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義利之辨的財經學說5.39.217.76$ K9 e6 K+ I! l2 w0 P" ]
我們為了討論《秦誓》的一段話,引申了歷史上所載秦穆公的事跡,作為研究的說明。現在再回轉來繼續討論《大學》後段「治國平天下」之道的結論。必須重新提起大家的注意,在「治平」一段的內涵,我們把它劃分為六個要點。" }* U1 b+ ]+ ^& }* q! H- ^
8 O4 ^6 y: ^0 `3 B: o' D$ m4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一,首先肯定以「孝道治天下」做為大經大法,這是他秉承儒家傳統文化的不易信守,由此推廣,以「敬老尊賢」為「治平」的重點,因此而和順上下左有,終歸於「絜矩之道」,為政治道德的準繩。有關「絜矩之道」的意義,我們曾經在上面講過,就是至公至正的「持平」之道,或者也可說是公正的「平衡」作用。但在古文的用辭,就叫做「秉國之鈞」的均衡作用。3 f0 t0 z# }2 z* u0 C, ]+ v7 I+ w. Q S
9 J/ K8 T" A" g& f% E7 N8 c
所以第二,就引用周朝中期衛武公「秉國」時期的政績,說明怎樣才能做到如「民之父母」,得到為人民所公推擁戴的榮耀。接著第三,說明既有人民群眾和封疆「國土」,就須明白「財貨」的分配運用,它與國家的權位,和民心向背之間有息息相關的重要。因此,第四、五兩節,特別提出天命無常「惟(天)命不於常」的關鍵所在。國家是人民公有的國家,天下是人人的天下。它畢競不是永遠屬於某一姓某一家之所有,唯「有德者居之」。所以必須「選賢與能」,以治其國,才是真正的「治國」之要。總之,無論為「治國平天下」,或者為個人私家保有財富,必須要徹底瞭解「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的必然性。最後,第六,再重申提出政治倫理道德和財貨分配運用的重心,只在於「義利之辨」。
/ x: x+ e, }8 p5 H, Z7 X) J0 P
# C$ o" x$ P" w9 _: u3 k& B/ Ktvb now,tvbnow,bttvb「大學之道」就是這樣的一篇大論。這是曾子秉承「孔門之學」的「明德」外用的極則。但在最後一段結語,也是說明了自三代以下「家天下」的諸侯邦國政治體制,須要怎樣均衡「財貨」,和「經濟」關係的「治國平天下」之道的一貫思想。從秦、漢以後,便一直為中國儒家學者們「經世治平」、「死守善道」的信條。
' n3 ]( v& Z0 h5 G2 `7 m6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l6 Q* `4 O3 |% T/ u9 [
【民富即國富,國富則民強】
; I: z4 P) | h9 `tvb now,tvbnow,bttvb
3 `2 W& Z) J, Q E3 q, V- }5.39.217.76講到這裡,我又習慣性地想起兩句常用的古文感言:「其然乎!其不然乎!」這樣感歎,也就是表示問題並不簡單,正須值得切實研究。不過。在研究討論這一段結語,首先須要簡單解釋一下《大學》的原文。如說:公仔箱論壇- \' w: b( h/ y6 b*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8 t+ B4 s4 A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這是對古代農業社會的農業生產與人口消費來說)。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這也是對古代農業社會經濟,以及兼帶手工業的生產情況來說)。》
' \' Z! L S+ n* @ W* {+ l
4 p: a! a C$ Y+ F2 P7 e1 A5.39.217.76這的確是千古不易的名言。無論是十八世紀的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十九世紀馬克思的《資本論》、二十世紀凱恩斯的經濟理論,都不能否定他的卓見。5.39.217.76) K9 ^' d8 Z7 e+ A+ J& e, q# W( l
其次,原文便說:
f) n. }. }/ H2 f
* X1 S7 t0 m( y《仁者以財發身(這是講,能知仁道的人,圍善於運用財富,便可以發展一身的功名事業)。不仁者,以身發財(倘使是不知仁道的人,便只想以他本身的一生的能力來拚命搏鬥,求取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這又是說到當家治國的領導作風,以及領導社會的風氣的重要性)。》5.39.217.765 v: o0 h/ w" ?" w }; T
5.39.217.76% Z, B2 \/ g2 ^4 q$ v9 F7 s2 X
上好仁,下必好義。但在古文中的「義」字,它的內涵究竟是什麼?那可又是碰到一個麻煩的問題了!公仔箱論壇0 J( _# l/ t \/ X: {+ g, o
# A$ m/ ] P5 z; F) r2 r5 d公仔箱論壇儒家所講的「義」,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我之間都得安詳,所以古人解釋「義」(繁體為「義」)字造形的內涵,是從「羊」(吉祥)、從「我」,兩個字義的綜合,是屬於「六書」中的「會意」字的範圍,等於說是「為善最樂」的意思。但自曾子以後,孟子特別注重「義」子,主張以「義」為先。因此古人便如此註解:義者,宜也。這也等於說是沒有哪一點不合適、不相宜的才是「義」。至於從墨子學說以後,墨家思想的「義」字,就有偏重於人我之間,富於同情心和相愛心的「俠義」之「義」了。我們知道古文對於這個「義」字和「仁」字一樣,都具有廣泛的涵義,可以說只能「心領神會」,不可局限於文字言語的形式。因此,曾子所說「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是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思,個個好義,當然就有了美善的好結果。公仔箱論壇6 X% N- ~4 A; O9 U6 O
# T! Y2 V# [% Q- {5.39.217.76因此,他的原文便有「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這是說明治國者應當不起私財之心。「藏富於國」,「藏富於民」,民富即國富,國富則民強,當然就可以達到一個完全「均富」的境界了。
* J3 a' z9 u! L5 w7 b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7 `) l9 E+ w9 V1 _
原文講到這裡,他又引用了「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孟獻子是春秋後期,魯國有名的賢臣,史稱其「為卿不驕,禮賢下士,士以是歸之」。他是極力反對在位的權臣們以權謀私、以官圖利的賢臣。古代四匹馬同拉一車叫「一乘」,等於現代人有一部名牌的汽車。「百乘之家」,是古代表示當國者的諸侯們的財富氣勢。「伐冰之家」是古代有權位富貴的人家,派出人手,在冬天下雪結冰的時候,所伐冰塊,藏在地下室,保存食物,到了夏天也可以享受,等於現代人用科研製造成功的大冰櫃。所以孟獻子就說這樣的人家,他既然養得起馬車和駕車的馬匹,當然就不會太注意家裡還要養小雞生蛋,或養小豬等它長大了來做買賣。這種人家,既然能有「藏冰」的財力,就不會太注意養牛羊來做買賣了。由此上推,有百乘之家的諸侯們,就不會培養專為他們一家「以權謀私」的圖利聚斂之臣了。如果百乘之家,與其還要培養專門為他「以權謀私」的聚斂之臣,還不如直接培養一些奪權「盜國」的謀士呢!
4 u/ r7 q& P5 D& N4 I; Xtvb now,tvbnow,bttvb- H4 h0 s. Q' R5 M4 h* d7 j
曾子在引用了孟獻子一段話以後,便說:
0 D6 W/ W8 d6 G7 t: B9 Rtvb now,tvbnow,bttvb
: i) K. \( x a1 P1 f: Ptvb now,tvbnow,bttvb《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v$ }/ o$ ^3 n
$ o: `" H8 r# h/ H, Q: ]5.39.217.76這是曾子著《大學》大論最後結尾的一段活,看來他是針對當時魯國內政,以及春秋末期諸侯各國,都以胡亂增加賦稅,搜刮民間社會的財富,歸於諸侯私家公室,充實權位與富貴相結合的欲壑。同時他也看到當時諸侯各國,以及魯國內政爭權奪利的結果,的確是「災害並至」,大多都成為不可收拾的敗亡局面,因此,有感而發,坦率提出他的「危(正)言危(正)行」,作為警世晨鐘的名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i" {8 g5 P8 u$ \2 b
tvb now,tvbnow,bttvb) M$ E8 J5 Q2 R5 M! T/ M
但很可惜的,由於他最後的幾句結語:5.39.217.76* p$ z- Q; a1 @) u' K+ T
7 {; I, s1 W* E: J) ` i$ C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公仔箱論壇5 J0 r/ V. u6 G. M3 v
$ ?3 _) B, f( m. q" E b# p卻被秦、漢以後歷來讀儒書出身的學者們,硬要用來學做「聖賢」金科玉律的教規,對於「錢」、「財」二字,視為毒害。甚至平時多談這兩個字,就會變成「俗物」。可是,不隨流俗,特立獨行的學問修養,畢竟不易做到。因此,一般的讀書學「儒」的知識分子,大多成為「既要清高又怕窮」的矛盾心理狀態。一旦考取功名,擠身政要以後,既不懂經濟、財政,更不懂為國家社會人民之間,如何理財致富,而達到富國強兵的妙用。好像都是誤解了曾子著《大學》最後的幾句話,變成了如來佛加在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一樣,一聽就要頭痛得打滾,非常可笑。所以中國有兩三千年豐富記錄的歷史資料,所謂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好像都是一部人事經歷的資料檔案。對於財政、經濟、生產、消費之間社會的財經變化態勢,和人事史料來對比,簡直少得可憐。
; y- w2 P7 O+ @ Q0 }; K&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f; x d" O( e) P( b& @+ I
【注重財政的名相、名臣】
' w0 d6 i* I V" w8 ?1 p% W: ?0 z# l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S Y5 C4 {8 R& P; F9 X b
在中國的歷史上,特別注重經濟發展,先行富有財政而建國的人,在秦、漢以上,突出的只有兩個半人物。第一是姜太公呂尚治齊,開發漁鹽之利,建立了當時濱海落後的齊國,後來的子孫,才得以富國強兵,稱霸中原,經春秋、戰國,直到秦、漢時期,約七八百年而不衰。第二是管仲治齊,也是先由發展經濟著手,然後才能做到「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的霸主局面。另外半個,就是范蠡師法「計然子」的一部分學術,幫助越王勾踐復仇雪恥,然後自己飄然隱遁,變更姓名為「陶朱公」,三聚三散,用致富來「玩世不恭」。
# b' X6 j8 I o r6 |# S5.39.217.76公仔箱論壇& `" O- \9 h9 z/ a5 v
至於讀儒書而搞財經失敗的,倒有東漢時期的王莽和北宋時期的王安石。首先著作與經濟、財政、賦稅有關的專論,只有漢宣帝時代桓寬的一部《鹽鐵論》。但仍然是根據「六經」,不外以儒術為民請命的要旨,並非專就鹽鐵之利來加以發揮。又有後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至於如漢武帝時代的桑弘羊、車千秋輩,以商人出身參與財政、經濟政策的,歷來就不為讀書出身的儒家學者所重視,甚至還鄙薄之而不值一談。其他,如唐代的財經名臣劉晏,也是不齒於「儒林」,實在有欠公允。史載:
7 S$ D" C' L: F+ q#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B0 ~ M2 [: A+ S! {《晏有精力,多機智。當安史之亂,戶口什亡八九,州縣多為藩鎮所據,朝廷府庫耗竭,皆倚辦於晏。其用人,必擇通敏精悍廉勤之士。出納錢谷,必委之士類。吏惟書符碟,不得輕出一言。凡興舉一事,必須預計使任事者私用無窘,而後責其成功。又以戶口滋多,賦稅自廣。故其理財以愛民為先,為後來言利者所不及。》
+ z, `+ |8 U3 s' X9 Q1 ]5.39.217.76) ]& p3 V: a5 T+ |
但終亦以功高,而蒙冤構陷賜死。無論帝王專制時代,或民主時代,古今一例,「謗隨名高」,名臣畢競難為,這也是人群社會必然性的矛盾啊!公仔箱論壇* p/ Y4 V+ K+ O8 i# `0 ?$ l# q6 P
0 R& y/ f& t' K4 _" |
現在我們為了研究曾子《大學》大論的結語,牽涉到「治國平天下」之道的經濟發展,和財政調配的「義利之辨」,順便約略提出歷史上的一些相關資料。用來做為「義利之辨」的反面感慨之談而已。因為實在沒有時間為儒家學說和財經思想做專題討論,只好到此打住。回轉來再講曾子本身,他一生的言行如一,確實做到了「義利之辨」,畢生清高廉潔自守,不愧於平生學問修養「擇善固執」的風範。tvb now,tvbnow,bttvb/ }% y3 h% p4 P( L
2 |9 D0 l- i2 M5 X2 y( R公仔箱論壇【曾子處義利之間的故事】5.39.217.767 |7 |* l# J z
% o7 P; V5 u1 l5.39.217.76我們為了濃縮時間,就同時列舉孔門高弟如曾子、原憲,以及兼帶牽涉到子貢的三個故事,做為大家自己去尋思研究的參考資料。《韓詩外傳》記載:tvb now,tvbnow,bttvb8 P4 `: l R- y9 D% G
5.39.217.76: Y* o, Z5 \* p/ `/ D# t4 B7 @' u
《曾子仕於莒(開始出來做魯回莒邑的地方官)。得粟三秉(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十六斛為一秉)。方是之時,曾子重其祿而輕其身(在這個時期,曾子是只注重待遇的收入,而輕視自己本身的得失)。親沒之後,齊迎以相(當他父親死了以後,齊國歡迎他去做宰相)。楚迎以令尹(楚國也歡迎他去做宰相,楚稱宰相為令尹)。晉迎以上卿(晉國也歡迎他去做宰相,晉稱宰相為上卿。但他都推辭了,不肯出去做官)。方是之時,曾子重其身而輕其祿(在這個時期,曾子是專心重視他自己本身的學養與出處動初的該和不該,因為已經沒有必須孝養父母的負擔了,所以他就不重視俸祿的待遇豐薄,和官職地位的高低等問題了)。懷其寶而迷其國者,不可與語仁(如果本身懷有學養的高尚至寶,但卻不肯出來挽救自己國家的危亂,那就沒有資格談什麼仁心仁術了);窘其身而約其親者,不可與語孝(如果故意自命清高而死守窮困,也不顧父母生活困難的痛苦,那還談得上什麼孝道呢);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一個人本身挑著重擔,前途又很遙遠,為了完成責任,就不會挑選什麼地點,都可以隨地休息保持精力);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家裡既然貧窮,父母又年老體衰,為了孝養父母,就不需要挑選官位大小,只要收入足夠贍養父母,便去做了)。故君子橋褐趨時,當務為急(所以說,是真君子的人,穿著舊鞋和破布襖,急急忙忙地向前趕去,只是為了當時實在有迫切的需要)。傳云:「不逢時而仕,任事而敦其慮,為之使而不入其謀,貧焉故也(所以《韓詩外傳》的作者韓嬰,為他所傳的《詩經》作這樣的解說:一個人生不逢時,但不得已還是需要出來做官做事。既然擔任了職務,就必須盡量盡心做好。可是只肯聽命去達成任務,而不願參與他的內部計謀。那是為了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只是為了解決一時的貧困,並不是他要完成學養思想的真正目的啊)!」《詩》曰:「風夜在公,實命不同(所以《詩經》上說:我雖然晝夜都在忙著做公家的事,但是,我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自有不同的觀點。只是一時命運的安排,現在只好這樣做而已)。」》% l, L6 E9 S6 V! L( T% p- a
' u4 a& F8 d4 C7 ?1 E我們現在引用了《韓詩外傳》,首先提出曾子為家貧親老而仕的一節故事和評論,可以做為說明曾子在《大學》結語所說,對於當時諸侯之國的為財貨與政治道德之間的「義利之辨」的觀點,他是身體力行其道而自做榜樣,是真實「儒行」的風格。同時,由此瞭解《大學》結語所說的道理,並不是專對「治國平天下」的經濟、財政的專論。但也並非說它對於「治平」之道的財經作用上,就可忽略「義利之辨」的重要。從「治平」之道來講,計較的是為「國家天下」全民的大利大義的「義利之辨」,並非專指一身的小節了。至少,我所見的是如此,且待諸公自己去研究吧!) J1 F8 w7 A1 ^) N$ d3 f
4 W9 @2 u' r# |' l) P9 @7 ~- vtvb now,tvbnow,bttvb【如果孔門弟子少了子貢,行嗎?】
5 J1 b% \ v- T7 ~$ j" d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N& W8 ^9 }4 L7 Z6 |( S1 H0 D# V
至於孔門高弟,在春秋末代的時期裡,除了子貢一人別有他的胸襟懷抱以外,其他如顏淵、曾子、原憲等,所謂七十二賢人之中,大多是屬於對當時時代的反動,處於「不同意」主張的清流人士,與後世宋儒的「儒林」、道學大有不同。其中突出對比的兩人,便是原憲和子貢的故事。《韓詩外傳》記載:
' g$ m; P# ~) N1 x% W5.39.217.763 P& _& V) c+ e9 O, T8 @) ?
《原憲,字子思。宋(國)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不和當時社會的風氣同流合污)。當世亦笑之(所以當時社會上人,也覺得他很可笑。這是司馬迂的記載)。其為人也,清靜守節,貧而樂道。居環堵之室,蓬戶甕牖,桷桑無樞,匡坐而鼓歌。於貢肥馬輕裘往見之,憲正冠則纓絕,捉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予貢曰:「嘻!先生何病也?」曰:「無財之謂貧,學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而徒有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也。」於是曳杖拖履,行歌商頌而反,聲滿天地,如出金石。子貢恥之。5.39.217.76! [/ C* o* R, ?9 l, i! ]0 Z1 ]
6 m" `3 f9 i* O所謂「子貢恥之」一句,是說子貢等於被原完的舉動羞辱了一頓。當然,子貢不但會經商致富,而且還善於運用謀略的學術而代孔子出馬,安定了魯國受侵略的危機。這個有名的歷史故事,可以自取《越絕書》來讀,就可明白其中的道理。孔子死後,在曲阜的墓地,也是子貢一手所經營的,而且他還在夫子墳上,守墓六年才離去。如果孔門高弟,都如顏淵、原憲一樣,遁世無悶,甘於清貧,孤芳自賞,行嗎?》
0 ]$ s0 k/ o Z8 j9 L' atvb now,tvbnow,bttvb
* o6 C& m1 F) H6 _但我們既然講到「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必須先要瞭解群眾、資財、權力三者之間,猶如三根木桿捆在一起的三腳架,如果缺少了一桿,就站不起來的。尤其對一個國家的「治國」之道,沒有良好的經濟、財政,必然就沒有一個完整美好的政權,那是古今中外千古不易的大原則。你只要看看每一朝每一代的興亡史跡,最後促使衰敗的,必定是先由財政、經濟上產生必然崩潰的情況的。但在中國文化中一貫的傳統觀念,尤其是以儒家、道家為主流的學術思想中,認為要解決經濟、貨財的問題,使「國家天下」得到「治平」的境界,只要從政治上做好,便可達到「物阜民豐」,國家和人民,就都可以「安居樂業」了。# B6 H) ?/ G% }4 B
/ }9 S t6 ]2 ]0 @! S. a5 f1 o5.39.217.76如再擴而充之來看,不但只有中國,其他如印度、埃及,甚至所有東方各國文化中的先聖先賢們,差不多也都有這樣的觀念。當然,西方文化,好像也並不例外,可是,到了十八世紀以後,尤其是從英國發生「工業革命」(實業革命)開始,西方文化中,漸漸形成對經濟學的專注。到了十九世紀開始,在西方文化的思潮中,便形成了以經濟為主導來解決政治問題的思想主義等的興起。因此,直到現在東西雙方,乃至全人類的文化思想中,對於這個問題,仍然還在含混不清,思辨難定。究竟是財富的資本影響了政治?或是政治影響了資本的財富?這也等於是哲學上的主題:究竟是蛋生雞?或是雞生蛋呢?且待人類慢慢摸索,再去求證吧!
' I& O- Z8 F8 n/ T( Q" A& w& U0 I公仔箱論壇
5 K* C% J8 m# x4 ]0 @/ O% m% F' G% N5.39.217.76【《貨殖列傳》的妙論卓見】
, {! O3 v$ m) r+ n) p6 y' M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9 y$ ?" I+ k7 W( f" I0 [9 ^8 k! m+ D
但在中國兩千年前的周、素文化時期,比孔子早生一百多年的管仲(公元前六九○年間),卻首無提出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以經濟為主導的政治方針。後人也有變易這兩句原文,說為:「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禮義興。」這樣的意思,是說明有了經濟、財貨的繁榮社會,才有文化文明的昌盛。「其固然乎?其不然乎?」姑且不論,而在漢武帝時代的歷史哲學家司馬遷(公元前一○○年間),在他所著的《史記》中,特別創作一篇《貨殖列傳》,意在說明工商業經濟的重要性,看來他是在有意無意之間,與歷來的儒家學者們唱反調似的。其實,司馬遷的思想主要是來自道家老子學說。但在《貨殖列傳》的論述中,也只好擱置「無為之治」的上古高遠理想,隨著時代社會的趨勢,與管仲「經濟政治」的觀念,先後互相唱和,確實具有啟發性的卓見,應該算是不可不讀的名文,大有助於「內聖外王」之學的慧知啊!現在我們摘引他原文開始的三段重點,作為研究的參考。8 A2 R2 q) g" r- \1 a; j' b
(一)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從虞舜、夏禹時代開始),耳目欲極聲色之好(人們的耳目已經習慣了美聲麗色的嗜好),口欲窮全豢之味(嘴巴已經吃慣了好吃的米面和畜牲的肉味),身安逸樂(身體已經習慣安逸快樂的享受),而心誇矜勢能之榮使(而且在心理意識上,已經習慣浮誇、驕傲,羨慕權位和勢力的榮耀)。俗之漸民久矣(這些風俗習慣,是由上古以來,漸漸地逐步所養成,後來的人們,便認為是自然地當然如此了)。雖戶說以眇論,終不能化(你想挽回人心,恢復到如上古時代的淳樸自然,雖然你挨家挨戶去勸導,也是枉然,始終不會達到「化民成俗」的崇高理想)。故善者因之(所以善於運用的人,便只好用「因勢利導」的辦法),其次利道之(次一點的辦法,就用利字當頭,誘導他上軌道),其次教誨之(再其次的,只好取用嚴格規範的管教方法來教導他們了),其次整齊之(管教也達不到目的,就只好訂立法津規章來整齊劃一地統治),最下者與之爭(最下等的辦法,就是和他們恃強爭勝地鬥爭)。5.39.217.76' l0 H8 H& t$ K7 g- U: ]+ S( m
4 O4 f: o! ]! ?* `
(二)又曰,《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農林畜牧)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則山澤不辟矣(沒有土地、山林、畜牧、海洋的資源,就沒有辦法發展經濟的開放了)。(至於農工商和山澤的資源)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資源多就富有),原少則鮮(資源少的就很貧困了)。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貧窮與富有,是不可以靠搶奪過來,或是施捨給人的),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這都需要人為聰明智慧去設法取得的,所以靈巧勤勞的人,就富裕有餘。愚笨懶惰的人,就始終不夠用了)。! }$ j# B8 b% K( c0 r: K
tvb now,tvbnow,bttvb5 m, F1 |+ r0 W( s" Q# a
(三)因此,他說,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禮義文明是產生在富有的社會和家庭。貧窮的家庭和社會,什麼文化文明,也都變成過分的浪費了)。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勢益彰(富有的人得到權勢的支持,就更輝煌),失勢則客無所之(失勢為人,賓客朋友就不會來了),以而不樂。夷狄益甚(夷狄中的勢利觀念,更加明顯)。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5 f% r/ y8 P1 h+ r ]公仔箱論壇7 X1 H5 K0 l3 Z
在司馬遷《貨殖列傳》這篇文章裡,他講到子貢,便說:5.39.217.76 z! Q9 o7 X1 M( G0 Z" J: v
" Y! a( a! z2 r; W
《既學於仲尼,退而仕於衛。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廢著,古人解為儲蓄和賣出。我認為應該解釋為得空順便的時候。鬻財,就是做買賣)。七十子之徒,賜(子貢)最為饒益(富有)。原憲不厭糟糠,匿於窮巷。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一捆捆地帶著通貨的帛幣,和諸侯們做交際往來上的禮物)。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他到哪一國,哪一國的君王們都要待他猶如國賓一樣的對等禮遇)。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公仔箱論壇5 V8 k) @" K+ g6 Z
' U N& a, W$ V, C, k% l' |" N8 E- ttvb now,tvbnow,bttvb司馬遷寫這篇《貨殖列傳》的文章,夾敘夾議,妙論卓見很多,大有深意存焉!你們自己去研究吧!他的最後結論,便說:1 E$ h; s* @) i y
tvb now,tvbnow,bttvb: _4 P. \/ X" J$ H9 a0 o, s# s
《由是觀之,富無經業(發財,沒有一定要某種事業才可以的)。財貨無常主(財貨也不固定是屬於哪一個主人的)。能者輻湊,不肖者瓦解(能幹的就愈來愈多,不行的就破敗不堪了)。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豈所謂素封者耶(難道都是靠上輩素來有封爵的遺產而得來的嗎)?非也(不是的,都是靠自己的智力勤勞而成功的)。》
6 V! l1 Y% j6 N* ^' [4 T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s; Z( x/ _& N' s
我們為什麼在講《大學》「治國平天下」的結語,硬要拉扯到《貨殖列傳》來做討論呢?因為我讀歷史,每每發現古人被《大學》最後結語「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的一段話鎮住了,並未好學深思它的真義所在。因此,不惜眉毛拖地,特別點出其中的關鍵所在。既可還了曾子著《大學》的本來面目,又免得後儒們盲目追隨兩宋以來的理學儒家們所誤解的蠱惑。講到這裡,同時我又想起雪竇禪師的一首偈子說:
: l* c: v, N& j9 M# D6 F6 Y9 A. e1 g% B5.39.217.761 L8 O+ q+ C$ x) Q; x& N) \4 o# l# B
《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瞥見便生擒。
; V2 S$ s1 f4 B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t* v7 v+ _; k7 W. p# T
可憐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境裡尋。》
, y" x; {! `! ^: I5 \3 X0 u. `2 `公仔箱論壇, P: L3 r+ Q5 [/ x, l
讀書求學,自當有頂門上一隻眼,取其精華,捨其糟粕,不可妄自菲薄,盲目隨人說長話短,死死啃住古人的遺骨、唾余啊!
- d9 H- F a. y$ g3 b$ m9 h. x& b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k& k4 N0 F; M1 d: Y+ J8 M至於補充《大學》結語,有關《大學》的「明德之用」和「義利之辨」的「至言」,我現在便為大家引用《易經‧系傳》上的話,作為總結。只是原文照抄,就不另加說明了:
5 d& O" g) P( w gtvb now,tvbnow,bttvb《「顯諸仁。藏諸用。」「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系傳上)
- G( m7 L# ], w5 {: r. ~. Y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o: @1 n3 q1 h* n7 M# |" S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成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系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