/ [! f! f9 c
. Q4 f  k9 U' T; {" v
本文至此已展示了思考方法的一些運用思考方法乃辯論技巧的根基辯論的形式包括了寫論戰文章和站在台上公開對辯.擅長前一種形式的辯論不等於擅長後一種形式的辯論,但不論取哪種形式,若要辯論確當的話,都需要具備思考方法的功底.本文到此或亦可以看作思辯技巧的一次實例示範至於最後這一章,則是對思辯之道的一個初步的探討公仔箱論壇# B! j) z, Z* u0 `3 Y% s% }7 D

0 ]4 w  ?$ @  |& q2 V" N. rtvb now,tvbnow,bttvb很多學生(尤其是「演辯學會」的成員)問過筆者:「辯論的高手有些什麼特色?」關於這個問題,我所知不多單就所知的來說: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對方就潰不成軍的,那是高手.若能令對方不但潰不成軍,而且沒有退路,即是說一出手就連對方的後路都全數封殺的,那是高手中的高手.又如果自己的「武功」同時是無懈可擊的話,那就是絕頂的高手了.怎樣是無懈可擊的論辯呢?答案很簡單:確當(包括清晰)的論辯就是無懈可擊的論辯
3 X8 E5 I+ p/ L5 C+ s! d$ o公仔箱論壇

& N0 h2 N0 q8 [/ D% H% ]tvb now,tvbnow,bttvb# C2 C$ _8 Y% i% K  S
$ b( c- l2 C0 ^% y6 m7 N; |
(A)「勝」之二義- n4 U& Q5 h1 U
「但即使我們的論辯確當,倘若對方硬不承認,硬是要說他的講法才是確當的,那又應該如何對付呢?」不少學生問過這個問題.
- S3 y3 e/ |' `8 |+ f5.39.217.76
; X- q! L+ {' G$ }* X( a* E/ ^公仔箱論壇傾談之後,發覺原來他們希望有一種「必勝之道」可以使對方自認錯誤我告訴他們,「勝」字用來描述辯論的結果時,可有兩個意思依第一個意思,論辯確當的一方就是辯論的勝方,論辯不確當的一方則是辯論的敗方.在這個意義上,辯論的「必勝之道」就是:永不詭辯,永遠只作確當的論辯.然而「勝」字用來描述辯論的結果時還有第二個意思的依第二個意思,如果是由評判裁定勝負的正式辯論,那麼評判裁定誰勝誰就勝﹔但如果是沒有評判來定勝負的辯論,那麼,除開少數例外,勝負就不是十分確定的了在這種情況中,我們通常會認為如果旁觀者大都相信或看出我們的立論有理而對方的立論無理,那麼我們就取得了勝利但我們也可能認為要等到對方開口承認錯誤才稱心如意,才算自己勝利.可惜這種賞心樂事是人間少有的.對方縱然知道自己錯了,也不一定會(有的人甚至一定不會)承認錯誤自知被駁倒了的人,是有多種反應的方式可供他選擇的.tvb now,tvbnow,bttvb" q9 B% l4 ?$ q; w

% a8 E. C9 |5 C: B  d公仔箱論壇(B) 反應的方式5.39.217.760 w/ y. L" Y9 h1 U* c0 ^1 A* K

7 B6 G! ]6 @5 @7 I8 |% @. j公仔箱論壇比方說,假設你是一個盲辯者,而且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盲辯被徹底駁倒了,這時你會怎麼反應呢?除了公開承認錯誤,至少還有下述兩種反應的方式任君選擇.公仔箱論壇- u' z) Q9 n" d

3 D3 a+ W9 I% y( s+ u# W(1)沉默--沉默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我跟太太辯論時總是沉默的,即是說我不會跟太太辯論﹔那可以保存自己.我碰到糾纏不休的盲辯者時也常是沉默的,就是說我不屑跟他們辯論﹔那可以保存元氣(除非當時心血來潮,想向其他人作一次「分析演示」,那就另當別論).只要沉默時不至於目光呆滯、口部傻張,沉默總能使你看起來莫測高深一些,令人難以分辨你究竟是自知理虧呢,還是對別人的駁斥不以為然.tvb now,tvbnow,bttvb1 W; V/ x' L$ v# s. T

) H! L! l2 h* L/ Htvb now,tvbnow,bttvb(2)詭辯--垂死掙扎乃求生意志的一種表現詭辯被攻破之後,可用加倍的詭辯去挽救,如同謊言被識破之後,可用加倍的謊言去補救.5.39.217.76  o% M* e. g+ A2 b& L

" Z$ b/ }, u2 J6 P詭辯有時由自己赤膊上陣,有時由他人代勞,有時兩者兼備.由自己上陣詭辯,特別是盲辯,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氣的.盲辯者最大的弱點就是盲.他們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死穴」.許多專破盲辯的招式是盲辯者連做夢也夢想不到的.把其中一些留著不用,等盲辯者閉目衝來才「出招」,盲辯者就會成為「祭刀」之物了.所以若要盲辯的話,最好還是由他人代勞.倘能煽動盲從者出來做啦啦隊,那就好得多了﹔七嘴八舌,總會佔點便宜的.
: h* K  R+ |/ X8 b7 P公仔箱論壇但是,如果找不到盲從者,如果別人都看穿了你的盲辯,知道了你的盲辯已被人從根摧毀,因而不願當你的啦啦隊成員,同時你又沒有勇氣自己站出來作進一步的盲辯,因為害怕受到進一步的折辱,在此困境中,倘若仍要繼續詭辯的話,還有什麼可能的途徑嗎?有的,你可以試用假名去詭辯.
+ m7 \0 N9 Q" Y3 G0 N- D! n.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i, h( O0 f$ J
(C) 詭辯三訣
- }% o1 `& a7 a* N
* o+ m* L2 c' A& k剛才簡述「由誰來詭辯?」的問題,現在略論「如何詭辯?」的問題.
; O  c& Q; X& S3 A" _- t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6 @  S4 U, S1 [4 j1 i. s/ I! I1 F
以詭辯搶救詭辯,可用的招式儘管五花八門,卻可以歸結為一句心法,三個要訣.那心法就是:顧左右而言他,回避對方的批判論點然而一味回避是較容易被看穿的,所以必須掌握下列三個詭辯要訣9 ~! @5 J$ x& C+ Q9 j

2 }) ?7 e: u- c& f7 n"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似是而非--詭辯雖非,其竅妙在於「似是」有的詭辯「似是」的程度太低,很容易被識穿,例如(假定這是詭辯):「射擊之所以要閉起一眼,是因為如果兩眼都閉起來的話,就什麼都看不見了」至於「似是」程度夠高的詭辯,則很容易蒙混過關比如自己的胡言亂語被人破斥了,就反噬對方一口,說對方「咬文嚼字」(我曾一再指出:語理分析不同咬文嚼字,更非文字把戲,而剛好是文字把戲的克星)又如在討論上帝時,被駁斥得無法招架,就辯稱那問題「不能用理性去分析」,並指責對手「想張邏輯之網,將上帝一推而完全納諸其中」[注]14有的人一聽說你的對手「將上帝一推」,便會認為你的對手太過無禮,於是就會站到你那一邊的了.雖然「不能用理性去分析」、「不該把上帝推入邏輯之網中」一類的遁詞實際上不堪一擊,用前面「上帝超越邏輯?」那一章的論辯或近似的論辯即能輕易攻破這類遁詞,但碰到愚人的時候,這類遁詞還是甚有煙幕作用的
+ A5 [. U" n1 x$ I4 s0 }9 e7 g/ B

, z! X5 o4 R6 h5.39.217.76(2)以量補拙--那就是自己的詭辯被駁倒之後,仍然死纏爛打,盡量爭取發言.無法回應對方的批判論點時,光說一句「我不同意他的批評」,也是聊勝於無的.跟著祭起「顛倒邏輯」來顛三倒四一番,效果就會更佳了.發言時當然要避重就輕,譬如回避對方的批駁所含的論點,而單就其批駁所具的風格去「回應」,那就總有話說的了.如果對方的批駁沒有幽默,就說對方「太認真了,板起面孔,缺乏幽默感.」反之,如果對方的批駁帶有幽默,就指責對方「太不認真了,不夠嚴肅,用輕佻的態度去‘玩人’,戲弄人.」這種指責跟論題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要緊.只要繼續發言,哪怕只是一堆不知所雲的文字,愚眾都會以為所辯的問題「還正在爭論中」,而不會想到你的論調其實已被徹底攻倒了的.
) q4 z" N, F3 X" |' ltvb now,tvbnow,bttvb
4 z8 n; [5 }1 c1 d! b$ }* o# {公仔箱論壇為了文飾詭辯,最好東拉西扯亂吹一頓.比如把儒釋道、柏拉圖、亞裡士多德、奧古斯丁、笛卡兒、休謨、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存在主義、分析哲學......簡言之就是把中西印、古近今的哲學思想都拿來信口雌黃一番,將愚人唬住,那麼他們就更難覺察到你在詭辯了.本來嘛,自知無知,乃是智慧的開始﹔自以為無所不知,正是愚蠢的極致.但愚人是不曉得這個道理的.你儘管謬誤百出、連邏輯ABC 都不懂也無所謂,只要上天下地古今中外的說得天花亂墜,便能增加詭辯的「文字份量」的了,愚人是分辨不出你原來只是在胡吹的.tvb now,tvbnow,bttvb. `, s# A, }3 e; I' y8 H8 T

0 H3 ^5 r- W0 r/ r" r0 q-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即使對方已預先點破了你下一步詭辯的類型,你也不必太過擔憂、惶恐,因為對方總不會夠篇幅或時間將詭辯所有可能的具體手法全部列舉出來的,所以你總有繼續詭辯的余地.你的腦袋要是不夠機靈,或驚惶失措到一片空白的話,你甚至就照著對方已列舉了出來的手法去繼續詭辯亦未嘗不可,那也不失為一條沒有退路的「退路」(或血路)哩.總之說話越多越好,能搶說最後一句話就最好.
2 i! ?: R$ _* }* n3 `# P
# s4 M5 A1 Y7 h, T) |9 j1 `5.39.217.76(3)動之以情--詭辯當然不宜講求邏輯,不宜以理為依歸.「高質」的詭辯每每採取動之以情的策略,例如:) E5 D" [8 e3 ^" t& Z$ c

9 K. l1 h$ u1 d9 P6 G7 B5.39.217.76a.硬呼冤屈--硬指對方「有誤解」.自己所說的話根本不可解,還是要指對方有誤解.自己所說的話根本沒有意義,還是要指對方斷章取義,曲解了你的話的意義.
' l1 a' i' Q6 n( v% ^5.39.217.76
/ S6 N7 O7 n/ x+ S1 J5.39.217.76你還可以採用「賊喊捉賊」的伎倆來申訴冤屈,比方這樣說:「別人指我是盲辯者,其實他們才是盲的,他們看不見人生荒漠有慧境,讓我來作見証.......」如此這般,不管所說的話跟原初的論題相干不相干,只消絕口不提自己被破斥了的錯謬,往往就能蒙混過關的了.
5 s5 l+ K  m# L2 R4 O* ]  B
: V$ v2 O. f8 p- B0 _" W2 e& ^+ ctvb now,tvbnow,bttvb但倘若對方制敵機先,如上所言,一早點破了你下一步的詭辯,那又該當如何應付呢?這時你更可以趁機呼冤了:「太不公平了呀!誰見過天下間有這麼霸道的辯論的嗎?一開始就把人家的答辯堵死,在我還未提出答辯之前就已將我的答辯判定為詭辯,實在太不公平了呀!」其他人聽你這麼說,就很容易會忽略你原初的詭辯本來已被擊潰,忽略「為詭辯而再辯,常是進一步的詭辯」這個道理,結果反會同情你起來,於是你就得其所哉了.tvb now,tvbnow,bttvb/ ]! c4 s& C3 H

% R# `1 s- a7 V0 S2 `2 @" p" S5.39.217.76b.訴諸感性--詭辯本屬口舌之事,但有的詭辯者被駁斥得瞠目結舌時,卻會用「不喜作口舌之爭」這句話來下台,然後引一兩句似乎很有感性的「詩」或「哲理」,賴以回避對方的論點,同時表示那就等於恰當地回應了批駁.這種轉移視線的伎倆,對於某些特重「感性」的觀眾或讀者來說,是頗為見效的.
公仔箱論壇# n( O: X# B1 ^" p9 k3 |) o0 R

* |% S" _4 L* }: ?) x2 T  m5.39.217.76c.表演高尚情操--性格弱的人,縱然只是論戰的旁觀者,也會害怕銳利的辭鋒的.雖然那辭鋒所針對的並不是他們,而且他們也說不出辭鋒銳利有什麼不妥,但他們就是對此起反感.他們只會注意那辭鋒是不是「太尖銳了,太咄咄逼人了」,卻不去分辨是非對錯,不去考慮「被批駁者是否由於詭辯而被批駁?」之類的問題.碰到這些人,你若表現得偉大深情(譬如自稱「肩負文化千斤擔,為民族的苦難而痛哭流涕,立志做聖人......」),那麼,就算內中只是虛偽矯情,還是能令那些人同情你的.只要先講一番大而無當的漂亮話,跟著裝作已經回應了敵人的批判,最後還宣布要為敵人祈禱:「願上帝寬恕魔鬼.」這樣做就會很動人的了.你甚至可以表演更高一級的寬恕之道呢,你不妨宣稱:「敵人的飛刀刺盲了我的左眼,我就主動讓右眼也給他刺盲.」兩眼俱盲,自然更有助於盲辯了.
, |, i# w! d9 G! l2 o/ [5.39.217.76
6 i  k' _7 H2 ^' f1 G( `' q$ V! K/ S0 j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12-15 11:18 PM 編輯 3 n3 }. o4 Y, B) N" k

; O5 q- X: b- B: _( h6 u(D) 得失寸心知tvb now,tvbnow,bttvb" B+ N, f: [" R

# ?& r0 ?1 M# P1 A" \* b公仔箱論壇以上講「詭辯要訣」的用意,當然不是想叫人詭辯,而是想叫人認清詭辯能認清詭辯,那是思考方法的一個重要關節,又是思辯技巧中的一門基本功.tvb now,tvbnow,bttvb; `* D7 n+ Q! f) Y* o

3 W' I9 w+ w4 l/ B7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縱使我們能認清詭辯,如果別人硬要詭辯,以至無休止地盲辯,這時我們怎樣才能克敵制勝呢?」不少人會問這樣的問題,底子裡仍是希望找到辯論的必勝之道.
2 [; c  e& f" J* L* V# R5.39.217.76
: l- O1 x4 e. B2 `" b" O可惜的是,雖在前述「勝」字的第一個意思下有必勝之道,但在前述第二個意思下卻是沒有必勝之道的.我們也許會因此感到不安﹔尤其當我們想到世間常有顛倒黑白的言論,想到沒有必勝之道能夠清除詭辯時,我們更會感到悲哀、無奈.不過我們可不要忘記,詭辯是騙不了明眼人的,詭辯只能騙倒愚人,特別是某些「心靈空虛」的愚人,即令把一堆廢物拋進其空虛的心靈裡,他們也會有一種填滿的充實感的問題是:縱能騙得全世界的愚夫愚婦相信,卻為識者所笑,且將自己的靈魂賣給了魔鬼,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 `4 ?5 q/ I1 N) z* k0 {% H公仔箱論壇
# n/ U9 h8 A+ \  T: r/ y; r1 q公仔箱論壇再者,我們也可以把剛才對必勝之道的分析換個次序來講,那就是:雖在第二個意思下沒有必勝之道,但在第一個意思下則是有必勝之道的固然,沒有任何說法是所有人都接受的說法--包括這個說法本身在內﹔然而一種說法是否正確,跟別人是否接受它是無關的[注]15一個精神病患者可能宣稱他不接受任何物理學理論,但不能由此推論說物理學的理論不正確在辯論時,我們的立論只須確當,據第一個意思,我們就是勝方.愚人看不出來,適足以顯露其愚蠢吧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品的高下之分該是如此,論辯的是非之分亦是如此.是非高下既分,愚人不曉得又有什麼關係呢?明眼人能看得出來的明眼人的人數不多又有什麼關係呢?歷史終會知道的.我不是說歷史會記載我們,我的意思只是說:如果我們的立論確當,儘管往昔屢有是非顛倒的時期,儘管現世常有黑白混淆的詭辯,但只要人類基本上是講理的,只要人類的發展過程雖有曲折但大體上還是朝著理性的方向邁進,那麼,終有一天,人類所知的真理或確當的論斷就會包括我們的立論在內,要是人類不會在那天之前已經滅亡了的話.
6 c2 i% N* W+ C' p% K2 A
( T- i: Y! g. m: c& K公仔箱論壇其實,就算歷史不知道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定會知道的.但就算上帝不存在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我們有理性,我們應能知道的.我們能知道、能思考、能分辨是非高下,這種能力便是我們的理性.我們的理性正是我們最可珍貴的「自己的核心」或「核心的自己」.那就是我們的「裁判者上帝」,也就是「得失寸心知」的「寸心」或「寸心上帝」人的生命在升進的歷程中,第一階段面對朦朧的自己,第二階段面對家人,第三階段面對朋友,第四階段面對社會,第五階段面對當代,第六階段面對歷史﹔在最後也是最高的階段,人面對裁判者上帝,即面對寸心上帝,亦即面對自己的核心、核心的自己.再沒有任何雋語比Francoy Bahamonde 說過的一句話(不管其原意指什麼)所透出的識見、自信、以及頂天立地的胸襟和氣概更能令我震撼,更能令我抖擻,同時又更能令我深深感動,更能觸及我那最最核心的自己的了那句話就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T* T) {: o* L
5.39.217.767 H4 j' T# `/ r- m
「我只對上帝和歷史負責.」公仔箱論壇) x& z5 P+ t* e8 B* R* g# X; L3 c
5.39.217.76' q/ N( q9 e/ X# j1 U$ B2 }, }
:--
1 I9 Y- `2 a2 g- E5.39.217.76
! h) P) ~; z/ X[注]1 見台灣宇宙光出版社出版之《哲客俠情》(1986 年版)第34 頁:「上帝存在的証據在哲學上及科學上都豐富得很,請到智慧世界一游!」(有點像廣告標語:「海灘上的陽光和熱情都豐富得很,請到曼谷芭堤雅一游吧)此書適合用做分析批判的反面教材,下文即取其中幾頁作例子.按:照B.BranshardW.W.FearnsideW.B.Holther等人沿用的慣例,當一段文字僅用做分析批判的反面教材時,其作者之名可以從略.
( F* }& F' i: g- n7 \9 N[注]2 當中八百名投票評定勝負.按:上文對「不太公平」的分析,只是為免有些人望文生義而作.5 [7 b9 v: e! p' f9 n; g
[注]3 《明報》(1997.9.26 )之《問到底》說「研究邏輯的人,都會知道,大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必須正確,不可懷疑,否則,以後一切推論,都不能成立.研究邏輯的人都會知道,此說每點皆非.(一)大前提無所謂「非常重要」.(二)大前提不正確,並不涵蘊「以後一切推論都不能成立(見「所有狗都是人」之例).(三)把推論能否成立同大前提是否「不可懷疑」扯上關係,屬胡扯.按:用「研究邏輯的人都會知道......」這種句式來發言,切忌外行.
. ~0 n$ E" c( i5.39.217.76[注]4 就是注(1)提到的《哲客俠情》.以下除非另外注明,否則凡頁碼皆指該書之頁碼.( w2 a. \4 x. ^. k  g, O* h
[注]5 第30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l9 V6 r* o' ^
[注]6 第34頁.
  }1 F  x% L- k3 E* Utvb now,tvbnow,bttvb[注]7 這樣說只是就事論事,對白痴並無不敬之意.後文提到一種叫「大搜索」的游戲時,也不是要對精神病人表不敬之意.按:在西方學術傳統中,幽默諷刺可在最嚴肅的學術討論裡出現,且甚受歡迎.+ E' n' |6 ~+ j5 f/ `) |% q
[注]8 若說這些詞語用來述及上帝時就不再是經驗詞語,則「搬起」亦然.; J& e4 q& L% _4 S) p2 n& c4 V
[注]9 第30頁.又:關於本節可參考《天國之旅》注(11).
( ~) m: _1 z2 n6 A- g1 S公仔箱論壇[注]10第32 至33 頁.按:此段所含幾個胡混推理之中的第一個〔見下文(1)〕,以條件句的論斷形式來表述.
; j3 O' Q% p+ R[注]11 三角論者說「:X 仍可以無限地造出任何重量的石頭,而Y 以其無限能力,全都搬得起.」(同上)三角論者就是看不見這個關鍵:X總是造不出一塊令Y 搬不起的石頭.我們可設想X 與Y 對話,X說:「由於你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頭,所以我無法造出一塊你搬不起的石頭.Y說:「正是由於你造不出來,所以你不能自稱能力無限.」值得留意的是,「造出任何重量的石頭」這種提法,把人們的注意力向「重量」方面引導(或誤導),但問題不在於X 能否造出任何「重量」的石頭,而在於X能否造出一塊「令Y 搬不起」的石頭.(全能者應有能力造出塊輕如鵝毛但我們硬是搬不起的石頭的,是不是?)
4 V6 |5 Z8 b; G5 J# O, v# Z1 i5.39.217.76[注]12本章並非旨在論斷「‘上帝是全能的’有矛盾」,而只是要破斥三角論的盲辯,以展示思考方法的具體運用.附筆「智者道」的一個主要條件就是充分掌握思考方法的具體運用.哲學的健康取向,在於採取賦能進路(Aptitude Approach),以「智者道」為主,「學者道」為輔.
3 x* O; q5 V, i$ \5.39.217.76[注]13 注意下列四點9 S) ^1 R# b; Y7 m  @
(一)借小說的對話形式,把自己所持的觀點透過主角之口說出來,再加上美化的形容(例如「在風中溫和地微笑〔說〕」,第21 頁),同時把自己反對的觀點透過歹角之口說出來,並予以丑化的形容(例如「皮笑肉不笑地說」,第15 頁),這種手法容易造成偏差引導.公仔箱論壇% X5 P" n, q- J5 _- D
(二)考慮一下「仲尼弟子陷絕境」(第199頁)、「禪僧道‘......忘象悟主愛,破執見神恩.’」(第294頁)、「釋迦道完美者特有的救贖工作,非我能為了.’」(第258頁)、「釋迦微笑道:‘功求十架血成溪.’」(同上)這一類的說法,有沒有歪曲強枉之嫌?倘有儒者或佛教徒這樣寫「耶穌門徒陷絕境.約翰、彼得等人齊說:‘祈禱就會悟到沒有上帝,讀《聖經》就知道我佛慈悲.’耶穌說:‘穿起袈裟棄十架.佛陀特有的普渡工作,非我能為了.’這時恐怕某類基督徒就要提出強烈抗議了.
) N9 V8 S: u. }# C( M3 w: r9 u6 Y(三)別人認為佛教境界最高,就成為「迷信俗網」(第272頁),自己認定基督教境界最高,則是「慎信」.有沒有給出任何站得住的理據來支持這樣的「判教」呢? 沒有.唯靠安排一些小說情節,把儒家子弟、佛門子弟都說成被「原罪震波」通統擊倒在地,只有一基督徒手持十字架才能勝「原罪震波」(令人想起電影《吸血僵屍》的橋段).這種手法藏有誤導性,會引導讀者以為已在道理上說明了基督教境界最高,但其實那不過是一廂情願的「Q 式說明」.
' W+ F5 _9 J# ^' b5 e9 o(四)被揭出充斥著盲辯、歪曲、武斷的言論時,不能賴「只是小說」一語去搪塞,因為那「不只是」小說,說的形式只是包裝.設使一本用小說的對話形式來寫的數學書被指出錯謬百出,其作者顯然不能以「只是小說」作為辯護的理由.
& c5 ^* T2 W* z) ?" m: `+ z! G: g公仔箱論壇[注]14 「......將上帝一推......」這種滑稽的說法,見於(雖非源出於,但被肯定於) 香港天道書樓1980 年出版之《苦罪懸謎》第122頁.
/ l1 I7 t% ?! k9 X' F公仔箱論壇[注]15 這是大體而論,此處無須理會「大家都接受我正在說的這句話」之類的可能異例.又本文有關「高手」、「必勝之道」、「理性」、「生命升進的階段」等等的說法,均屬約略提點而已.補按:《魚樂》還有其他破綻(如「‘選美’特別聘定專家學者來評分」),因不涉主脈,此處不一一予以批駁.4 w% g. Q, Q* P5 o4 Q
公仔箱論壇3 y- s" D, i- L) y
附筆--! W$ K8 d+ Q0 W4 N, g$ \
5.39.217.76+ R- F. J9 U: b
(1)釐清「勝(負)」的邏輯義與社會義之不同,可顯一般相對主義之誤.
& r3 M1 F6 P0 j0 ]' X6 @5 M; u0 F' htvb now,tvbnow,bttvb(2)子矛子盾法可克極端相對主義而無損於採取了roughly speakingdevice 或某種「類‘類型論’」的整體論﹔微斯策,是Quinean Holism在子矛子盾法之攻擊下其自我推翻之性即易現形--考慮Holistically insist on the rejection of holism
: ^8 J) ]0 W& T6 c% S% m0 s0 o
0 l$ W' N  g# G% m8 P/ I" Y公仔箱論壇
(3)奎因的IndeterminacyThesis以及庫恩的IncommensurabilityThesis 均可視為相對主義的語義學版本.5.39.217.76  [- H8 P- O! n& E; ~
(4)子矛子盾法亦克懷疑主義.對於懷疑主義,可用axiomatic holism去處理.原載於《明報月刊》1988年五、六月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