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報籲派錢 13億人各千元
, 描述: 經濟不景谷消費 改革成果眾分享
台灣向給每名民發放3600元(約837港元)消費券後,市場明顯出現消費熱。大陸也有輿論要求發放消費券,國務院下屬報章《證券日報》昨日更以頭版全版長文,呼籲當局向全國13億民眾每人發放1000元(人民幣,下同)現金,指此舉「即是擴大消費最直接、最有效、最簡單、最有力的辦法,也是熨平社會貧富差距,讓人人真正分享改革成果最直接、最有效、最簡單、最有力的辦法。」1 N* F) W; b/ w, Z
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為5.1萬億元,2008年預計可超過6萬億元,如每人發放1000元,將涉及1.3萬億元,約佔去年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 H+ n, g, R$ I4 R5 U. ?* \
涉1.3萬億為去年財收1/5$ I4 ]( y3 B* F$ H& B, o, h
報道經網上轉載後,引起網民強烈反響,其中搜狐網在短短數小時內已有4300名網民參與討論,其中逾90%網民支持派錢,指不僅有經濟意義,還具社會意義;但反對的網民認為,這派1000元只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問題。& F* k4 m* y0 \
《證券日報》社長謝鎮江、編委張亮也聯合在該報發表「關於『給每人發1000元』的深度思考」長文,稱通過「給每人發1000元」方式,可讓民直接分享改革開放成果。9 y- C' ^& ~: U+ |
文章指國家雖動用4萬億擴內需保增長,但政策實施需要過程,短期難見效,而以「每人發1000元」方式發放約1.3萬億元現金,會出現上萬億元消費需求,可立竿見影刺激消費。文中並指出,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經濟學家詹姆斯·米德,早在1938年已提出「社會分紅」概念,指國家「將利潤的一部分作為社會分紅分給消費者」,可在經濟蕭條時起擴大消費作用。
# X0 K6 C$ X vtvb now,tvbnow,bttvb指直接有效 縮短貧富差距
" k4 C( M* O8 H文章並認為,中國人「不是有錢不消費,而是沒錢消費」,指全國有55%人口在農村,而60%城市居民每日支出未超過20元,這些人具很高消費傾向,「給每人發1000元」是進行收入調節,縮小相對貧富差距,比減稅等方式更公平、公正。
- `. b) z1 ]$ H' {! H) H《證券日報》於2000年10月18日創刊,是內地經濟日報社轄下的綜合性證券專業報紙,而經濟日報則是國務院主辦、中宣部領導、管理的中央級黨報。
/ }: f6 L, M5 e7 r0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4 v0 e+ |5 H8 E; Z% E/ a, a a6 O
四川災民生活困難,當地官員過年前向江油三合鎮石嶺村90歲村民李澤民(右)致送慰問金。
: B# C- [! G) N. f- F/ c6 Xtvb now,tvbnow,bttvb
+ |9 [2 w0 s. O/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成都民眾領到100元消費券,笑逐顏開。
4 f9 X O1 [4 m) ]! A( t4 l
t3 s. a: Z& D5 e' j; `) `tvb now,tvbnow,bttvb杭州市近日也向民眾發放總值1億元的消費券。
/ |1 T8 x* T/ z( R% Y+ X公仔箱論壇
, O: p) Z1 |& ~5 V. R! K% P( p$ N成都民興奮地展示領取到的消費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