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惡菌類鼻疽爆發 今年29人感染 累計6死 深水埗佔七成 近月15宗. R' v4 O. z: q1 O! ~& a
公仔箱論壇3 L$ W# a4 m2 n3 z8 F; {' _% ?2 K
2022年10月12日週三
% Y7 B# }9 u( _/ d
7 S$ d9 N4 q; ^$ z, Dtvb now,tvbnow,bttvb ; Q4 }; @# W$ A, x
恐惡菌類鼻疽爆發 今年29人感染 累計6死 深水埗佔七成 近月15宗5.39.217.76" a0 S& G& S! m( j
/ D- B) M; }1 \! wtvb now,tvbnow,bttvb本港過去3年備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近期疑再多一種致命傳染病入侵社區!衛生防護中心表示,今年至今共接獲29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患者年齡介乎42至93歲,居住地點遍布全港7區,當中近七成更集中在深水埗區,累計6人死亡。資料顯示,感染個案較常在颱風或暴雨過後出現,死亡率達40%至75%;有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認為,類鼻疽病菌極少人傳人、不易造成大型爆發,呼籲大眾如自身沒有免疫系統等疾病,就毋須過分擔心。5.39.217.76; h' ^* V7 f.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G+ s ]& W: R
衛生防護中心根據醫管局資料所得,截至昨日本港共錄得29宗類鼻疽個案,其中年齡介乎54至93歲的4男2女患者已經離世,當中5人為長期病患者。其餘23名患者有19人已經出院、4人仍然留醫。在今年錄得的個案,有20宗、即約六成九居於深水埗,餘下的分別居觀塘、黃大仙、西貢、葵青、東區和油尖旺。
% [/ F, [% P6 A: l7 A/ h! R9 _" k. stvb now,tvbnow,bttvb
1 C0 R% |& n! C+ Ztvb now,tvbnow,bttvb恐惡菌類鼻疽爆發 今年29人感染 累計6死 深水埗佔七成 近月15宗
2 I3 k* j6 n5 h: m0 l# r1 V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9 V; O6 ~3 I3 ^8 h9 ^. ]
環境樣本對類鼻疽呈陰性tvb now,tvbnow,bttvb1 c4 c F" d& x
單是8月以來的兩個半月,衛生防護中心已接獲醫管局九龍西聯網通報15宗個案,全數均居深水埗。據中心初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部分病人有長期病患及免疫力弱,惟他們未曾到訪相同地點,中心已在區內調查和採集有關環境樣本,所有樣本均對類鼻疽呈陰性反應。
! N: z [0 k/ S0 A8 [6 O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7 ^, L% M, q" t+ u
據醫管局紀錄,本港過去5年每年分別錄得3至17宗類鼻疽個案不等。衛生防護中心稱,盛行於東南亞和澳洲北部的類鼻疽,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和咳嗽等。海外文獻和本地數據顯示,類鼻疽病菌一般在環境存活,由於土壤和泥水中的病菌在颱風或暴雨過後,有機會暴露於地面及隨之而更易散播,故颱風或暴雨後較常出現感染個案。中心發言人表示,現時沒有針對類鼻疽的預防疫苗,提醒市民在暴風雨後避免接觸土壤或泥水,以免受感染。據防護中心網頁介紹,類鼻疽的死亡率約為40%至75%,可以抗生素治療,而一些慢性感染可能需要較長期的治理。
; K0 d! ~+ j' m" z9 s0 ?2 H! Otvb now,tvbnow,bttvb' j, b% M3 Z4 R3 G4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f5 T4 z% q: l, @
恐惡菌類鼻疽爆發 今年29人感染 累計6死 深水埗佔七成 近月15宗5.39.217.768 j+ I0 }) k& d3 ~+ f' `4 w! t
@5 t; g; Y) y" e% J2 M+ p m病菌經濕潤泥土污染水源暴露
+ m5 W; I4 ~ ?2 }公仔箱論壇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向本報表示,類鼻疽病菌主要經濕潤泥土或受污染水源等環境暴露,人傳人的可能極低,病菌致病性亦較低,呼籲自身沒有長期病患或免疫系統疾病的市民「唔需要太驚」、「一般人或者唔易病發」。他並形容,一般都市環境都不應有太多類鼻疽病菌,又指衛生防護中心採集的環境樣本均對病菌呈陰性,代表污染源已經受控,相信已經有效減低社區傳播。tvb now,tvbnow,bttvb# V/ ~8 {0 r5 A' ]- b" e( j
2 z1 T/ b- H% o- ?5.39.217.76對於兩個半月內深水埗區急增15宗個案,梁子超指患者們沒有共通的暴露史,「唔知點解會有群集」,對爆發源頭暫時沒有頭緒,相信基於偶發原因令某個環境受污染。他表示,人類容易因吸入受污染的微塵、與傷口接觸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受感染,不排除在合適環境滋生的病菌,隨全球暖化和航空交通恢復而污染其他環境,甚至透過人類或其他媒介傳染開去。他又呼籲,不論有否類鼻疽病菌也應主動清理生活環境的積水和濕泥,以預防蚊蟲滋生等其他衛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