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財政罹癌,豈可坐視!

 ,  描述: 【經濟日報╱社論】
繼惠譽之後,標準普爾也跟著普爾再度調降台灣主權評等。財政部隨即說了些舉債救經濟、我國累積債務不比別國高之制式辯駁,不知虛心檢討,心態頗為可議。然而馬總統與劉院長也無具體回應,無視於國家主權評等惡化之嚴重性,實在令人失望。5.39.217.767 Z" B7 ~9 c9 ~% @9 y
公仔箱論壇3 b3 y, O3 M) l, L2 k. ~5 ~$ t' @$ X0 I
標準普爾將台灣主權評等展望由穩定調為負向,其主要理由是:認定未來二至三年財政將持續惡化,總負債占總歲入的比率預計今年底就高達142%,為AA評級國家中最高者;且因預算外補助造成國營事業及國民健保虧損,構成政府隱藏性負債,以致債務合計高達GDP的92.7%,僅次於日本;況且擴大舉債之成效不彰,以致獨獨調降台灣信評,並非無的放矢。
4 b  |: N: [' {$ d0 O5.39.217.765.39.217.76% b& T6 E" F6 ^6 B. X9 J" P4 `
負債總額相對於收入的比重明顯偏高,一方面顯示債務存量已累積太多,另方面凸顯可供支出及還本付息的稅收太少;尤其是後者,更關係著財政健全性。然而馬政府上台後,始終不正視財政惡化問題;不但將前任政府追求財政平衡的方案棄而不顧,就連所召開的賦改會,也不將追求財政健全納入目標。結果一方面不斷的減免稅,包括機動調降油氣與大宗物資關稅、貨物稅,調降遺贈稅率至10%,調高綜所稅四項扣除額,鼓勵購車減徵貨物稅,對傳統產業五年免稅等;另一方面經濟不景氣,稅收大幅短徵,預估全年恐達2,000億元以上。政府不思全面性的改革稅制,提高稅收的穩定性及其占GDP的比重,改善租稅結構與體質,卻一味局部性減免稅,調降信評實乃必然結果。
& `' [/ E( z' A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A' W1 R$ [! o0 G
「舉債救經濟,舉世皆然」,為何獨降台灣評等?表面上的確使人不服;關鍵則在於是否將錢用在刀口上。例如補助地方583億元擴大內需方案,縱使預算達成率已見提高,甚至預估8月底前可達90%以上;然若政府只是心存灑錢就有效果的迷思,不思有效率的用錢,不但長期無助於生產力提升,短期亦乏振興經濟實效。既然財政部認為多項擴張性財政政策均本於成本與效益的審慎考量,短期能夠振興經濟,長期又可提高國家財政收入,就請提出具體的評估報告,矯正國外信評公司的資訊與看法;否則就請深切檢討,不要只是耍耍嘴皮而已!
6 h) ^9 P+ K- {4 N1 ?; r$ T! C5.39.217.76
3 ^. |9 O- k1 d& S, A/ ?/ v!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98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編列舉債1,650億元;再包括舉債發放消費券856億元、擴大公共建設1,491億元、治理水患303億元三項特別預算約2,650億元在內,舉債共達4,300億元,創單一年度新高;占中央總預算及特別預算合計數的比率超過20%,不但有違公共債務法15%流量管制規範,且因其占當年GDP的比率高達3.5%,也突破馬斯垂克條約3%的國際警戒線。這樣嚴重的預算失衡現象,怎不落人調降信評的依據?! C7 c# O% N/ l
5 }9 f) ~8 B, b" k- M
標準普爾亦指出,包括中油、台電等國營事業,為了執行政府穩定物價等補貼政策,未獲合理補償,自行吸收成本,以致虧損累累。此處撇開國營事業經營績效不彰之種種因素不談,單就配合政府預算外補貼所造成的虧損言,本質上應是政府支出增加及對應債務累積;政府便宜行事的結果,不但扭曲企業經營績效與市場價格機能,也虛飾美化政府財務。同理,社會保險政策性的壓低費率,形同減稅,以致基金產生虧損;基金績效未達規定之最低收益,則由國庫補足,亦為政府隱藏性債務。凡此不能等閒視之,必須從制度面透明化、合理化地徹底矯正,以呈現政府債務全貌。: i9 Q; p) q& C6 [. ^# D% t
tvb now,tvbnow,bttvb  \' @0 R* ~8 E
我們應該感謝標準普爾與惠譽,提出台灣財政罹癌的警訊;請儘快對症治療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