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享] 从康太时到尼康

二战后,日本Nippon Kogaku公司决定制造照相机并以战前德国35mm照相机作为蓝本着手研制,作为当时最好的相机,Contax Ⅱ自然被选作第一代Nikon旁轴照相机的原型。

1946Nikon的原型机基本上保留了全部Contax的特征,包括测距器、镜头卡口、可分拆的一体化后背底盘、对焦系统等等,只有上下行走式的金属快门,日本人觉得太复杂而且不可靠,所以换成了较为可靠的水平行走式的布帘快门。

Nikon I型于19483月上市,它的主要缺点就是采用24X32mm片幅,所以受到美国占领军的抵制,上市几个月后就不得不作出改进。改进的型号叫Nikon MNikon S,片幅改为24X34mm,这两种型号一直生产到1954年。到了Nikon S2Nippon Kogaku才确立了24X36mm片幅的标准。

Kiev严格复制Contax的做法相反,Nikon的策略可以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充分把握了发展的自由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快门作出改动以外,快门速度读数用的转盘搬了地方,与卷片旋钮并不同轴,快门释放按钮的位置挪到机顶上面,计数器有所改动,自拍机也没有了。连相机的前面板也有所不同,测距的两个窗口也一样大小。Nikon工程师们的这种创新性还表现在其不独特的闪光灯插座上。Nikon S2的诞生,标志着Nikon照相机制造工艺与技术的成熟。Nikon S2保留着Contax卡口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包括卷片扳杆、可折叠的倒卷曲柄和较大的取景窗。

在镜头方面,Nippon Kogaku也没有简单追随ContaxKiev,设计出许多自己的镜头包括50mm/1.450mm/1.1标镜。从1948年到1960年,Nikon还一共设计出21mm/4.0, 25mm/4.0, 35mm/3.5, 35mm/1.8, 85mm/2.0, 85mm/1.5, 105mm/4.0, 105mm/2.5, 135mm/3.5, 135mm/4.0等镜头,通过专用的反射转接盒可以搭配使用180mm250mm350mm500mm1000mm超长焦镜头。此外,Nippon Kogaku还专门为Nikon旁轴机设计出50mm/3.5微距镜头。

ContaxKiev还在故步自封之际,Nippon Kogaku不遗余力地对Contax原型机进行改造,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终于成为35mm旁轴相机的霸主。

1957Nikon SP旁轴相机诞生,它的取景窗适应多种焦距镜头,带自拍机,可带电动卷片马达,在Nikon SP身上只有调焦控制部分才依稀见到Contax的影子。

1958Nikon S3问世,这是一款廉价机型,它除了取景窗小一些以外,几乎和SP一模一样,底盘也可搭配电动卷片马达。之后的Nikon S4是不能挂接电动卷片马达的,Nikon S3M18X24mm的半幅格式。即使Nikon旁轴相机当时被认为是最完善和最可靠的35mm旁轴相机,但是Nikon F单反相机的巨大成功掩盖了Nikon SPS3的光芒,而且迫使S3SP了推出市场。到了1964年,为了纪念当年的东京奥运会,Nippon Kogaku造出了少量的Nikon S3SP的纪念机。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到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再延续到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都有Contax旁轴体系的纪念性机型来庆祝这些盛会,而Contax旁轴体系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发展出20种以上机型,60款以上的镜头,这些ZeissJupiterNikkor镜头卡口完全兼容,可以互换。

Contax旁轴相机体系一览表

Contax 1931-1936
Contax 1936-1942
Contax 1936-1942
Contax a 1950-1958
Contax a 1951-1958
Kiev 1947-1956
Kiev 1949-1956
Kiev a 1956-1958
Kiev a 1956-1958
Kiev 1958-1978
Kiev a 1958-1981
Kiev m 1978-1985
Kiev am 1981-1985
Nikon I 1948-1949
Nikon M 1949-1951
Nikon S 1951-1954
Nikon S2 1954-1957
Nikon SP 1957-1964
Nikon S3 1958-1964
Nikon S4 1959
Nikon S3m 1960

Nikon 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