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導,近年來中國遭遇的國際貿易摩擦不僅在數量上快速增加,並已逐步從紡織、輕工等低附加值產業向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蔓延。
8 S2 p: L1 Q- d8 d# Q& |) b0 P5.39.217.76
1 f% a# }+ z. o4 `6 f6 r0 N5.39.217.76在外向型經濟發達的浙江省,貿易摩擦向高科技企業蔓延的趨勢十分明顯。浙江省商務廳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張勇表示,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浙江省已遭遇450多起貿易摩擦案件,涉及金額110億美元。僅今年就有68起案件,涉案金額約10.7億美元。* k" W/ [( N" O! Y
tvb now,tvbnow,bttvb+ Q; N* W5 h. t; U( d
他說,與前些年相比,浙江遭遇貿易摩擦的產業越來越多,從紡織品、輕工產品、鋼鐵產品到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均已成為國外實施貿易保護的重點對象。tvb now,tvbnow,bttvb: y! O# u0 w, ?: N5 N
w" ], m$ W1 q# r# u5.39.217.76張勇表示,如果算上大陸國內其他大型草甘膦生產企業,美國對中反傾銷調查直接影響了中國對美10多億美元的草甘膦出口。公仔箱論壇5 z: j( S) ]2 [: c5 I0 h, a8 c! X% g
tvb now,tvbnow,bttvb9 C, L3 B9 E- f7 q6 g" j
受美國經濟增長遲緩、歐洲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的影響,全球經濟將繼續保持緩慢復甦。在此背景下,各國激烈地爭奪海外市場,希望通過增加出口來提振本國經濟。
/ a# [" I; n! O. f公仔箱論壇
! o( {$ q) w7 v9 A6 ~$ W' ?+ z公仔箱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表示,與傳統產業相比,中國和歐美國家在新興產業上起點相近。金融危機後,各國都把經濟發展重點放在新興產業上,因此隨著國際競爭加劇,今後圍繞新興產業的貿易摩擦將會越來越多。
) T7 R9 Y& f/ C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6 b6 Z0 [- V7 v( U4 c5.39.217.76市場人士指出,歐美等國頻繁挑起的貿易摩擦對於世界經濟和本國消費者而言絕非福音。
' j) v7 S" L4 E" J7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9 h. h7 T' V$ F" _6 m! A
聯合國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0%,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第一引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T! Y) @9 B4 a" M: I6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l( ^' }# h6 ~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生表示,沒有穩定的出口作後盾,中國經濟將無法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而作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經濟下滑對全球經濟無疑是巨大衝擊。/ i \. d9 U; i3 s" o( b
tvb now,tvbnow,bttvb8 J6 X$ E% A( @8 j% G
張軍生說,頻繁對中國貿易發難絕不利於歐美本國經濟發展。此外,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為眾多海外消費者青睞,給中國出口製造障礙,損失最終還是由消費者買單。
+ U6 |6 Q. {6 x5 x$ u. _" P5.39.217.76公仔箱論壇- }# i5 F# E; d- }
面對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張勇則建議企業首先要敢於面對國際商業訴訟:「打國際官司並不是可怕的事情。我們有理就要說出來。遇到這樣的情況要放手一搏,打贏了,企業不僅贏得了市場,還得到了鍛鍊。」5.39.217.76: k. p3 D3 l- E
* _* ~1 d( c0 N公仔箱論壇張勇指出,高技術企業應積極開拓國內市場,改變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的傳統。tvb now,tvbnow,bttvb8 m. }, } \% i4 G' v# p9 R, ?
tvb now,tvbnow,bttvb& K H! M S2 J1 U% ]7 o2 R, m+ r) O
此外,張軍生認為,中國應進行產業引導,適當提高產業准入門檻,保證新興產業規範、有序發展,避免一哄而上的局面。政府還需積極建設國際貿易摩擦預警點,幫助企業做好各類貿易壁壘的預警和應對工作,把國際貿易摩擦的影響降到最低。- K, D: ~/ H( X
公仔箱論壇( ^! x( d( o, K% f
不久前剛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中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