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兩岸海闊天空? 別過度浪漫期待

 ,  描述: 【聯合報╱李英明/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台北市】
我們終於以「中華台北」的名義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衛大會,其意義各界已有不少評論;不過,有些問題仍值得思考。tvb now,tvbnow,bttvb0 j3 a0 d% {% Q/ X
5.39.217.769 t; a. H/ D4 U5 ^* j7 c
首先,兩岸對於我們希望擴大國際空間的問題,雖有基本默契;然而,參與WHA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案,而不能被當作通案。我們不能過度樂觀認為,往後可以比照此模式繼續尋求參與其他國際組織。我們參與國際組織會碰到的最敏感問題是身分名義的問題,而這又涉及到敏感的主權問題。還須注意的是,參與國際組織牽涉到戰略部署的問題,這又會牽動中共或相關國家的敏感神經。我們參與國際組織,不只牽扯中共因素,還牽扯國際社會特別是一些全球或區域強權的因素;就算中共點頭讓步,我們還不見得可以參與或加入國際組織。
3 q5 R& p/ o1 A2 i# ]- H5.39.217.76& O+ m5 S, [' d
其次,我們也不能因而認為,兩岸在國際領域從此可以完全和解。雖然目前兩岸對外交休兵有一定的默契,而中共又釋出善意,使我們得以參與世衛大會;但中共在國際領域對於所謂「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是一點都不會含糊讓步的;中共是絕不會讓「中華民國」或「台灣」出現或存在於國際組織的場域中的。我們為了遷就國際現實,可以委屈的先以「中華台北」或「關稅區」的名義參與或加入國際組織;但是長此以往,我們可以一直這樣接受下去嗎?我們內部的集體認同問題能夠因此而獲得解決嗎?還是會更加治絲益棼?我們希望,不要因為參與世衛大會,而導引出過度浪漫的期待,以為我們不只可以繼續依循此模式擴大國際空間,甚至還可以使國際社會對兩岸進行雙重承認,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
3 V, `1 ~  ]) q& {+ K2 f* wtvb now,tvbnow,bttvb
  z" g# @; g3 `$ a. Vtvb now,tvbnow,bttvb再而,在揚棄上述浪漫期待的同時,我們倒可以試著認真思考,在兩岸都已經同時加入的國際組織中如何開展合作,累積雙方互信?比如,可以WTO框架為平台,思考兩岸如何共同面對類似金融海嘯這種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問題。此外,雖因中共和國際現實因素,我們不能加入或重返聯合國,但兩岸可就聯合國所屬相對比較是低政治的,或環保、生態、醫療、急難救援等議題或活動,嘗試合作,共同行動;甚至兩岸可在雙方各自的邦交國,合作協助撤僑或急難救援等合乎人道主義的事情。* |% L, t% N6 T8 t: ]4 _; Z

; x2 O% F) x% {- X- O' j7 j& h! A2 I5.39.217.76囿於國際政治的現實,我們要扮演積極的國際角色,可能必須先能用中共這個因素,借力使力,或借橋渡河,使我們有管道去扮演比較積極的國際角色。有了這種角色扮演,或許我們要加入更多的國際組織,才會有更大的可能性或空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