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對於博士生返鄉賣雞排,認為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引起社會諸多討論,心中也有深深的感觸。 自教育大學畢業後,在教師職缺「僧多粥少」環境下,成為流浪教師。當時我對社會變遷的快速,感到憤懣、不平,為什麼連進入學校任教的機會都沒有?許多同學都轉換跑道,只有少數人仍堅持教職這條道路,唯一激勵自己的四個字就是「莫忘初衷」。 後來我在補習班任教多年,逐漸明白大學時所學的理論與專業,在現實生活職場上,能用到的微乎其微,可能連三成都不到,許多能力都要靠著實戰累積,以及閱讀,拓展新知、視野。 既然大學所學專業知識,在日新月異、變遷快速的世界上是這麼微不足道,那大學究竟該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這又讓我想起了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培育出許多世界頂尖人才,素來以自由開放的學風聞名,與他們學生的態度相較之下,我們的大學生似乎少了積極的求知欲、旺盛的好奇心,及無比的熱忱。而這些能力,正是優秀人才所需具備的。 我認為真正優秀的大學,不該只是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他們終身學習、省思創新的能力,只要未來他們能夠走在所屬領域的尖端,能聞到時代的脈動,不管各行各業,應不會被時代的洪流吞沒,即使是賣雞排,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最後,到底博士生賣雞排是不是浪費教育資源?從國家立場而言,的確是浪費,因為專業所屬領域的能力無法展現,回饋社會;但從個人角度而言,我認為不完全是浪費,比起其他渾渾噩噩過生活的人,至少在諸多考量下,經由利弊得失評估後,選擇自己的道路。
; D0 E# s/ e& r/ }0 y$ V0 L5.39.217.76' Y. ?4 @$ S) g
【2013/03/16 聯合報】: Z# G; M7 I6 w0 N8 b% ^
5 |( Z$ _) I9 [- z K3 M- H
; a7 x* U. ~& 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