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5日
- X# R( s' m D% c6 F, l公仔箱論壇
' `( D* D7 r! r" M; X- utvb now,tvbnow,bttvb
" `: F7 a% G% h- i$ [$ R■朱國項在為病人把脈。受訪者提供
* S' e$ ?% K6 h6 O. W% r0 [0 Y5 y, K2 Y6 z4 x+ u6 `
有曾在台灣執業的華裔醫生表示,抵加後曾想考取本地醫生資格,無奈卑詩沒有獲得認證資格的項目,而安省即使有也很難獲取實習資格,最終還是難以獲得行醫牌照。他只能又通過5年的中醫學習獲取了針灸師及中醫師資格,以另一種形式為病人解除病痛。有機構發起「平等機會」(#EqualChance)運動,呼籲改變規則,令國際受訓的醫生可以平等競爭住院醫師實習機會。
6 A- e6 `8 D, } Q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8 P0 O8 Q+ f w
朱國項早年在台灣國防醫學院學習西醫,通過5年的學習和兩年的實習,他畢業後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科擔任醫生十多年。2003年11月,朱國項移民到溫哥華與家人團聚。躊躇滿志的他原本計劃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無奈卻發現要獲取加拿大的行醫執照非常困難。5.39.217.76& C) }* k2 q% j
2 D2 a, T) E6 P2 l, i他說,卑詩省沒有國際受訓醫生的過渡課程項目,他如果想考只能前往安省。他原計劃於2005年前往安省就讀這個為期兩年的課程,但後來經一些友人了解到,即使讀完該課程並通過了考試,也仍須在兩年內進入醫院實習,才能最終獲得醫生牌照。然而,由於醫院系統的排外和「隱形歧視」,國外醫學院畢業的醫生極難獲得實習機會,大家都勸他乾脆「死了這條心」。5.39.217.76 L- L. Q F8 V# V+ ]# o4 @# r0 i
/ \+ r3 d; b \/ X+ F" \4 d
除非「大破大立」否則均空談
9 a% e- y# s' m. l, B7 ltvb now,tvbnow,bttvb朱國項最終只好放棄在本國繼續當醫生的念頭,轉而學習中醫和針灸。通過總共5年的學習,他拿到了註冊針灸師執照,還讀完整個中醫師課程,現在高貴林一間中醫診所擔任註冊針灸師。tvb now,tvbnow,bttvb8 @2 q4 w+ R: U7 o, I
tvb now,tvbnow,bttvb- X! Y% C+ ~8 l0 `+ G U
完整的7年西醫教育和5年的中醫學習,令朱國項可以結合中西醫的理論來為病人解除病痛。「有得必有失,也許沒有了西醫的光環與收入,這是個遺憾」,朱國項說:「但用我中醫西醫專業知識,以針灸與中藥仍可以幫助病人,尤其是當病人看過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仍束手無策時,我就用幾根針施以救助,真的覺得很有成就感。」
& j d' Q1 U6 r7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f& F. [: L' v4 A$ N( Z5.39.217.76不過他認為,政府對於該醫療系統的問題或許也「有心無力」,除非他們可以「大破大立」,徹底改革醫療系統,打破醫院被工會掌控的局面,否則都是空談,現實問題也不可能改進。
8 y4 _, \ S3 {' Y9 F7 ^
( V2 C b, g5 D! G9 P9 i+ n朱國項的故事並非個案,也並非只發生在華裔醫生身上。據《溫哥華太陽報》報道,耳鼻喉外科醫生Harry Tabrizi在移民本國前,也曾在伊朗行醫十多年,現在卻只能在素里銷售助聽器。他曾參加並通過了9項不同的測試和考試,以證明他的醫學資格和語言技能,並願意在省內任何一個社區工作,卻仍無法如願。# X( `8 [7 j2 A+ H" P. ^7 s
tvb now,tvbnow,bttvb7 Y# ]" |1 \1 A# _' }- Q
組織發起「平等機會」籲改變
( U9 W% ?6 X0 i3 t; Gtvb now,tvbnow,bttvb加拿大公民協會(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等組織發起「平等機會」(#EqualChance)運動,呼籲改變,禁止國際培訓醫生在醫院獲得加拿大認可的強制性培訓的「歧視性」規則,令國際受訓的醫生可以平等競爭住院醫師實習機會。該機構的Roberto Alvarez表示,很多人覺得他們所在社區的醫生不夠,而所有這些醫生卻在場邊等待,隨時準備提供幫助。2 h# z n# O, l
5.39.217.767 w0 b( W& e* u( r! |5 k) g2 {( L
根據加拿大住院實習配對服務局(CaRMS)提供的公開數據,2020年3,397個培訓名額中,90%指定給本國畢業生,僅剩下325個給外國培訓的醫生。而過去8年本國也只把10%份額分配給在國外接受培訓的醫生。2020年,有1,435名目前居住在本國的受過國際教育的醫生申請了這些住院醫師職位,但只有29%的人獲得了實習機會。
. I! T1 U* L) Z( [9 [tvb now,tvbnow,bttvb
4 p& s, T4 P9 `3 ~5 @2018年和2019年獲得安置的申請人數量甚至更低,僅為23%。相比之下,99%的加拿大醫學院畢業生獲得了這些必需的住院醫師職位。而與來自非洲、亞洲、南美或中東的畢業生相比,歐洲醫學院畢業生在2020年獲得住院醫師資格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_+ W, F% b; ~: U* Y5 d
公仔箱論壇+ h* s- x2 h2 `4 B" K
省府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向國外醫學畢業生開放的住院實習名額已經從2003年的6個大幅增加到今天的58個,但衛生廳並未表示該數字會否繼續擴大。另一方面,衛生廳會給一些在國外受訓的醫生行醫執照,條件是在衛生當局指定的社區工作兩年。4 ^5 e# ~0 \& D0 L7 j8 U! u+ m5 Y' A
8 I+ u, o% M. i7 K8 x: w9 c公仔箱論壇衛生廳還表示,本省在2020年向內外科醫生學會提出一個「副醫師」職位,可以允許沒有資格獲得完整執照的醫生在急診室醫生監督下工作。星島記者王學文報道tvb now,tvbnow,bttvb( y5 e) Y8 [9 y2 \3 }" V
7 ~0 V8 F5 J4 R/ S' vtvb now,tvbnow,bttvb
; B7 P$ }! n2 n8 v5.39.217.76■卑詩家庭醫生短缺嚴重。資料圖片■卑詩家庭醫生短缺嚴重。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