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趁热吃 很伤胃

趁热吃 很伤胃
, {3 h5 p* G" [0 V4 a公仔箱論壇 5.39.217.76/ \6 C" j8 |. F" w' g; v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胡楚青
) e5 p4 E: V4 z5 Htvb now,tvbnow,bttvb
$ y1 ~7 o3 v* m4 O: u4 U" q  向是中国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话,不过,这种礼节似乎应该改改了。近日,据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寿。
2 w/ v- ?- q8 J0 o: a/ g/ T5.39.217.76
  [0 H0 S4 A0 b! D8 A0 ]3 Utvb now,tvbnow,bttvb  从冒着热气的面条,到馅料热乎的包子饺子,以及滚烫的火锅,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表示,这是因为,亚洲人体质相对较弱,吃热食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帮助人们御寒保持体温。相比之下,欧美等地的人体格更壮,平时吃得食物本身热量更高,因此对食物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冷食较多。“当然,中国人爱吃热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食物的美味需要温度来‘激发'',而中国人的味觉和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所以热食成为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饮食习惯。”边疆说。 尽管如此,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和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只能耐受 50 — 60 ℃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烫的食物温度在 70 — 80 ℃左右,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 80 — 90 ℃,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 公仔箱論壇! H4 E4 Q% u% h& F% L2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s$ x& W! j" R" S8 g# I( f% F4 T
  中医也不主张饮食过热。中国中医科学院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说:“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过程适宜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过热的食物会导致气血过度活跃,胃肠道血管扩张,对肠胃产生刺激。”
: t$ Q4 W, q+ W' X8 K  W$ i4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o/ W* g7 ~1 ~7 ^/ x5 ptvb now,tvbnow,bttvb  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许多家长在给小宝宝喂饭时,都会吹至微温后再喂,其实,这个温度对成人来说同样是最合适的。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口,就是最适宜的。”姜良铎说。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该讲究温度。日常最好饮用温水,水温在 18 — 45 ℃之间。过烫的水不仅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 50 ℃。如果实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食物,既不会损伤食道,还有额外的保健功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