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全國代表大會相繼召開,兩位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正式粉墨登場。 和以往多數候選人一樣,兩人都承諾要為美國帶來變化,尤其要在對外政策方面“改善美國的國際處境”。 奧巴馬以“局外人”的姿態出現,旗幟鮮明地將“變革”作為競選口號,誓言要糾正華盛頓的政治規則,徹底轉變美國的外交理念;而麥凱恩則堪稱是“保守派中的異端”,不僅行事不循常理,喜歡拿本黨積弊開刀,而且刻意與“布什主義”拉開距離,承諾要比現任總統做得更好。
6 R1 v" c& E* i: i; S. T8 F H2 k 兩人意氣風發,各自的支持者也群情激昂,似乎讓人覺得隨著新總統上台,美國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這種願望能否成為現實呢? 美國人對這次選舉寄予厚望。在戰略家們看來,布什執政的幾年間,美國的外部環境大大惡化:陷入反恐泥潭難以自拔,傳統盟友體系松動,國際地位受到新興強國的挑戰,這些都嚴重侵蝕了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5.39.217.76( n- |3 t8 l3 a3 e
5 r. C# c0 E3 n1 k8 H8 G+ `
悲觀的學者甚至疾呼,若不及時撥亂反正,“後美國時代”可能將很快到來;所以2008年總統大選將是一次“關乎美國發展方向和前途命運的選舉”。 在這種氛圍下,奧巴馬和麥凱恩必須向外界證明,他們有能力成為一名臨危受命、力挽狂瀾、不辱使命的總統。5.39.217.76" a6 ?2 n u4 E2 h9 F
) p+ E- ]8 E: ~+ E* t
: S+ p$ q4 f$ q公仔箱論壇9月10日,在大華盛頓地區弗吉尼亞州菲爾法克斯郡的一場競選造勢活動中,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繼續猛烈抨擊奧巴馬的內政外交政策。
( Y0 J$ G* A4 h4 V& H g( `5.39.217.76
5 `3 Y: U; Z4 R3 W9 C 公仔箱論壇$ x1 ?9 ]# b! W& A& k0 E
( d6 V& ^0 n, H. C- z5 u$ O# ^5.39.217.76
& j% F1 Q l0 v" n& e6 c公仔箱論壇但下屆總統要想有所作為、扭轉乾坤,並非易事。從國內看,即便新總統上任,“布什效應”仍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發酵:首先,布什政府帶有強烈宗派色彩的政治議程造成了“美國政治的分裂”,無論新總統如何努力,國內兩黨共識的重新建立均需不少時日。
# D% s8 L% ^3 l, L+ e9 l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_5 f1 z1 z- h" N0 |8 I
其次,此前美國對外戰略之所以偏離國家利益軌道,部分是因為少數利益集團干擾甚至“綁架”了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新總統上台後,也難以回避類似的干預。公仔箱論壇" s0 q& o- f" ^7 G/ |8 [3 d1 z
tvb now,tvbnow,bttvb4 Y5 d$ q2 ]) X
再者,布什執政後期其實已開始吸收國內合理化建議,政策糾偏進程正逐步展開。但這對于要確立“奧巴馬主義”或“麥凱恩主義”的新總統而言,卻不是什麼好消息。公仔箱論壇; \, e2 O; j$ W* k
# `- \, p7 @, W: ?% v! x毫無疑問,國內困局的持續存在將明顯制約新總統的外交空間。 從國際看,不僅有伊拉克等一大堆久拖不決的難題擺在面前,而且對新總統而言更為關鍵的是,如何用更高的戰略視角來看待和應對國際事務中的諸多長遠挑戰。
' r7 L; ?# p/ { U$ ^9 k5 [5 u8 a
目前,兩位候選人及其顧問團隊中的戰略家們,都明顯感覺到了以“去美國化”、“非西方化”、“非傳統化”為鮮明特征的國際巨變,也充分認識到了搞好“應對大國崛起”與“打擊恐怖主義”、“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軟實力”和“硬實力”之間平衡的重要性,但如何將這些矛盾關系融入一項統一、長遠、具體、可行的大戰略之中,似乎還沒人能給出定論。
( q0 O P. N5 I4 C O tvb now,tvbnow,bttvb. x+ M! V: \7 e
因此,無論奧巴馬和麥凱恩誰當選,對內,他們將不得不對各方壓力高度敏感,盡量適應華盛頓的權力規則而不是貿然加以糾正。
3 M( s/ p2 Y/ a) Y$ I/ ]8 J) D/ A& l( Z( v. b' s6 o) d4 p
對外,則或許會秉承“摸著石頭過河”的原則,短期內更注重“控制危機”,而不是主動“創造歷史”。
8 p/ D j' A+ T# m& y# Dtvb now,tvbnow,bttvb
- X5 l+ Z% {$ ^# C總之,只有新總統確立了超凡的個人魅力、掌握了絕佳的政治契機並制定了可信的政治議程,他才有可能在外交方面有所作為;否則,他將很難成為一名強勢領導人,他給美國外交政策及其國際處境帶來的實質性變化也將是有限的。
' ]8 j8 `7 w, i( d* S" M A, ^9 v7 c2 b; d) p
[ 本帖最後由 yumiko123456 於 2008-9-12 12:57 PM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