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幕後的蘋果神話

如果 Steve Jobs 是蘋果哲學的靈魂人物、精神嚮導,那麼 Jonathan Ive 就是將抽象概念與思想具體化的設計師。; Y$ l+ z& J2 V3 D9 c2 t- b
他們兩人摒棄傳統電腦總是一味追求性能與規格、忽視材質與外型的框架,通力打造出一顆質感絕佳的蘋果,在科技產品總是一推出就注定成為明日黃花的時代,蘋果產品上市前總能引發眾人追逐猜測,上市後大排長龍爭相搶購。
+ O& B" j# k1 xJobs 和 Ive 一同寫下蘋果神話,如今 Jobs 退居幕後,Ive 可能必須獨挑大樑,蘋果之後是否繼續閃耀光彩,Jonathan Ive,這是一個你必須記住的名字,《LA Times》從「設計」的角度剖析蘋果的過去與未來。
8 [* E$ O+ I0 e% Htvb now,tvbnow,bttvb你是否曾經注意過,iPod、iPhone 和 iPad 後面有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的字樣?這五個單詞說明了蘋果電腦在設計上投注的心力,以及對首席設計師 Jonathan Ive 的重視程度。
8 ^* p: n2 k" V. XJobs 與 Ive 之間合作無間的關係,從 iPod 誕生到 iPad 問世,創造電子產品革新風潮,成就蘋果輝煌 10 年。如此密切的關係隨著 Jobs 的辭職而畫下句點,自此蘋果對於 Ive 設計才能的仰賴將會日益加深。tvb now,tvbnow,bttvb5 t8 a% R- {+ j6 K# u
作為世界上最頂尖的設計師之一,Ive 的作品成為設計學院中不提不可的教學案例,以及紐約市現代美術館和巴黎龐畢度中心的永久收藏品。Ive 對蘋果的價值並非在於取悅難搞的完美主義者老闆或者設計偏執狂,而是其設計在善變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工業中,鍛造了一批忠心耿耿的蘋果粉絲團,品牌與個人緊緊相依彼此永不背棄。
) ~7 s/ c8 L! f1 `6 o5 Z公仔箱論壇幾十年來,執著於設計的蘋果,一直是消費性電子產品產業中的異類,其他公司一味追求低成本,斤斤計較每一毛錢,蘋果卻好似不屑人間煙火,挹注大量資金與心力於創意發想、材質運用,專注於革新與創造。& c* A1 k" P' A% C
研究蘋果超過 10 年的分析師 Tim Bajarin 指出,不若其他公司買進大量數據資料作為輔佐,蘋果的設計理念從來毋須參考市場研究或焦點團體,而是憑靠 Jobs 與 Ive 兩人與生俱來的美學直覺來精準預測消費者的口味,以往沉悶無趣的灰色盒子搖身一變而成簡約流線的時尚裝置,再透過行銷與傳播的力量,蘋果一躍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影響力無遠弗屆。
- W, c' n8 N3 y4 z. M, Z公仔箱論壇Jobs 曾於大學修習書法課,著迷於書法的藝術與歷史,啟蒙他對設計的基本認知,因此與擁有敏銳設計眼光的專業設計師 Ive 一拍即合,從此改變人們對電腦的認知。0 o4 e2 |/ L3 ~
44 歲的 Ive 來自英國,是朋友口中溫文爾雅、謙虛有禮的紳士,不為金錢或榮耀所誘,而是渴望創造對人們有意義的產品。過去的同事提及,Ive 所設計的產品總能誘發人們情緒。, _) M3 j! Y) o, E
位於加州庫比提諾(Cupertino)的蘋果總部,Ive 和一批由十數位設計師所組成的菁英團隊在只有蘋果高層能夠隨意進出的秘密工作室內萌發創意、繪製藍圖,一夕改變電子產品生態、甚至對於人類生活產生重大變革的 iPod、iPhone、iPad 原型於焉誕生。
8 ?/ ^) C8 y8 o# b3 \% E公仔箱論壇[NT:PAGE=undefined$]
% l, t( q7 ^' @' Q% y公仔箱論壇俐落直覺輕易操作的產品,來自設計師們邊吃披薩邊聽音樂邊腦力激盪的結果,毫不猶豫廢除所有能夠廢除的累贅,絞盡腦汁就是為了將產品以最簡約無瑕的型態呈現出來。設計團隊、工程團隊、行銷團隊,甚至與製造廠商,彼此經過無數次的往返溝通,確保最終產品與原初構想無所誤差。
2 ~! y7 {# S% c( S  X5 x5.39.217.76Ive 於 2006 年陳述他的理想是「設計處處不存在,也處處存在」,捨棄匠氣雕琢,趨向化繁為簡。蘋果前任行銷總監 Mike Martucci 表示,「Ive 是將「蘋果人(Apple people)」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代表人物:對於每一件事情賦予絕不善罷干休、絕不容忍缺陷的熱情,就是這種態度、這種遠見、這種追求完美的狂熱,驅策蘋果成為頂尖,而我相信,蘋果光還會持續閃耀。」
/ w5 e% D* y9 D& L5.39.217.76在過去的訪談中,Ive 表示他深受蘋果企業理念所吸引,也就是廣告中的那句人人耳熟能詳的廣告文案:Think Different。
* E$ [8 \/ n- I7 C1 n$ u5.39.217.76在英國主修工業設計的 Ive,大學畢業前夕第一次觸摸到麥金塔電腦,蘋果的革命天性自此深植於他心中。從不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他對於個人電腦這種「機器」感到相當陌生與困惑,而且擔憂自己是個科技白癡,不過就在為 Mac 接上電源之後,Ive 旋即愛上 Mac,愛上 Mac 的設計者。「我可以非常直覺的使用它,這簡直是一個關鍵性的瞬間,我從來沒有針對任何一個產品發出『wow』的讚嘆。」
4 @9 b, F& A9 R6 Y! EIve 從年輕時就迷戀於「東西」的製造方式,1992 年他一無反顧加入當時資金與股價血流成河的蘋果,默默苦幹了 5 年之後,在蘋果岌岌可危的時刻,Jobs 以救星姿態重返,他煞費苦心尋覓設計總監的恰當人選,不過誰知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在一次無意間閒晃進工作室看到 Ive 的作品,Jobs 如獲至寶,慧眼識英雄,Ive 旋即受到拔擢。tvb now,tvbnow,bttvb$ Y! k, z1 b$ b/ }$ j0 s
iMac 是 Ive 與 Jobs 初次合作的結晶,甫推出即不同凡響,色調明亮、線條流暢的 iMac 從死氣沉沉、造型古板的個人電腦中脫穎而出,即便當時電腦價格持續傾瀉,iMac 一枝獨秀,售價節節攀升。在針對新品進行色彩與形狀試驗時,Ive 與其團隊到糖果店擷取靈感。
6 o+ X4 p8 m; h/ jIve 透露,當時與 Jobs 的腦力激盪會議中,他們並不重視市場普遍強調的晶片速度,而專注於思考「我們希望人們對產品有怎麼樣的感受」。
( X- a# }# }0 |/ V' t' }& O( s公仔箱論壇隨著時間推移,Ive 與 Jobs 的思想越來越緊密契合,有些人開玩笑說「他們共同分享一顆頭腦」。Jobs 掌舵揚帆,Ive 與設計團隊體現概念將蘋果的地位推升到空前高位,2007 年 iPhone 上市、2010 年 iPad 誕生,蘋果的鋒芒自此閃耀全世界。公仔箱論壇* M5 W" V8 D6 `% W! R7 C
曾任職蘋果電腦,並為 Ive 屬下的 Thomas Meyerhoffer 指出,蘋果是少數能夠突破「電腦就是個既笨重又無趣的米色盒子」的品牌,它打破機器總是剛硬冰冷的刻板印象,為消費者帶來嶄新的使用體驗,牽起人們與電腦間親暱的情誼。
: C( Y2 _8 R* U8 X4 ~! c3 R' I( IMeyerhoffer 表示,蘋果是唯一一家不計較金錢,允許設計師自由揮灑創作理念的公司。蘋果不視成本為表格上錙銖必較的數字,而是保持並繼續提升品牌價值之必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X4 q1 {8 D; i- U+ q7 p
Jobs 與 Ive 共同創造蘋果神話,隨著 Jobs 離開領袖位置,新任執行長 Tim Cook 如何看待設計部門且持續保護蘋果之所以鶴立於其它品牌的核心價值,是 Ive 能否繼續在設計上發揮天賦,是蘋果能否繼續在市場上大放異彩的關鍵。
流蜉戀華露,碌碌競朝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