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器官捐贈日|27 歲男心臟衰竭一度命危 獲贈心臟重生 「會與捐贈者一起活好一些」

2024年11月8日週五
$ h7 f" J  F  S; S" [) }公仔箱論壇* C% K/ r2 p7 D2 \) x* y% H3 X+ I
「原來沖到涼,可以由頭淋到尾,係可以咁爽。」一個簡單的自理習慣,在心臟移植受贈者 Marco 眼中,彌足珍貴。三年前,Marco 因心臟衰竭,要換上人工心,機器要把電線駁出體外,令身上有道無法痊癒的傷口。因此他不能沖澡,只能每日抹身。輪侯到心臟移植,術後復原首件事,是洗澡,「我都覺得醜怪,那刻哭了出來,原來我都仲有機會咁樣沖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p" d( V* D5 i3 O( t+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B' d2 u$ @3 [  T3 U& {" d
2023 年一度有大量市民取消器官捐贈登記,Marco 稱理解市民的想法,並指沒有人有義務捐贈器官,坦言自己也是在受過他人恩惠後,才登記器官捐贈。他認為,不可能硬性要求他人捐贈器官,但希望能透過呼籲,「等其他人好似我咁重獲新生。」& {' {3 h# ~) e' u: |( D
tvb now,tvbnow,bttvb, l1 }7 l! L6 G

3 N% ^# D7 f, J% w5.39.217.76術後醒來,Marco形容,呼吸前所未有般順暢。
: X6 g) L5 {0 v/ S1 z5 \5.39.217.76/ `+ @  K+ W4 U0 A# F$ j% u# j
29 歲的 Marco 是一名設計師,頂著圓框眼鏡、腳踏休閒球鞋的他,驟眼看就是個平凡,愛好運動的男人。大約 10 年前,Marco 在踢球中途心臟驟停,需裝上心臟起搏器,但之後他仍如常運動、上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m1 S  `! C2 g! s5 s2 [$ j
tvb now,tvbnow,bttvb$ c; [, V9 R' D1 ~2 s! F( W& {
不過到 2021 年,27 歲的他突然氣喘、四肢乏力,連睡覺與洗澡都呼吸不順。他到急症室求診時昏迷,被確診心肌炎引發的心臟衰竭。
' \' F) S' \. d- K/ G; n3 m
% [, K; C7 T2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主診醫生、葛量洪醫院心臟內科顧問醫生黃加霖憶述,Marco 發病時間短,情況急劇變差,「很短時間就進出了兩次深切治療部,要用體外人工心肺維持心臟機能,情況相當危急。」兩個月內,黃加霖便決定為他安裝人工心,Marco 亦排上心臟移植的輪候名單。0 u  m9 X1 o# G( V: X6 R+ T- v8 I

  t2 n! z% x, L0 J+ C7 D) s5 ~形容自己是「太空人」 靠「太空船」才能存活

# f3 Q1 v6 Z/ v+ p2 d8 I5.39.217.76Marco 以「太空人」與「太空船」比喻他與人工心的關係。他就如太空人,要靠太空艙內的氧氣才可存活。人工心由一條電線駁出體外,連接的控制器及電池,決定他的心臟起伏。他外出時要小心翼翼,撐著拐杖慎防被撞倒。外出時,最少需帶上兩塊電池,可維持 12 小時供電,共 8 至 10 磅重;在家中則由電線充電,只能在電線長度的範圍內活動。: }6 D" A0 J8 C8 ~' R0 G9 T3 _6 u- w
* f$ G7 r+ P% q, J, S* M9 U
也因為電線接駁身體內外,身上的傷口不能痊癒,洗澡時只可抹身。生活上的種種不便,Marco 雖然輕描淡寫地帶過,但他也提到:「沒電,我就係咁先喇。」3 ^7 C# ^7 x9 @- |  c* P
tvb now,tvbnow,bttvb0 A2 i" r8 z9 Y8 K+ y, U" Y
Marco 自行按器官移植輪候冊的人數推算過,已有心理準備,需時約 5 至 7 年,才等到心臟移植。但約一年多後,他突然收到消息,「晚上 11 時收到電話,第二朝就可做手術,開心得嚟都有啲擔心,但嗰段時間都唔會畀你諗咁多嘢。」
& V5 d  t# |2 ~5.39.217.76公仔箱論壇* e5 n; o& n! T; J% Q0 t3 Y% z
公仔箱論壇, s, P6 s6 n5 Z. O! q! z5 u; u3 ?
Marco 雖然每隔半年要覆診、要持續服食抗排斥藥,但已可重拾簡單的日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U% z) F6 O6 T* h3 @# a) M6 m

  K) V' S  P3 \! k「原來我都仲有機會咁樣沖涼」公仔箱論壇. ~) R1 @3 l+ Y. c
術後醒來,他形容,呼吸前所未有般順暢。而復原的首件大事,是沖澡,「我都覺得醜怪,那刻哭了出來,原來我都仲有機會咁樣沖涼。」
9 D9 E! i; r+ }( E0 n$ d# Utvb now,tvbnow,bttvb
# y/ b8 x  e, x# g+ J, [: g2 }9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現時,Marco 雖然每隔半年要覆診、要持續服食抗排斥藥,生活上進食也要很小心,如水果未削皮不吃、不吃火鍋、不吃生冷食物,以防細菌感染,但已可重拾簡單的日常。如洗澡及運動這些其他人眼中的小事,已令他快樂。他也開始做義工,「想用行動與捐贈者家屬講,我沒辜負這份愛,會與他(捐贈者)一同活好些。」tvb now,tvbnow,bttvb/ V) Y5 }) D# A  n' o9 y: v* b
tvb now,tvbnow,bttvb# g5 J' F7 L( @8 O4 z" q
去年取消登記人數大增
  h* L* \+ M" \1 J5.39.217.76被問到是否理解市民取消登記的想法,Marco 說理解市民的想法,他形容,身體是自己的,沒有人有必要捐出器官,因此認為只可呼籲,不能硬性要求,「我不介意將我嘅嘢去畀人,等其他人好似我咁重獲新生。」% b( M9 \  t" o7 @4 ?, {

8 p4 t6 J0 a: n( |/ s對於去年取消器官移植浪潮的意見,以及如何讓更多市民,認為要登記器官捐贈等,黃加霖重申登記數字經常「起起跌跌」,指登記屬自願性質,是出自愛心的意願,希望透過呼籲及教育,讓更多人知道器官捐贈是「大愛、遺愛人間」,可幫助更多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
- q- o8 @+ b2 a- ~) Q' v5 m7 G- v
( o* G7 Y$ l: ~8 `4 ?5 x單計去年,共有 14862 人取消登記「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較 2022 年的 1068 宗,取消登記人數按年大增近 13 倍。公仔箱論壇+ i: a! ]5 N# j8 e

  h% e* i) M  U: [0 S公仔箱論壇而截至今年 9 月 30 日,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登記人數有 383628 人,較去年的 367199 增 16429 人。醫管局器官捐贈聯絡主任黃穎欣指,與去年對比,登記人數已有慢慢向上的趨勢。她續稱,潛在器官捐贈者的初心只在幫人,當他們有不理解、不明白,或是不熟悉過程時,作為聯絡主任會向他們解釋,當明白過程後,不認為他們的初心會有變。
6 H5 |* [1 l: _tvb now,tvbnow,bttvb
% p$ ?* @) X0 F% }tvb now,tvbnow,bttvb1 W* C- g: Q/ K) D7 W
醫管局器官捐贈聯絡主任黃穎欣(左)、心臟移植受贈者 Marco(中)、葛量洪醫院心臟內科顧問醫生黃加霖(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