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晉江內坑呂厝村的村民最近打算在一片荒地上蓋公廁,沒想到一鋤頭下去,卻挖出了一座完整的古墓,以及出土大量珍貴物品。專家根據墓室結構推斷,應該建於唐初,從陪葬品來分析,墓主人是位男性,而且是讀書人。
: r# g1 L/ C( y; l& e公仔箱論壇# q9 ?% x* t$ a5 P. V1 ^
「7月初,我們村打算在這塊荒地挖座公廁,沒想到才挖了1.3公尺左右,就挖到了一些大磚塊。」村民蔡志迎興奮地向《泉州晚報》記者描述當時的情形,他指出,這些磚塊與普通的磚頭不同,上面刻有魚形、錢幣狀的花紋。裸露在外的磚結構呈弧形,是墓室的頂部。整個墓室被厚厚的土層覆蓋,大夥趕緊停下公廁施工。9 p5 w; P% H9 `
1 R7 H. I; T- O8 G- c" Dtvb now,tvbnow,bttvb經過泉州博物館與晉江博物館工作人員組成的考古隊挖掘,這座古墓的形狀現在已完全呈現出來。墓穴呈拱形,墓門看起來有點像窯洞,由長40公分、寬20公分、厚度約為5.5公分的磚頭砌成。古墓長3.8公尺、寬1.6公尺、高約2.2公尺,整座古墓保存完好,磚塊之間連接緊密,沒有被盜痕跡。
- K5 n$ M) ?" r. g5.39.217.76考古隊從墓頂鑿開了一個洞,與墓門兩面同時挖掘。墓室很寬敞,參與挖掘的村民不時將裡頭的紅土用簸箕運出來。據考古人員推斷,墓室內的紅土應該是長期從磚縫滲入的泥水所留下,紅土還很鬆軟。
L* w1 Q: u" X# R8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i% o/ L# e
考古人員在墓室裡沒找到遺體殘骸,但發現了珍貴的器物,包括盤口壺、五盅盤、硯台等隨葬品,儘管被泥土掩蓋了紋飾,仍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而遺體與棺木則有可能在千年的歲月中已風化消失。
& b3 l9 L7 f+ V, M$ e7 S3 k
3 E- x! @: }" ?% x* [3 K&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是一座凸字型磚室墓,初步推斷建於唐初。」負責指揮現場考古挖掘的泉州博物館館長陳建中指出,很多皿器具有南北朝風格,墓室結構則已顯示出唐初的特徵。他說,墓主是當時較富足的士族,從硯台來分析是位男性,而且是讀書人。公仔箱論壇# @5 J9 s+ @9 x! e, m
/ @+ J; `6 I' t" k4 Q. W; n陳建中介紹,整個墓室全是用紅磚砌成,結構完整無損,隨葬皿器總類、數量都非常完整,十分罕見,這對該墓年代的確認有重要參考價值。墓磚上有魚紋、錢紋、夜脈紋、蓖梳紋四種文飾,「這是典型的中原裝飾的墓葬風格,表明了生者對死者的一種寄托,是社會文明的體現。」
+ g, j+ [3 R3 C% h& D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