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anyiu 於 2022-3-26 06:57 AM 編輯
5 d' O) k/ s3 @$ M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9 O8 ], S6 V: }3 b3 V" C+ O |
2022年3月25日週五
( n4 k$ ~+ V2 W0 N8 p1 F$ F. F! z)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l$ O6 ]0 M) E! G }- |

9 H/ Q; U/ r9 d專家指若疫情逐漸回落,6、7月時在室外或不用再戴口罩。(黃仲民攝)* H0 s8 X9 B: k! [/ e8 E# H
! L7 V2 X6 G: n- Y" |8 A* Stvb now,tvbnow,bttvb本港第5波疫情回落,昨增10,405宗個案,單日確診數字連續一周徘徊在萬宗邊緣。死亡人數亦下跌,由高峰的近300宗個案,稍降至約200宗。專家認為,假如疫情逐漸回落,夏天外出時毋須戴口罩;而新冠肺炎或會變為「風土病」,政府應聚焦重症及死亡數字,而非確診數字。至於被抽查作覆檢的快測確診人士,當局透露,少於1%患者連續兩次核酸覆測都沒有病毒,或因染疫病人取樣不佳,當中差錯「屬預期之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J7 _, G, X$ v# `
1 Q e* {' s- }8 f; I5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公布,昨日新增的個案中,分別涉及4,578宗核酸檢測個案及5,827宗快測病例。當中輸入個案佔4宗,共餘均屬本地感染。第5波個案累計109萬,疫情至今則累計111萬宗個案。死亡疫患方面,截至昨日,第5波共有6,749名死者,較前一天增192人,死亡率升至0.61%。
' n4 W" r$ R }4 o"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A4 h1 Y- ^1 E9 x9 S" y6 E
或由大流行變風土病
. G k! \" R$ |/ C) }6 F本波疫情或已見頂,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說,若疫情逐漸回落,6、7月份時在室外或不用再戴口罩。而當疫苗接種率夠高,或大部分人已中招,新冠肺炎便會由「大流行」變為「風土病」,屆時政府應聚焦重症及死亡數字,而非確診數字有稍微反彈,就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4 @# a/ E4 D+ q
) k$ F s' u+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孔另建議當局應逐漸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及向海外通關,他認為長遠而言,香港較新加坡更有條件開放。除了本港第3針接種率有望達到九成,港大研究亦推算,全港至少已有350萬人染疫,本港流行的Omicron BA.2病毒株,在康復者身上產生的中和抗體,比新加坡上一階段流行的BA.1,能更有效對付Delta及Omicron變種病毒。/ R J' s4 e. [( }) _% H* F& B
% d \4 ]5 D- T2 _- U2 d5 {5 y9 Ltvb now,tvbnow,bttvb至於快測確診呈報平台,當局一直有核酸覆檢的抽查機制,以防虛報或不實上報。衞生防護中心透露,有少於2%個案在核酸覆核測試中沒有病毒,當局會調查上述個案,並安排病人到隔離設施觀察及測試。當中只有極少數人連續兩次核酸檢測均沒有病毒。當局強調是「預期之內」,因為核酸檢測才是「金標準」,快測的敏感度稍遜,或是取樣不佳,令快測出現「假確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 p" p; s& \+ g/ `
" J1 F: y9 M' V+ }* a5.39.217.76 7 l; N6 W; t3 F, ^
當局強調核酸檢測才是「金標準」。
: @1 `$ C0 g: b2 [0 y/ o' j* c8 h5.39.217.76
) a7 R; k* v' e/ \, l- P5.39.217.76
* B& B+ W6 m& Q9 z5.39.217.76單日新增確診個案
: {6 t+ d, c, U0 _本月確診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