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台湾娱乐圈最热门的话题,是“康熙来了”的节目主持人小S调侃台湾著名文学家李敖“暗恋(大S的婆婆)张兰”,李敖认为此言贬低了他的审美观,告小S加重诽谤罪,此事最后在李敖上了“康熙来了”后和解收场。9 N8 x( I# a& q Y0 t/ {$ L
起初笔者对此事件有些不解,堂堂文坛大师何以为了这点芝麻小事杠上小S这个后生晚辈,未免也太胜之不武,但在观看了这集节目后,觉得内容不乏深思之处。
7 n" [6 G) P4 rtvb now,tvbnow,bttvb 李敖在“康熙来了”节目中,开门见山就向主持人小S和蔡康永表明来意。他说,他正在念高中的女儿有一天板着张脸跟他说,她的同学问他为何要告“我们的小S”,显见这个节目对青少年影响力有多大,“别忘了你们媒体的社会责任!”
/ c% Q7 U0 L9 T' I$ ? 向来言必有据的李敖,自是有备而来,他在节目中拿出“康熙”的照片,不料小S和蔡康永露出疑惑的神情,异口同声问:“什么东西啊? “此举反而让李敖有些诧异,反问:“你们不认识?”进而教诲说:“你们要学习认识真的康熙!”tvb now,tvbnow,bttvb4 W. A3 `) [8 O: `6 ?4 O
李敖建议“康熙来了”多谈些有智慧、有意义的题目,对观众有所启发。“你是要我们早点退休?” 主持人蔡康永半开玩笑地回应。
2 l- y8 j2 i: k9 O" c 蔡言下之意,有思想有内容的节目必然是票房毒药。他还补上一句:“你上过我的读书节目,收视率却很低,最后无疾而终。”5.39.217.761 m# `. M* r, J6 t5 D7 ]( J5 ?
李敖也毫不客气地指责说:“你们得到了这么好的节目,这么火红的节目在海峡两岸,结果你们整天在节目里吃喝玩乐、(谈)穿衣服、讽刺别人、挖苦别人、打屁,糟蹋了你们的才华。”他再三强调,“你们两位是逃兵!”
8 ~$ Y! M1 n% q. n0 W3 @公仔箱論壇 早在台湾戒严时代,李敖就为文批评时政,第四台开放之初,李敖一个人在“真相新闻网”主持了一千多集的“笑傲江湖”节目臧否人物,虽然用词辛辣尖酸,但引经据典,言之有物。笔者10多前采访过李敖,他对笔者说:“我的菜虽然很辣,但翻开辣椒,绝对有肉”。) X; ]4 G( ^" J' B
李敖希望在两岸包括海外极具影响力的“康熙来了”,能够“闻鼙鼓而思将帅”,“很技巧的给别人改头换面,增加群众的深度”,不要仅是插科打诨、哗众取宠。tvb now,tvbnow,bttvb* t y' m/ X$ @8 o: w2 [- ?( b
只是当前连原本严肃的新闻媒体,都为了商业利益而综艺化、娱乐化,要“康熙来了”这种大众化节目负起任重道远的责任,似是有些苛求,但李敖的
3 \4 u! y% A; Y# Q, N( G* s6 u5.39.217.76 醍醐灌顶仍有其意义。, I Z( _" l: X, c0 q& W
商业化媒体往往基于利润极大化原则,为了获得广告利益,罔顾媒体社会责任,制造一堆“文化垃圾”,面对外界质疑,便以“这是观众想要的”为由,为节目走向低劣庸俗辩解。不过,将大众文化品味低俗的责任推给观众,并不公平,因为观众并不知道什么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只能在现有的、接触过的媒体内容中挑选。
7 v! w+ \9 m C, p5.39.217.76 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提供正确的信息,进而深入阐释与分析,并监督社会环境。惟在市场导向的趋势下,一切唯利是从,无论是新闻媒体和大众化节目,一窝蜂地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内容多趋向膻色腥,炒作明星、豪宅等议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尤有负面影响,无怪乎媒体被视为社会“公害”。! n# \1 f2 Y, j& K: Y' y# o
上个月,笔者采访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他得悉笔者曾在台湾媒体服务过,开玩笑地问笔者:“有没有被台湾的媒体环境污染?”日前笔者采访鸿海股东会,鸿海董事长郭台铭也感慨说,台湾媒体既缺乏宏观的视野,网络兴起后,更常不加求证便引述网络媒体作不实的报道。只见台下媒体面面相觑。tvb now,tvbnow,bttvb: ]2 {& F& O4 f
媒体的本质异于其他商品,观众既是消费者,也是公民,媒体影响深远,媒体工作者可不慎乎?. f- w. V! `8 L% P6 A# s$ q
( }# X% [8 m( w( p" N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