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8-17 10:27 AM 編輯 8 l$ j- {3 E8 \4 ^3 i
tvb now,tvbnow,bttvb' h1 a) |7 d6 L' h7 v
果樹接枝人配種 品種優良李顯龍 林行止tvb now,tvbnow,bttvb2 X. R3 `$ @( Y9 I3 A- w$ k2 g
1 k7 x5 y9 M8 ~! m+ K
* M8 j6 {' [1 J% mtvb now,tvbnow,bttvb七、李光耀的優生學觀是非常有名的,他對此絕不諱言,有機會便大力宣揚,而除了引述學者之說,他強調這是他觀察世間物事所得的結果。一九六八年,他當了九年總理之后,趁「公休」(sabbatical)到哈佛大學進修,期間他注意到「教授與教授結婚所出后代非常聰明,他們都考上長春藤名校﹔教授與研究生或秘書結婚所生兒女,有的聰明有的不聰明」。李光耀因此得出「兩個聰明人結婚必生聰明后代」的結論,這大概便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濫觴。在為他這種看法辯論時,李氏指出果樹(他的舉例是大家比較不熟悉的榴蓮)接枝結果才大才甜才多汁,接枝便是選種配種,而這便是植物優生法。8 v. n/ v7 w" M) v' @( X7 _ `
% O) ]! S" ~1 n6 d為了推廣他的優生說,李光耀還以中國封建皇朝皇帝老子選婿(駙馬)為例,為什麼皇帝多擇當科狀元為婿,這是因為狀元是當年最優秀和比較上年輕的學者,讓他和有純正貴族血統的公主結合,后代必然聰明絕頂。雖然筆者未見學者在這方面的考據,但李氏的說法,以常識度之,大有道理。附筆一提,古代駙馬稱為「禁臠」(最肥美且不讓他人染指的肉),史書所記的第一位「禁臠」是晉朝的謝混(見《晉書.謝混傳》)﹔而女寵男寵被認為「禁臠」,也許始自武則天,她怒斥和她的「姘頭」張昌宗調笑的侍兒上官婉兒:「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總之,皇帝選最佳的品種與女兒配種!tvb now,tvbnow,bttvb& W0 x) `) `- c
5 B; [) ]* J! _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8 b$ D# c1 ^& L* @
在《硬道理》中,李光耀一有機會便論証、強調人的資質「七分先天三分后天」,「選擇性傳宗接代」(selective breeding)因而十分重要。在李光耀認識的當代中國領導人中,李光耀認為曾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便是此中典型。在李光耀印象中,李嵐清除了有政治才能、辯才無礙,還會彈鋼琴(熟悉西方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對教育和藝術(會刻圖章)都有深刻認識。對此李光耀頗感意外,尋根問底,得知李嵐清書香世家,是優生的「成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P8 U3 N$ y7 V
公仔箱論壇, {4 {4 `2 s8 ?* p; ?/ S
在《李光耀回憶錄》,李光耀對此命題說得更透徹,在第十章〈婚嫁大辯論〉,李氏說他循例於一九八三年八月十四日的國慶群眾大會上發言,他寫道:「我指出,新加坡的男性大學畢業生若要他們的下一代像他們一樣有所作為,就不應該愚昧地堅持選擇教育程度和天資較低的女性為妻。」不出李氏所料,這番講話引起很大的回響。李光耀回憶道:「內人芝(柯玉芝)事前就警告過我,教育水平隻有『O』水平(劍橋普通教育証書普通水平)的女性人數遠超過大學畢業的女性。這件事導致人民行動黨在次年的選舉中得票率下降百分之十二,比我所預料的還多。」: p- z$ `, W5 y4 [5 ^
% N C3 l9 `0 N5.39.217.76李光耀接著寫道:「促使我決定發表那次婚嫁大辯論演講的,是我桌上那一份一九八○年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新加坡最聰明的女性沒有結婚,下一代缺少她們的傳人,這意味著將會產生相當嚴重的后果。最優秀的新加坡女性沒有傳宗接代,因為學歷相等的男性不肯娶她們。新加坡的大學畢業生一半左右是女性,其中將近三分之二小姑獨處。對這種失去平衡的婚姻與生育趨勢,我們再也不能不聞不問,不加以干預了。我決定給新加坡的男性一記當頭棒喝,使他們從愚昧、陳腐、具破壞性的偏見中醒悟過來。」
# A( b! y! I: ptvb now,tvbnow,bttvb
) P2 i5 {+ m N/ p4 H1 c# T李光耀最后說服了大多數人,這從在其后的大選中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回升,以至該國的移民政策等俱以大學生及專業人士為優先考慮對象可見。事實上,這種政策是優化了新加坡人口,是該國步上成功坦途一項不可輕視的元素。
: x. f4 w3 K. T! {$ h) a, i, q2 |1 x( L/ l3 i S7 `. o
據五月三十一日《金融時報》(ft.com/alphaville)引述波士頓顧問集團的調查,二○○九年新加坡有淨值美元百萬的家庭佔全國家庭總數百分之十五、排名世界第一,以次為瑞士百分之九點九、卡塔爾百分之八點九,香港以百分之八點七居殿軍﹔新加坡人口約五百萬,估計很快便有五分之一家庭淨值百萬。以人口比例計,何以新加坡百萬富翁(家庭)最多,筆者以為與政府政策鼓勵人民工作、儲蓄、創富有直接關系,而在推廣優生政策令其人口日漸「優化」,這意味愈來愈多人在合法框架下追求對本身最有利的處世態度不無關系。讀者也許要問,新加坡富翁這麼多,何以報上少見甚至未見他們炫富性消費的新聞?筆者揣想這與李光耀「勤儉治家」有關,李夫人貴為「第一夫人」及一家大律師行的主腦,竟然「大概隻有一隻金表和一條珍珠項鏈」(頁一二三)﹔據說直至李夫人於新世紀初第一次中風后,李家才有「新式淋浴」的設備(友人說這是他們的孫子在李夫人葬禮上透露的),而李夫人去世后,沒有她的安排和親力親為,期初李光耀的日常起居生活頗有困難,李家並非奴仆成群,過的不過是普通人的生活……。這種朴實作風,是新加坡有錢人很少作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原因,亦因此外人不易覺察到新加坡人的富裕。
6 _; q0 X* {: R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t" F+ q8 k9 ?. m X ]
八、李光耀的求學經驗,大有可以借鏡的地方。他六歲順從外祖母的選擇,進入以華語普通話授課的Choon Guan小學(《李光耀回憶錄》的〈紀事年譜〉略去小學的「經歷」),他家裡說英語和馬來語,對華語因此甚難適應,加上「背死書」的方法李光耀不能接受,遂說服母親讓他轉讀英文小學TelokKurau English School﹔小學畢業后考上萊佛士書院繼而萊佛士學院(Raffles Institution)就讀﹔一九四二至四五年新加坡淪陷的日治時期,李光耀失學、半失業—他加入「書友」創辦的膠水工場(以木薯粉制成文具膠水),在那裡認識了未來太太柯玉芝……。勝利后二十三歲的李光耀負笈英國,先進LSE,「不服水土」,轉劍橋大學FitzWilliam House(書院)。李光耀的英語當然沒問題,若刻意仿效,行為舉止亦可以媲美英國紳士,但他意識到僅有語言相同而價值觀互異,你始終無法成為「他們」的一員﹔而由於不通中文,他因此無法接觸遑論理解中國經籍的微言大義,他在家中所感染的隻是儒學中的「庸俗膚淺文化」(low culture)。他於三十二歲(是年他當選議員並成為僅得三議席的反對黨領袖)開始苦讀中文,才慢慢了解中國文化的精深博大。對中國文化肅然起敬,令李光耀要他的子女進中文小學,結果在求學時期,中文成為他們的母語,接著才是英文和馬來語﹔由於工作上多用英文少用中文,現在他們的第一語文是英語。
+ ?1 C; M: ^# z
9 u: F; f7 j' g6 V1 z, R4 ntvb now,tvbnow,bttvb《硬道理》有一頁刊出三幀相片,畫面朴實優雅打動人心。第一是一九四八年李光耀和柯玉芝在劍大求學時攝於聖約翰書院著名的嘆息橋(Bridge of Sighs)前,他們當時尚未正式結婚﹔第二是李氏伉儷一九七四年攝於同一地點,是年他們的長子李顯龍以最優異的成績獲劍大數學系榮譽學位(Wrangler)﹔李光耀十分高興,夸言「他的DNA無與倫比(李本人精於數學,李夫人則對英國文學素有研究),拿第一是理所當然!」﹔第三是二○○○年他們結婚五十周年重游劍橋再以嘆息橋為背景合影。這三幀相片說盡李氏夫婦鶼鰈情深,他們的一生可稱十分美滿,白頭偕老、兒孫滿堂,更重要的是締造了繁榮興盛與獨立自主且逐步走向「真正民主」的新加坡!
( Q7 E# @7 D( ftvb now,tvbnow,bttvb1 D6 s2 p: L8 q
新加坡人「富甲天下」(見第七節的統計),意味新加坡人有能力照顧本身的福祉,有創富的干勁和保值意識,這種德性形成「良性循環」,即人民愈有錢政府的政策愈不能乖違已被証實能富國裕民的市場制度,而市場制度與民主政治互為表裡。筆者因此相信新加坡政治不是愈來愈專制而是愈來愈開明和民主化。* b) z) P7 s( |! e; H% R
( a0 W; j9 j# r; {) E
有一事必須一說。李顯龍以「最優異成績」畢業,校方有意請他留校任教並從事研究,為他婉拒,他下決心回國從軍……。外人莫不以為這是李光耀的刻意安排(讓兒子掌軍權以穩固「李氏皇朝」的統治基礎),但實情絕非如此,《硬道理》列舉種種事實,証實李顯龍從軍出於自願與乃父完全無關!! b/ E& G8 }% H$ f0 g% l$ `8 y
2 N2 M: ~3 D+ Q+ A5 p7 L* _; f+ v* ^4 s3 N4 \7 p* S
tvb now,tvbnow,bttvb& H' ~8 V f+ f" P) F0 O2 }& c. S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五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