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要找出務實路線
, 描述: 【聯合晚報╱社論】
馬英九昨天侃侃而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還說可能今年下半年就會簽訂。民進黨那端則持續反對,「先審」還是「先簽」成了爭論議題;蔡英文要找馬英九「辯論」,馬英九不肯接招;總統府表示希望促成「雙英會」,卻又始終會不成。
+ B, a% h% I5 ]( x9 `5.39.217.76
, X4 |0 j x% S3 K C$ s$ s& W公仔箱論壇這個局面很奇怪,明明是火線話題迫在眉睫,朝野政黨的領導人卻遲未進行「第一類接觸」。國、共都可以談了,國、民兩黨為什麼不能談?說來說去,台灣內部的統獨情結不易解;這不但是政治議題,也是台灣的集體情緒和社會心理議題。
+ W4 Z5 H2 J# j. c& p- _) Q# |$ l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h' m5 v4 k6 g: q( R6 B
就拿剛剛離開的大陸安利團來說吧,台灣內部的反應,從業者舖紅地毯迎接,到有人挑剔大陸人購物出手「囂張」,台灣民眾充滿了矛盾情緒。大陸團員每一次的刷卡與消費,都在訴說一個事實:中國大陸已經富起來了。台灣業者固然急於賺人民幣,但那種顛覆兩岸經濟優劣地位想像的鏡頭,還是令某些人覺得刺痛了台灣社會的心靈。精品店裡十數勞力士表盡入囊中,曾是台灣海外旅遊團的手筆;如今大陸訪台團的闊綽程度「後來居上」。這也像是經典棒球賽中華隊輸給中國隊的一役,台灣球迷痛心疾首,民族自尊受損可能比關切棒運前途還更嚴重。
- }0 u1 u# N3 X5.39.217.76
( N) d7 z' }# u2 \" e這是我們自己需要處理的「被超越的恐懼」的問題,這個因素也正在干擾民進黨的台獨路線。民進黨繼續批判馬政府的兩岸政策「親中」又「天真」,但不待馬英九親上火線,光是企業界「不簽ECFA才是不愛台」的呼喊,就足令民進黨無言以對。馬英九要求對話,蔡英文則是要求「辯論」,雙方都在咬文嚼字,卻還是沒有面對面直接談的機會。; m* _! @, U, Z9 I; x9 r; q3 S, H
; s5 _2 z* T/ S! S8 x: Y: a民進黨人繼續對包括ECFA在內的兩岸政策發動零星的砲火攻勢,但「中國話題」否定不了也避免不了。陳水扁掌權時曾企圖走中間路線,承諾過「四不一沒有」,如今看守所裡跳到急獨的極端。呂秀蓮訪中與否也進退失據。如果根據馬英九所說的下半年即可能簽ECFA,則民進黨應趕緊找出一條符合現實的路線,不能耽溺於統獨議題上鬥嘴。民進黨的振興計畫無它,不是重回社運街頭狂飆,而是在「面向中國」的議題上找出務實的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