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經濟減速 勿讓通脹瘋狂
3 R7 ?7 ^9 H; _+ v$ A: ]& d0 u3 e5.39.217.76! x. g% X2 S1 C5 }
7 K4 a2 {" t1 n(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_5 `! T! |& |" |公仔箱論壇
% e0 N: {! ?8 P1 C, O4 y8 b$ mtvb now,tvbnow,bttvb04/07/2008
9 I9 I* c, |5 O; F# S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W! o# N$ q3 d8 F7 t. v!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W0 ` E/ S4 R2 c. m
( ?4 w" G6 W: o( q0 ]
tvb now,tvbnow,bttvb2 _6 q- V& P) H4 L
8 U7 W( j$ G4 C$ J( Y$ `
0 A6 o3 x/ A0 C, [1 Y) M) k5.39.217.76
; u4 e2 {% e. Z7 X1 m歐洲中央銀行一如所料,加息四分之一厘。這次行動既是理所當然,亦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反對的聲音不少。在歐美兩大經濟陣營中,歐洲在停止加息一年後,終於向前踏出一步,會否掀起全球的加息潮,仍然是言之尚早。不過,歐央行的決定,至少能夠向市場展示決心,維護其對抗通脹的公信力。大西洋另一邊的美國,聯儲局只顧賣口乖,繼續把經濟問題轉嫁別人,相當不負責任。 5.39.217.76: g$ V% j! f8 _: c4 n
今次歐洲加息說是理所當然,是因為通脹實在惡化得太快,六月份的通脹率已上升至百分之四,是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新高。這個通脹水平不但比歐央行的通脹目標高出一倍,更睇齊了在加息前的官方利率,等於出現了實質的零利率。由於最新公布的生產物價指數,進一步上升至十八年來的新高,相信歐洲的通脹會繼續惡化,加息是勢在必行。 公仔箱論壇' Y6 _& H7 H4 d- @3 X
公仔箱論壇( L' k y4 R4 w" _
至於說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是因為歐洲國家的經濟狀況並不樂觀。歐盟成員國之一的丹麥,已連續兩季經濟收縮,在技術上陷入了衰退。在歐元區成員國中,愛爾蘭、葡萄牙、意大利及西班牙,亦有很大機會步入衰退,法國經濟則面臨停滯。不少歐洲國家的官員及政客都曾警告,要求歐央行以保增長為先,不要輕舉妄動。相反,美國今年首季經濟仍錄得百分之一的增長,暫時談不上衰退,卻暗示不會很快加息,可見其對抗通脹的決心不大。
$ k& s( }+ B1 d+ {7 z0 ]) t4 d5.39.217.765.39.217.76, r. s2 F& l" p7 B' e; ~! }
反對加息的意見多認為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會增加借貸成本,令工商業及消費者百上加斤。其實,這種說法有點似是而非。就算央行維持利率不變,除了官方認可的金融機構之外,又有多少人能以官方利率向央行借錢呢?相反,通脹預期不斷惡化,市場利率早已應聲上揚,借貸成本早就增加。例如美國不加息,本港的銀行也沒有調整最優惠利率,但同業拆息及按揭利率不是已上升了嗎?
( I8 o1 c( j7 B) ~7 X! J
0 J" E2 ],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各國中央銀行不但應該盡快加息,更不應害怕經濟因而減速,因為只有這樣,才不至於讓通脹失控,換取經濟的長治久安。道理很簡單,首先,石油等商品的價格急升,部分原因是市場預期全球對石油等商品的需求有增無減,先押注於期貨,繼而推高現貨價格。如果經濟放緩,意味將來的需求會減少,價格才有望回落。其次,商品市場炒風熾熱,是因為全球採取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過剩,惟有加息,才能把流動性回收。
' W1 b6 e9 o" z3 g( _tvb now,tvbnow,bttvb( \7 A, K1 F! p+ ]
事實上,經濟有秩序地減速並不可怕,相對來說,亦較容易適應。相反,任由通脹失控,最終造成經濟危機及社會動盪,帶來的衝擊更大,後果更加難以預料。現在,歐洲及一些國家的央行表明為了對抗通脹而加息,是值得歡迎的,但要真正有效果,必須全球聯手行動,尤其要有美國的參與,才能扭轉美元弱勢。當然,因應不同國家的實際情況,加息多寡自然有異,但大方向卻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