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8-14 11:50 PM 編輯 - N! D# r( `% S; x" x G
5 J# P, @6 N7 Ftvb now,tvbnow,bttvb范曉說:「舟曲這次泥石流,最初報的是十點開始降雨,十二點泥石流下來,這中間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能有警報,是能減少生命損失的。」但他也表示,這和是否有相關的應急預案,是否有避難所,是否有一整套的避難機制有關,舟曲這樣的重點地質災害區,理應有,但這樣的小鎮卻往往欠缺這一規劃。tvb now,tvbnow,bttvb6 u6 {. g) e- K, J; Q- h
公仔箱論壇* m' y0 j/ R# C# Y. E
有意思的是,國家通訊社最早發出的消息是「夜晚十點當地開始降雨」,而災難發生第二天晚上,救災指揮部發出的消息卻改成了「十一點開始降雨」,推遲了一小時。范曉對這個變化感到迷惑:「降雨時間應該是很清楚的事情,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改這個時間。」另一備受輿論關注的是當地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是否可能加劇了地質災害?
7 ], y. R) U, ntvb now,tvbnow,bttvb
6 m( k: n" t b* n) c/ V舟曲地處隴南,氣候不同於西北黃土高原,溫暖潮濕,有「隴上小江南」之美稱,歷史上也是森林茂密之地。然而,大躍進時期開始對森林毀滅式砍伐,讓這裏的綠色迅速消失。據統計,從一九五二年八月舟曲林業局成立到一九九零年,當地累計采伐森林一百八十九點七五萬畝,許多地方的森林成為殘敗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亂砍濫伐、倒賣盜用,全縣森林面積每年以十萬立方米的速度減少,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環境遭到超限度破壞。4 M) H y3 _; c0 T; Q
: Z! j: B7 ]8 u$ `據統計,自一九五八年以來,白龍江流域生態環境發生惡性變化,全縣現有水土流失面積一千兩百四十五平方公里(一百八十六點七五萬畝),佔全縣國土總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耕地流失面積八點一八萬畝。舟曲縣縣長迭目江騰曾向媒體叫苦:「我們舟曲過去為國家貢獻了上百億立方的木材,為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現在,失去植被的山體逐漸風化流失,每遇狂風暴雨就會出現泥石流甚至塌方。: e9 P$ ~. X, U' d$ M
5.39.217.763 }: o' ~" F. }/ r) j0 |' {
一九八一年,在舟曲通往隴南的白龍江上曾出現過一次前所未有的山體塌方,垮塌的山體將白龍江攔腰截斷,高峽平湖在一夜間出現,直接威脅上游舟曲縣城和下游的武都縣城。當時軍方出動飛機,配合地面的疏通導流,將淤塞的堤壩炸毀,才使白龍江洪峰順利下洩。這次山體塌方形成了今天的「洩流坡」。如何整治像洩流坡一樣的滑坡地帶已經成了世界性的難題。tvb now,tvbnow,bttvb. M0 {) z& |1 o9 h9 k
3 a' e: z% V: D) v( A3 P5.39.217.76但是,對甘南地區白龍江流域做過多年實地調查的甘肅省地址災害研究所所長王得楷對植被破壞加劇地質災難這一說法並不認同:「對一個地區,地質因素相對於植被的因素來說要強得多,植被是軟影響,地質因素是硬影響。」在學術界,植被對地質災害的影響一直存有爭議,王得楷說:「如果硬說森林茂密,其實森林茂密對岩石也會產生破壞作用,生物風化的力量可能把岩石崩裂,使岩石疏鬆,在舟曲這樣的滑坡地區,低矮的草灌可能更有利於水土保持。」
, W7 e E& u2 a, Y! M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k8 _, y4 \9 V$ K
他也同時提出,治理滑坡和水土保持並不是一個概念,「水土流失是淺層次地質現象。水土保持相對來說是軟性的,滑坡則需要硬性加固」。所以,儘管過去甘肅省在水土保持已經投入數千萬元,但想對於治理滑坡來說,這仍然是杯水車薪。5 l W$ }- a+ L+ a, R+ m; w
5 G- a8 M( I o3 v- m"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地質專家楊勇、范曉以及德國水利專家王維洛都指出,白龍江的梯級開發和過度開發水電項目,也可能是地質災害生成的隱患。「舟曲縣境內的水電開發項目多達四十餘個,已經建成的有巴藏水電站等十五座水電站,還有虎家崖等十四座水電站在建」。王維洛認為,「建設水電站壅高水位,容易引起河道裏兩岸的山坡發生滑坡和泥沙流。建設水電站所開挖的土石方回填山溝,又為滑坡和泥沙流提供了充分的鬆散的物質材料」。
7 Q' q. g% U; e1 p* U3 i5 g" H
王得楷也承認有人為因素加劇了地質災難,但他認為修路、水電開發影響都不大,最大的影響因素是人口密度增加、縣城擴張、選址不當,令當地的地質環境不堪重負,亦令災難發生時根本難以逃生。舟曲縣城總人口十三萬五千人,居住密度居甘肅各縣之首,幾乎與省城蘭州相當。而舟曲人口,有相當一部分就住在過去的泥石流堆積扇上。王得楷說:「舟曲縣城,過去被泥石流湮沒了好多次,都是淹沒區。人口密度增加以後,沒地方蓋房子了,也沒科學規劃,人們也不知道,好多人都住在危險區。」
8 ]! q# D. B9 C% d
5 w3 E2 `: m0 F* |7 ~- @9 c7 btvb now,tvbnow,bttvb蘭州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陳懷錄也對媒體表示,應對地質災害,舟曲縣城的最佳方案只有搬遷,「當地的惡劣地質條件,即使做好了防治措施,也很難阻擋大規模的泥石流爆發。因此,最佳方案還是搬遷」。巨資治理,還是巨資移民?專家的建議並沒有被及時採納,因為無論哪一項,對西部山區的落後縣城舟曲來說,似乎都是天大的難題。明知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仍坐等災難降臨,這恐怕正是舟曲泥石流最大的悲劇。5.39.217.76, x5 u: t _" g+ {2 V"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2 P! D" w# p7 l4 G9 ^6 ]1 ?
舟曲縣災害歷史) t* W9 ]! O) ^, [1 D3 @+ E
二零一零年八月七日:舟曲縣突發特大泥石流災害,救援工作正在進行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2 Z* X$ ]5 Q5 @$ y7 |
一九九二年六月四日:舟曲驟降暴雨,引發大規模泥石流,死傷八十七人,白龍江沿岸的八個鄉鎮六十四個行政村共一萬四千戶六萬三千六百人嚴重受災。
) u6 d+ q% H# E1 o3 u+ F一九八九年五月十日:三眼峪溝突發泥石流災害,傷五十一人,多處基礎設施被毀,直接經濟損失近一千萬元。
: q; a- Y- } g: t9 y' j0 X5 otvb now,tvbnow,bttvb一九八一年四月九日:舟曲縣內下移土方三千四百萬立方米,受災群眾一百五十一戶,直接經濟損失一百五十一萬元。4 Y6 u0 x% ]: z8 n3 X
一九六一年夏:三眼峪泥石流沖毀民房一百六十間,死傷二十八人,道路交通受到嚴重衝擊,中斷交道四十天。
( N# o9 O4 {/ `3 y' }5 b# Ztvb now,tvbnow,bttvb一九一六年夏:三眼峪溝泥石流沖毀房屋九十餘間,沖走三人,傷六十人。
& H9 j' p) {1 a! j( C5 C, G5.39.217.76一九一零年:白龍江下游的甘肅武都發生泥石流,最少四百人遇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