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六天,俄國、法國以及德國反對日本割佔遼東半島,稱為三國干涉。日本在三國壓力下放棄遼東半島,清朝增加三千萬兩白銀贖回。

甲午戰爭的戰敗,使清朝三十年的洋務運動成果遭受重大挫折。中國人求富求強的努力和願望受到嚴厲打擊,中國國際地位沉重下滑。另一方面,日本因甲午戰爭的勝利而國威大振,因清朝巨額賠款和開放市場而經濟迅速發展。朝鮮成為日本保護國,改變了東亞地區由英、俄兩國爭霸的原有格局,變成英、日、俄三國較量。

光緒二十一年,亦即一八九五,乙未年,是科舉考試「大比之年」,從光緒二十年年底開始,數以千計的各省舉人,陸續到達北京應試,當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清軍戰敗消息不斷傳到北京,士子們群情激動。乙未春,參加會試考的各省舉人等待放榜,清朝戰敗求和,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的《馬關條約》,割地賠款的消傳到,應試的舉人群情激憤。

四月二十二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要求停止議和,拒絕割地賠款。內地十八省以及東北各地舉人共一千二百多人響應連署。五月二日,康有為、梁啟超率領各省舉人以及數千民眾聚集在都察院衙門前,呈上《上皇帝書》,請求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