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性早熟事件”雖已證明與奶粉無關,有關專家認為,這暴露出壹些醫務工作者對“性早熟”專業知識的缺乏。昨日,衛生部發出“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明確給出了性早熟的概念。5 b/ B% C; x) u
判斷性早熟水平待提高1 a1 R" j9 k- @1 j* e" b
“乳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事件曾引起全國關註,衛生部檢驗證明,被報道的武漢性早熟嬰兒為假性性早熟,與奶粉無關。 i# ?" }0 m7 y2 [
有專家也坦言,這壹事件也暴露出壹些醫務工作者對“性早熟”概念的混淆,在判斷各種“性早熟”的專業水平上有待提高。
: _# N$ v& E3 g! [0 x* mtvb now,tvbnow,bttvb* D1 F; R# `& q; h) [
指南供醫院參考使用, P) h5 g+ w: H- _* {, Q1 S
昨日的指南給出了“性早熟”的定義,是指男童在9歲前,女童在8歲前呈現第二性征。按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性早熟”可以分為中樞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這在以往分別被稱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tvb now,tvbnow,bttvb! e W+ d1 E7 v8 ]& ^$ \
在中樞性性早熟中,有壹種為“不完全性中樞性性早熟”,是指患兒有第二性征的早現;最常見的類型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診療指南稱,若發生於2歲內女孩,可能是由於下丘腦性腺軸處於生理性活躍狀態,又稱為“小青春期”。5.39.217.76' D! b* I9 E" o# o
據悉,指南將供醫療機構在臨床中參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