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食肆地點] 粵菜本色

公仔箱論壇6 y: E8 p8 e+ h

3 d  q" @$ S: U4 d) L- L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M+ f/ o# q( T& p$ K/ t
原隻廿五頭花膠扣鵝掌 $240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1 M0 g& T! x5 _3 _
■鵝掌用文火慢扣幾小時,腍而不爛。厚厚的鰵魚花膠,又軟又滑,膠質盡出,火候掌握恰到好處。
) q  v+ ^% J4 m1 J2 c: w& [7 W+ v/ ]8 e9 n6 t1 ]* W
香港,毗連廣東。
0 @4 s- K0 U$ V4 x5 N/ A# N2 \- d3 C. ?
廣東菜,一直是最受歡迎的菜式。
  ^: n% t1 F, B0 F5 M) [
  ^  Q# \! J: I! J$ P0 s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酥脆肥濃甜酸苦辣鹹鮮,尚原味,究新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l9 i# S/ q5 R2 m- p3 S1 s$ f

7 F3 o$ t" h8 d; c" i7 [煎炒煮炸蒸燜燉扣焗煲烤,講火候,重鑊氣。公仔箱論壇9 Q$ \* k5 b) p. b1 p' S4 K
tvb now,tvbnow,bttvb5 \& s# z; i8 t7 N4 Q( |
但隨着社會急促發展,事事講求成本效益。+ x6 _0 e1 R- `( R$ H+ ]
tvb now,tvbnow,bttvb! b! R1 T2 l& n, a$ ^' n
加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少老師傅外移,承接乏人。
- M  x- [  y9 G; o5 R# H. p3 N8 u+ A: t( a3 h3 i7 ?
一道斷層,暗暗改變了粵菜面貌。為了貪快方便慳成本,冰替了鮮,炸取代煎,
) o8 e/ q0 X3 G" e+ }公仔箱論壇. D9 u  E* Q0 Z: H
又啤水鬆肉,加重調味,陋習變成主流。- ^- m3 Q" a8 i& b; `

0 F! x! g4 b' a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粵菜真味,正在點滴流失。誰人能還粵菜本色?tvb now,tvbnow,bttvb/ c" J; M3 u# h6 z
tvb now,tvbnow,bttvb3 [1 A4 C" w9 `8 c7 O; n; [
廣東人,從來愛食。北方人以:「四條腿的板凳不吃,兩條腿的人不吃。」來形容老廣東多愛吃。我們自己,也有俗語:「背脊向天任人食」。由於靠山臨海,河涌又多,食材着實豐富。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就說:「天下所有食貨,粵東幾盡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也。」
( `* ^+ ?" t, h5.39.217.76
8 h! g2 }$ k  V  m) a( g5.39.217.76吃禽畜吃海產吃瓜果吃菜蔬……就連走獸昆蟲,都亟亟要放進肚子裏。( y( \5 o  Z9 d$ I. b

" [8 d- l0 y1 q7 a" Q1 q; ]& Y% w南宋文士周去非,在著作《嶺外代答》中,是如此描述廣東人的飲食文化:「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其間野味,有好有醜。山有鱉名蟄,竹有鼠名猷。鴿鸛之足,獵而煮之。鱘魚之唇,活而臠之,謂之魚魂,此其珍也。至與遇蛇必捕,不問長短,遇鼠必捉,不問大小。蝙蝠之可惡,蛤蚧之可畏,蝗蟲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蟲之穢,悉炒而食之;蝗蟲之卵,天蝦之翼,悉炒而食之……」
& `; [0 b. ]; C6 V;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 I# Q' n! v; C( @8 M公仔箱論壇一個鮮字是神髓       
  v- X0 D: ?: W2 e  z# z公仔箱論壇我們不但吃多,還重活。一個「鮮」字,概括了神髓。古時粵人,甚至崇尚生吃,豬牛羊鹿,割肉吃生,活魚捉來,薄切就食,是最早的sashimi。如今雖已改變,但崇鮮之風,已入骨髓。一隻雞,要蒸得髀骨滲血,才算合格。一尾魚,要蒸得肉骨剛離,才是佳品。* Z8 X& v/ H: G0 n) V" _9 j

  f& E' s# w/ ^, S  V+ c% ?廚子為了彰顯食材鮮味,千方百計。活雞活魚,飼在棚中、養在缸內,等到最後一刻始拿來劏殺烹調。調味料盡量下得少,薑、葱、蒜、油、糖、鹽、豉油、豆粉、燒酒、胡椒粉,旨在辟腥去羶,和吊出食物原味。
( [- g" m+ K' G公仔箱論壇
6 k, a$ \- U) l不同食材用不同手法烹煮,快炒、慢煎、清蒸、鹽焗、鮮炸、老火煲……利用鑊氣和火候,把味道推上最高層次。
9 [; M' a; Y) s( J5.39.217.76
* `$ `* o: R1 ]這種精神,這等技法,源遠流長,納各省之優,集天下大成。只可惜,在營利的大壓力下,傳統的堅持,開始退讓,底線越推越低。功夫未夠班者,也充斥大小餐廳廚房。炒得過老,扣得糜爛,炸物吃出一口油,比比皆是。仍能堅持者,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矜貴。5.39.217.76" s+ K$ ~9 |8 `+ {$ {. b' M

8 l5 i2 G9 H: W7 S0 @& A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2 X8 i; R  x1 Y& p- e0 ^9 U0 \
■屈大均《廣東新語》。
1 t7 F; ]8 R, B1 w' j" ]% T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U+ s) N2 @' K1 B

9 x$ x# Q' ]' z5 V1 N, U5.39.217.76■周去非《嶺外代答》。
, ^( v9 m. \5 t. z公仔箱論壇3 O5 [" S& j7 D. Q' ?
禮失求野名將歸1 Z1 J) f' ~& v' @& h+ u
禮失求諸野,這傳統手藝流播海外廚子之手,反而保存得更好。溫哥華的「海棠海鮮酒家」,墨爾本的「萬壽宮」,都是老饕口耳相傳的頂級粵菜酒家,老派神髓,比本港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量粵廚移民他國有關。他們挾着技藝,在彼邦落地生根,剛好避過這二十年香港百物飛騰、租金瘋升的經濟急變。營運壓力相對低,加上移民外地的老饕,都是吃慣老口味之輩,粵菜精神,反得留存。
6 }2 ?% ?: w3 t9 _' ~; ]5.39.217.768 r/ @% I) k: `
可幸的是,彼邦之廚,開始回流。其中一位,就是新任「滿福樓」總廚霍炳江。「我返嚟,就係畀自己考個試。香港係粵菜重地,我想考驗一下自己實力。」才剛到任三個月的霍炳江,帶點廣東人的傲氣說。
* W# v3 ]8 g8 t$ O$ |( d* b5.39.217.76
' k% u* ~# r6 K; R4 E: N8 f; i. D5.39.217.76已屆五旬的他,是正宗老廣東,佛山人,童年在家鄉度過,家境貧寒。十四歲偷渡來港,投靠在酒家當廚的堂叔霍銘,從低做起,是正宗紅褲子出身。「第一份工喺銅鑼灣謝斐道『明發酒樓』做打雜,九百蚊人工,由朝到晚,洗菜、摘菜、傳菜乜都做。辛苦?我一啲都唔覺辛苦,嗰時大陸窮到冇飯食,落嚟香港有工做,已經好好,仲邊敢計較咁多?」他說。公仔箱論壇+ ]4 w8 U: W. e# M% S. G' y" z/ a
- o$ z0 G6 Z( }' z$ J& @3 q; H3 }
煎炒煮炸樣樣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4 a( ~4 F  V/ a& [
他本着性命是撿回來的,就跟着堂叔身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偶爾堂叔教他一兩招廚藝技法,他就視如珍寶,反覆苦練,銘記於心。「單係炒就有好多學問,基本上鑊要紅、油要夠、手要快。但係唔同材料、菜式,又有唔同手法。普通炒隻蛋,一定要快手,三四秒就完,唔係老咗就唔嫩。但炒桂花翅嘅蛋就專登要炒老啲,咁至食到香味。炒斑球最講究,炒到八成多熟就好上碟,其餘一成多,等餘溫將佢整熟,送到客人把口就啱啱好。」煎炸也有大學問,煎魚煎到散收收者有,炸雞炸到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