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马哈迪回忆录最大败笔

【马来夕崖/陈利威专栏】马哈迪回忆录除了被媒体揭露有史实谬误外,更有乱码和文法错误,然而,那些只是所谓记忆失准和出版编辑过程的遗漏。如果读者以为可以从执政多年的政治人物口中取得政治智慧,那就要失望了。马哈迪回忆录的最大败笔是他对马来西亚的理解和诠释停留在过去的时代。800页的自传了无新意,只在重复他多年的看法,以及对新仇旧恨的辩解。
2 R  I7 g- G: d- L9 g公仔箱論壇令人怀疑,这本回忆录是要写给谁看的,选择新加坡出版集团MPH果然很政治。放眼马来西亚出版社,显然只有该集团可以把他的回忆录带给更多英文读者。tvb now,tvbnow,bttvb) B+ u. Z8 V+ F8 K, @! o; ?9 s- K" }
作者最在乎的是自身的历史评价。马哈迪回忆录关心的并非马来西亚的前途和未来,而是人们怎样看待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其回忆录不是什么智慧的结晶,能让全民阅读后国家政治更进步及各族更团结。马哈迪不在乎未来怎样,而要未来仍然像过去一样。因为可能在他眼中,那一段掌政时日永远是马来西亚最光辉的时代。后人只有支持和学习他的看法,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才能维持下来。
4 C# z6 k: ]1 r公仔箱論壇深信国阵永远执政  a  a/ T& \0 U+ W2 l) S
回忆录从当上首相那一刻开始,接下来的章节重述自己以马来人为豪。他说父亲虽有印裔血统,但是却已经无法追溯祖先来自印度哪个地区,最重要的是印裔血统已经没意义了,因为早就成为马来人,从各个方面一点都不印度人了。这个转折显然是政治决定的。因为要在“马来人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情境下参与政治,认同马来人才是上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Q* `. E& D# A; }3 f5 C/ `, {
怎样的情况马来西亚才能保持稳定呢?那就是持续新经济政策,继续扶持土著。而土著需要支持巫统,人民则需要永远支持国阵。马哈迪眼中的民主制度是,即每隔几年有选举,但是,国阵需要永远执政。马哈迪不明白随着时局变化,国阵诸公有必要调整心态,接受正常民主制度的轮替。公仔箱論壇5 U3 A% t6 l+ W6 z# s9 S* W# h  l
马哈迪也在回忆录批评马来人不够努力且贪婪,不去履行获得的政府合约,却把合约项目转给另外一手,直到最后接手者只能使用最廉价的材料来完成工作,结果不久建筑物就漏水或倒塌了。马哈迪却坚持这个政策的正确,因为自己的儿子正是靠类似的政府合约保护而成为巨富。
, G$ w( L4 N* d7 G) v0 M5.39.217.76根据马哈迪,非马来人允许在马来土地(Tanah Melayu)居住,是要拜宽容忍让的马来人。在殖民者还没有到来之前,马来人是在城市经商的。马六甲王朝的辉煌过去就是明证。殖民者来了之后,马来人逐渐退居到乡村,只能当农民和渔夫。获得公民权的非马来人不可有非份的要求,他这个观点是一以贯之的。
" n( L" i) Y$ x- R2 Z. I3 ^- x娇揉造作的故事
" Q" ]8 r3 Z" F1 t: z5.39.217.76你知道为何华人的数学很好吗?据马哈迪的观察,他在小时候去杂货店买东西的时候,发觉店老板的儿子,常常用心算来计算客人的账目,久而久之,华人儿子的数学都很好。他可能故意忽略其实很多华人的儿子并非杂货店老板的孩子,而且很多华人的儿子数学也不好。但在他种族框架下的理解,所有华人都是杂货店的儿子,而且数学都很好。公仔箱論壇" `% c! s) X7 l* W: g4 g( ]
为何西方媒体没有资格批评马哈迪呢?这和历史有关。因为在殖民时期,大英帝国也不把民主放在眼底。比如说英国殖民者使用肮脏手段,取得马来半岛各州,之后并没有真正实行民主制度。而且独立时期的贫穷线下的人口高达70%,之后是马来人政府成功把马来西亚发展起来。
$ n& L. f! c- ~) etvb now,tvbnow,bttvb马哈迪回忆录有个非常娇揉造作的故事。他一生读了不少书,惟有一本却无法完成。那是关于犹太人漂流的历史书。他指那本书非常沉闷无聊(so dull),成了唯一没办法读完的书。他要当马来人,而且要当回教徒,犹太人的历史自然非常沉闷。这是很政治的陈述。+ R# b3 R5 L+ ^" K/ D/ w% f, j
有个比较浪漫的造作。他在新加坡读医科时认识了来自吉隆玻的女友 ,他驾着一辆陈旧的老爷车从新加坡到吉隆玻,路途非常颠簸,有时汽车的车顶还会塌下来,需要女友顶住。因此,他当首相后就决定建南北大道。
( P, r) B5 A0 u% F公仔箱論壇跨不出过去的格局5.39.217.76! `# J) d, C! `. A, _* D8 y$ a8 ~# M: U
这本回忆录或许有助于国阵的政客爬到更高处吧。对于国阵的政客而言,这本回忆录传达的讯息是,政治考量高于一切。马哈迪的决定来自于政治选择多于维护制度的健全。他释放种族极端分子哈伦,是不想刚上台的自己得罪党内支持哈伦的势力,而他认为胡申翁下台就是不懂得这个政治智慧。tvb now,tvbnow,bttvb" |+ ~3 E, U8 \& p% M- T+ f; s
一页页翻读,书中跃出不少偏见,还有自以为是的傲慢。我一直在寻找,这本回忆录对马来西亚新生代有什么值得一听的交待呢?看来只是重复我们在媒体所认识的马哈迪,其他以外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反之,还在持续渲染族群偏见。这个曾经治理马来西亚多年的领袖口中最后的交待,竟然是分裂这个国家。看来,这本回忆录只有厚度,缺乏高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3 U0 d) N% y% ~% F7 S; \
马哈迪86岁高龄仍然无法原谅过去。800多页的厚度,建构的是江湖恩仇录,并非导人向善的生命感恩。云不淡,风不清,却也是目前马来西亚政局的写照。砖头书回忆录跨不出马来西亚过去的政治格局,面对那个时代的经验,马来西亚新生代需要激发更多的政治想象能力,焚烧掉那800多页的局限。
. U. v, j- r8 N* Y2 O公仔箱論壇陈利威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修读博士学位,着有马来文著作《马来西亚改革运动的网络场域》(Dinamik Ruang Siber Dalam Gerakan Reformasi Di Malaysia)一书。/ R0 ?  s& g0 j* N5 `/ f: i0 `
1

評分次數

  • civicboy196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