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報/記者朴勝爀/朝鮮日報中文網提供】 我們每天吃的東西竟然有著超乎想像的巨大力量。美國時事雜誌《外交政策》(FP)最新一期就提及了「21世紀食品政治學」。文章以韓國白菜為例分析說,有些食材的供求失衡甚至會動搖整個社會的根基,其政治意義與日俱增。
+ T' r* A/ `2 S+ _7 d) @tvb now,tvbnow,bttvb文章把豬肉列為最具政治影響力的食材。中國的生豬存欄量高達4.46億頭,是全球最大的養豬大國。在中國,豬肉的供求態勢是政治家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甚至建立了豬肉戰略儲備。
. g$ o f- P4 N, h* V2008年豬藍耳病的肆虐時,中國曾宰殺百頭萬豬。當時,中國陷入了1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通脹危機。中國覺察到由此引發的社會不安情緒後,下令地方政府義務儲備冷凍豬肉。
* h" [+ Y0 c. B' U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韓國最具政治影響力的食材當屬白菜。去年秋天白菜價格暴漲,政府當局不得不實施了全球前所未有的「白菜救濟金融」策略,不惜重金購買白菜以滿足供需平衡。5.39.217.76' V7 H8 z- l% z9 e1 W5 k7 w6 R9 N
西非國家則最受巧克力原材料——可可的影響。去年在象牙海岸大選中失敗的洛朗‧巴博總統拒絕下台引發內戰後,當選的阿拉薩納‧瓦塔拉一方也是搶先掌握了可可產業,方徹底打敗洛朗‧巴博。
7 N' c+ l# y _& Dtvb now,tvbnow,bttvb加拿大對瀕臨滅種的海豹下達禁捕令後,遭到靠捕殺海豹為生的土著民的強烈抗議,並引發了爭議。
! B) o& ~' G6 I5.39.217.76《外交政策》指出,由於這種「食材政治學」和糧食漲價相結合,在全球各地可能引發難以想像的政治巨變。比如,中東地區人口持續增加,再加上缺水導致糧食減少,最終引發該地區的政治局勢動盪。
: U) q# o/ |: l) w X5.39.217.76該雜誌還指出,全球各國要接受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建議,要深入研究飲食習慣多元化,以及以昆蟲為主要食材等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