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肯德基7毛錢豆漿賣5塊5,誰慣的?

 ,  描述: 劉昌海
肯德基承認其豆漿係濃縮液或豆漿粉調配而成,但稱其豆漿廣告從未宣傳“現磨現做”。記者按豆漿粉兌水比例計算,每杯豆漿成本約為0.7元,肯德基售價為熱豆漿每杯5.5元、冰豆漿每杯6.5元。豆漿粉生產廠稱豆漿粉中加入了添加劑。(7月29日《京華時報》)9 y/ e% o) u, }7 a! \! G: I& n

+ r2 B$ D- ?4 s6 E4 n- ]5.39.217.76肯德基沒錯。人家既然從未像“味千”一樣做虛假宣傳,也就談不上是在欺騙消費者。你願意花錢來買5塊5的豆漿,那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們有自己最正宗的豆漿百年老店,售價比肯德基還便宜,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喝嘛!
$ _; A: K- N2 T0 M7 M" i5.39.217.76: A. e! b3 F0 B4 c, c
肯德基豆漿的利潤是高了些,但一瓶普通啤酒到了五星級酒店身價就增長幾倍,誰可曾提過意見?同樣的東西放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身價,這是司空見慣的事。五星級酒店的啤酒並不比外面的好喝,但總有錢花不完的人願意去高檔酒店消費,那叫一個派。肯德基的豆漿並不比咱們土品牌的質量好,但為什麼有些人就能把7毛錢的豆漿喝出5塊5的感覺呢?
( v0 ], A7 Q7 S) q2 m( l1 Y公仔箱論壇/ q3 g) P/ L( d6 {  P; c
別跟我說國內的產品質量沒有保證,萬不得己才選擇洋品牌。誰都知道,人家老外也是入鄉隨俗,向來都是照著咱們國內的低標準在做。前兩天媒體就曾報道,麥當勞的可口可樂,臺灣明令禁止把“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這種防腐劑添加在碳酸飲料內,于是人家就不加。咱們的國家標準允許,專家也說少吃點沒事,于是人家就放心大膽地銷售。咱們自己的監管部門不爭氣,想指望洋人給咱們健康把關,其實根本就不靠譜。
, s! ]  X4 m, e' {8 w
  S5 H1 j& H- [! V5.39.217.76“食在中國”,這一點誰也沒有疑義。要說咱們造的機械設備可能比國外糙點,這也許可以相信,但你說中國吃的水平比老外差,那簡直就是在羞辱老祖宗的智慧。白岩松在節目裏說,我們遍地都是“美國加州牛肉面”,結果到美國加州一看,卻發現一家牛肉面館都沒有,原來這就是一個國內品牌。人家商家利用的就是你的這種心理,你的消費不理性,就只有當冤大頭。這片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豆漿油條,竟然也有人覺得洋外餐店裏的質量更高,那真的怨不得別人。
2 \4 m# h$ o# J9 \tvb now,tvbnow,bttvb
* [9 O% i$ X) A公仔箱論壇不管是工業品還是食品,國內很多產品的質量的確還不盡如人意。但我們不能因此就指望洋貨來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消費者,最理智的做法是要求國家監管部門進行最嚴格的把關,保證產品的質量,而不是盲目崇拜洋品牌。商人以營利為第一目的,人家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就是在利用你的信任賺你口袋裏的鈔票。7毛錢的豆漿賣5塊5,說白了還是咱們的消費者給慣出來的!
1

評分次數

  • aa00

肯德基的回應只是在強詞奪理

      如果說肯德基用豆漿粉調配豆漿卻秘而不宣,7毛錢的成本賣5塊5大發其財只是不厚道的話,那麼如今的回應就有點強詞奪理了。
6 S  t9 {5 W; e7 n( M0 n5.39.217.76  百勝餐飲中國事業部發表聲明稱,因現磨工藝無法滿足全國3000家分店對品質劃一及食品安全的要求,才開發了用豆漿粉衝調豆漿。(7月30日《京華時報》)
: j4 o; ?0 K5 |. F$ r5 D  話說得真好聽!把豆漿粉衝出來的豆漿當鮮豆漿賣,居然是為了保證食品的安全和品質劃一的要求!其潛臺詞當然是,這麼做是為了顧客好。如此看來,把豆漿粉當鮮豆漿賣不但不是肯德基的缺點,而是優點,不但不應該受到批評,還應該當作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典范去表揚才對。
* r6 u7 o# k# d1 c6 j公仔箱論壇  不過,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如果按照為了產品質量就不能現場制作的邏輯,所有連鎖企業的產品似乎都不應該現做現賣。別人且不說,單就肯德基來講,現場制作的漢堡質量有沒有保證?現場炸制的雞腿、薯條品質是不是統一?這顯然和它們關于豆漿的聲明有自相矛盾之處。公仔箱論壇- ^! ~. Z' p7 P5 e
  作為大型連鎖食品企業,在現代工業生產的情況下,有一套統一的食品制作標準和流程,生產出來的合格產品就應該滿足品質劃一和食品安全的要求。漢堡現場做沒事,雞腿現場炸沒事,顧客想喝杯新鮮豆漿就不能保證品質了,這不是狡辯是什麼!tvb now,tvbnow,bttvb8 x+ }8 @  J& L2 l
  從麥當勞的漢堡半年不腐爛到可樂裏面的添加劑只為大陸“定做”,再到今天的豆漿用豆漿粉調配,洋快餐高大全的形象正在消費者的心裏不斷坍塌。也許,洋快餐的形象之所以高大,只是因為我們有的消費者在跪著。當它們的蓋子真正揭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們原來也只是一些唯利是圖的商家,它們所有的作法,都是想最大程度地攫取利潤。tvb now,tvbnow,bttvb, `# S5 L) _: i
  其實這也給我們有關部門提了一個醒,人家不主動說出產品的成本和制作方法,我們不妨多主動去查查,把他們的經營內幕多曝曝光,讓我們知道他們那些外表光鮮的產品都是如何制作的,又都賺了我們多少利潤。別等著人家一邊賺著大錢,心裏還說咱是個傻子。(劉昌海)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