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20鹹淡水魚 19有塑毒 浸大抽驗 含量不危害健康

塑化劑入侵食物鏈問題已浮現,浸會大學抽驗本港市面20款鹹淡水魚,發現除了芝麻斑,其餘均驗出可致影響生殖系統的類雌激素塑化劑「雙酚A」(BPA),含量由十億分之0.5至2不等,其中鯪魚、塘虱、大頭魚和桂(鱖)魚含量較高,雖然相關含量水平未致危害健康,但學者指港人從多種途徑累計攝入塑化劑問題須正視。
; j) i# s3 v9 s5 r* Q0 r公仔箱論壇+ |! H5 f% |- M5 ]7 v* u0 I0 y
港島鹹水魚含量較華南高公仔箱論壇" c9 Q9 v, x$ N% ^3 k

. v/ u4 ^$ M0 K+ B0 {5.39.217.76這是本港首份有關市面出售的鹹淡水魚含塑化劑的研究,浸大生物系抽取了10種淡水魚樣本(共113條),包括來自新界魚塘的鯪魚、鯇魚、大頭魚、塘虱;來自順德魚塘的鱔、桂(鱖)魚、生魚、鰂魚、烏頭等。另外10種鹹水魚樣本(共169條),包括來自港島的黃花、假泥鯭、紅衫;來自華南的牛鰍、龍脷,以及來自海南的木棉、芝麻斑等。( r4 N7 }& G' M8 |
) x( q+ u+ G( v" R* \
化驗結果顯示,淡水魚含雙酚A水平由0.5至2ppb(十億分率)不等,鹹水魚則含0.5至1.1ppb不等,其中來自新界及順德魚塘的淡水魚,雙酚A水平相差不大,但來自香港島的鹹水魚,平均含雙酚A較華南和海南鹹水魚為高。
) A. c, F7 L- I# G' v& S4 Y5.39.217.76
3 _5 t# `( ]: mtvb now,tvbnow,bttvb入侵食物鏈問題浮現: {6 W0 B# Q! h$ M) }0 M  E% W/ @5 X

5 w2 L+ b  a2 k. S負責調查的浸大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說,研究數據顯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膠物料,其塑化劑滲出污染水源、進入食物鏈的問題已經浮現,「以前大量使用的硬膠透明膠樽,很多也含有雙酚A,即使已埋在堆填區,但其塑化物料也可滲出,污染環境及水源」。
2 s- U5 @7 T3 N% f8 j5.39.217.76
! S5 Q7 [, y. ^6 C0 j公仔箱論壇雖然近年多國已開始禁用雙酚A,但黃港住說,環境中的塑化劑污染物並不會即時清除,雖然單從食用鹹淡水魚攝入的雙酚A,對健康構成的影響微,然而除了食魚,市民在日常生活不同層面接觸及攝取到的塑化劑累計總量不容輕視。有關研究在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光化層》發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