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利益的桥梁,民意的堵墙

作者/谢伟伦专栏 Jun 04, 2010 12:12:48 pm
% k$ T0 K# c' ^7 M! S5 Q5.39.217.76                                                                                                                                           
/ `' }7 R5 m# y' z5 v

) s! C  ]! F3 j( Jtvb now,tvbnow,bttvb异国夜行/谢伟伦专栏】诗人艾略特(T.S. Eliot)曾有名句:“四月是残酷的月份”。中国驻马大使刘健高唱骊歌在即,虽未见漫天飞霜,这个六月对国内华团诸公来说更是伤感断肠。
9 D. z8 B. M! @6 J4 F+ M5 c3 g刘健(右图左)莎哟娜拉虽不同于刘翔伤退,华团大佬们却跟京奥粉丝一样心碎。这齣马来西亚版的“公车上书”失败告终,已属意料中事,段段迹近露骨的滂湃表白,更似一篇恋人絮语:
: ~9 S* @* p6 J* W4 p方天兴(华总):我欣赏他是个重感情的人,对他“暂时离开马来西亚”犹感可惜。……我们除了希望他留下来之外,也不能做什么。
8 ]- [% J7 X1 i, U& x4 @公仔箱論壇钟廷森(商联会):我们为失去他而惋惜,也在此祝福他。
8 I- S  ~$ \' {公仔箱論壇陈凯希(马中友好协会):挽留是我们的责任……希望华团展开的挽留工作能获得正面回应。
; n3 @4 S; f. X/ D# u杨天培(马中经贸总商会):刘健相貌堂堂、博学多才,表现卓越非凡,可说是现代郑和。5.39.217.76. `9 k) K% u9 D) W1 Z: G' H
戴小华(文化协会):一直不知道刘健也是出色的作家,希望今后有机会跟他在文学上切磋。
& e) p" d; Q/ G3 p) I' K, p/ q原本约定相守不离不弃,却因为伊的离任调职而劳燕分飞,上述看似无义的喃喃情话,其实充满了失恋中人的贪嗔痴想、无法以正常语言逻辑规范的自然失序,华团领导人的格局与识见也一览无遗。tvb now,tvbnow,bttvb* Q# Y6 `( i' R9 P: l! ^
挽刘事件:马中政商现形记
! \* F, s4 i" @9 r# E: \6 J每个人都有被真诚对待的权利,政商逢场作戏最忌弄假情真。政治暨外交权力与经济利益相互影响,“权”与“钱”互渗,史上常见。封建专制时代,有捐输救国,也有鬻官卖爵;民主时代,有商人以其经济实力,进行“国民外交”,以弥补官方外交之困难,也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金权政治。
$ g- s& e' V4 z  r9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f; Z) E/ y* @4 }! x' H, r满清的官僚制度发展到末流,更出现了捐官制度与买办制度。凡是乡绅捐给官方足够的钱额,不必经过文官考试,就可获得一官半职。腐败的政府鬻官卖爵赚钱,乡绅也因此得到半官方的地位。买办制度,则是为西方与中国之间贸易的一种仲介机构,买办为洋行,和中国商业的交流提供必要联系。这种买办制度发展出来的行商,最后就独占了对外贸易的巨大利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 z/ G  U% M( u& m' A
十九世纪出现的琼记洋行、旗昌洋行、怡和洋行,是众所周知的买办贸易组织。他们最后扮演的角色,并非只在经济活动方面产生作用而已,在政治、社会、文化方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晚清的郑观应、盛宣怀,都是最明显的由买办变成资本家,又变成官僚的例子。
& w) [0 K: L5 q' U7 j  a公仔箱論壇在二十世纪90年代的台湾,更形成一种新的捐官制度与买办制度。当时成立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便是国民党为了摆脱它在大陆政策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遂设计一种所谓的民间中介机构,来处理中国与台湾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事务。凡是资本家、大财阀能够捐出一笔庞大的金钱,就可以在这个中介机构里谋得重要职位。当时,国民党的资本家兼中常委辜振甫,能够出任“海基会”董事长,绝对不是偶然的。这个基金会以民间财团法人的形式作为掩护,代理国民党难以出面掌理的事务,代办两岸人民出入境与经贸的工作。一个现代版的“买办洋行”于焉成立。  A8 L2 v- `. f, b: V" r

. G% J$ e( J4 l' f由于它是“民间”的买办机构,因此可以逃避民意机构的监督。由于它将承办对中国的贸易事务,因此可以垄断海峡商业交易的巨额利益。国民党设计出来的这种捐官与买办合一的制度,完全不必负起任何政治责任,但有可以为其大陆政策找到出口。5.39.217.760 d' e9 y3 u; c8 K* u
国民党至今仍然深信,这个基金会的功能,不仅在于保障两岸人民往来的顺畅,并且也是两岸迈向统一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步骤。“它是海峡两岸之间的一座桥,而不是一堵墙”,当时的行政院长郝伯村这番话,更让人看清楚,通过这个仲介机构,两岸统治者的利益终于能够结合起来;再也没有第二座桥梁能够证明,台北与北京的统治者心态是多幺一致。
5 x9 b7 p/ _: W  R9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当时如此操作下去,就像清朝的买办制度那样,买办最后必然主导对外贸易的方向,“海基会”将可优先获得对中国的海运权、航行权、贸易权、投资权。台湾与中国之间的直接通航,在九零年代期间将会开放。国民党在“三不政策”的禁律下,禁止民间与中国建立直接接触的关系。数十年来,海峡两岸的秘密与间接贸易,完全由国民党一手独占。在民间的压力下,国民党不得不开放门户。为了维持长期以来的垄断利益,也为了顾及国民党本身的政治立场,基金会的设计乃应运而生。所以,一旦通航开放之后,在辜振甫与汪道涵以文会友、以戏传情的潇洒笑谈中,与“海基会”相关的利益必定比任何民间机构还更早得到特权。(当然,李登辉后来的“戒急用忍”和陈水扁的“小三通”则属后话)8 B6 j6 n0 R0 a" [
华社,掮客永远与您同在
1 T3 \/ T; V4 v  a! P& s+ S9 D辜汪两老相继辞世后,旧模式不可能再复制,但政商关系在古今中外的政治场域仍然根深蒂固,只是时空环境不同,所呈现的政商模式也有差别。你看政客每每将“人民”朗朗上口挂在嘴边时,其实,“人民是谁”或“谁是人民”却从未被清楚指出来。这种虚幻飘渺的情境下,“人民”和神、灵、鬼等异次元空间的存在体并无二致。“华社”一词之误用与滥用,亦是如此。
' Z4 y! K( c; j4 V何谓华社?华社在哪里?那些希望(中国外交部)允许刘健“逗留”多一些时间的华团就代表华社的声音吗?就算我们退一步,不多加责难,既然刘健重要到必须向中国外交部“进谏”挽留,用华团诸公的说法是“反映华社心声与意愿”;我们又是否有理由要求这些声称代表华社的老大们有种一点,用同样标准,请挑拨种族情绪的慕尤丁和公然贿选的纳吉立即下台?或至少吐露些象样的话。公仔箱論壇5 t! M$ v# e4 T1 K6 g' ]6 k
否则,只敢挽留,不敢呛声,说穿了不过是为背后攫利与网络筹谋。刘健收拾包袱回京,究竟跟“华社”有什么关系?华总、马中经贸总商会及马中友好协会等红顶商人,跟刘健藕断丝连是你们家的事,无须言必称“华社”,把张三李四街坊邻居都拖下水。tvb now,tvbnow,bttvb4 h" b8 j! \+ I) f5 t7 z) D9 f$ t
敬告方天兴等人,赵明福离奇冤死、万挠高压电缆绕道抗争、阿密努拉希小弟遭警击毙、政治力干预新闻箝制媒体、张晓卿垄断中文报业九载、《大专法令》紧勒学生咽喉、东马数以万计原住民苦盼公民权投票权……,还有您彭亨老乡的武吉公满反毒运动,阁下与刘健吃饭握手的次数应该远超过对当地的造访吧?这些才是攸关全国华社乃至于全体国人权益的大事!
7 Y% R  W2 T* s6 ~. d从“挽刘事件”的突兀矫情,就可发现:这一副副甘于在政治夹缝中左右逢源的嘴脸,以政治手腕作为商界利益和马中政府的“忠诚掮客”(honest broker),绕过了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审议和公共利益的诉求,只凭借媒体化妆术维持虚幻的位置与高度──所谓华团,绝大部分早已沦为一群利益集团了。5 T3 ]8 }2 m' {* t2 Q& G$ U
谢伟伦曾任职媒体,现从事非政府组织工作。
1

評分次數

  • civicboy196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