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特首狠批個別傳媒 利益輸送無中生有

行政長官曾蔭權自發表施政報告後,隨即發生慳電膽風波及弟婦提早獲得迷債賠償事件,均被質疑涉嫌向親屬利益輸送,還成為連續十多天的頭版新聞主角。曾蔭權昨天首度就傳媒報道手法親自開腔回應,他狠批個別傳媒歪曲事實及對他肆意攻擊,屬無中生有及惡意中傷,而且變本加厲。他重申,政府的政策都以公眾利益為先,變本加厲的報道,是削弱市民對政府的信任。據悉,港府研判是有人借意製造輿論,圖拉特首「落馬」。公仔箱論壇8 G- b2 H0 i2 @2 J" N$ s
  就曾蔭權昨天突反駁傳媒,做法罕見,政府消息人士向本報解釋,至昨天止,個別報章已連續12 天頭版寫曾蔭權的新聞,報道失實及惡意中傷。政府研判被指捲入利益輸送的兩宗事件,經過十多天的沉澱,外界已獲充足的資訊討論,反覆辯證,故曾蔭權選擇在昨天站在台前解畫,相信是合適時候,「若在事件被揭發後首一、兩天,便出來說是傳媒惡意中傷,相信外界並不相信」。綜合輿論顯示,民意普遍不相信曾蔭權有利益輸送,但認為他政治敏感度不足。
6 k% Q1 S3 K7 E# z1 {7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意較相信欠政治敏感
& ~3 s- ~# g( e* C% R公仔箱論壇  消息稱,特首罕見地批評被譽為「無冕皇帝」的傳媒,並不是要對一些「踩過界」的報章「發脾氣」,只是報道已偏離事實及刻意醜化。消息形容:「為了醜化曾蔭權而犧牲報道其他公共政策,相信對讀者亦欠公允,非社會之福」。據了解,港府研判整事件是有人刻意拉曾蔭權「下台」,原因各異,例如在政改等議題炒作不成,便採取惡意的批評。1 V* D( Q6 X" Q/ m. x- _# Q2 c
  據悉,身為天主教徒的曾蔭權,已有點看化,每天為這些「過界」的報章祈禱。曾蔭權也知悉經昨天親自解畫後,情況亦不會改善。從法理而言,政府可對個別報章控告誹謗,但強調不會採取此下策,因不希望予人港言論受打壓的感覺。
7 F, q9 v8 q- ?  M" l3 z# N$ ltvb now,tvbnow,bttvb  曾蔭權昨出席行政會議後,主動向在場記者表示近日有個別傳媒,質疑自己的誠信及操守,故特別要作出回應:「這些質疑,絕對是無中生有,惡意中傷。近日這些行為有變本加厲的趨勢,在毫無事實根據的情況之下,作肆意攻擊,以圖削弱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作為特區政府的領導,我對此深表遺憾,亦有必要作出回應,以正視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B- v! y) w6 z2 C: r: t+ E
批評個別報章肆意攻擊
) a9 \; b- H% @3 C$ |+ J5 X+ k! s5.39.217.76  他不點名批評個別傳媒歪曲本身是利民措施的換領慳電膽券政策:「個別報章歪曲事實,連日來作肆意攻擊......在鼓勵使用慳電膽的立場上,政府的政策是公開、透明和一貫的......有人將這些公開透明的政策扭曲為利益輸送,是對一直推動這些政策的同事和團體,都是極不公平。」他指,鼓勵用慳電膽取代鎢絲膽,是政府多年來政策,是由有關部門經過充分考慮民意後制訂的。
返回列表