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胃癌患者都是到末期才發現。醫師表示,胃癌主要危險因子,被認為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而且台灣成人高達一半以上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建議家族有胃癌史、以及過去曾有胃潰瘍出血,長期需服用止痛藥的人,最好能作一次幽門桿菌的篩檢與清除。
3 M* @! D% d5 E+ Q" }8 f+ d( B3 q5.39.217.76
& n x" u! o/ @' ^5 \. U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腸胃道癌症若是侷限在黏膜,只要局部切除,像是日前檢查出胃癌的棒球名人王貞治,手術後復原的還不錯,但是如果腫瘤長到深部或是伴隨淋巴結、肝臟轉移,就只能化療。5.39.217.766 c# |5 @. u2 {& e z E#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w3 U/ ]# {* J( U
不過胃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甚至有些患者已出現上腹不適、或是半夜因為胃部不舒服而醒來、慢性貧血、頭暈、體重下降,卻仍怕不舒服,把胃鏡檢查視為畏途,錯失了早期發現的良機。
2 |# M2 i0 U, Z公仔箱論壇
7 H$ x4 t, y9 p1 @公仔箱論壇李宜家也說,其實因為生活品質提升,吃的食物較為新鮮,醃製品減少,近年來國人胃癌發生有往下降的趨勢,不過仍比起歐美高出許多。因為胃癌的致病因子被認為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而國內成人一半以上都感染,歐美只有約20%的人感染。% Q- G+ b# |. Y9 b# w) b0 S! }
# p- s1 l8 Z* e" n% V
不過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約八到九成沒有症狀,至今醫學界還在找幽門螺旋桿菌會演變為胃癌的關聯性,以台灣成人普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全面篩檢並不符合成本效益。公仔箱論壇+ }7 n+ ^* u* F1 |- k$ L* @8 z
* ?/ H/ F% C- a因此,李宜家也建議,若是家族有胃癌史,或是本身曾經因為胃潰瘍出血,需長期服用阿司匹靈等止痛藥,都應該主動作一次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檢,清除乾淨後,再感染率只有百分之一,可以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 C* c7 d* \+ R+ k! U3 f* Y) W
公仔箱論壇. ?* F$ ~7 r, b
李宜家也說,比起肺癌可能在一年內,癌細胞就會嚴重病變,胃癌其實算是進展相當緩慢,因此除了高危險群應清除幽門螺旋桿菌,若有腸胃道不適者,需要胃鏡鑑別診斷時,最好不要排斥逃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