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權律師高智晟自2010年4月短暫露面後,已經又失蹤大約9個月了。高智晟的妻子、現已逃到美國的耿和女士新公開壹封高智晟兩年前寫的信件,題為《我的心聲》。這封信再次揭示高智晟被中國警方綁架、秘密關押所處的困境,也使國際社會在胡奧峰會前再次關註中國這位不屈不撓的維權律師的下落。
. V' z! D& b6 p4 \# f, b. F公仔箱論壇“朗朗乾坤下,偌大的自由文明世界中國共產黨仍無惡敢不為,且無惡不能為。令人驚嘆!在13億同胞中我們壹家人竟是如此地無助。”
9 h+ }7 i( o+ O0 B* m. D; q) s+ [這是中國維權律師高智晟2009年1月1號寫的這封《我的心聲》的開頭。出生於1966年的高智晟是中國壹位大膽敢言的維權律師,曾三次上書中央,要求政府停止迫害法輪功成員,發起過維權絕食運動。2006年,高智晟因在海外網站上發表文章,被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逮捕,北京壹家法院在沒有辯護律師在場的情況下,將他判刑3年,緩刑壹年。之後,繼續維權活動、不屈服的高智晟六七次在被警方強行帶走後失蹤,其它時間則受到警方的嚴密監視。高智晟在信中寫道:
9 \9 G& w9 Q% H1 W' M& b; }5.39.217.76“外界朋友們可能會覺得我們壹家苦不堪言。其實最苦的是我的妻子耿和。我生性樂觀,又是信主的人,即便被酷刑折磨的死去活來時,痛苦畢竟只於皮肉,裝著神的心裏確是滿滿實實的,沒有接納痛苦的心理空間。我和兩個孩子經常大聲歌唱,耿和卻從不參加。我的各種努力都不能使妻子擺脫苦楚,耿和的苦楚源於女兒格格的不能去上學。”
1 j0 T9 ~% t$ p3 K現在美國舊金山尋求政治庇護的耿和女士星期五告訴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這封信是在北京的家中遭嚴密監視時所寫的:5.39.217.76, j4 r5 C7 r6 U; s1 C
“外面是警察,是軟禁在家的狀態。”tvb now,tvbnow,bttvb9 n: ]& L7 E/ h, d# `' N
耿和女士透露,高智晟這封信寫完不幾天,她就帶著兩個孩子從北京家中逃到泰國,當時她帶出來兩個高智晟寫的材料,壹個是已經於大約兩年前發表的高智晟遭綁架的自述,另壹個就是這封《我的心聲》:! `3 L) Y5 P) q0 B2 I6 [
“這封信我覺得是高智晟要交給我的,他的血淚狀。”
" j2 V0 |, a3 ~4 n s公仔箱論壇) k2 p, B) V. F$ S9 N9 [3 @
耿女士說,在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訪美前發表這封信,也屬巧合:
0 J! x* P2 T" {/ q5.39.217.76“《我的心聲》我擱在壹個朋友那兒,最後朋友給我丟失了。12月底元月的壹天才找到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b$ X; N$ X" p0 N( g
通過《我的心聲》這封信,高智晟批評中國政府揚惡抑善的行為,呼籲各界繼續推進中國民主憲政過程,提出中國將來應實行類似聯邦制的聯省制,並呼籲外界援救入獄人士郭泉、劉曉波等人。幾天前,美聯社曾報道說,2010年4月高智晟曾向他們披露,2009年他被秘密關押在新疆等地,遭受毆打等酷刑折磨,其嚴厲程度用言語無法形容。當時美聯社應高智晟的要求沒有公開這些談話內容。準備下個星期到華盛頓為丈夫呼籲的耿女士認為,即將到美國訪問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應該知道丈夫的下落:
; `+ }0 b7 Z) B5 D4 J1 \“我非常想知道他在哪裏。這是我壹直要得到的答案。”: H/ \7 r+ Z$ I$ z+ ?0 M
無論是兩年前發表的高智晟遭綁架自述,美聯社這星期新公布的對高智晟的采訪,還是這封《我的心聲》,都顯示,高智晟的失蹤實際上是被中國警方秘密關押,遭到過毆打、電擊、用竹簽捅生殖器等酷刑折磨。美國民間的“高智晟之友協會”成員張女士說:tvb now,tvbnow,bttvb$ o. v/ F* |3 }& A8 l9 a
“高律師從去年四月份到現在壹直杳無音信。到底他是否還活著?如果他活著是否還繼續被這樣非人地折磨?當局懼怕他的壹個原因,無論他們使用什麽手段都沒有辦法讓這個人屈服。同時,他也不打擦邊球。”
# k- ?7 P$ T. E( J. Y* F$ M9 O5.39.217.76高智晟的哥哥去年曾表示,有警察說,高智晟迷路走丟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去年曾表示,高智晟的案子中國已經依法作出判決,應該說他按照法律在他應該在的地方。中國官員還否認高智晟遭酷刑虐待的說法。tvb now,tvbnow,bttvb* \6 e# f$ J8 l; e
“這篇文字將使我再次遭綁架,遭綁架已成為我的生活常態。如果它要再壹次來,就讓它來吧。”& I4 j6 c- P3 c& T% s) z
這是高智晟《我的心聲》的結尾。公仔箱論壇; C5 R0 p- x1 X$ \+ q" O
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