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希斯路機場食腦 港三跑可借鏡?

世界著名繁忙機場、倫敦希斯路機場,與香港國際機場同樣只有兩條跑道,同時亦面對飽和的困擾,以及居民反對興建第三條跑道的爭拗。 然而,希斯路機場管理人員想到一種新辦法,來增加班次。
5 l5 x' P1 D$ @+ `: j+ C" x希斯路航空處理增逾一成5.39.217.768 q/ A6 k8 G( ^/ F! v+ s  R% ]
要了解這種辦法,先需要一點航空知識。飛機航行時,機翼下表面的壓力比上面大,而下面的高壓氣流會經過機翼尖,向上方的低壓區流去。當下方高壓空氣流向機尖時,就會形成漩渦,漩渦會向後流動,稱之為翼尖渦流。在高濕度的日子,看到兩邊機翼後方各有條長長的「機翼雲」,就是水蒸氣在低壓的翼尖渦流中凝固而成。
% s# @+ w! e* K# ~, |. T 翼尖渦流在航空上很危險,跟在後面的飛機如果遇上了,有可能會失控墜機,所以航機之間會保持安全距離。而愈大型的飛機翼尖渦流就愈大,大型噴射客機的渦流長度,甚至超過一架小型飛機的長度。4 E7 r# E1 @+ O' |$ J5 x  m& y
要減少翼尖渦流,可以用較細長的機翼,但由於機場設備與空間所限,未必用得到登機橋等設施。而從飛機設計着手,在機翼尖豎起翼端帆可減少翼端渦流,但又會令機翼長且重,即會消耗更多燃油。後來設計改進了,使用傾斜式翼尖,翼尖渦流也因而減少。
& m; {- k  s# d0 i$ L+ ~ 但翼尖渦流仍然存在,危險未解決,航班無法縮短機與機之間的距離。而希斯路機場的新方法DBS(Distance Based System)就做到這一點。過去,強風之下飛機升降會減少,但原來強勁的逆風可以「打散」翼尖渦流,只要計算清楚,就可以加密班次。以希斯路機場為例,正常日子每小時有40至45航班降落,大風的日子會降至32班。然而使用新技術,可以將降落量提升至每小時40班機。少數怕長計,每小時多幾班機,航空處理量或因此增加一成以上。5.39.217.766 y* ?6 t3 t/ N8 \" Y% O
希斯路從翼尖渦流入手增加班次,香港國際機場又可不可以參考呢?5.39.217.768 C0 E6 p$ m; h0 J) U
香港機場可參考以上措施,但香港機場的情況複雜,照單全收亦未必有同樣效果。原因是機場位於大嶼山的北側,較容易受到風切變影響,阻礙航班升降。不過,天文台在機場的監察系統屬全球頂尖,可以提供詳細的風力資訊,保護航班安全。  S) d! c7 t1 ?
港未必可照單全收 但亦值借鏡5.39.217.76  _8 s+ W/ j# r/ r. \; x
根據《新機場總綱計劃》,香港機場原設計最高客運量為8,700萬人次,現時人流不足7,000萬。跑道設計每小時86航班升降,現時約是68班。原計劃削平大嶼山兩個山峰各20米,騰出航道方便航班升降,但卻沒有動工。在第三跑道會遇上廣州軍區15,700呎高度限制,即俗稱「空牆」而未能發揮計設最大效用之下,當局好應該想其他辦法增加班次,在國際頂尖的香港天文台監察系統配合下,希斯路機場的方案實在可以考慮。
6 D1 \: ]1 E+ B/ |" h. f( M& @tvb now,tvbnow,bttvb 不過,航班多了,自然就要有更多停機坪和登機橋。因此若真的使用這新系統,應按《新機場總綱計劃》興建新客運大樓,以接載更多旅客。
8 u/ l  k4 u" f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