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自由的历史也是受苦的历史

近代最主要的神学家之一的梅兹(Johann Baptist Metz)曾有过这么一段动人肺腑的话语:
% v. O. u% C9 B2 V' j. g  k* m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I+ F) }+ E+ k7 a1 L7 p; F
──“至少有一个权威,我们永远不能拒绝,永远不能鄙视,那就是受苦的权威。”“受苦的历史没有目标,但它却有未来。受苦的历史不是目的论,然而,它的轨迹却给了我们可以企望的历史延续性。历史的主要动力,由受苦的记忆组成,它是未来自由的否定性意识,也是一种诱因,使我们得以在自由的架构下克服受苦。因此,自由的历史,仅仅当它也是受苦的历史时,才有可能。”
, g6 Q9 n, a) Z. e4 K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q! V5 O7 x/ q' w9 \) I) Q
这个月已经过去的第10天,是《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的61周年纪念日。远在1948年的这一天,这个象征了人类历史上巨大进步的宣言正式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并非强制性的律法,而仅是寓示性的宣言,它不能主动地改变世界,然而没有了它,世界将不会主动改变。它揭橥了“免于恐惧的自由”和“免于匮乏的自由”,它是一项召唤,也第一次给受苦者戴上了应有的冠冕。“自由的历史,仅仅当它也是受苦的历史时,才有可能”,《世界人权宣言》为人类作的提示是:受苦的历史总有克服的一日,到了那一天,自由的历史也将相随而至!
* L0 G& q" s$ v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权问题很少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国际法也仅管辖国与国的关系,它并不及于人这个“个体”;《世界人权宣言》却对这些局限作了革命性的改变。从此,不但“人权”有了宽阔的,足以让各国人民十代或百代始克企及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它使人权成了国际社会中应予共同保护捍卫的权利。尽管国际关系上被列为重要项目之一的人权,经常在强权政治中被掩盖,例如1975年美苏《赫尔辛基协定》(Helsinki Accords)的签订,划分势力范围,使得苏联及东欧的异议人士遭到大举被捕和被迫害的命运。然而,在全球人道主义以及人权工作者锲而不舍的持续努力下,全球人权情况毕竟仍做出了极大的改善。& s3 s7 D6 d! q  ~* M( i

4 _3 I2 l  N; Q6 A. i1 R6 I人权终必获得胜利
7 n/ }' |) s+ X 公仔箱論壇5 J" c6 b: e' ?4 y* c" t. @
以往,种族灭绝、滥杀滥捕,以及诸如生存权和社会权被大规模侵害之事均平常可见,人们亦默而视之。但到现在,这种情况已丕变,任何人权的侵害均足以酿成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以及本国人民的愤慨。人权被推上公共论坛,它使不仁的统治者知所羞愧,也使其他强势的支配者知所收敛。而无论羞愧或收敛,都是一种可能性──一种人权终必获得胜利的可能性。5.39.217.766 l2 E$ }* r: X2 R"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c* s. X; h* O& H3 S! D$ [; V. |
纪念《世界人权宣言》超过一甲子,也势必需要对全球61年来默默耕耘的人权工作者及关心者表示最大的敬意与谢意。因为人权的关心与努力,不需慷慨赴死的勇气,不需强健的体魄,它需要的毋宁是一种更为罕见的、持久不懈的关怀与付出。国际社会目前已有上千个人权团体默默耕耘,不求回报地奉献,其中最主要的乃是“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它以铁丝网的烛火为标帜,寓意“与其诅咒黑暗,何若点燃一支蜡烛”。
# l- |+ B5 ], n7 `
% T, i2 U& Z4 x" b9 h7 E: u8 W.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走过48年风雨,这又是另一则感人至深的故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X  G7 U- t$ C4 `/ d

3 W9 B3 L) n7 n; M9 [tvb now,tvbnow,bttvb1960年11月,英国律师潘纳逊(Peter Benenson)阅报得悉,两名葡萄牙学生只不过为自由干杯的动作,即被判七年徒刑,人类难道真的绝望无助?难道不能用最温和的抗议方式,以抗议函向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轰炸吗?1961年5月28日,他在伦敦报章《观察家》(Observer)撰文〈被遗忘的罪犯〉(The Forgotten Prisoners),关心者的函件如雪花飞至──由一名律师的抗议投书,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独立的全球性运动,“国际特赦组织”于焉成立。这个组织只将它关心的对象定在良心犯等范围内,然而它长年累月的努力,却对世界的民主与和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获得1977年诺贝尔和平奖。这个组织揭示了一点:人权并非遥远的、抽象的、渺不可及的事务,相反的却是人人可关心的事务。只要肯关心,就有可能改变。tvb now,tvbnow,bttvb4 D! G: L( \) l2 C. j$ |
5.39.217.766 R+ G6 i8 Y) _+ ^
此刻,若回首过去我国的人权发展,即不禁感慨系之。作为人权后进地区的马来西亚,由于人权发展通常平行于政治民主化之本质,在政治民主均难指望的过去,人权的概况自然更成为奢望。在半世纪里,这个国家的人权侵害,充满着肆无忌惮、赤裸裸助暴虐案例,政治上的迫害固然皆人人耳熟能详,其他难以尽数的冤错假案更属罄竹难书;除了政治性违逆人权之案例外,其他诸如生存权、社会权、罢工权、集会游行权、人身自由及保护权,由于缺乏政治民主这根最大的支柱,那些动辄将人深罗周织的恶法不除,自然都不可能寻得栖息的空间。也由于政治民主无法达成,与人权攸关的法律体系自然亦无由建立。5.39.217.768 @1 R' W3 |2 w1 R; q  U

- Z0 V! B( Z5 Y- ?9 K1 l4 v/ P5.39.217.76与国际人权标准接轨
& A7 H3 K, k) N( w/ H( m# @/ d公仔箱論壇
8 s; B  B: N; k8 R6 k5.39.217.76迄今全世界已有154个国家批准通过的“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CCPR)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CESCR)两大公约,所挑战的正是以国际共同规范检视各国基本人权保障的试纸。高谈减排,不如少些放屁,纳吉若要展现推动人权保障工作的诚意,就必须比照国际人权精神在国会通过三读,将国际人权公约条文国内法化,提出时间表、落实政策,以行动来明证。此外,对“禁止酷刑公约”(CAT)、“消除种族歧视国际公约”(CERD)、“消除对妇女歧视公约”(CEDAW)和“儿童权利公约”(CRC)亦应同样处理,始能正式达到实践国际人权的最低标准,而非假任何籍口拖延,或沦为另一个虚有其表的装饰性政策。' G' ?& \. L: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 u! ^3 i7 n% i4 S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年的国际人权日前夕,随我国警政机关之兴任意剥夺人身自由的“裸蹲案”再次爆发。唯透过媒体报道与网路传播,丑闻今已迅速越过国界、冲破疆域,广泛呈现在全世界面前。回顾既往,翘首前瞻,全球化极可能是被欺凌、被压迫者的武器──它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使人权成为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主题。
1 p" `8 H/ h  B. z& ^/ S4 ~全球国界逐渐消失、越来越趋于互相依赖的世界,将激发不同种族文化的人,去彼此理解、想象和创造。在今天成为事实的全球化,提出了从根本上重建“人类行为架构”的要求,我们对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也就有了更高的期待。诚如犹太裔政治哲学家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所说:“人的尊严需要一种新的保障,这种保障只能在新的政治原则、新的人间法律中才能建立,其有效性必须涵盖整个人类,而它(指保障)的权利必须被严格限定。”
( k& a, p/ c0 u% [+ p5 c4 D4 A7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1 ]& D* v8 G4 n- z
透过全球公民社会的参与,这新的、保障人的尊严的人权原则,将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而是从世界所有文化中取长补短综合而成的,它也将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那“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历史,终将因全球化的到来而结束。对于仍然生活在专制压迫苦难中的人来说,全球化带来的人权关注和保障,将是他们的指望。未来学大师托夫勒(Alvin Toffler)尝言“世界在混乱骚扰底下,蕴藏着惊人的希望和前景”。诚哉斯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