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記憶力越來越差,該不會罹患失智?」「媽媽最近常把東西亂擺,這是失智的徵兆嗎?」隨著失智觀念逐漸普及,只要家中長輩一有異狀,就會擔心是不是罹患了失智症。臺南市衛生局表示,其實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透過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等方式,就可減緩失智症發生率。
4 L4 L O7 L( z" E5 Z+ u2 xtvb now,tvbnow,bttvb平時多動腦 失智症狀可避免出現5.39.217.76* P \) f' g* N$ {
失智症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在臺灣發生率約5%,平均每20位老年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有些人以為老年人得失智很正常,卻不知道透過預防手段,即使無法阻止腦部病變,長者仍有可能不產生失智症狀,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國外《修女研究》。
0 c& x$ y; ^9 S% E T' f$ htvb now,tvbnow,bttvb該研究中的修女由於長期從事教職並時常動腦,年老過世後研究人員解剖其大腦發現,有些修女雖腦部已有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但直到過世前都仍過著正常生活,顯示失智症其實可以預防。
. b4 p; F4 Q) e: h7 l公仔箱論壇吸菸、頭部外傷 皆是危險因子之一
6 o6 S8 q j4 E7 ]9 ?9 n公仔箱論壇既然如此,失智症究竟該怎麼預防?衛生局表示,首先要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參與、均衡飲食等,當家中長輩閒暇時,可鼓勵他們下棋、打麻將等刺激腦部活動,或散步、打太極拳、從事簡單農務工作等;在飲食方面,則建議依照國民健康署的飲食指南,每日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並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5.39.217.76+ O% v4 k8 W# P A+ }. M
此外,也要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預防三高、不抽菸、避免頭部外傷及遠離憂鬱,若長者為三高患者,應即早治療及控制,癮君子應戒菸及遠離二手菸危害,在室內或戶外活動時都需特別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撞到頭部,並且學會排解憂鬱,保持心情愉快。; b) K+ f4 y+ f8 ^$ w/ O% `2 J
改變生活習慣 降低風險防慢性病5.39.217.768 f* _' x: \6 _2 ~
上述方法其實都很簡單,只要從日常生活中著手,養成良好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不僅可預防失智症,也可預防其他慢性疾病,一舉數得,從現在起改變生活習慣,即可享受繽紛老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