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成功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令社會更重視此傳統藝術,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建議,將粵劇納入學校課程,成立以粵劇為主的中學,在初中加入粵劇科目,至高中就專科專教,期望與演藝學院課程接軌。
: E d; @$ ]( Y/ b0 G5.39.217.76 汪明荃昨日出席港台節目《星期六問責》時表示,希望每級有一班,即大約30 至40 名學生,專科專教粵劇,並建議可以找內地的粵劇學校提供協助。她表示,有關構思需要與教育局商討。她建議,可尋找內地的粵劇學校提供協助。不過,汪明荃坦言,本港粵劇發展嚴峻,工作人員和觀眾都不足,認為政府要訂立粵劇推廣政策,加強培訓。5 D% \/ ^3 M5 `- u
而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表示,對有關建議抱持開放態度,政府可與業界商討,而最重要是學校、家長及學生的取態程度。她又重申,粵港澳三地會繼續合作,推動粵劇,政府今年度投放3, 300 萬元,用作推廣,未來將會有四個粵劇場地落成或完成翻新啟用。5.39.217.768 ~ p" U8 C0 M5 A2 ~7 n
政府抱持開放態度5.39.217.76- z$ }% z4 J0 o" Q
資料顯示,2003 年,粵港澳三地政府開始籌劃向聯合國申請粵劇,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至2006年5 月,粵劇獲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三地並於2008 年9 月,透過中央政府向聯合國提交申遺文件,令粵劇成為本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