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看到报道我们环境污染的文章,首先是华尔街日报在8月23日有篇文章,《中国碧水不在,美商干系难逃》,其次在纽约时报8月26日的“China Choking on Growth”,看了之后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不过最让我感觉不爽还是华尔街日报那篇。不爽,不是因为别人说的有问题,而是别人客观的批评自己让我联想起我们某些做法遮遮掩掩的幼稚。
" K1 W$ {1 k/ `9 v% Y2 p公仔箱論壇
9 m* ^- @; j; l+ E' a#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华尔街日报最近被卖给了默多克,不过那班人马估计到目前没有变多少,报道人是Jane Spencer,这篇报道比较深度披露了我们国内的生产商受跨国企业诸如耐克、Gap、锐步等等不断压低成本之苦,为了维持微波的利润而疏于有效的污染物处理,造成环境污染,看了这样的报道,愤慨于跨国企业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之余,我又在试想,如果跨国企业“负责任”地提高针对我们生产商的采购价格,他们会不会修缮自己的排污系统呢?看来Jane Spencer显然并不了解我们的国情。
! d! l3 W) |/ V* A8 l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o# d& c' R( z3 r8 ?6 F. C/ D
首先我这样的假设并不成立,无论作为怎样的公司实体,其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亲爱的各位外商被我们邀请进来做生意,当然得先谈好合作条款,商人尽可能压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本就理所应当,而如果同时造成我们的环境污染,我们就得调查取证,白纸黑字地告诉他们这样做违反了大家当初的游戏规则,而如果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约束,那我们赶快亡羊补牢才是要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我们调查出了外商违反了游戏规则,各位上面的政府官员们还得靠他们拉动鸡地屁呢,现在全世界的大公司们眼睛溜园地盯着哪里生产成本低而政府又好通融,或许我们官员可不希望被扣上“破坏投资环境”的帽子,大家和和气气了事也不足怪了。不过既然别人都说了咱的环境污染有他们的份,也不能让他们只想着赚银子,在我们地盘拉了屎的屁股也得自己擦,咱做老百姓的还是要相信党,相信政府。tvb now,tvbnow,bttvb* C5 _1 h" X1 v- R: F E% j$ K
# `: v. R/ d; a* g7 m, F( L' u1 H' A 抛开这些跟外商有瓜葛的生产企业,我们的环境污染,似乎更要归咎于我们自己,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浅了可以或许可以说是市场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利,比如说我们的食品和玩具问题,说深了便是我们整个社会“潜规则”的一个体现而已,最近远方的朋友传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郎咸平的演讲”,我无从考证是不是出于郎大师本人,但是里面有些文字还是值得深思,见于各位对我要说的问题或许早已深有体会,我就直接引用一些:tvb now,tvbnow,bttvb D5 E, O5 T" J$ n6 q
2 U3 T0 f# d- ^9 k- l “‘以钱为纲’理念走到今天,这么多的改革是谁席卷了改革的利益?我的结论就是“腐败铁三角”。腐败的地方政府勾结腐败的企业家、勾结腐败的专家学者,形成一个牢固的“腐败铁三角”。那么这个铁三角是由学者提供一些冰棍似是而非的理念,地方政府执行,透过医改、教改、房改、国企改革。那么资本家赚了钱以后回馈给学者,这个铁三角已经在中国形成庞大的势力,他们操纵着媒体,欺骗社会大众。”
' T4 A$ m; B, ^5 h) n公仔箱論壇 - d- ]* \- ^2 F. r9 R
在这里,先不管该是谁的干系,环境污染的结果是眼睁睁赤条条加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前年到青海湖,青海湖附近的沙漠化让我心痛不已,所有这些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句话:“断子绝孙”的发展。
1 E2 f6 ?8 g y' c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