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就施政報告致謝議案展開一連三天辯論,多個黨派的議員,都就行政長官曾蔭權近期捲入的慳電膽、弟婦提早獲迷債賠償、及批評個別傳媒惡意中傷的連串風波作出回應。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出,縱使傳媒報道可能涉及炒作,但仍告誡政府不可忽視問題的嚴重性,須深思當中的社會及民眾心理現象;公民黨湯家驊認為,就算傳媒無中生有,也比視而不見為佳。
. s2 s. o4 a* y7 T/ \4 p
* L/ p) c$ I# e8 w公仔箱論壇議員發言談及「特首風波」
" `9 w% U: [7 @7 f- l h5 K* { 金融服務界議員詹培忠發言說,他個人認為曾蔭權未做過這些事情,相信不涉及利益輸送:「特首是否真的知悉這個慳電(膽)呢?是有偏差或自己得到利益呢?如果有,就當然值得我們批評,但我個人看不到有這個問題,有這個必要,故此我呼籲大家應有寬恕之心。」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指出,今次施政報告的焦點,不在報告內推出的多項措施,卻轉移至高樓價、慳電膽及「益弟婦」涉及特首利益輸送的事件上,相信是政府始料不及。他說:「雖然慳電膽及雷曼賠償事件,並沒有存在部分傳媒所指控的罪名實質證據,但撇除這些傳媒的不實報道及炒作,由此出現的社會現象,及民眾心理,卻是特區政府所深思的。」 B9 {! S/ t/ b5 T+ u+ U7 J. J" \4 r
無中生有比視而不見為佳tvb now,tvbnow,bttvb$ w1 b u$ B; o3 K5 ?
公民黨議員湯家驊亦特別就連串涉嫌利益輸送風波有感而發,曾蔭權前天批評傳媒無中生有,公然挑戰傳媒,但他認為無中生有,始終比視而不見為佳,又不滿施政報告內容空洞:「特首公然挑戰新聞自由,指摘傳媒無中生有,但無中生有也比視而不見為佳,特別乃決策者如果對社會的重要議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乃決策者最大的失敗!」
1 V! L- {0 R M5.39.217.76 曾蔭權05 和06 年兩份施政報告,都未能在立法會通過致謝動議,預料今年的致謝議案同樣會被否決。四名泛民主派議員馮檢基、劉慧卿、黃成智、梁家傑,將會合共提出四項修正案,不滿施政報告未有交代普選路線圖,及欠缺扶貧措施,不少泛民議員已表明就致謝動議投反對票。至於工聯會亦有可能支持修正案,不滿政府無回應交通津貼及放寬生果金離港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