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7-24 05:40 AM 編輯
( ]1 [6 S( h* m$ i6 J' Utvb now,tvbnow,bttvb
3 X' ?; j: w- z; P+ z+ B他們改變了香港也必將改變中國 邱立本《亞洲周刊》總編輯5.39.217.769 b( g/ L+ T1 k5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z8 U. s: c1 B( r. v
香港大學捐助人、印度商人麼地爵士(Hormusjee Naorojee Mody)塑像。紅地毯延伸處,是對外敞開的大門,不少內地尖子生選擇到香港求學,接受迥異於內地的英式教育,他們每天經受著兩個系統的差異與刺激,點滴在心的反思,可能每天都在進行。攝影_孫海. Q l6 @1 u6 J
$ t9 S$ ]7 X/ y' m# I5.39.217.76在香港歷史上,出現過一次又一次的“大熔爐效應”,它不僅熔合了中國不同的地域文化,也讓來自中國不同省份的人都有機會在這個小島上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改變了香港的體質,也意外地改變了中國發展的軌跡。; _" {, U* K; E5 `) B
% p& M& \7 S4 s. f香港上一次的大規模移民是在1949年。由於政治的劇變,導致數百萬人從中國不同的角落移居香港,從董建華的家族到邵逸夫,再到李嘉誠,這批移民在隨后的幾十年內改變了香港,讓這個英國人統治的小城市,一躍成為全球矚目的“東方明珠”。而在1997年,它打破了西方媒體所說的“香港之死”的悲觀預測,上升成為亞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從而取代東京,成為中國經濟融進全球化浪潮的橋頭堡。
' s5 ^! R; ]' I2 {% w# K3 H Y公仔箱論壇. ~. {3 C3 g3 J
正是這樣的經濟劇變,導致了新一波的移民潮,從中國的各地來到這個島嶼的新移民,和這個島嶼進行著奇特的互動,並且開創了一個難以預測的未來。
, t! y; E; A0 `
/ A9 z) q3 f$ O) Mtvb now,tvbnow,bttvb一個新的話語權的出現$ i5 ]! l% `' W" P$ h& [
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啟了香港面對中國內地的一道門。1978年底,十三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和全球華人社會的關系出現變化,過去被視為危險的“海外關系”,突然成為一種正面的關系,這讓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國人有機會來到這個有待解放的“白區”來探親,或是從此定居這兒。
_5 v' W3 ~+ A* K
5 r& I. y) P, q; d. q* ]. f公仔箱論壇一些過去被監禁的國民黨囚犯,也被釋放到香港,他們有些人遭到台灣當局的拒絕,因而隻能待在香港。也有一些是來自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等地的華人,在1949年建國之初曾熱情洋溢地回到祖國大陸,參與國家建設,但卻歷經“反右”與“文革”的折騰,也逐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來到了香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聚居在北角和美孚新村一帶,也成為了香港社會的一員。
& Q1 ~& H( K8 n. a) f X5 h! d公仔箱論壇, T% P% t: {. s! ~1 v
當然更多的新移民是和政治沒有直接關系的,他們隻是由於家屬曾經和香港或海外有某種機緣,因利乘便,早在七十年代末期中國內地隻打開了門縫的時候,就來到了這個島嶼生活,成為香港人口統計中的數字。他們大多是來自廣東、福建的農村,受教育水平不高。在香港住在深水埗、大角嘴等新移民集居之處,房租便宜,擔任底層的工作,當大廈的管理員,或在建筑工地當苦工,做一些本地人不太做、或不願做的工作。公仔箱論壇5 \4 g, V. i, B5 j) m1 R4 V9 Z/ | A
公仔箱論壇3 e) |) j1 g( V$ [
隨著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的轉型,大量的港人去了珠三角投資及工作,這也導致了兩地聯姻的“井噴”現象,也理所當然地產生了不少“粵港合作”的“80后嬰兒潮”。越來越多的人潮,往來於香港與內地之間,也不斷交換生命的碎片。tvb now,tvbnow,bttvb5 A Q, O5 a# Z" m9 g. y- P
/ c. U* p! x% }6 i, P9 h% r" u6 P7 g
在1997年回歸前后,這樣的交流上升到新的高峰。過去的生命碎片,成為了新的權力板塊。5.39.217.76- z8 Z* L6 V" K7 i ]6 Y- B; w
tvb now,tvbnow,bttvb5 }; C0 C. _) O& M/ v( }" p1 D3 k, x
新一波的來港移民,不再是局限於廣東,而是遍及全國各地。各省和自治區,都有自己的駐港單位,它們都重視香港這個對外的窗口,在資金和資訊方面,都需要香港所扮演的角色。他們不再是那些來自廣東鄉下的底層移民,而是可能身懷巨款、與權力部門關系千絲萬縷,這樣的群體在香港發揮越來越重大的作用。
" P6 v: N" r! o$ {' M, Z9 g5.39.217.76
* G5 D: A8 h1 c3 d# X5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也恰恰是在這個時刻,全球化的浪潮澎湃,中國前往全球先進國家留學的精英,畢業后不少也來到這個島嶼城市,體會這個剛剛回歸祖國懷抱的城市生活,尤其在金融界和投資銀行業,說普通話的聲音,逐漸代替了過去這個行業被英語所壟斷的格局,代表了一個新的話語權的出現。到了最近這幾年,金融的監管機構和經濟游戲規則的決策權,也不可逆轉地落在來自中國“海歸派”精英的手上。5.39.217.76* c+ ^/ j& f0 a5 _3 _
% X) Z5 Q; I! W6 s* s) f8 q+ F4 m. B; d
從窮苦的底層到豪氣的高層$ l& G8 m* ]2 V4 H
李小加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是198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英文系,后來去了美國念新聞和法律,在西方金融界工作多年。今年他出任香港証券交易所的行政總裁,權傾一時,成為香港金融界的高層領導人,也是第一位內地背景的精英主管香港金融的平台,年薪高達720萬港元。2 s/ D! ~# B# z. ~4 L4 A
7 h% ?! L2 h' m; w5.39.217.76事實上,香港已經成為了中國“海歸派”的最愛。從紐約到倫敦,從巴黎到東京,中國受過最好的海外教育的新一代,都發現香港的奇妙吸引力。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有法治、也最有新聞自由的城市。這兒也是離開北京、上海、廣州最近的國際城市,當然也吸引了這些共和國寵兒。他們住在過去隻有白人才住的半山豪宅,在蘭桂坊的酒吧,在那些必須穿上正裝才能進去的高級俱樂部,過去都隻是說英文的國際專業人士的最愛,但如今卻越來越多地響起了說普通話的聲音。
: V1 k( [5 h& F, T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G$ q% B" z2 Z$ T3 |6 n
在大學校園也是如此。香港大學的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近年也請來內地資深媒體人錢鋼擔任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錢鋼在中國內地曾任記者多年,他寫的《唐山大地震》,成為香港中學教科書中的范文。他也曾任《南方周末》的常務副主編,對中國的媒體生態很熟悉,他很有可能在香港培養出新一代的中國記者。
. U% Y4 A: z! D# O" E5.39.217.76
1 T/ ~! @* Q) V" {+ ^這些有內地背景的精英,很快就改變了這個城市的風貌。香港長期以來被西方專業精英所壟斷的經濟權力版圖,開始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國際化的、但也是很有中國情懷的海歸派精英,以李小加為代表﹔匯合了來自中國的專業人士,以錢鋼為代表,他們開始在這個城市展示他們的權力肌肉,從商業到學術界,都可以看到中國內地新移民的足跡。
1 p$ w+ M0 ^. m)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P8 ~- L, q3 }$ [! A; F- U
在香港交響樂團,樂手的名字是漢語拼音的團員,幾乎接近一半。競逐下屆香港管弦樂團指揮(音樂總監)的過程中,來自上海、留學德國的呂嘉,被視為呼聲最高的候選人之一。事實上,他目前正在澳門交響樂團擔任指揮,也受到香港樂評人的好評。
X: v1 T2 M8 J7 G#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1 G7 ?5 ]/ h5 j0 p) b4 D
在香港的醫院,也出現越來越多中國海歸派的醫生和研究人員,更不要說在香港的大學校園,中國的海歸派,已經是身居要位。這些知識新移民,了解國際的游戲規則,也了解中國的國情,因而可以成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橋梁。& P8 ~0 g7 ^* T) c o1 u7 U' g
8 e" F) j6 H9 f/ u/ s& ?這座橋梁也通往新的財富之路。香港這幾年成為了中國企業上市集資的重要戰略重地,不少海歸派就在其間擔任了重要的角色。這也當然和中國的經濟崛起有關。中國的經濟,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僅次於美國。香港作為一個經濟自由和落實法治的城市,也躍升為全球企業上市集資金額最高的的城市。
& G0 [" Y( r4 G5 R9 T8 k/ B公仔箱論壇; B- ?8 u) I3 R9 q
到了最近這幾年,還出現了投資移民的政策安排。中國一些“先富起來”的上層階層,也喜歡換個身份。他們不僅來香港定居,生孩子,還喜歡炒樓,將香港的房子,在這兩年間炒到歷史的新高點,也將一些過去被視為隻是中產階層安身立命的地區,如太古城、又一城等,也炒成了豪宅,平均的價格,已超過了一萬港元一平方英尺(約十萬元一平米)。這也和香港人的收入水平脫鉤,讓香港的中產階層望樓興嘆。5.39.217.762 Q+ h; @/ P9 A- V3 `5 \2 P
: F6 G: C( ?) ?6 l9 W* B. m! S
也就是說,在三十年間,內地新移民在香港的形象,從窮苦的底層到豪氣的高層,反映了中國政治和經濟權力板塊的移動。他們在香港的位置,也映照出時代的變化,展現了中國從鎖國到融入全球化浪潮的成果。
. E) A' k4 y: _$ U公仔箱論壇
" `5 b; x9 k/ b- ~$ I5.39.217.76未來中國的改革之源
7 R+ T: h z( l7 g1 N公仔箱論壇不容忽視的是這十幾年間,中國新一代的大學生,在香港校園造成的沖擊。盡管在大學本科中,來自內地的學生的比率還不是很高,但在研究生裡,內地生已是佔了絕大多數。從香港大學到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的八所大學的中國內地學生,都是成績優秀的一個群體,他們求學香港,改變了這座城市的學術氛圍。他們之中,除了公費來讀書的尖子生之外,還有不少是私費來港攻讀學位。這些每年數以萬計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也留在香港工作,或是去歐美國家留學,然后再重返香港,他們肯定對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命運軌跡會帶來巨大而又微妙的影響。
) T3 M2 C# P' O/ \tvb now,tvbnow,bttvb6 a4 z, H/ ^3 e/ h& D- Y
比如才在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所畢業的賈選凝,是典型的中國80后,她的大學本科是在北京念的。在香港拿到碩士后,在《文匯報》出任副刊記者,但也在香港電台參與節目廣播。她最近在香港著名的《信報》寫一個有關城市感情的專欄《心經》,吸引了不少讀者的眼球。
7 }" J0 C1 S& H( T1 }1 K8 _, i7 [8 a6 n
正在香港大學念經濟的90后同學素珊說,她來到香港后,發現了一些過去根本看不到的書和電影,這也因此改變了她的職業生涯規劃,她決定在香港考研究生,爭取更深入地去了解中國的經濟發展。公仔箱論壇2 u) r0 x: k, E* C" ~5 `8 p7 n+ `
公仔箱論壇1 B2 W n# V# S; ?; ]( Y& j$ |
這些二十來歲的中國新一代,都會不斷進行香港和內地的比較,並對內地的制度創新作出思考。擁有香港生活經驗的他們,每天都在比較兩地的差異,為什麼在法治、言論自由與城市管理的水平上,內地和香港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出入兩個系統,他們幾乎每天都會有點滴在心頭的反思。
$ W: f+ o0 E6 H1 L2 ~3 t" v公仔箱論壇
4 J9 J: E: ^; B6 t# [( A5.39.217.76這些反思到最后也許會成為中國改革的力量之源。如果香港可以,為什麼中國內地不可以?如果香港可以落實法治,那麼中國內地就理應對推動法治更有信心。如果香港的言論自由並沒有帶來什麼禍害,中國內地就更應有信心將那些重重的限制減少、消除。當兩地的這些對比不斷出現時,它也會化為一股沛然的、莫之能御的力量,走進千萬的人心中。5.39.217.76 q& z8 z+ ~+ l6 V
tvb now,tvbnow,bttvb% V" |- b: I) S+ b* `7 D
另一方面,香港的中國內地新移民,也強化了香港對北京的認同感和主體意識。他們在中國成長的經驗,對國家的認同,都有一種感染力量,使中國在香港和國際社會的地位上升。每天在香港電視上出現的中國國歌,成為香港國民教育的主旋律。香港一些高端的、富裕的、也在專業上很有成就的新移民,卻是超越了香港某些媒體所說的“洗腦”,而是在國家認同的過程中,展現了對中國命運的承擔。愛國不是被動地“唱好”,而是要主動尋找變革的新路徑。$ E- u$ Q3 o( S1 K0 m: W
公仔箱論壇, s# n" l1 ^1 V$ a5 Z4 E C0 K& m
也就是在香港全新的平台上,新移民揮別原來的“路徑依賴”,尋找超越過去既成體制的理念與實踐,在國際化的香港,發現中國改革的最新靈感。
. l4 C6 u7 _ o! Y, J8 ?$ ^6 z* U4 z- L. k8 F9 r( P! C! A
這也使香港的新移民社會洋溢著全新的動力。有些充滿抱負的新移民甚至考慮要在香港的民主政治格局中參選,香港作為中國的民主先聲,也有了內地元素摻雜其間。
. L5 v7 S1 s1 r$ b5 a. f- @5.39.217.763 c4 n3 J( k) X3 D* P4 d0 }/ ?
從歷史的長河來看,香港的中國內地新移民,將成為法治和民主自由的載體,他們改變了香港,也會改變了中國發展的軌跡。這也許是歷史的意外,但也是中華民族的福氣,在香港與內地人民交換生命碎片的過程中,也必將淬煉一個新的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