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九一一之殤和美國自省

九一一轉眼已十周年,這是美國國運的轉折點,後冷戰天下一家獨大的格局被終結。單極世界原非好事,後冷戰二十多年,美國由盛而衰之關鍵是立國精神的頹敗。好逸惡勞、貪婪和不法漁利,這本是清教徒傳統最憎惡的品行,但不得不承認,這種濁流已橫溢多年,金融海嘯足見其惡果。然而美國立國精神未曾淪亡,看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便知其核心價值,就是道義立國。
3 e1 _8 S+ U$ s2 T: o9 g- b但美國歷史上也不乏偏離立國精神的污點,如美國與西班牙戰爭之後接管菲律賓,等於加入了美國自己一再譴責的帝國主義行列。然而美國的道義感沒有因為「國家利益」而淪亡,對菲律賓的殖民管治一直受到政黨、教會、輿論的強烈批評。以致國會通過立法,規定一九四六年還政於民,讓菲律賓獨立。尤須記住,這項法案在一九三三年通過,即使沒有後來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以及二戰勝利,菲律賓獨立日期早已確定。
# b2 c. \. d( P- E2 Y1 m8 }6 ?5.39.217.76美國自鴉片戰爭到兩次世界大戰均維護中國獨立,不讓列強瓜分,其主要動力亦來自道義精神,其中傳教士及教會力量,再加上後來的院外援華集團居功至偉。這裏還要指出美國的一個污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傑出的總統威爾遜倡導實現公平的和平、民族自決等十四點原則,曾燃起受壓迫民族的希望。中國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提出廢除一切不平的條約,日本卻要求全盤接管戰敗的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在法律層面上中國處境不利,因為早前北洋政府自己提出過同樣的建議,以換取日本貸款。但在道義層面上,中國佔據道德高地,世界輿論(尤是美國輿論)傾向於中國,因為這符合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以顧維鈞為首中國談判代表寸步不讓,他們均有美國留學背景,都是愛國使命感很強的外交家。但威爾遜政府為了不使巴黎和會破裂,昧着良心默許協約國和日本達成秘密協定,美國只要求日本口頭承諾「最終將主權歸還中國」。公仔箱論壇- E8 m3 v( J( Y' J
顧維鈞等中國代表訴諸公義及輿論,把消息緊急傳到國內,即刻激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北洋政府因此革了幾個部長的職,並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近日廣州《南風窗》對台灣政大歷史系教授唐啟華的訪談《狹隘民族主義與外交政策》,復原了這段歷史的本來面目,結果導致《南風窗》總編輯被撤職)。
# ?% R5 @* c9 b( I0 a* C公仔箱論壇此事在美國同樣引起巨大波瀾,以加州參議員為代表的一批議員用「美國榮譽蒙污」、「野蠻掠奪中國」、「極其不道德不公正」、「丟臉墮落」、「不是有身份的人幹得出的事」來譴責政府。報紙輿論更充斥諸如《山東問題上的罪惡》、《強奪山東》等大標題。在野的共和黨揪住威爾遜不放,指他出賣中國,將成為下任總統的共和黨人哈丁稱:自從歸還庚子賠款,中國視美國為民主正義的榜樣,現在美國必須信守對中國許下的諾言。國會因此拒絕通過美國加入國聯,威爾遜在激辯後中風,政治生涯就此結束。 公仔箱論壇" v% _1 S- o# V% C7 \% H- t  }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c( [3 m* \* W  D
8 ~% c) M6 V# M' _& {
由此可見,國家的榮辱並不取決於某政治家或某政黨是否仁義或者失德,而取決於制衡他們的力量有多大。消滅一切異己聲音的政權,永遠成就不了強國和盛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