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农民刀杀4人被击毙 七页遗书列复仇名单

昨日,嫌疑人李俊秀和遇害的李某一家3口的遗体都已在舒兰市殡仪馆火化,而李俊秀的家属表示不会保留他的骨灰。据警方介绍,李俊秀在作案前曾留有长达7页的遗书。遗书不仅详细讲述了李俊秀的生活经历,还说明了他制造血案的动机和多年来“遭遇”种种“不公正对待”后的心路历程,在遗书的最后,李俊秀还拟定了一份“复仇名单”,这分名单显示还有3户村民他没来得及下手。遗书中列出“复仇名单”27日,警方在李俊秀家搜查时,在室内找到了一封遗书,都是旧式的五线谱草纸,共计7页。民警分析,这很可能是李俊秀在作案前不久写下的。
6 x$ }7 a/ i( ~. a由于李俊秀本人只有小学3年级文化水平,所以遗书中的字迹非常潦草,而且有大量错字、白字,语句也不通顺。民警只能根据这些文字揣测李俊秀所要表达的内容。据了解,在这封长达7页的遗书当中,李俊秀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在村里的种种遭遇,并且透露出想要寻死的想法。在遗书的最后,李俊秀还拟定了一份“复仇名单”,将多年来与自己有过节的村民都记录在内,声称要逐个报复。这份名单中包括已经遇害的李某一家和放牛老汉徐某,除此之外,还有另外3户村民也在名单之上。
- P+ Y* b4 G' s" i9 |! _5.39.217.76结过两次婚最终都离异
& I8 Q" [6 j; b6 P4 b6 K5.39.217.76据悉,遗书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讲述李俊秀的生平简历。遗书内容显示,1951年时李俊秀7岁,因为遭遇饥荒,他随同母亲和两个弟弟一起从山东来到舒兰市上营镇,并且定居。1961年,李俊秀的母亲改嫁,李俊秀感觉继父对待自己不好,独自返回山东和奶奶、五叔一起生活了两年,并在这期间结婚。5.39.217.76. u( D: H! R5 Y0 N9 h6 B; g
1963年,李俊秀带着妻子回到舒兰生活,但由于妻子想家,不愿留在舒兰,仅呆了一个月便与李俊秀离婚,独自回了老家。此后,李俊秀一直依靠到处给人打工生活。在遗书中,李俊秀自称从小就不爱学习,但是爱劳动,靠力气生活很顺心。1981年,李俊秀与一名离异女性结婚,共同生活了14年,但最终离婚。
+ t" a7 b" x+ P% T5 l1 j'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自觉老迈遭遇他人欺负1 f9 L$ t# O. y. p- Q6 j9 U
遗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述了李俊秀随后的心路转变和制造血案的动机。在遗书中,李俊秀认为自己年老之后,力气大不如前,所以日渐遭到了同村人的白眼,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无用,甚至有了寻死的念头。他在遗书中写道:“老了之后,没力气干活了,别人也都欺负我,活着也是给党和国家增加负担。”tvb now,tvbnow,bttvb8 i( ~6 V3 H2 S& L0 _% v
在遗书的最后,李俊秀记录了在村子里的种种遭遇,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包括:他曾借给邻居王某(被害人李某的丈夫)一家5垄半地种西瓜,但后来王某只归还了5垄,剩下半垄则被王某强行“霸占”。他曾在村里的小卖店赊过酒,但遭店主多次讨要欠款等等。这些不顺心的事件都在李俊秀心中逐渐积累,所以,在寻死之前他要报复他们,结果炮制了那份“复仇名单”,并声称要把名单中的村民“全包”了。幸好警方严密布控设防,并且及时发现击毙了他,惨剧才没有进一步扩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