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愛地球的「雷聲」和「雨點」

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又要到了。現在「愛地球」的口號無人能擋,屆時官方號召種樹、關燈、宣傳活動等,想必浩浩蕩蕩。但也有人質疑,環保的重點不在辦活動熱熱鬧鬧、吃吃喝喝而已,為實踐環保,真的能做的事都做了嗎?% b" g3 q0 I! @- i
半杯水,有人看見一半是空的,有人看見一半是滿的。「愛地球」也是如此,有人覺得能做一點算一點,也有人覺得怎麼做都不夠理想。台灣做環保,從馬總統示範夏天穿短袖,到台北市長郝龍斌率眾檢查大賣場冷氣是否開得太冷,政治人物並非無動於衷,從個人行為到政策推動也算親力親為。台北市的「工商節能自治條例」,宣導期過後將於五月正式執行,如果玩真的,多少可發揮領頭作用。
' L% Y3 D* ]  T: K. K2 ^$ otvb now,tvbnow,bttvb不過,環保人士的質疑,包括指責政治人物多為作秀,有時也有幾分道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宣導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向全世界發揮了激勵環保的教育作用,但他個人卻被指責自家住宅設備奢華,還有電力控制恆溫的大游泳池,譏諷他十足地偽善。如果拿這種高標準檢驗,我們的政府首長在能源危機時曾踴躍示範騎自行車上班,但沒必要的坐飛機出國考察所「貢獻」的排碳量卻加倍驚人,兩相比較,環保效果如何,公眾評價恐有仁智之見。* ~; g* F6 E7 ^8 c  T: b
救地球也許永遠做不到100分,而環保有細節更有大原則,尤其政府官員具有以身作則和推動決策的雙重影響力,有責任先去做到「大德不踰矩」,再來講究小節出入的空間。例如國光石化定案在即、台灣的核能政策何去何從、乃至產業政策在經濟效益和環境影響之間的得失評估…,這些是大事,決策一做下去,其後果衝擊之強大之深遠,絕對不是在地球日穿上一件「多種樹愛地球」T恤的效果所能比擬。
+ V  |" n* N  p' M' w公仔箱論壇宣傳環保的雷聲大,不是壞事,但重點要看後面的「雨點」是不是夠力。今年的地球日活動開跑,熱鬧可期;但台灣從能源到產業政策,以及政治人物的信念和行動的表裡對照,應檢驗是否一貫地環繞「愛地球」的主題! " g- B8 E6 Y3 S5 U) l, U

2 \( \  @, M, x4 p3 K' w                                 【2011/04/20 聯合晚報】
流蜉戀華露,碌碌競朝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